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案件是我国自著作权保护的刑事立法建立以来,全国首例因侵犯著作权而由公诉机关提起公诉的刑事案件.1979年刑法典没有关于著作权的刑事保护规定:直到1994年7月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惩治著作权的犯罪的决定>,著作权的刑事保护才有了具体的法律依据:1997年3月修订的刑法典全面吸收了<关于惩治著作权的犯罪的决定>的内容,第一次以基本法的形式规定了侵犯著作权犯罪.  相似文献   

2.
樊彦敏 《特区经济》2006,(5):291-292
在互联网日益发展的今天,网上的侵权案件时有发生,网络的广泛传播使得著作权损失巨大并且严重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但是侵权人并非都以营利为目的,更多的是为了名誉,同时网络传播权又不在刑法的保护范围之内,因而无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缺乏具体的侵犯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的具体刑法立法规定、刑法对于侵犯著作权规定过于粗糙受到了我国学者的普遍关心.  相似文献   

3.
梁宾 《魅力中国》2011,(8):81-81,134
我国《刑法》关于侵犯著作权的规定都在第217条,该规定及其后来的司法解释对侵犯著作权罪的定罪标准、刑罚裁量、犯罪构成要件等作了一些规定,解决了审判实践中的不少疑难问题。但是,伴随着网络和信息数字化技术的日益成熟,涉及网络环境下的侵犯著作权罪认定越来越普遍,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法律适用和认定上的突出问题,值得关注和进一步研究。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侵犯著作权的认定问题:一是关于复制发行的认定、二是关于以营利为目的规定的讨论、三是关于销售假冒他人的美术作品的探讨、四是关于私服、外挂的认定。  相似文献   

4.
一、隐私权的产生,发展及概念 在人格权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隐私权是较晚出现的一种权利类型,它与名誉、姓名、肖像等人格权相比,诞生的时间更晚一些,其理论也相对不成熟.1890年,美国法学家布兰戴斯和沃伦在<哈佛法学评论>上发表<论隐私权>一文,首次提出了隐私权的概念,认为"保护个人的著作权以及其他智慧或情感的产物之原则,是为隐私权",并进而指出新闻传播可能会侵犯"个人私生活的神圣局限".  相似文献   

5.
我国对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刑法规制始于198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将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纳入贪污贿赂罪一章,在第395条第1款规定:"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或者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人,差额巨大的,可以责令说明来源.本人不能说明其来源是合法的,差额部分以非法所得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财产的差额部分予以追缴."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设立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职务经济犯罪的漏洞,该罪的精髓"占有不能说明来源的巨额财产的事实即可作为法律上定罪的依据",为司法机关打击国家工作人员日益隐蔽的腐败行为提供了直接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网络小说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前景作出了一些探讨,对侵犯网络小说著作权犯罪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针对我国关于网络小说著作权的保护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办法。文章首先对网络小说著作权作出专业的解释,然后分析国内网络小说著作权侵权的表现形式,对网络小说著作权人维权的难度作出概括,综述目前我国对网络小说著作权的司法保护,最后完善我国侵犯网络小说著作权犯罪的立法建言。虽然我国目前在网络小说著作权保护方面存在诸多漏洞,但是也作出了很大努力。  相似文献   

7.
作为知识产权法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著作权法,是作者、作品相关权利人及作品使用者自由的圣经.相比专利法和商标法,著作权法的历史最悠久,世界首部著作权法是1709年英国安娜女王颁布的法案<安娜女王法>.著作权法从其诞生起就承担了调节著作权人的私人利益和作品使用者所涉及的公共利益的冲突的历史使命.一部著作权法的发展演变史,就是著作权人与著作权法中其他相关利益主体博弈和妥协的历史,是著作权法权利限制与反限制的历史,是著作权人的私权利益和作品接近者的利益、以及在此基础之上衍生出的更广泛的社会公共利益由不平衡到平衡的否定之否定过程.如何既保护著作权人的专有权利,又使公众有权接近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呢?这个哈姆雷特式的难题的解决必须要求立法者始终坚持正义与自由的价值取向,因为利益平衡是著作权法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8.
为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各国相继采用了刑法保护手段,我国也设立了侵犯著作权罪,对侵犯他人著作权情节严重的行为予以严惩。文章探讨了司法实践中如何考量情节是否严重、当事人和解对著作权罪的定罪量刑有何影响等相关法律问题,并指出由于实践中侵权行为的复杂性,不能对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解释作过于绝对的理解,应充分考虑到侵权行为产生的社会危害性等各项因素,避免因机械地适用有关规定而导致刑罚的滥用。  相似文献   

