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刘宇  于磊  张泽康 《消费导刊》2014,(9):107-108
财政支农资金运行绩效评价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的客观需要,是提高财政支农政策决策水平的重要保证。本文从分析当前河北省财政支农资金运行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入手,对构建河北省财政支农资金运行绩效评价体系提出了建议,以期为河北省财政支农绩效评价提供一定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2.
财政信用资金是否用在社会所急、社会所需,是否使用在刀刃上,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只有将财政信用资金用好了,才能有效帮助社会事业发展.本文分析了财政信用资金管理中的各种问题及其完善财政信用资金管理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虽然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通过近20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程度进步,但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主要是缺乏健全的信用担保立法规范,信用担保体系结构不完善,信用社会环境欠缺,担保机构两极化现象严重,资金补偿机制与风险分散机制设计不足等。我国应建立健全的信用担保立法规范,进一步优化信用担保体系结构,改善社会信用环境,规范担保机构运作,完善资金补偿机制与风险分散机制,以此来促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更好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伴随着公共财政框架的逐步建立,收支矛盾、资金使用效益低下等问题日渐突出,深入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建立健全财政支持绩效评价体系,已经成为财政改革必须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在分析了我国开展财政支出缋效评价工作所存在的具体问题的基础之上,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完善绩效评价管理制度;完善绩效评价法制建设;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扩大绩效评价的对象和内容;推进绩效管理模式创新;加强绩效评价结果的反馈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贸导刊》2001,(11):22-24
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是世界各国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通行作法,截至目前,全世界已有48%的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世界第一个国际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区域性组织是1994年成立的欧洲投资基金。我国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实践始于1992年。1996年6月14日,国家经贸委发布《关于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的指导意见》,以贯彻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意图为宗旨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正式启动,2000年8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开始进入制度建设、组建国家信用再担保机构和完善形成社会化信用体系建设阶段。截止2000年底,全国已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组建了200多个城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已有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组建了省级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机构,募集各类担保资金已达80亿元,预计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300~500亿元担保支持。另外,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服务的商业担保公司和互助担保机构也已有100多个。  相似文献   

6.
由于中小企业自身资金实力弱,经营风险大,抵押品不足,又缺乏良好的信用记录和信息透明性,融资难已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瓶颈"。通过研究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发展与现状,分析并找出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我国政府大力推动财政体制机制的改革,加强财政资金支出的评价,建立起公共财政框架体系,但是随着政府单位的收支矛盾突出,资金使用效率偏低的问题增多,因此深入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是重点,要建立起完备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这些已经成为财政改革需要面临的重点课题。本文论述分析国内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实际问题,以便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和建议。优化完善财政绩效评价规章制度,优化设计绩效评价的法律法规,建立起完备科学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扩大绩效评价的工作内容,大力推动绩效工作模式的创新,并进一步强化绩效评价结果的正向反馈和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8.
梁俊 《江苏商论》2008,(5):165-167
如何管理和控制风险是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对其防范和控制风险能力的评价是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本文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来建立信用担保风险评价模型,客观评价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防控能力。  相似文献   

9.
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在国外已形成较成熟的模式,其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但政府不直接操作担保业务,并为其提供优惠的财税政策,形成了结构多样的担保体系。我国目前主要的担保模式有三种,即信用担保、互助担保和商业担保。  相似文献   

