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利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以河南省某市的农民为研究对象,运用Eviews软件,采用Logit模型,对影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满意度的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结论是:参加新农合农民的职业与新农合的整体满意度显著负相关。而去年人均收入水平、期望缴费额、实际报销比例、是否主动加入新农合和新农合服务是否到位,与新农合整体满意度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以问卷调查所得的370份调查资料为基础,运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基于农民就医环境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整体评价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疗技术水平、药品价格、服务态度、报销方便程度、药品种类和报销比例等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整体评价有显著影响,而就医的方便程度和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床位的紧张程度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整体评价没有有显著影响。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整体评价较为集中,在较好和一般之间,偏向一般。新农合在医疗技术水平、药品价格、服务态度、报销方便程度、药品种类和报销比例等方面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新农合作为中国政府近期的一项重大的民生举措,对改善亿万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障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而了解农民对新型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满意程度和存在的要求无疑是确保新农合制度能够长期持续运行的关键所在。本文基于对兴宁市问卷调查数据建立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满意度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个人缴费金额、报销手续和定点医院条件是影响农民对新农合满意度的三个最主要因素。本文的政策启示是:在维持个人缴费金额的前提下,通过改善医疗条件、提高服务质量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参合农民的满意度,并达到政府、医疗单位和农民三赢的局面,从而使得新农合能够持续稳定地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增加了农村参合家庭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利用率。与此同时,制度实施过程中遭遇的一些问题受到了各方的广泛关注,针对新农合报销程序繁琐、不能有效减轻参合家庭的经济负担、整合新农合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所面临的障碍、医疗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新农合政策不断出台,调整,定点报销医院对新农患者支付方式也不断转变,改革,定点医院这样的改进不仅优化了医院财务处理流程,同时简化了新农合患者报销手续。  相似文献   

6.
刘书凤 《商》2013,(8):112-112
"新农合"是针对农民而制定的医疗保障体系,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03年开始在部分县试点,到2010年,基本实现农村的全覆盖。随着"新农合"制度的落实,改善了农村就医环境之余,我们也发现了很多问题,医疗保障水平偏低、报销程序繁琐、筹资体制不合理、监管机制弱化等都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新农合"制度的实施效果。本文就"新农合"制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完善方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最近召开的2012年云南省新农合和农村卫生服务工作会议提出,今年在全省范围内将8类疾病纳人重大疾病保障范围,由新农合资金按总费用70%报销。全省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290元;门诊费用报销比例由40%提高到50%,门诊报销封顶线由200元提高到300元;将儿童先天性心脏病、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新农合政策不断出台,调整,定点报销医院对新农患者支付方式也不断转变,改革,定点医院这样的改进不仅优化了医院财务处理流程,同时简化了新农合患者报销手续。  相似文献   

9.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我国为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减轻农民医疗费用负担、改善农民健康状况的一项惠民制度。通过以新农合制度为研究对象,以河南省西峡县为调查地点,从感医疗机构和患者两个角度考察新农合制度的实施效果。总体上看,新农合制度改变了农民的就医意向,提高了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因"看病贵"而弃医的情况,但也存在着新农合制度重治疗轻预防,报销制度存在缺陷,对医疗机构的补偿力度不够等问题。我国应进一步适度提高对疾病预防的补助力度,调整新农合的报销制度,加大对医疗机构补偿力度,进一步发挥新农合制度的作用,从而解决农民看病贵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自2003年试点以来,现已基本实现全面覆盖,但由于制度设计缺陷和人为操作等原因,新农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着在一些问题。通过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以浙江省开化县农民作为调研对象,并以政策宣传、报销情况、农民受益水平三个方面的有关变量为自变量,农民对新农合的满意程度为因变量,利用SPSS软件对调研所得数据制作Logistic模型,得出新农合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农民对新农合的认知度低、保障水平不高、各级农村基层医疗服务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切实有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农村医疗卫生发展重点是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监管体制综合改革,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当前,我国农村工作的重心是统筹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农村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的构建则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核心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应肩负起主导责任。医疗卫生资源供给效能提升路径依靠的不再是单方政府的权威,而是政府、市场、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通过制度安排,对医疗卫生资源供给效能实施"共同治理",通过合作网络的互动和协调,在多方主体之间建立一种"多向交叉的网络合作关系",从而保证人民获得期望的医疗卫生资源供给,实现政府对医疗卫生资源供给的治理与善治。  相似文献   

12.
农村合作医疗财政支出研究——以广东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广东农村合作医疗财政支出的结构,在对广东农村合作医疗财政支出增长与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的关系进行论证的基础上,提出财政支持是推动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的重要力量。再依据目前广东农村合作医疗财政支出的现状以及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优化农村合作医疗支出结构促进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确认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是目前我国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确认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综合考虑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历史沿革、时代特征、公平与效率、当代农民对土地的根本要求以及意识形态观念等诸种因素的影响。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应该确认给农民,这主要有五个方面的依据,即历史依据、效率依据、公平依据、现实依据和意识形态依据。文章提出,没有抽象的社会主义集体土地所有制,只有具体的社会主义集体土地所有制。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认给农民,并以"土地所有权证券化 土地经营权家庭化"作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在实践上将给家庭联产承包经营模式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其进一步完善,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在理论上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肖莎 《财贸研究》2008,19(3):32-37
要深入了解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基层建设现状,从微观层面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效果作出评价,个案考察自有其重要价值。通过考察江西省弋阳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及补偿制度,分别从完善补偿机制、推动农村医疗卫生保障水平的进步、实现新农村合作医疗最重要的目标定位等角度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这对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设,促进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完善与农村的稳定发展应该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5.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自2003年试行以来,参合率逐年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从中获得了医疗补偿。为了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和居民健康状况以及医疗服务利用之间的关系,本文利用CHNS2000年、2004年和2006年的湖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湖北省农村居民在参合与否的选择上主要以自身的健康状况为导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存在着逆向选择的问题,同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降低农村居民患病后的医疗支出有显著作用,但对提高患病的就诊率却并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农村合作银行竞相提高经营效率这一现象,在“骆驼评价制度”的基础上,设计出一系列评价农村合作银行的经营效率的指标体系.并进一步引入沃尔比重分析法对农村合作银行经营效益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农村合作银行如何更有效提高经营效率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7.
肖湘雄  李录堂 《商业研究》2006,(19):111-11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筹资方式属于完全货币化的筹资方式,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实施该筹资方式具有相当优势,但对西部贫困地区的地方政府尤其是农民个人来说,实施该筹资方式存在一定压力;而选择非货币筹资方式,则容易产生吸引力和号召力,增加农民收入和增强农民的支付能力,从而推动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新时期农村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实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对于提高农民健康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能否巩固与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筹资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而持续稳定的资金来源又取决于农民的参合率,所以农民的参合率将最终决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能否健康、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