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石油产业的纵向一体化成为中国石油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我国三大石油公司都在努力弥补自身产业链上的不足,大力发展一体化业务,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文章简要阐述了我国石油产业的纵向一体化的架构发展,分析了我国石油产业的市场结构及规模发展情况,并分析了纵向一体化战略与石油产业发展的关系。高度垄断的中国石油产业为纵向一体化的实施提供了前提条件,同时纵向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又为石油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石油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石油产业目前基本上实现了上下游一体化,在一定程度上还完善了其产业结构,但是由于这种一体化活动并不是市场发展的结果,产业链形成的非市场化必然会导致不合理的产业链出现.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石油企业产业链构建中的缺陷,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地价与房价之间并不仅仅是一种成本联系.土地市场与房地产产品市场之间还存在着纵向市场关系,在两个市场均为寡头垄断的情况下,则会存在着双重垄断加成的现象.与上下游产业之间的市场交易关系相比,垂直一体化和垂直约束同样是组织住房生产的有效方式,并有助于增加消费者剩余.此外,促进房地产开发价值链上各环节的竞争,消除其垄断行为,将是降低房价和增进居民福利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4.
首先阐述了煤炭企业实施一体化战略的理论依据,重点介绍实施一体化战略的产业链模式,开创性的提出煤--铁--钢先横向再纵向的混合一体化产业链模式,并提出了煤炭企业一体化战略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5.
论瓶颈垄断下的接入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垄断产业引入竞争后,瓶颈垄断厂商的拒绝接入是一种典型的策略性行为,它意在维护纵向一体化垄断、限制下游市场竞争.而行政垄断势力对瓶颈垄断的支持,则会使拒绝接入进一步固化.理论分析表明,拒绝接入会导致自然垄断产业下游竞争性市场关闭和市场化改革倒退,因此需要以接入规制来促进竞争.由于转型期的瓶颈垄断还具有深厚的行政垄断体制基础,因此接入规制的有效性还仰仗于打破政企不分式的行政垄断.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石油产业目前基本上实现了上下游一体化,在一定程度上还完善了其产业结构,但是由于这种一体化活动并不是市场发展的结果,产业链形成的非市场化必然会导致不舍理的产业链出现。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对我国石油企业产业链构建中的缺陷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价格是市场的基本信号,对资源配置起着基础性作用. 价格垄断会导致市场功能陷入瘫痪,对经济的破坏难以估量,因此必须对价格垄断行为予以关注. 分析近年来价格垄断问题的几种具体行为表现,运用传统经济学的"市场失灵"论、"利润最大化"假说以及"市场结构"论对价格垄断行为进行解释,发现这些解释均存在缺陷,缺乏对企业价格垄断行为心理活动过程的分析. 因而运用行为经济学的预期理论、心理账户理论、"自我约束问题"和信息不对称等理论对价格垄断行为产生原因加以阐释,并进一步提出利用行为经济学规制价格垄断行为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张东燕 《时代经贸》2011,(4):105-106
首先阐述了煤炭企业实施一体化战略的理论依据,重点介绍实施一体化战略的产业链模式,开创性的提出煤——铁——钢先横向再纵向的混合一体化产业链模式,并提出了煤炭企业一体化战略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9.
垄断内涵中的垄断态势与垄断行为是有区别的,前者冠以联合的概念,后者保留垄断的概念。可以保留合理的垄断态势,因为它本身就是通过公平竞争形成的联合,但却要反对垄断行为,因为破坏市场秩序的垄断行为既包括封建垄断,也包括非垄断态势的共谋行为和凭借垄断态势的垄断行为。事实上,在完善的市场竞争机制中,通过自由竞争引起的联合进而形成适度的经济集中型垄断,会带来规模经济效益,优化产业组织,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环境中的价格歧视--基于数字产品定价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施价格歧视是企业的理性行为。互联网为实施价格歧视创造了条件。分析了价格歧视的作用机制。提出了垄断加之价格歧视,社会的福利水平会高于垄断本身的福利水平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纵向交易的相关理论,对中国媒电产业链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中国煤电冲突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并对中国缓解煤电产业问的冲突所采取的政策及其效果进行了分析,主要是针对煤电价格联动及煤电纵向一体化.指出了政策的优点及弊端,在考虑了可实施性,中国实际状况等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纵向一体化是当前国情下的较好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上游垄断-下游竞争的产业链格局对地区创新能力具有显著影响。采用2008-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基于产业链视角,实证分析国有企业上游垄断对地区创新能力的影响,探究营商环境在该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国有企业上游垄断会抑制地区创新能力,通过提升营商环境中的市场化能力,促进非国有经济发展以及要素市场发育可以缓解这种抑制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地区、劳动力配置以及行政垄断程度对上述影响具有异质性。  相似文献   