9.
完善侵犯著作权罪的犯罪构成要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晓虹 《特区经济》2010,(2):254-256
著作权是一种重要的知识产权。用刑事方法打击盗版、保护著作权已成为世界各国的立法趋势。我国对著作权实施刑法保护的起步较晚,在很多方面存有缺陷。本文着眼于探寻我国现行刑法制度不能有效保护著作权立法方面的原因,就如何加强和完善著作权的刑法保护制度提出对策,以期增强打击盗版侵权行为的力度、最大限度地预防和控制侵犯著作权犯罪,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和维护国家的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10.
第三次著作权法修改自2011年7月启动以来就为社会各界所关注,2020年11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著作权法的决定,相关理论问题和具体规定还需要深入辨析.文章从新旧著作权法的对比研究着手,提炼了5个重大改变,以近五年13个典型的图书馆侵权案例为例,对比案例在《著作权法》修改前后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
许美 《特区经济》2005,(11):272-273
一、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现状 1.有关知识产权刑法保护的立法状况 在1997年我国新修订的《刑法》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中专列第7节“侵犯知识产权罪”,从第213条到第220条设置了包括商标、专利、著作权和商业秘密等7种罪名,它们分别是:假冒注册商标罪(第213条)、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第214条)、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第215条)、假冒专利罪(第216条)、侵犯著作权罪(第217条)、销售侵权复制品罪(第218条)和侵犯商业秘密罪(第219条)。  相似文献   

12.
我国建国以来的第一部<公司法>是1993年12月29日由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它的出台比西方国家最早的公司立法晚了近300多年.由于受特定的历史条件限制,它在内容上或多或少的带有计划经济时期的旧痕迹,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1999年12月25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决定>,直到这时,我们国家才对已经实施6年多的现行公司法进行了第一次的修改.但是这次的修订仅仅涉及两个条款的内容(即第67条关于国有独资公司监事会的具体规定以及第229条关于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授权性规定),它并未对公司法中的一些实质性问题进行修订,因而这次的修订可以说只是局部、片面的.鉴于此,本文拟就目前公司法中存在的已被实践证明不当的一些问题进行粗浅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对于著作权法第17条的理解,法学界可谓各有千秋,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司法实践中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导致法律适用方面没有科学的标准可以参照,不利于著作权法律制度的健康发展。笔者试从民法和著作权法相互关系的角度出发,对所谓的委托创作制度进行必要的阐述,同时对所谓的委托作品的著作权归属问题加以探讨,笔者认为,所谓的委托作品著作权在没有约定的情况下应当归属于委托人,如需要由受托人享有,可以直接适用著作权法关于著作权转让及合同法的有关规定,不必由法律另行规定。  相似文献   

14.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著作权法所保护的的重要客体之一,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对于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维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创作者的著作权益及与国际立法接轨都具有着重要意义。面对现阶段关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存在的著作权法争议,文章结合国家版权局公布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提出了关于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具体建议,以期促进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张安 《新西部(上)》2009,(11):90-90,89
我国于2001年修正的《著作权法》中,首次规定了著作出租权,完善了我国著作权制度。但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现有的《著作权法》中关于出租权方面的规定不足之处正在日渐的显现出来。因此,应扩大我国出租权客体的范围,完善我国出租权的法律责任。并建立"公共借阅权"制度。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信息》2003,(11):52-5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有关法律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近日公布了<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并于2003年5月15日起施行.那么,与非典相关的刑事法律知识究竟有哪些呢,下面将通过一些案例予以解答.  相似文献   

17.
吕富锁 《魅力中国》2014,(5):339-340
滑稽模仿作品是以模仿、颠覆等为一体的艺术手法所创作的,以批评及讽刺所使用原作内容为目的,并且具有高度创作性的新作品。该作品是对原作的合理使用,还是侵犯原作的著作权,曾一度引发了人们的争论。本文运用了比较的方法,以著作权法原理、知识产权利益平衡原理为基础,结合法、德、英、美等为代表的欧美国家著作权法关于滑稽模仿的立法和判例,对滑稽模仿的合法性进行剖析,肯定了滑稽模仿作品的合法性,并将其与“恶搞文化”加以区分,以期我国著作权法的完善。  相似文献   

18.
绑架罪是一种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行为,现行刑法典对其规定了严厉的处罚.国家立法机关于2009年2月28日通过了<刑法修正案(七)>对绑架罪进行了修正,增设一档法定刑: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这使得刑法对绑架罪这种严重犯罪的严厉惩治重中有轻、严中有宽,罪刑单位的设置更为科学,有利于按照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惩治绑架犯罪.这一修正有其进步合理的一面,体现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但也还存在着一些仍待改进完善的问题,特别在立法理念方面跟国际上存在一定差距.下面就绑架罪的立法改进略抒己见.  相似文献   

19.
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制度的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在中国的实践发展中存在许多亟待改进之处。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著作权集体管理中的收费机制的不完善,这导致了实践中大量版权纠纷的出现,并成为当前著作权法修订过程中权利人对集体管理组织争议的焦点之一。这严重影响到对创作者的有效激励,以及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和文化产业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的有关法律 1.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2000-8-25 2.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决定2001-10-27 3.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决定2001-10-27 4.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