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们身边,常常有这样一些人,起初无论智力还是知识都表现平平,但到后来却取得了很大成功,比如赚了很多钱,办起了很成功的企业,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等等。而那些智力超群的所谓“聪明人”,最后却由于种种因素平庸地走完了一生。是什么因素让这些智力和知识表现平常的人后来居上,又是什么原因使原本十分“聪明”的人没有获得更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2.
在这个聪明人过剩的时代,聪明不再是稀罕物,没有多少人喜欢那些“聪明成精”的家伙,相反,商场上、职场上、生活中,那些看起来笨笨的、钝钝的、善善的、憨憨的人,成了这个精明时代的“宝贝”。拥有这样一位老板,拥有这样一位同事甚至是爱人,会让许多人感到心里踏实。  相似文献   

3.
有哪些特征表明别人比你聪明?找出这些特征,你便可以找出那些聪明人。以下为聪明人的特征:1.他们发言没你多,因为他们知道倾听能使人聪明。2.他们对专业以外的知识了解很多。他们拥有宽广的思路,对每个人做的事情都颇感兴趣。3.他们自如地处理家庭、工作和个人兴趣的关系,看起来面面俱到。  相似文献   

4.
笑口常开     
没那么聪明的毛驴一个聪明人在乡下散步,看到磨房里面一头毛驴在拉磨,脖子上头挂着一串铃铛。于是聪明人向磨房主道:“你为何要在毛驴的脖子上挂一串铃铛呢?”磨房主回答:“我打瞌睡的时候,毛驴常常会偷懒,挂上铃铛以后,如果铃铛不响了,我就知道这个畜生又在偷懒了。”聪明人想了一下,又问:“如果毛驴停在原地不动,只是摇头,你又能听到铃声,它又没有干活,那怎么办呢?”磨房主愣了一下,说:“先生,我哪能买到像您这样聪明的毛驴啊!”夫妻开玩笑妻子:“亲爱的,你能去把昨天晚上用过的碗碟洗一下吗?”丈夫:“不,我还没有睡醒呢!”妻子:“我只不…  相似文献   

5.
不求完美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聪明、漂亮,能说会道,最好完美无缺。都怕把缺点暴露无遗,尤其害怕在众人面前出丑,落下叫人讥笑的话柄,因而在人际交往中,我们总想方设法装扮自己,追求完美,可是这样费劲地生活人们不会觉得快乐,有时简直是自寻烦恼跟自己过不去。 其实世上没有绝对完美的事物,良好的开端并非一定有圆满的结果。你不必为做错一件事而深深内疚,不必为说错一句话而耿耿于怀,更不必时时刻刻小心翼翼地掩饰自己。聪明人人向往,出丑叫人难堪,但聪明是在数次地出丑中练就的,不敢出丑也就不会聪明,能说会道不是天生的,也许不止一次当众出丑后他们的口才练成了,被人嗤笑中伶俐善辩了。  相似文献   

6.
精明的中层经理人员,要学会审慎地谋求上级经理的支持。正如他也许会问部下“你以为如何?”或“你需要什么?”一样,中层经理在遇到问题时,聪明的做法是,自己  相似文献   

7.
《中外企业文化》2009,(12):58-61
有人做过调查,95%的聪明型企业都失败了,成功的只是5%。这种现象被戏称为“阿波罗现象”,“阿波罗”意为由聪明人组成的团队,聪明人最大的特点是有自己的主见,但也正是主见惹的祸,每个人坚持己见,不愿听取他人意见。同时,他们恃才傲物,不服管理。甚至有些成员喜欢各自为政,不讲合作,这些都是团队管理中的大忌。  相似文献   

8.
四川人很聪明也很可爱,他们批评人笨,说是“方脑壳”,反之对于会来事的聪明人就称“圆脑壳”了。“方脑壳”是指“股民中的笨蛋”,那些稍有利空消息,就哭爹叫娘,当街割肉的股民和机构,他们是婴儿级别的心态。  相似文献   

9.
读者信箱     
《英才》2006,(4)
聪明人与规则谁也不能否认顾雏军、唐万新、张海等人都是聪明的商人,因为他们都能审时度势,在短期内聚集起巨额财富,同样,谁也无法否认他们都是罪人,因为他们毕竟为了自己的利益侵犯了国家的,或是他人的利益;可能也会有人觉得他们是好人,因为他们曾经创造了就业机会,交了税。所以事情复杂起来,特别是在规则不确定的环境中。在没有规则或是规则失效的情况下,“聪明人”会觉得这  相似文献   

10.
经典心语     
《北京房地产》2006,(5):98-98
人类历史从来都是由傻子创造,而由聪明人来解说的。现实生活,特别是市场竞争中也是一样。比如一个机会,十个聪明人最先看到,于是就有十个聪明人挤进去竞争,原先看似容易的事,刹那间就变成最难的了。而被聪明人讥讽为“傻”的事,正因为聪明人和他的追随者都不愿加入进来竞争,反而变得容易起来。不仅如此,干傻事,因为没有竞争者,时间上也很从容.三年五年之内即使每天慢慢悠悠地干都不会有人来搅局,最终的成功一定属于痴迷于它的“傻根”。  相似文献   

