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正海底捞跨界涉地近日,被网友戏称为"人类已经无法阻挡"的海底捞,又被媒体传出有大动作:海底捞正在企业董事长张勇的老家、也是海底捞的发家地——四川简阳建设一家面积达20万平方米、由自营餐饮为主力的商业综合体。  相似文献   

2.
<正>在海底捞有个说法,叫"嫁妆"。一个店长离职,只要任职超过一年以上,给8万块的嫁妆,就算是这个人被小肥羊挖走了,也给。张勇解释:因为在海底捞工作太累,能干到店长以上,都对海底捞有贡献,应该补偿。他说,如果是小区经理(大概管5家分店左右)走,给20万;大区经理走,送一家火锅店,大概800万。海底捞至今十几年  相似文献   

3.
道合 《中国品牌》2013,(12):76-78
一个企业需要给员工造梦,这样才能激发员工的干劲,这样的组织才有活力,海底捞就是这样的典型管理是学不到的!因为每个企业的具体情况都不一样。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别人的成功不可复制,但却可以借鉴!在服务时代,海底捞以"变态"服务制胜,作为服务型企业而言,海底捞的一些经验值得众多企业借鉴。组织基因决定组织未来海底捞的组织基因是什么?"用双手改变命运"!正是基于这样的组织基因,才决定了海底捞那独特的企业文化——"变态"的  相似文献   

4.
《品牌》2014,(3)
医院服务管理已然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其背后体现了医院服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海底捞是国内服务业服务管理的标杆案例,医院建立服务体系有必要参考海底捞的服务理念。本文通过对海底捞的成功之道"服务"的总结,为医院构建服务管理体系提出四方面的建议,为今后医院服务体系构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吕传明 《华商》2012,(7):77-78
可能连张勇都不清楚,海底捞创造了一种中国本土民营企业的成长模式,我把它称为“幸福成长模式”。  相似文献   

6.
李清 《商场现代化》2013,(16):50-51
<正>海底捞是一家大型跨省直营餐饮品牌火锅店,以经营川味火锅为主,融汇各地火锅特色为一体,从1994年四川简阳的一个四人小铺的街边小摊,一跃成长为南北遍地开花的连锁餐饮企业,用口碑和事实创造了餐饮行业的一个神话。海底捞近乎"变态"的服务,为火锅业的"革命时代"注入一剂猛药,以服务为先导颠覆餐饮传统经营模式,成了企业管理界津津乐道的经典话题。  相似文献   

7.
王冀 《创业家》2011,(3):44-45
行业地位:华东火锅餐饮领先企业融资状况:暂未引入投资海底捞创始人张勇的弟弟张锐另辟蹊径,避敌锋芒,在火锅的红海又杀出一片新天地  相似文献   

8.
当着记者的面,张勇拨打了几个电话,才颇有些周折地问到海底捞2010年拥有的店面准确总数——52家,比2009年新增16家。“怎么今年开了这么多……”他低声嘟囔。  相似文献   

9.
于斐 《广告大观》2011,(10):42-43
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品牌的感性层面正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成为他们评价商品的依据。海底捞虽然是一家火锅店,它的核心业务却不是餐饮,而是服务。海底捞的服务已经征服了绝大多数的火锅爱好者,顾客会乐此不疲地将在海底捞的就餐经历和心情发布到网上,越来越多的人被吸引到海底捞,一种类似于"病毒传播"的效应就此显现。  相似文献   

10.
正如危机公关专家林景新认为的那样:海底捞的服务只是做到了一个平均无差错的水平,但这种水平被自己神化,被网友、媒介有意无意神化……海底捞的神话,是一个消费者集体想像的神话,寄托所有消费者对社会化理想服务的乌托邦梦想。  相似文献   

11.
以海底捞为研究对象,运用PEST分析、五力分析模型等工具分析了海底捞的内外部环境,并给出了海底捞的竞争战略设计.研究表明,海底捞面临有利的宏观外部环境,自身在菜品和服务、供应链管理等方面有较强的优势,所以应该采用优势-机遇(SO)战略,一方面要巩固现有一、二、三线城市门店市场,另一方面积极拓展二、三、四线城市,增加门店...  相似文献   

