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上海企业》2011,(8):48-48
铁道部曾表态要解决春运难问题,就要增加运力、提高运速,就必须建高铁。提速就解决问题了吗?德国高铁速度不是最快的,相当于中国动车的水平,但是密度是中国高铁的30倍。这就说明中国高铁还有往上走的空间。可是中国高铁真正的问题是管理的问题、软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王玲 《科技与企业》2014,(11):287-288
本文首先对比分析哈西高铁站2014年和2013年春运客流高峰时客流方面、客车能力以及上座率等。然后阐明用于高铁站的春运客流组织措施。最后分析客流组织效果  相似文献   

3.
当下最热的.当属IMAX3D电影《阿凡达》的吸金热潮了。这部举世震惊的电影在中国上映的这几周里,火车站的黄牛党换了阵地,都跑到电影院囤票再高价卖出.电影票竟如“春运”般一票难求.中国第一次进入了罕见的“电影院春运”时代。  相似文献   

4.
作为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京广高铁的正式运营真正打通了中国南北两端的高速通道。高铁热可能释放的物流空间更受瞩目。高铁重塑物流格局的时代是否已经到来?抑或,一切只是遥途的起点?  相似文献   

5.
李频 《上海房地》2014,(2):60-60
在2013年底,铁路系统开通了一批上海到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深圳等地的高铁、动车,并且保留了上海开往这些地方的普通列车,可望大大缓解2014年春运的压力,也让民众有了更多的出行选择。高铁、动车的配置适应了市场需求,由企业以市场导向决定开通路线、车次和票价,铁路的市场化运作使中国铁路走在了世界前列。但是如果铁路客运只有市场化而不体现公益性,即只提供高铁与动车,而没有一般列车相辅,这个客运市场将是畸形的、不成熟的,其后果是进一步显现贫富鸿沟,导致中低收入人群人心焦虑,社会上“黑车”泛滥,交通事故频发。  相似文献   

6.
綦琦 《价值工程》2011,30(30):9-10
京沪高铁的开通标志着中国进入了"高铁时代",高铁对民航的部分产品替代性竞争日益显现。为了应对这一"高铁时代"下的冲击,中国民航势必要加快战略转型,主动适应科技进步带来的外部环境的改变。本文从中国民航战略管理转型的必要性分析入手,分别运用波特的价值链分析模型和竞争作用力模型以中国典型航空公司为对象,详细分析了其目前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并提出方向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12月1日起,火车票预售期逐步改为60天,而且以后会常态化执行,明年春运火车票12月7日开抢。上班族和学生党,你们有没有一点小激动啊?@王强:火车票预售期延至60天,不知哪天放假让人如何买票?@汪飞:提前多少天都没用,该没票还是没票。@Shirley:提前那么久,这不是逼着人改签和退票?!@湿了脚步的舞:春运又来了,回家的味道。@陈燕洁:激动中又有点悲伤,我们的运力还那么差,是不是该修的路、该添的车,钱都让那些贪官贪去了?@飞翔:越来越方便了,杭州到长沙的高铁今年12月要开通了,高兴啊,时代发展令人振奋呀!  相似文献   

8.
上期看了《房地产导刊》两篇关于广佛地铁开通的报道,阐述了地铁对城市运营的改变和区域经济、沿线物业提升的意义。实际上,中国目前已进入了高铁时代。一项报告显示,到2020年,中国铁路运营里程将达到12万公里,其中高铁网络将达到16000公里。高铁网络将连接中国主要经济圈内约80个城市。高铁网络令人们出行更方便,提升中国各地的通达度,高铁覆盖城市的经济价值将也会提升。  相似文献   

