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伍来定 《商业时代》2003,(248):36-37
众所周知,奥运商机无限。从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掷地有声地说出“北京”那一刻起。“奥运营销”便已拉开了序幕。如何借奥运之机,顺风扬帆。借船出海,整合资源,进而打造黄金品牌,超越竞争对手,进行营销突围,对于中国大大小小的企业来说,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同时也必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李桂芬 《广告大观》2007,(11S):38-40
北京奥运已被无数商家奉为百年一遇的营销良机,通过赞助奥运而持久地提升自身品牌形象和地位的老牌企业固已大有人在,而为借北京奥运良机而想“一举成名”的黑马型企业估计也为数不少。一方面,通过各种方式成为奥运赞助商可以算是最直接的奥运营销,同时,媒体则是企业奥运营销必不可少的载体。[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善出奇兵的网易,选择试水体育营销,即与联想合作打造大型体育文化活动:“体育梦想中国行”。网易能否借奥运的东风,丰富自身的品牌内涵呢?  相似文献   

4.
齐渊博 《广告大观》2007,(11S):59-60
2008奥运会即将来临,“奥运营销”俨然成为中国营销的必修课,而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又催生了大批的“非奥运营销”,这些所谓的“非奥运营销”实际上存在着可怕的误区,在误导着众多中小企业进行错误的营销,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奥运营销”和“擦边球营销”。[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随着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奥运营销”逐渐成为了企业提升品牌形象、实现品牌价值的重要途径之一,于是,怎样最有效的利用奥运,是企业当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奥运营销”的含义出发,分析了企业进行“奥运营销”的意义,提出了企业发展“奥运营销”的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6.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品牌的奥运营销是烧钱大事,而把“宝”押在哪里是能否成功的关键。把“宝”押在运动员身上:“名运动员 品牌/产品”的广告,押对押错自有天命。押对了谁,就借谁的光,比如耐克在奥运会前押对了刘翔,并专门为他特做一双耐克跑鞋,结果胜出了穿阿迪达斯跑鞋的对手,  相似文献   

7.
2008年奥运营销不仅给很多行业带来了新的商机,更为重要的是,奥运提供了影响力巨大的品牌传播舞台,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很多企业都吹响了奥运营销的号角,但是,如何将奥运元素与企业品牌实现良好的结合,如何能够做好奥运营销,这是很多奥运营销企业关心的问题。盛世指标数据管理有限公司最新的调查显示,接近半数的企业营销负责人表示,奥运营销需要将品牌的战略与奥运营销紧密地结合起来,而“追求卓越”、“激情”、“科技”、“全球性”等奥运的价值元素可以作为品牌的核心诉求实现和奥运的对接,截至目前,可口可乐和联想等企业被誉为是表现最好的借助奥运进行营销的企业。  相似文献   

8.
奥运营销的竞争,并不仅仅是一场能否拿下奥运赞助资格的“赞助战”,归根结底是一场“品牌动作之战”,虽然有些企业并未取得赞助奥运的资格,但是他们依然可以通过运用一些与奥运有关的营销要素,在这场“品牌动作之战”中占据优势,这里就向读者们介绍可以搭上奥运快车的11种非奥运营销“牌”。  相似文献   

