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亏损企业职工有六难●宋国栋尹铁山据河北省丰润县人民银行调查反映,目前,地方中小企业效益低下,一些亏损企业职工的“铁饭碗”不打自破,处境艰难,突出反映在六个方面:一是购建住房难。由于企业效益低,无力修建职工住房,公房分配已成为昨日黄花。购房付款形式虽有...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泉州市1993年全部独立核算国有工业企业195家,在职职工39774人,资产总额29.27亿元,利税总额5.47亿元,几年来,通过多种形式的改革探索,对效益好的企业积极扶持,对亏损企业实行综合整治,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率逐年提高。1996年,全市全部独立核算国有工业企业218家,在职职工35535人,资产总额84.13亿元,利税总额8.11亿元。  相似文献   

3.
一、国有企业保卫工作面临的新问题 (一)治安形势严峻 1.企业中影响稳定的不安定因素增多。随着经济模式的转换,经济结构调整的加速,破产、停产、亏损企业增多;待岗、下岗分流职工增多。1997年在全国1.48万家国有大中型企业中,亏损企业6000个,亏损面为42%,今年国有企业下岗职工预计将达700万人。另据统计,至1998年底,我省国有企业有2225家,其中970家亏损,亏损面44%,下岗职工有11.68万人。由于企业亏损,造成职工工资发不出,医药费不能报销,部分企业内部集资款难以偿还,直接影响职工的切身利益,引起职工不满。  相似文献   

4.
有感于“厂长两次卖车”段新生据报载,某厂长一上任就把专供领导乘坐的"拉达"车卖掉了。他说亏损企业的厂长坐轿车脸上无光。随后,他带领每月只发30元生活费的职工们,大胆改革,艰苦奋斗,第一年企业扭亏,第二年盈利107万元,第三年盈利800万元,职工人均收...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激励效率和激励政策选择两个方面的分析试图证明企业正确的微观政策导向有助于提高激励效率,有助于提高在岗职工的工作努力程度,有助于增强亏损企业职工的凝聚力、应变力,有助于提高亏损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有助于亏损企业提高抗风险能力和经营效率,一句话有助于亏损企业早日实现扭亏解困!  相似文献   

6.
国有企业问题,可以说是中国改革的关键问题。而国有企业脱困问题,更是关系到国有企业职工千家万户急需解决的大问题。今年是实现国有企业三年改革脱困目标的最后一年,国有企业改革脱困能否如期实现,是人们极为关心的一个问题。然而,在原有亏损企业脱困取得重要进展的同时,目前又出现了一批新增的亏损国企,致使亏损面仍居高不下。对于这种现象应当正确看待。首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种种原因,企业有的亏损,有的赢利;有的今年赢利,明年又亏损,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是难以完全避免的。其次,在新增亏损企业中,有40%的企业亏损额不到100万元。这表明,一方面这些企业亏损额并不大,扭亏为盈并不困难。另一方面,这是由于政策上的导向而出现的企业在财务上的不真实。例如,有的优惠政策是针对亏损企业;亏损企业的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是由政府、企业与社会三方承担的;对于特别困难的企业,政府还要兜底;有的地方对亏损企业在税收上有优惠,可以减免附  相似文献   

7.
潘茂桃 《经济师》2009,(3):261-262
文章结合公路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实践,指出职工教育存在的问题,简要分析其原因,并提出了职工教育综合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改造亏损企业一直是个非常艰难的任务。总体而言,收购亏损企业的投资成功率不高,使有能力的企业也望而却步。现在金融不良资产的处置已经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但是其中与亏损企业相关的资产如何处置,依然是个难题。如果有一种方法,可使这类投资的回报率上升到10%左右,也就是说,投资成功率只要有  相似文献   

9.
一、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的内部成因 1.企业效益差,自补资金不足。 近年来,我国许多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生产经营一直处于疲软状态,经济效益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亏损企业日益增多,亏损面不断扩大。企业经济效益差,亏损增加,导致企业自我积累难以实现,自补资金严重不足,这是造成企业资金紧张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随着企业改革深化、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调整,人员流动和职工下岗是难以避免的。党和政府要采取积极措施,依靠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关心和安排好下岗职工的生活,搞好职业培训,拓宽就业门路,推进再就业工程。他希望广大职工要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努力适应改革和发展的新要求。 这表明,职工下岗再就业和亏损企业职工生活问题不仅受到当前社会普遍关注,党中央和国务院也非常重视。  相似文献   

