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4 毫秒
1.
李怡然 《中国外资》2010,(6):132-133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是《反垄断法》出台后外资并购被商务部否决的第一案,其结论受到。了系列质疑。行政机关反垄断审查的焦点在于对限制竞争效果的认定,为此,需要准确界定相关市场,计算市场份额和市场集中度,然后结合《反垄断法》第27条规定的考量因素决定是否予以许可。本文借助运用了美国的“五步”分析框架得出支持商务部决定的结论,并对未来反垄断法实施中如何规范认定竞争效果提出期待。  相似文献   

2.
穆咏梅  禹丽芳 《金卡工程》2010,14(11):285-285
本文就可口可乐公司并购汇源果汁一案对是否应当集中申报、反垄断实质性审查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相关建议,以进一步完善我国反垄断法。  相似文献   

3.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是<反垄断法>出台后外资并购被商务部否决的第一案,其结论受到了系列质疑.行政机关反垄断审查的燕点在于对限制竞争效果的认定,为此,需要准确界定相关市场,计算市场份额和市场集中度,然后结合<反垄断法>第27条规定的考量因素决定是否予以许可.本文借助运用了美国的"五步"分析框架得出支持商务部决定的结论,井对未来反垄断法实施中如何规范认定竞争效果提出期待.  相似文献   

4.
《中国外资》2009,(6):3-3
商务部3月18日表示,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未通过反垄断调查,因为收购会影响或限制竞争,不利于中国果汁行业的健康发展。 商务部具体阐述了未通过审查的三个原因:第一,如果收购成功,可口可乐有能力把其在碳酸饮料行业的支配地位传导到果汁行业。第二,如果收购成功,可口可乐对果汁市场的控制力会明显增强.使其它企业没有能力再进入这个市场。  相似文献   

5.
商务部3月18日表示,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未通过反垄断调查,因为收购会影响或限制竞争,不利于中国果汁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杨龑 《中国外资》2011,(18):193-194
本文以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案为例,通过对商务部禁止本案给汇源集团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分析,结合商务部决策的内因分析,揭示现阶段宏观调控中存在的两个误区,倡导建设有限政府,放活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7.
2009年3月18日,商务部对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果汁的反垄断审查作出正式的裁决,禁止可口可乐并购汇源。该裁决对汇源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汇源的经营利润、市场份额以及品牌形象大幅下降。在这个十字路口,汇源决定进行转型,向乳饮品行业全面进攻。但是乳饮品业已有娃哈哈、小洋人、蒙牛和伊利这样的劲敌存在,加上汇源自身在乳饮品上不具有优势,这使得汇源要"围剿"喝"牛奶"存在很大的困难。本文旨以乳饮品业产业组织为基础,运用产业组织中的市场结构理论,着重分析乳饮品业的市场结构。揭示汇源要成功进入乳饮品业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任资 《金融博览》2009,(8):18-19
从去年可口可乐以高于汇源果汁股价近190%的溢价提出收购后者100%股份,到今年3月18日并购案最终遭商务部否决,汇源股价从大涨到大跌,给投资者奉献了一个生动的并购股投资案例。  相似文献   

9.
从去年可口可乐以高于汇源果汁股价近190%的溢价提出收购后者100%股份,到今年3月18日并购案最终遭商务部否决,汇源股价从大涨到大跌,给投资者奉献了一个生动的并购股投资案例。上市公司被并购或私有化,对持有这些公司股票的投资者来说是天上掉馅饼的大喜事,收购方或大股东一般会对  相似文献   

10.
郑秋文 《金卡工程》2010,14(10):176-177
近年来,外资并购中国企业成为外商在华投资的主要方式。外资并购产生了垄断的倾向。于是,关于外资并购反垄断审查与国家安全审查的讨论日益激烈。本文通过对外资并购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反垄断规制进行剖析,总结外资并购反垄断工作对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意义,进而提出完善我国外资并购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案的相关“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公司案已经触发了我国法律规定的反垄断审查申报的启动程序。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反垄断法实施以来首个未获通过的并购案—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果汁为例,通过对资本市场中并购参与双方、水平竞争对手和上游公司的财富效应的分析探讨横向并购的动因理论。本文研究发现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支持了"效率理论"而非"市场势力理论"。市场预期可口可乐和汇源果汁的并购会产生协同效应,而非共谋行为。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会引发下游市场更加激烈的竞争,同时汇源果汁希望通过出售股权实现业务重心上移,也会加剧上游市场的竞争。效率理论实现路径的进一步分析显示出可口可乐与汇源果汁存在着管理、经营和财务等多种形式的协同效应,预期的协同效应是可口可乐高价收购汇源果汁的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13.
试论对外资并购的反垄断法律规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外资并购一方面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却带来垄断等弊端。要参照国外采用的规模标准、市场份额和市场集中度来判断外资并购后是否会形成垄断或实质的竞争,并以此确定外资并购是否具有经济合理性。根据美国、日本和德国的反垄断法立法和司法经验.对禁止企业并购的豁免主要应包括改善市场条件、潜在的市场进入、整体经济和社会公共利益等三种情况。我国应参照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做法。即国内外并购的审查立法分别由反垄断法和外资法负责。与此相应的是,对外资并购的审查制度主要由外资法规定。而反垄断法只需对外资并购有关反垄断方面作出规定。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外资》2011,(5):12-13
<正>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2月l7日透露,商务部外资司正在制定外资并购安全审查机制相关实施细则。有海外媒体称,"中万建立海外资本并购审查制度,可能预示着中国对待海外资本进人中国的态度将发生变化"、"外资在中国的并购行为今后可能会常常受到这个新机构的审查,并会以威胁国家安全的理由遭到拒绝"。  相似文献   

15.
楚世强 《金卡工程》2009,13(8):168-168
外资并购形成市场力量的集中,在达到一定的市场集中度后,就产生了垄断的危险,因此,对外资并购境内企业有必要进行反垄断审查规制,明确具体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及其职责,确定具体的反垄断审查实质标准,在统一的反垄断法基础上,通过制定实施细则,规范外资并购的反垄断法律规制问题.  相似文献   

16.
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是《反垄断法》生效以来第一个社会反响巨大的并购案例。作为长期关注知识产权和反垄断的律师,笔者依据媒体披露的资料和汇源果汁的公告,尝试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17.
欧盟新<并购控制条例>在评估并购反竞争性实体标准上创设SIEC标准,弥补了以前"支配性地位"标准的漏洞,并确立保障并购当事人知情权、抗辩权的审查程序制度;在并购反垄断分析中,注重经济分析,强化内核监督机制;注重司法对行政机关并购决定的审查;强调竞争法及竞争政策的优先地位.  相似文献   

18.
《金融纵横》2009,(4):I0010-I0011
从去年9月可口可乐公司宣布以24亿美元收购汇源,到今年3月18日商务部否决该提案,这起普通的商业收购案一直牵动着公众的视线和市场各方的神经,最后更因为没有通过商务部的反垄断审查引起了轩然大波。  相似文献   

19.
任勇  邓志松 《中国外资》2007,(11):60-63
<正>虽然《反垄断法》明年8月1日才生效,但有关外资并购反垄断审查的立法却已成体系。这些立法为将来《反垄断法》中的企业集中事前申报制度建立了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外资》2007,(12):60-63
外国投资者无论是境内并购或境外并购,如果这些并购达到了特定的标准,外国投资者首先都应该向中国政府进行反垄断申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