12.
刘影 《商》2012,(9):11-12
海底捞火锅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当今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典范。本文通过对海底捞火锅人力资源管理的细节的描述和分析,阐述海底捞火锅在员工关系管理上的创新思想和方法,拟得到在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如何打造和谐的双赢的员工关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文化情境下,海底捞凭借其"顾客至上"的服务理念和实践赢得了顾客的满意和好评。但作为一家在国内成功的餐饮企业,它在美国市场却曾经遭受冷遇和差评。中美文化差异是导致其"水土不服"的主要原因之一。重视并探讨文化差异的问题,不仅对于海底捞,也对众多的"走出去"的中国服务型企业有着同样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通过比较中美两国主要在文化维度上的差异,对海底捞在美受挫的原因进行了详尽分析。  相似文献   

14.
海底捞火锅如今是家喻户晓的中餐火锅品牌,近几年更是发展迅速,快速扩张的背后需要强大的资金保证和支持,在餐饮企业上市难的背景下,海底捞选择"曲线上市"的策略,使母公司顺利上市。通过介绍海底捞集团的业务发展过程和面临上市难的问题,阐述了海底捞选择先将其关联子企业上市,再将其主体公司在港交所上市,这种"曲线上市"的原因和具体上市全过程。为使企业上市成功,"曲线上市"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5.
2018年9月,海底捞在港交所正式上市,股票发行首日,火辣冲破千亿港元市值。一时之间,各大媒体头条争相报道,市场和广大消费者对此反应激烈。因为,海底捞在2017年刚刚渡过了一场巨大的危机——"老鼠门"事件。而海底捞漂亮的"逆袭"充分体现出该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成功运作,对企业应对危机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将站在企业的视角,通过海底捞事件分析企业控制环境对企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余涛 《光彩》2010,(12):20-21
快餐就要讲究"快",不仅是消费行为的"快",更是企业后台运转体系的"快"说呷哺呷哺之前,我们先离题说说海底捞。三五好友聚会总喜欢成群结队去吃火锅,因为是聚会,每一个人都会为这场团聚预留充分的时间参与,一顿饭吃下来,三四个小时也不算多。所以海底捞做的是,在火爆的就餐现场,用小吃和贴心的服务把你留下。在就餐时段一样很火爆的呷哺呷哺却不一样。他要做的,是让你尽快在吧台  相似文献   

17.
马丽莹 《商》2013,(13):62-63
"海底捞"是一家大型跨省直营餐饮品牌火锅店,1994年在四川简阳市挂牌成立公司。风雨十几载,在竞争极为激烈的餐饮连锁行业中它幸运地生存下来,发展态势十分良好。众所周知,一个成功的企业一定要有良好的管理作为基础,但"海底捞"从理论到实践上抛弃了传统意义上的绩效考核等管理制度,颠覆了大部分企业以先进制度取胜的惯例,却能取得极佳的企业绩效。本篇案例分析就从绩效管理的角度入手,就"海底捞"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分析其服务、管理及考评体系等方面,对"海底捞"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却获得高绩效的原因进行研究。通过对"海底捞"的案例分析,得到对绩效管理的新认识和启发,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陈凡 《商》2013,(15):81-81
目前为止,海底捞火锅作为餐饮业成功的企业,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和研究。海底捞是什么?快餐店?餐馆?涮锅店?都不是,具体的来说海底捞是卖服务的火锅店。可是为什么只是家普通的火锅店,却能引发社会如此大规模的关注呢?本文将从背景、文化、培训、企业目标等多方面展示海底捞火锅的差异化服务,揭示其成功背后的秘诀。  相似文献   

19.
我国餐饮行业的竞争可谓是非常激烈,生存下来已实属不易,而"海底捞"却能从中脱颖而出。本文将从激励理论的角度来分析"海底捞"是如何从四川简阳的一个路边摊逐步发展成为拥有71家直营店,营业额超过亿元,纯利润超过千万的大型餐饮企业,帮助读者获得一些经营方面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0.
对于餐饮企业来说,一线员工服务顾客时表现出的行为、举止、言谈等对于服务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研究表明,感知自己被赋予直接解决问题权力的员工往往有更高的工作满意度,也更具职业成就感。而赋予一线员工解决问题的权利最大的好处在于,员工可以根据顾客需求当场解决问题,不用再等待管理层的层层审批,从而最大程度地挽回服务失败的局面,使顾客满意。也有研究指出,适当的员工放权能够增强员工的自信心、减轻工作压力、提高服务质量。本研究针对海底捞餐饮集团,对其员工进行了"员工放权-工作满意度"之间关系的调查,进一步研究了因放权而获得工作满意度的员工是否能够提供令顾客满意的服务。结果表明,海底捞餐饮集团的员工放权的确对其工作满意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这些员工在工作中提供了高质量的服务,达到了高度的顾客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