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随机前沿模型,测算我国各省市高技术产业技术效率,并考察R&D投入对技术效率的影响程度.主要结论如下: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效率整体较低,东部地区高过中西部地区,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在时间趋势上,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效率提升速度最快,中西部地区较缓慢且有反复;R&D人力投入和R&D经费投入会促进技术效率的提升,前者的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基于改进DEA的我国各省市R&D活动效率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D活动的效率对于社会科技发展水平、技术创新能力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都有重要影响.基于R&D活动产出与投入在时间上的滞后关系,建立改进的考虑滞后期因素的C2R模型和C2CS2模型,并利用这两个模型,对我国30个省市R&D活动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R&D活动效率东、中、西部区域间差异较大,许多省份R&D活动效率较低,R&D有效地区主要集中在经济较发达或人力资源丰富地区.基于分析结果,对非DEA有效省份,提出了一些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3.
由于各地区利用外资的政策和环境条件的不同,造成了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而中西部地区相时较少的严重不均衡现象.通过选取不同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对外开放程度、产业结构、基础设施条件、政策因素、劳动力成本和劳动力素质等指标,对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差异性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聊的区住选择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国可以通过调整吸引外资政策,加强对中西部地区引资的政策支持力度,促进中西部地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优化产业结构等政策措施,来改善中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以促使FDI在东、中和西部地区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依据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运用稳健MM估计的EBA (异常值检验的极值边界分析)模型,采用中国30个省际区域2002~2012年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R&D强度区位分布条件的“稳健性(Robust )”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各地区的R&D强度存在差异,且其影响因素也不尽相同。R&D强度较高的东部地区,科技水平、市场规模、固定资产投资、要素禀赋等4个因素对中国R&D强度具有抗干扰的“稳健性”影响;R&D强度中等的中部地区,3个“稳健性”影响因素是政府公共政策、科技水平和要素禀赋;而对于R&D强度较低的西部地区,技术创新和要素禀赋对提高R&D强度作用具有“稳健性”。由此揭示我国R&D强度的发展规律以及各区域间的差异性,并根据实证结论提出一些政策建议,为各地区制定科技政策目标和实施方案提供经验证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于2000~2017 年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 本文构建静态与动态面板模型, 实证研究土地财政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的阶段性、区域性影响。结果表明: 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依赖程度越高,将越抑制产业结构合理化调整; 当土地财政依赖度小于57.97时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发展, 超过该比重则出现抑制效应, 两者间呈倒U型关系; 在东部地区, 土地财政促进产业结构向更高层次演进, 却显著抑制合理化发展; 在中西部地区, 土地财政先促进后抑制产业结构高度化, 极值点分别为: 45.15%、18.92%,同样对合理化的影响也存在极值点。  相似文献   

6.
西部开发与东、中部发展问题研究(下)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五、培育中西部地区自我发展的竞争力1.当前中西部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尽管从我国区域经济结构的总体特征看 ,由于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呈梯度差异 ,社会生产力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逐级扩散、梯度推进是一个客观必然的过程 ,但是 ,当前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条件与东部地区当年的情况是有很大差别的。前 2 0年 ,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传统产业的高速度数量扩张。但是 ,由于 2 0年来我国的宏观经济条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当前中西部地区经济的数量扩张遇到了障碍 :外需增长减缓 ,内需水平较低 ,大多数传统产业的发展进入成…  相似文献   

7.
在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物流产业的作用日益突出, 物流产业依托技术进步的调节效应, 提高其专业化水平, 并且更能发挥其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积极作用。 本文截取我国 2005~2015 年的空间面板数据, 借助Durbin 模型, 将技术进步作为调节因素, 考察物流产业专业化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我国区域物流产业专业化水平不均衡, 在其作用下全国以及东、 中、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演变具有显著的空间关联效应; 除了东部地区外, 物流产业专业化对本省和临近省份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呈现鲜明的杠杆效应, 尤其是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促进作用较显著; 技术进步具备了明显的调节作用, 其对东、 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高度化、 中、 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正向辐射效应明显大于其本地效应。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 2003~2017 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 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 从全国和区域两个层面对房价、 产业结构和人力资本结构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研究发现: 房价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相互的正向作用, 且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在中西部地区更强; 房价对人力资本结构没有显著的影响, 反过来, 人力资本结构优化对房价有正向影响, 但该影响仅在东部地区显著; 产业结构升级对人力资本结构的影响不显著, 而人力资本结构优化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推动作用, 但是该作用在中西部地区不显著。 此外, 中西部地区政府支出增加有助于推动人力资本结构优化, 这一作用在东部地区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以新产品产出作为测度我国高技术企业产品创新绩效的指标,以我国2003~2008年大中型高技术企业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应用广义矩方法对包括R&D投入和非R&D投入在内的技术创新资源投入对我国高技术企业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包括研发经费和科技人员在内的R&D投入、非R&D投入构成要素中的技术改造、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对提升我国高技术企业产品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同时,研究发现技术引进、国内技术购买作为调节变量,显著提升了研发经费投入对高技术企业产品创新绩效的边际贡献;消化吸收作为调节变量,显著提升了技术引进和国内技术购买对高技术企业产品创新绩效的边际贡献。根据实证研究结论,为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下提升我国高技术企业的产品创新绩效,本文进一步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技术创新主要源自于具有导向性的研究和开发活动,是影响企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本文以中美范围内工业制造行业的 209家上市工业企业为样本,结合企业 2009~2015 年相关数据,实证分析了R&D投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研发支出和企业经济绩效之间具有非线性关系,可用倒U型曲线来描述,R&D 投入具有动态边际效应,研发投入为销售额的4%时,企业相应的经济效益达到最优水平。最后,本文建议企业应该加大R&D投入力度,同时注重研发投入的最佳阈值,以获得最大的产出效益,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1.
国家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积极引导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产业有序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这为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传统农区加快工业化进程、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文中通过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甘肃省产业结构现状的研究和实证分析,可以看出,甘肃省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存在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工业技术开发能力偏低以及服务业发展滞后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产业转移新趋势下,甘肃省如何抓住机遇调整和升级产业结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研发投入是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企业的研发投入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本文以制造业71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样本公司R&D投入与企业业绩及企业价值的相关性分析,揭示企业R&D投入对企业业绩的影响作用及对公司价值提升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R&D投入强度偏低,R&D投入明显不足,但R&D投入强度在2007~2009年3年中逐年上升。企业当期R&D投入与企业当期营业毛利率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滞后一期R&D投入与企业当期营业毛利率仍然存在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滞后两期R&D投入与企业当期营业毛利率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企业R&D投入对企业业绩有一定的影响,且存在一年的滞后性,滞后期较短。同时,企业的R&D投入与托宾Q值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企业的R&D投入与企业价值相关,R&D投入通过对企业业绩的影响来提升公司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空间经济理论的基础上,引入城镇化因素构建了关于产业集聚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以1999~2015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市场潜能和人口--经济--社会城镇化对工业集聚的影响及其区域空间分异,并进行了稳健性分析。研究发现:地区市场潜能的提升对工业集聚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东部影响最大,西部最小,中部次之;3个层面城镇化因素均有利于工业企业集聚,其中经济城镇化和社会城镇化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人口城镇化,且东中部地区经济城镇化和社会城镇化的促进作用比西部地区大,而对于人口城镇化的积极作用而言,中西部差异较小,东部明显大于中西部。考虑异方差和自相关、外生冲击以及工业集聚路径依赖性的3次稳健性分析也基本支持市场潜能、城镇化与地区工业集聚度之间关系是稳定可信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2009~2011年我国30个省市科技R&D人员、人力资本存量和创新效率的数据,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对分析科技人力资源与创新效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就全国范围而言,科技创新效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为重要,科技人力资源中的R&D人员次之,人力资本存量最低。我国科技人力资源、创新效率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区域差异较大,东部、西部地区科技创新效率对经济增长效应最高,但对中部地区的经济效应为负。  相似文献   