13.
知识产权许可一体化总体上有益于经济效率的提高.这与本身违法的知识产权横向协议截然不同,应适用合理原则.其反垄断问题主要体现在提高竞争对手的经营成本,增设市场进入障碍,闭锁市场,推动上游企业间的共谋.在评估知识产权许可一体化带来的反垄断问题时,应着重分析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市场力量,度量其关闭市场的影响,审查优势竞争地位是否达到垄断的程度,并明确知识产权权利人很难赚取双重垄断利润.  相似文献   

14.
石油公司的纵向一体化经营:规律、动因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公司作为石油工业的经营主体,多数实施纵向一体化经营战略,然而,石油公司的纵向一体化经营模式却同多数行业中企业在产业链个别环节从事专业化经营并从中获取利益的普遍规律和经济法则不相一致.因此,系统总结石油行业的产业链基本规律,研究其背后的经济动因,对于我国石油公司企业边界和业务范围的决策以及相关政府政策的制定,无疑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消费者沉淀投资、垄断与政府管制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企业处于完全竞争行业中,市场供求价格机制会实现帕累托最优,无需任何中介组织和政府管制;如果企业处于自然或人为垄断的市场条件下,政府管制就十分必要,此时往往将管制目标确定为社会福利最大化.当消费者购买产品进行沉淀成本投资,消费者无法自由进入和自由退出,垄断企业就与消费者产生了双边谈判,进而会引起敲竹杠行为,大大降低消费者剩余,即便实现了社会福利最大化也会带来收入不公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管制目标就需要由社会福利最大化转向消费者剩余最大化,否则,不仅不会实现管制目标,而且还会恶化消费者剩余,从而使消费者合理合法地处于不公平的地位.因而,针对垄断市场,尤其是自然垄断(主要是公用事业部门)市场所进行改革以及重新认识消费者—企业—政府之间的关系,对于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企业或单位中实施会计和统计一体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实现会统一体化的可能性,并探讨了一体化所采取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7.
知识产权是法律赋予的一种合法垄断权,但一旦被滥用,则可能产生排除、限制竞争后果,构成垄断行为.滥用知识产权垄断行为不是一种独立的垄断行为类型,而是分别归于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或是經营者集中,因此反垄断行为认定通常遵循本身违法原则和合理分析原则,也同样适用于滥用知识产权垄断行为的具体认定.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反垄断规制中,合理分析原则的应用范围较本身违法原则更广,居于更为重要的地位,具有一般原则的性质[1].目前,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都颁布和制定了有关知识产权垄断的指南或规章,并以本身违法原则和合理分析原则为基础,采取或遵循一种分类规制的原则思路对滥用知识产权垄断行为的认定作出细化规定.我国《反垄断法》第五十五条关于知识产权垄断行为的规定较为原则,极有必要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先行做法,研究制订专门的、确定性较高的执法指南或者规则,并将分类规制的思路和方法引入滥用知识产权垄断行为的规制体系.  相似文献   

18.
自然垄断是指由成本劣加性和收益优加性决定的垄断.中国自然垄断产业与西方受到传统规制的自然垄断产业具有同样突出的问题是效率低下,而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沿袭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体制,具有浓厚的行政垄断色彩.具体表现在,一体化的垂直垄断、较多的行政干涉、较强的计划约束、体制性进入障碍和多元的经营目标.中国自然垄断产业的弊病是,企业缺乏活力,运行效率低下;价格形成机制缺乏活力,配置效率低下;不正当的消极的垄断行为凸显,社会形象欠佳.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2015年江苏省32家肉鸡企业作为横截面样本数据,应用二元模型Logist ic分析企业社会资本与交易风险控制力对其前向和后向一体化行为的影响。结论显示,企业社会资本变量中的社会网络强度即与合作伙伴的关系密切度越高,企业越有动机进行纵向一体化以建立长久的契约关系;当企业对交易风险的控制能力较弱时,企业更倾向于后向一体化来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收益风险。因此,企业在产业链整合过程中应加强自身声誉、技术性投资,建立与合作者之间稳固的信任关系,并加强对交易风险的监控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20.
影响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制约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少鹏 《技术经济》2006,25(4):20-22
本文从资产专用性投入效益的不确定性、外部性的存在及内部化的困难、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形成及制约性、循环经济推动主体和实施主体的认识错位、信息不对称带来决策模糊、专项技术支持的困难等方面分析了影响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的制约因素,并从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环境资源的经济管理以及加强纵向一体化等方面寻求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