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3 毫秒
1.
在对流动性和流动性过剩的内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文中从货币超额供给、外汇占款持续快速增加、银行业金融机构货币沉淀快速扩大、价格泡沫日益显现和各因素的综合表现五个方面分析了流动性过剩的主要表现;最后,提出了流动性过剩宏观调控的对策建议:明确流动性过剩宏观调控应关注的方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完善中央银行的宏观货币调控体系和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相似文献   

2.
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流动性过剩是最近我国经济金融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问题,于是,控制和回收流动性也就成为了我国宏观调控的重点之一。本文分析了我国存贷款、M2/GDP、超额货币变化率以及超额准备金比率等指标,发现流动性过剩不仅存在且近两年较严重,其中流动性过剩较为突出的是国有银行的过剩,预计在一段时间内还将继续存在。最后,本文阐述了流动性过剩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流动性过剩表现在货币供应量超过实体经济所需的货币数,从本质上看流动性过剩是长期以来经济结构不合理和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的粗放型发展模式的必然结果.本文主要根据我国流动性过剩的现状及其形成原因来分析流动性过剩风险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最后又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外汇管理体制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两个方面分析了中国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面临的局限性,研究表明:流动性过剩是中国货币政策长期面临的挑战,而外汇占款的攀升是中国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体系的缺失,以及利率体系自身和相互之间传导机制的不畅,制约了中国货币政策宏观调控有效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5.
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导致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的直接原因是基础货币投放规模过大和基础货币投放结构变化。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的实质是货币市场的超额供给,是引发经济过热的潜在因素;"流动性过剩"并不是"用不了"或"用不出"的微观概念,而是"不应动用"或"不宜动用"的宏观概念。因国际收支持续高额顺差导致外汇储备高速增长,基础货币投放的内生性明显增强,致使央行的货币政策越来越受制于外部均衡状况,其金融宏观调控的有效性进一步削弱。  相似文献   

6.
张朝阳 《青海金融》2007,(11):38-40
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是当前社会广泛关注和研究的一个问题,也一直是困扰着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一个突出问题,从近年国内经济金融运行情况来看,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日渐显著,这不只是宏观调控问题,也是一个微观命题。本文结合当前海北州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表现,分析了流动性过剩原因,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郭凯  孙音  艾洪德 《金融研究》2012,(1):180-193
本文基于资产期限结构探讨了流动性过剩的内涵,并对流动性过剩进行了定量测度和因子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流动性过剩的管理思路与策略。基于资产期限结构的流动性过剩可以分解为一期滞后流动性过剩、货币期限结构与均衡比例期限升水变化率三个因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三个因子的均衡值均呈现季度循环的特征。中央银行应明确流动性过剩的下限和上限,在同一年度内应采取流动性管理策略保持流动性稳定提高,在不同年度应保持高流动性过剩与低流动性过剩之间的转换。为实现流动性过剩季度循环的均衡路径并使其保持在上下限范围内,中央银行可以选择流动性管理工具依据季度循环的特征调控货币期限结构与均衡比例期限升水。  相似文献   

8.
近期以来,中国人民银行连番提高存款真备金率,加大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宏观调控的力度,旨在收缩市场过剩流动性,防范金融风险,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稳定的货币,本文从存款准备金政策发挥良好效应的备件、市场流动性过剩、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节节攀升,通胀压力增大、房地产市场过热,方面分析了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原既并就存款真备金率的提高对银行,通胀压力以压房地产市场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监管部门和经济学家都在研究谈论流动性过剩.寻找流动性过剩的原因.2007年.中国宏观调控的重点是抑制流动性过剩.只有积极治理.才能够缚住流动性过剩这条大龙。流动性过剩.通俗地说就是"钱"太多了.流动性过剩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相对于实体经济的需求.货币供应量过多了.如果用广义货币(M2)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值来衡量流动性.统计显示.2006年的广义货币达到了  相似文献   