10.
创业担保贷款财政贴息政策的实施,在促进城乡居民就业创业,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主要研究创业担保贷款财政贴息工作重要性,分析贴息资金管理及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创业担保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执行策略,为我国各地区在全面落实创业担保贷款财政贴息工作方面提供经验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提高财政科技经费使用绩效,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加强我国创新能力建设的关键支撑。本文综合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财政科技经费的规模绩效、结构绩效和项目管理三个维度全面剖析了我国财政科技经费使用现状与问题。对规模绩效的分析发现,我国财政科技经费绩效存在科技产出绩效内部趋势不平衡、科技产出绩效与经济产出绩效总体趋势不匹配的现象;对结构绩效的分析发现,虽然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研究与开发财政支出均呈现较为一致的增长趋势,但基础研究经费占比仍远远低于其他两类研发活动;在项目管理维度,本文具体分析了中央科技计划重大科技项目在项目布局、执行与全过程评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综合提出进一步改进财政科技经费使用绩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日本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是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最早、发展最完善的国家之一,有着较完备的系统结构和运行机制。借鉴其在资金来源、担保费用及限额、运作方式、资金补偿与风险控制以及担保机构和金融机构的合作关系等方面的成功验,对我国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启示是:建立以政府财政资金为引导和支撑、民间机构参与、分层次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与商业银行建立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机制;建立社会化、专业化、网络化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法律法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3.
赵玉娟 《财贸研究》2004,15(5):82-85
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难问题 ,其解决方法通常是以增设中小金融机构或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来增加中小企业的资金可获程度 ,即采用“资金可获型战略”。本文希望通过对银行建立以信用为核心的信贷基准的探讨 ,回归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基础 ,即逐步提高中小企业以信用为基础的融资可获程度 ,从而使中小企业融资战略转换为“信用可获型”。  相似文献   

14.
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受金融危机影响,中小企业融资难严重制约其发展。目前,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为企业税费负担加重、资金来源渠道狭窄、融资成本相对较高和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等。现行财政政策对中小企业融资主要存在财政扶持机制运作不畅、税收政策优惠力度不够、政府采购倾斜力度小及税收政策激励性不足等约束。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困境,政府应发挥采购的引导作用,加大财政扶持投入和结构性减税力度,完善担保机构风险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5.
随着齐齐哈尔新农村建设的快速推进,金融富农的新理念和新形势对积极的财税政策、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提出了迫切的要求.但齐齐哈尔在支农金融服务中还存在着农村信用社涉农资金归口工作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以及经营环境的信用状况和维权状况需改善,农业银行支农贷款发放和管理难度较大,支农贷款担保方式单一等问题.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的路径是:加大财政税收对金融富农的支持力度;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创新"三农"贷款营销和管理模式;广开风险转移渠道;加强银政沟通,开发新型金融机构,形成支持"三农"工作的合力.  相似文献   

16.
担保业在保障资金融通、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和扶持下岗职工再就业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由于其与财政、银行、企业之间关系尚未理顺以及立法和稳健补偿制度的缺乏,我国担保业在经营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为加快发展我国担保业,必须加强立法,建立政策性担保机构风险补偿制度,特别是要积极发展中小企业互动型担保公司、农民合作信用担保协会和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促进中小企业和“三农”的发展,防范风险并加强监管,将担保业划归保监会统一监管。  相似文献   

17.
通过运用线性回归和效益指标分析方法对贵州省财政支农资金配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贵州财政支农资金配置对贵州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资金投入的总量与结构配置效益水平都比较低,没有发挥科技兴农的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是贵州省农村公共财政严重缺位和越位、财政支农支出结构不合理、支农资金管理不善。贵州省应尽快健全农村公共财政体系,建立多元化农业投资格局;科学确定投资重点,优化支农支出结构。同时,加强对财政支农资金监管,从而有效解决贵州财政支农资金配置绩效低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农村金融中的常态“非中介化”和农户货币偏好规律进行了探讨,揭示伴随农户借贷行为而产生农户融资渠道的转变和货币偏好,这两种经济现象背后的实质是信用的核心———普适性信任在发生作用,提出通过建立农户贷款担保基金和强化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以重构农户信用。同时,通过完善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机制和产权结构,优化对农户信用缺失约束的外部环境,以增强双方的信任度,从而达到消除农村金融中的常态“非中介化”等对农户收入增长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9.
从信用的资产属性和信息经济学不完全信息理论的角度分析了信用担保存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并针对目前我国存在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结合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构建多种类型的信用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担保 ,以扶持并推动中小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The impact of public guarantees on credit to SM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article provides an in-depth evaluation of the impact of public credit guarantees to SMEs in increasing credit availability and reducing borrowing costs, without compromising their financial sustainability. Extensive econometric tests have been carried out by compar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MEs that benefited from such guarantees in Italy with a sample of comparable firms. The findings confirm the presence of a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ublic guarantee and the higher debt leverage of guaranteed firms, as well as their lower debt cost. Italy’s guarantee instrument has proved to be an effective instrument in these respects.
Marco Ventura (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