9.
后奥运营销的讨论也许可以从奥运营销开始,探究几年来奥运营销的点和面,琢磨这些点和面在未来的演化和发展,否则讨论营销就好了,不必说“后”奥运营销。但是,后奥运营销的另一个含义也值得注意,也许后奥运营销就是指奥运后的营销,也就是把奥运本身作为一个整体的经济事件,看奥运后的经济与企业营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利用奥运营销 实现品牌飞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体育营销”是当今非常流行的营销手段,随着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奥运营销”成为中外企业提升品牌价值,实现品牌飞跃的又一新途径。本文通过对奥运营销的概念及对企业的影响进行的详细分析的探讨,并指出了企业进行奥运营销应该注意的问题,对企业开展奥运营销具有普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4月3日下午,由《商务周刊》杂志和搜狐网联合主办的“奥运营销与风险规避高峰论坛”, 在北京东方广场大众汽车“奥运品味车苑”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赞助商大众汽车、GE、恒源祥、搜狐网等企业高层与奥运营销专家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奥运营销与企业战略的“同频共振”、企业营销策略与目标消费者的双向沟通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通过奥运背景式营销活动,引发消费者的“奥运联想”,达到提升品牌形象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非奥运赞助商与赞助商相比,并不处于劣势地位。同奥运营销相比,“非”奥运营销要求企业站在更长远的角度,将企业和品牌发展战略与奥运结合起来,统筹规划,巧妙运用奥运资源,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代莉 《广告大观》2006,(7S):70-71
近来,华润集团旗下的雪花啤酒推出的夏季营销新战略,备受业界人士关注,主要是因为其向外宣称的所谓“非奥运营销”战略。据其内部人士声称:“雪花啤酒要推行‘非奥运营销’战略,并以特有的方式来体现对奥运的支持。”对于雪花此次的“非奥运营销”战略,业内意见不一,有的赞赏其向来不同寻常的营销战略路线,  相似文献   

14.
随着奥运热度在全社会范围内的持续升温,四年一度的奥运会带来的全球范围内最大规模的“注意力经济”,正在逐渐演变成一场企业间利用各种媒体资源进行奥运营销的“眼球争夺战”。每个企业都希望能够在这样难得的一届拥有主场优势的盛事下,牢牢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借奥运之势为企业产品及形象好好营销一把。但是,究竟该如何选择最适合企业自身情况的媒体进行广告宣传投放?怎样的投放策略才是最行之有效的?又如何规避盲目投放?在媒体资源众多,新的媒体形式不断涌现的今天,这些问题的确需要企业去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15.
奥运营销商机 余下的几个月,将是奥运营销的冲刺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奥运营销周期带来的商机将集中爆发.奥运经济最为活跃、最让人心动的时期即将到来。本人将奥运营销周期奥运冲刺期的商机的特点总结为“三性一型”。  相似文献   

16.
奥运后的中国,从企业主营销传播的预算配置格局来观察,一言以蔽之,就是“从绚烂归于平淡”!奥运前、奥运中各级奥运赞助商那种“寅吃卯粮”的传播铺张现象有望达到理性回归。中国的营销传播专业人士们,受到企业主紧缩的预算影响,必然从奥运盛宴回过头来吃“家常菜”。家常菜的秘诀无它,就在一个“常”字——平常心是道!品牌之道无它,也在一个“常”字。  相似文献   

17.
奥运来了!身处北京,更是感受到浓厚的奥运氛围,对于商家而言,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为了这场期待已久的盛会,他们已经铆足了劲。奥运营销早已经如火如荼地展开,不管是奥运赞助商还是非赞助商,都在想尽办法借奥运的东风。  相似文献   

18.
自2004年雅典奥运以来,中国的企业与奥运的联系已经越来越密切。2004年雅典奥运期间,一些中国企业已经借雅典奥运进行了奥运营销的学习和观摩。而近3年来,随着2008奥运赞助商招商工作的开  相似文献   

19.
奥运营销的边界是什么? 当我们看到一些颇有点儿奥运“味道”的营销推广活动,被奥运赞助企业大声抗议的时候,常常会想到这个边界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康佳因对所具有的“奥运比赛场馆指定供应商”身份的利用,其于2008~2009年度开展的节庆营销充满了奥运色彩。在寒促到来之际,康佳推出的“5000万厚礼迎春”促销活动,即是嗣绕“最适合观看奥运的产品”——“i—sport运动高清液晶电视”所展开的。康佳集团多媒体营销事业部市场部总经理朱忠庆在接受《广告主》杂志采访时也表示:“康佳本年度节庆营销的最大亮点主要表现在‘关联奥运’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