10.
市场套利机制下流动性"过剩"的症结及应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认为当前流动性过剩的特征并不是货币绝对额的增加,而是表现为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内生性因素和政策制度的外生性因素共同引致的货币流量过强。央行沿袭数量型的调控手段已无法对日趋加快的货币流量进行调控,使之呈现市场流动性相对过剩。因此,央行应重视对货币流量的监控,消除非市场机制的套利,实行微量递增存款准备金率的操作模式,逐步运用价格型调控工具,引导社会公众对央行货币政策操作产生预期,才能有效地解决流动性相对过剩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回顾了2007—2009年货币市场的各利率期限品种和交易期限结构的主要变化情况,探讨变化的宏微观因素。在对2010年宏观经济走势、货币政策预期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展望了未来货币市场的流动性和利率走势,并探讨了商业银行在货币市场的主要操作策略。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examines a search model of money and public bonds in which coordination frictions lead to multiple, Pareto ranked equilibria. Whether money and bonds are substitutes or complements, is not a primitive of the economy, but an equilibrium outcome. There exists an equilibrium resembling a liquidity trap, in which money and bonds are perfect substitutes, interest rates are zero, and monetary policy is ineffective; and a superior equilibrium in which money and bonds are complements, interest rates are positive and monetary policy has a liquidity effect. On this view, the liquidity trap is a belief-driven phenomenon.  相似文献   

13.
对于中国出现的“钱荒”现象,学者大都从国际市场影响、外汇管理、利率杠杆等因素来分析.本文从货币流动性的角度探讨了“M2/GDP”较高的水平以及并没有出现拐点的迹象,从而否定了“缺钱”的观点;至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快速增长的“M2/GDP”对消费、居民储蓄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大量增加M2值从而刺激经济转嫁改革成本的方式有着很小的边际效益,反而加剧了流动性陷阱的出现,使货币流通性不足,从而从不同渠道导致了“钱荒”的出现.  相似文献   

14.
流动性的度量及其与资产价格的关系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将流动性划分为货币流动性、银行系统流动性和市场流动性三个层次,总结了相应的可操作的度量方法,并通过中国数据进行了度量,从一个侧面论证了货币流动性是市场流动性的基础,以及市场流动性高时资产价格一般也较高的观点。基于货币流动性的基础性地位,本文进一步考察了货币流动性与资产价格的关系,发现超额货币流动性不仅影响股票的名义回报,还影响股票的真实回报;货币流动性在长期内受到股票真实回报的反作用,但这种作用可能是相对微小的。  相似文献   

15.
银行间货币市场是央行实施货币政策的重要平台,研究货币政策对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的影响对于完善商业银行日常流动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设定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测度指标与梳理货币政策工具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分别使用事件分析法和时间序列模型对不同政策工具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相关分析结论,并总结其对于完善商业银行日常流动性管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货币条件的持续宽松,加强流动性管理已成为全球宏观经济管理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文章从多个角度衡量了我国宏观经济的流动性状况,从国内外两个背景分析了我国宏观经济流动性增加的原因,并从完善央行与公众沟通策略、利用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回收流动性、拓宽直接融资渠道等角度,提出加强流动性管理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ffect of monetary policy on the market value of the liquidity services that financial assets provide, known as the liquidity premium. The theory predicts that money supply and nominal interest rates have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liquidity premium, but asset supply has a negative effect. The empirical analysis with U.S. data confirms the theoretical predictions. The theory also proposes that the liquidity properties of assets can cause negative nominal yields when the money holding cost is low and liquid assets are scarce. The suggestive empirical findings in Switzerland to support this theoretical result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8.
电子货币的快速发展已经给传统金融理论带来了挑战,特别是对以货币作为经营对象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产生了明显的冲击。文章以电子货币发展为视角,尝试性地引入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分析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需求,旨在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提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Stock and Bond Market Liquidity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This article explores cross-market liquidity dynamics by estimatinga vector autoregressive model for liquidity (bid-ask spreadand depth, returns, volatility, and order flow in the stockand Treasury bond markets). Innovations to stock and bond marketliquidity and volatility a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implyingthat common factors drive liquidity and volatility in thesemarkets. Volatility shocks are informative in predicting shiftsin liquidity. During crisis periods, monetary expansions are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liquidity. Moreover, money flows togovernment bond funds forecast bond market liquidity. The resultsestablish a link between "macro" liquidity, or money flows,and "micro" or transactions liquid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