15.
产业结构升级是推进城市化的重要动力之一,本文结合引力模型和现有的文献基础,推导了产业结构升级对城市化影响的非线性关系。具体来说,把产业结构升级划分为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度化两方面,而把城市化划分为人口城市化与生产率城市化两方面。研究发现,产业结构高度化对人口城市化的影响以及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生产率城市化的影响呈倒“U”型关系,而产业结构高度化对生产率城市化的影响表现为正“U”型关系,产业结构高度化对生产率城市化的影响不显著,并对其原因予以解释。同时,本文加入了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对其影响的直接效应与调节效应,发现产业结构高度化与产业结构合理化通过市场机制作用于人口城市化与生产率城市化的作用要强于通过政府调控机制作用于城市化的效果,同时,产业结构高度化比产业机构合理化通过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作用于人口城市化与生产率城市化的作用要强,并得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6.
我国山区主要集中在过去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的中西部地区,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升级,特别是国家一系列拉动内需政策效果的显现,山区经济正在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尽管国家已先后实施了城农网改造、中西部电网完善等:亡程,极大促进了山区电网发展,但受基础薄弱、后续投入不足等因素影响,现行电网仍不能满足经济快速发展需要,升级改造山区电网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资源型企业R&D投入与企业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技术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经济发展模式已从消耗自然资源的粗放式增长逐渐转变为依靠自主创新促进经济腾飞的模式。资源型企业应加大R&D投入,开展自主创新,试图增强持续发展的动力。如何检验资源型企业R&D投入的价值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选取沪深两市资源型企业2007~2009年的R&D投入数据以及相关财务指标作为研究样本。基于R&D投入因素,通过对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的改进,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检验企业R&D投入与公司价值的相关性。发现,资源型企业R&D投入会对资源型企业未来价值产生重大影响,对于上市公司,R&D投入可能带来公司价值的提升并反映到企业价值即股票市价当中。但是,R&D投入在带来公司价值提升的同时也能增加风险。从而提出进一步加大R&D投入,创新资源型企业已有的发展模式,坚持走创新研究,集约化发展道路;加快关于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政策体系改革,以优惠的税收政策带动企业持续R&D投入活动以及对R&D投入引入风险管理机制,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规模经济作为主要理论基础,结合环境理论等,探讨了重工业结构调整推进节能减排和经济增长的机制和对策.要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促进节能减排水平的提高,需要对重工业结构进行调整.将单位GDP能耗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并探寻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高度化之间的相互作用、规模经济与重工业产业组织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聚集经济及环境容量与重工业产业布局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了节能减排水平的提高和重工业的发展及经济的增长,这构成了重工业结构调整促进节能减排和经济增长的机制.最后,我们提出了重工业结构调整包括产业结构高度化、产业组织结构调整和产业布局结构调整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分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模拟仿真,对影响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各因素及其关系进行系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增加要素的投入,尤其是增加企业家因素、产学研合作强度及外商投资力度对自主品牌汽车销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增加企业R&D和人力资源的投入不能给新产品销量带来显著影响;政府的支持有时会增加企业的创新成本。研究结果可为汽车产业进行技术创新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2000~2009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通过建立基于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居民相对消费水平双门槛模型,证实了当居民相对消费水平位于第一与第二门槛之间时,FDI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最为显著.东部沿海地区大多属于低相对消费水平区域,在未来经济发展中,需将投资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消费主导型,提高FDI对经济增长的正向影响作用;中西部地区表现为消费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应该进一步的招商引资,提高FDI的投入水平,实现其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