11.
微软招聘员工,除了考专业知识外,更看重一个人的聪明程度。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进入中国开始,微软就把招聘优秀大学生作为重要工作。据参加过招聘考试的学生说,微软笔试题古怪刁钻,有些简直异想天开,令人匪夷所思。不过,微软似乎不为所动,年年出一些怪题目。几年下来,这些“怪题”,反倒成为许多大企业招聘时的“经典”试题。在很多人看来,微软的试题带有明显的美国人思维方式,它的出发点是考你的数学基础水平、快速反应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第一类:快速估算题目的:测试你的快速反应能力。这类试题有不同的版本。比如说,问你如何在不使用台秤的…  相似文献   

12.
企业家们大体上都是聪明人。但是,企业家们的聪明却是有“小聪明”与“大智慧”之区别的。“小聪明”,算不上是什么专有名词。民间对天资聪颖,顽皮好动,爱动脑筋搞点儿小制作,或者喜欢来点儿恶作剧的孩子常有此评。聪明而“小”者,谓其聪明得未上正路,无关宏旨是也。  相似文献   

13.
“Where do you want to go today?(今天你打算去哪儿)当这个著名的“微软问题”摆在他们自己面前时,微软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作为互联网的积极倡导者,对微软而言,最重要的是迅速改变以应对变幻莫测的市场。而目前的微软在全球80多个国家有分支机构,员工多达40,000名。杰夫·斯密斯,微软团队产品经理说:“微  相似文献   

14.
散说智慧     
一聪明不等于智慧。聪明在很多时候甚至还是智慧的敌人。不少聪明人爱"耍小聪明",结果因小失大。现在的社会一点都不缺少聪明人,可是却缺少有智慧的人。就一些行业而言,聪明人如过江之鲫,但就整个社会而言,智者依然寥若晨星。聪明人爱动心机,凡事都要做功利性计算,"预算"的结果是利大于弊则"行之",若"预算"的结果是弊大于利则"避  相似文献   

15.
胡泳 《中国企业家》2009,349(20):42-42
“不管你是谁,绝大多数聪明人都在为别的人工作。”协作模式既用于研究病毒,也用于传播你正在看的这本杂志所属的领域——新闻  相似文献   

16.
亚自我 道格拉斯.T.肯里克心理学家 50年前。认知科学家科林·马丁戴尔第一次提出这个概念。认为我们每人都有不同的“亚自我”,各自负责不同的功能.比如寻找伴侣、与朋友相处、在职场奋斗、照顾后代.而不是一个统一的“自我”在控制你的大脑。这个概念能帮我们理解人类行为中的某些不一致和非理性。比如一个人可以对朋友言听计从,却对父母粗暴无礼。  相似文献   

17.
记得曾听过一个讲座,一个很知名的作家讲述自己成功的秘诀。他说自己的成功第一要归功于坚持,第二也是坚持,第三还是坚持。忽然有人问:“有第四吗?”在场的人都笑了。作家很风趣地诜“问的好,可惜我没遇到!”然后他很认真地告诉提问的人说:“如果有第四,那就是放弃。”作家接着说“如果你的坚持仍不成功,恐怕就是你努力的方向出现了问题,或者是你的才能与成功难以匹配,这个时候,放弃比坚持更难得,也是你最明智的选择。你应当及时调整自己,寻找新方向。”  相似文献   

18.
金灵 《中外管理》2007,(1):116-117
说事实不说概念。面试主管在询问求职者问题的时候,请求职者以过去曾经如何处理某个问题.或完成某个工作应答.谈话内容重在事实,而不是概念。比如:询问求职者“你曾经如何处理无理客户?”而不是“如果你遇到了一个无理的客户.会怎么处理?”询问求职者”以前一个月你可以做到多少业绩?”而不是“你是不是一个好的业务员?“  相似文献   

19.
微软公司无疑是世界上聪明人云集的地方,比尔·盖茨靠什么对这些员工进行有效的管理呢?“如果把我们公司20个顶尖人才挖走,微软就会变成一家无足轻重的公司。”比尔·盖茨这样总结微软成为世界级企业的秘诀。在微软看来,其人力资源策略就是怎样能为员工提供动力,使他们愿意为公司创造价值,也可以是这样一句话:怎么样把人才留住,怎么样吸引最好的人才。其措施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事业不成和性格软弱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自信。一个人只要有自信,那么他就能成为他希望成为的那样的人。一个人不觉得自己聪明,那他就成不了聪明人;同样,如果他自渐形秽,那他就不会成为一个美人:他不觉得自己心地善良,即使在心底隐隐地有此种感觉,那他也就成不了善良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