11.
一、职工下岗现象剖析近年来,企业亏损、职工下岗待业增多,主要原因是现有产业存在结构性矛盾。有相当一部分亏损企业在经济结构上属于应该淘汰的传统工业;有的行业因市场上的产品已经处于他和状态,造成了全行业亏损,导致企业职工下岗。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迫切要求企业通过改革的办法,排除影响自身发展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各种障碍。1995年我国开始了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主要内容的第二阶段改革。企业产权关系一旦明晰后,势必对现有资本和劳动力进行重新组合,这就要求把名义上在工作岗位上的富余人员分离出来。我国国有工业企…  相似文献   

12.
对“债转股”几种模式的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巍 《经济师》1997,(7):13-14
对“债转股”几种模式的再研究●魏巍近来,不少同志对“债转股”的设想产生了质疑,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笔者在考察了大量的资料后,认为“债转股”在一定程度上仍有可行性,关键是要具备两个前提:一是借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之机完成对某些严重亏损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二是...  相似文献   

13.
如何降低国有企业改制成本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降低国有企业改制成本问题的思考●吴开雅孙立国十五大以来,为实现党中央提出用三年左右时间,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力争到本世纪末实现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战略目标。在国企改制整体推...  相似文献   

14.
服务是物业管理的宗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荣荣 《经济师》1998,(11):55-56
随着住房改革的深入和住宅商品化的推行,我国的物业管理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不断完善物业管理,对于满足日益增长的住宅消费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物业管理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国家有计划地发展住宅建设事业,建得广厦千万间,通过实物的形式分给职工...  相似文献   

15.
一.企业实行资产重组、减员增效的改革措施,需要完备的社会保障制度与之配套在企业兼并、破产、拍卖、转让问题上,有的企业职工坚决反对,更普遍的现象是绝大多数职工即使企业已停产、放假不开支也牢牢靠住企业和政府。原因何在?这不仅仅是计划体制下形成的等靠要思想...  相似文献   

16.
1994年,中国的经济改革进入了攻坚战。税制改革、财政体制改革、金融改革、投资体制改革、工资改革和物价改革同时出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社合商品日益丰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希望与忧虑并存。这就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亏损面增加,部分亏损企业职工工资不能全额发放,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党中央、国务院为搞好国有企业已经做了极大的努力。从八十年代初在四川开始的放权试点,到实行厂长责任制;从颁布《企业法》到颁布《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从试行承包制到试行股份制改造;从市长与企业挂钩限期扭亏,…  相似文献   

17.
企业虚报亏损问题不容忽视□邱方刚刘会茹石家庄市地税二分局最近在对1995年度亏损企业进行审核时发现,企业上报的亏损额与实际不符的问题较为普遍。该局审核的130户亏损企业,其上报的亏损总额为1580万元,而实际为1057.6万元,不合理开支达522.4...  相似文献   

18.
许丽萍 《经济师》2000,(8):153-153
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的核心问题就是要不断地提高经济效益。企业 ,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微观单位 ,其一切经济活动 ,都要围绕提高经济效益这个中心。可以说 ,没有经济效益就没有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经济效益是企业的生命。但从近期经济效益考核 ,我国公有制企业中还有为数不少的企业属亏损企业 ,有一些盈利企业中也存在着程序不同的潜在性亏损 (简称潜亏 )现象 ,有的实际为亏损企业。因为 ,潜亏是当前企业经营中的一大隐忧。一、潜亏的原因企业亏损的原因 ,一般地讲表现为1物亏。即反映在企业物资管理、设备管理、产品管理中的物…  相似文献   

19.
保持规模经营优势促进生产持续发展胡智能,赵志明近年来,山西省侯马汽车运输公司紧紧围绕提高经济效益这个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加大改革力度,保持规模经营优势,完善各种经济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积极性,使生产得到持续稳定发展。1993年,克服“乱涨价、乱收...  相似文献   

20.
1994年,福州市工交企业以提高效益为中心,加强机制转换、结构调整,狠抓压库促销、扭亏增盈,取得明显成效。其中,机械系统已消灭亏损,纺织、冶金系统也已基本消灭亏损。但是,困难企业的面仍然较大,至去年底,市属国有工交企业仍有38家亏损,占市属预算内国有工业企业的40.42%,亏损企业职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