9.
随着京沪高铁的通车,中国进入了高铁时代,高速铁路作为一种新的运营方式和媒体资源,在城市旅游品牌的传播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京沪高铁沿线城市品牌,高铁传播途径、优势的分析及旅游城市广告投放研究,论证了高铁沿线旅游城市如何利用高铁这样新的媒体资源提升自己的城市旅游品牌形象,阐述了高铁在旅游城市品牌传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科学评估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对于微观家庭福利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匹配2012~2018年县域高铁开通数据和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高铁开通对于家庭旅游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县域高铁开通显著促进了本地家庭的旅游行为,相较于“非高铁县”的家庭而言,“高铁县”家庭的平均旅游出行概率和旅游消费金额均明显更高,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不变。机制分析发现,高铁开通对家庭旅游消费的带动效应主要通过改善出行条件、增加出行人次、扩大出行半径,以及促进家庭就业和收入增长等渠道来实现。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闲暇时间更充裕的家庭而言,高铁开通对其旅游消费的提升作用更强,高铁也更促进了家庭的短期污染规避行为。本文从微观视角研究了“高铁时代”的旅游经济发展,为进一步扩大内需,助力国内大循环提供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1.
迟少丽 《现代企业》2023,(1):159-161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发展,中国高铁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高铁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实现了从步入高铁时代到引领世界高铁的跨越,让人们的出行有了更多的舒适感、快捷感和安全感。高铁精神也在跨越科技高峰引领世界高铁中淬炼和彰显出来,这就是忠诚祖国、拼搏奉献、精益求精、超越创新。高铁精神,是铁路人拼搏奉献的精神之魂,增强了铁路人以及全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相似文献   

12.
《企业经济》2016,(11):115-120
随着高速铁路的相继开通,未来高铁将成为中国旅游经济全新的增长保证。高铁的快速发展为福建沿线旅游带来了新一轮的发展契机,为福建旅游发展提供了充沛的交通保障,推动了旅游目的地的串联,提高了福建旅游经济收益。本文立足福建高铁旅游发展,通过分析旅游经济、市场结构、个体行为、产品开发、区域高铁对福建旅游地的影响效应,提出福建旅游发展的配套便捷化、市场模块化、旅游品牌化、营销创新化、区域合作化五大战略,以助推福建旅游业迎接高铁时代,为福建高铁网络化时代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高铁的迅猛发展,已将中国带入铁路大国时代。然而,就在100多年前,当西方国家积极利用铁路交通时,落后的清政府却为中华大地上出现的最初几条铁路惶惶不可终日。幸而,不少仁人志士始终来曾放弃对铁路这一新兴交通工其的追求,终于给近代中国铁路史留下了辉煌的一笔。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企业家》2011,(5):30-31
受今年春运"难上加难"和刘志军被免职消息的刺激,铁路改革再次引起公众的关注。铁路长期作为中国最主要的长距交通工具,人称"铁老大"。铁路建设近年进展神速,至2009年底,营业里程8.6万公里,居世界第二,美国为22.6万公里。至2010年底,高铁营运里程超过7000公里。但除以中国的人口基数,仍然非常紧张,且时空分布很不平衡。同时铁路体制仍保留浓重的计划经济色彩,  相似文献   

15.
“高铁时代”的来临,拉近了武汉与华东地区、华南地区以及港澳台等地区的时间距离,强烈地冲击着人们传统的时空观,给武汉市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给武汉市旅游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大量游客的涌入考量着武汉市旅游业的接待水平。在分析“高铁时代”对武汉市旅游经济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地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因为春节的到来.2010年2月,中国的铁路系统又将迎来一年一度“春运”的考验。每年春运期间,中国都将有超过20亿人次奔波在归乡和返城的路上,机场、车站到处都是人山人海。形成全球绝无仅有的迁徙人潮,与此同时也一次次地冲击着中国铁路系统的运力极限。  相似文献   

17.
时间短、费用省、线路多,这是乘客对高铁的评价。随着动车的开通,人们的出行将越来越方便。福建省旅游局5月1日在官方网站上公布了《2012年“五一”小长假全省旅游市场情况简析》,从中可以看出在小长假期间,高铁沿线景点颇受热捧,动车游等旅游方式突显个性。高铁的开通拉动了沿线旅游业,让福建旅游迈入“动车旅游时代”。  相似文献   

18.
夏超  朱创业 《企业导报》2011,(7):167-168
在我国,高速铁路正引发着一场深刻的交通运输革命。"高铁时代"的到来,势必会对湖北旅游业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文章立足于"高铁时代"来临的时代背景,在综合分析未来铁路格局的基础上,就高铁对于湖北旅游业的影响进行了预测,并给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铁路已经进入高铁时代。但是,如何确保铁路产品的高可靠性和质量,如何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仍是目前我国铁路行业所要思考的问题。在本文中,作者就国际铁路行业质量管理体系IRIS认证进行简要的分析,使读者能对该铁路行业管理体系标准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中国高铁事业发展迅猛,对铁路技术服务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大力开展职工技能培训,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高铁职工队伍。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从高铁职工技能培训的重要意义以及不足着手,分析了企业自编教材对职工技能培训的重要作用,重点探讨了企业自编教材的方法,目的是为开展高铁职工技能培训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