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金瑛 《经济论坛》2002,(11):60-60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为员工认可的,带有本企业特色的文化要素的总和。它总体上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根植于“以人为本”的思想理论基础,大体上包括了企业精神、企业经营哲学、企业目标、企业道德、企业形象等方面的内容。企业文化贯穿在企业的经营活动、政治活动和社会活动之中,贯穿在企业发展战略、生产经营管理、技术业务培训和文化艺术、体育娱乐活动之中。企业的一切活动成果都有文化的含量,因此,作为一种亚文化,企业文化是一种新型的企业管理方式,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  相似文献   

2.
窦连池 《经济师》2003,(6):166-166
企业文化是全体员工衷心认同和共有的核心价值观念 ,它规定了人们的基本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 ,在新老员工的交替过程中具有延缓性和保持性。我国企业在培养和维持竞争优势的过程中 ,应创造一种能够使企业全体员工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念并增强其使命感 ,营造一个能够促进员工奋发向上的工作氛围 ,而所有的这一切都需要以员工“权力人”文化作为基石  相似文献   

3.
一、农业银行企业文化的内涵和功能,农行企业文化是农行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形成的经营目标、行为规范、行风行貌、企业精神及干部员工共同意识的总和。其核心是农行企业精神,其本质在于员工的共同意识及价值观念。农行企业文化可分为四个层次:一是表层物质文化。包括农行的行徽标识、室内装修、环境美化、服务设施等。二是浅层次的行为文化。包括服务质量、员工仪容仪表等。三是中层次的制度文化。包括农行的各项规章制度,各种行为规范及员工办事效率。四是深层次的精神文化。包括农行的企业精神、职业道德、企业目标等,而企业精神又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它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逐渐形成并为全体员工所认可和接受的一种群众意识,具有强烈的凝聚力、感染力、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企业文化体现为以人为本的最高理论。它强调精神文化的力量,重视人的因素,用一种无形的文化力量形成一种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凝聚企业员工的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企业员工为企业和社会的发展而努力。一、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企业是一个经济实体,企业里的一切围绕着生产和经营展开活动,只有经济价值观,没有文化价值观。但事实是在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中无不充满着文化的气息,文化的价值观始终主宰着企业的一切营销活动和它的经济价值观。企业文化已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溶入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但是,由于企业文化的抽象性,所以在日常的生活中往往不被人们所认识与重视,所以它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颖 《经济论坛》2006,(5):78-79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经营运作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共同的文化观念,是企业员工在认识上和行为上的共同理解,它贯穿于企业的全部活动之中,并决定着企业全体成员的精神面貌和整个企业的素质、行为和竞争能力。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素质、企业形象、企业精神、企业风格和企业作用等。从层次上划分,其表层是物质文化,如企业发展速度、产品和服务质量、标语图徽、员工着装等;中间层次是制度行为文化,它主要表现为公司章程和员工行为规范等各项规章制度;最里层的是精神文化,即企业价值观、企业理念等,这是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部分。本文所讨论的企业文化主要指最里层的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6.
塑造中小企业的文化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国方 《经济论坛》2000,(16):24-24
企业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建设有特色企业文化是企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不是为了追求时髦。企业文化在本质上是企业通过价值观念和精神要素来统一员工思想,指导员工行为,增强企业凝聚力,推动企业发展的。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文化模式,中小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来建设自己的文化模式。 一、“乡土型”企业文化 “乡土型”企业文化是指建立在民间地方文化基础上的企业文化。地方文化源自本土,朴实无华,富有民俗色彩。许多中小企业的经营活动又离不开地方文化的影响,因此企业在进行文化建设时理应将地方文化作为基础。特…  相似文献   

7.
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精髓和灵魂,是员工对企业信任感、自豪感和荣誉感的集中体现,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核心观念、立场和精神。它包括了企业对远大目标的追求、企业和员工强烈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企业所肩负的崇高使命及企业正确的价值观和方法论等。作为一种群体精神,它让员工自觉地将个人行为与企业行为融为一体,将个人的奋斗目标与企业的奋斗目标趋于一致,在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中相互信任、紧密团结、规范行为和动机、激发士气、提高效率,使员工产生归属感和感召力。  相似文献   

8.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市场经济运营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总和。一个充满战斗力、业绩良好的企业,必定有一种和谐的企业文化在支撑着企业的发展。反之,缺乏团队精神、员工士气低落的企业,必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出局。因此、民营企业如何导入企业文化,在企业内营造一种员工满意的企业文化,留住企业的核心员工,逐步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正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服务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形成的全体员工普遍接受和遵循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它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丰富了企业管理工作的内涵,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源泉。企业管理是企业在对人,财,物的配置过程中,以约束,奖罚等硬性手段来满足企业经营要求的。但现代企业发展经验证明,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是企业最佳管理理念,它克服了制度等理硬性有余,弹性不足的缺陷,弥补了管理制度的“真空”地带,其所产生的企业生产经营实践的企业文化,其所培育的企业精神,价值理念等提高了管理工作的自我纠错功能,增强了员工的自控能力。所以,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文化,旨在发掘人的主动性,在企业管理中具有制度管理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群体文化 ,其本身是系统化的 ,这一系统包括了四个子系统 :精神文化、规范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日本成熟的企业文化也正是由这四部分内容整合而成的。一、企业理念与员工的精神世界日本各大企业都有明确的企业理念(被称之为“社是”或“社训”),尽管各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但在实质内容上 ,却有着共同的性质。1 以“和”为精髓的价值观念。日本的“和”起源于“家”的观念 ,即集团意识。日本在这种集团意识导引下 ,“公司”对个人来说 ,在认识上不是客体 ,不是与个人订立一定契约关系的共同企业 ,而被认为是主体 ,即…  相似文献   

11.
质量文化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质量文化的内涵质量文化是市场经济下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在长期的质量经营与管理活动中所形成并为全体员工达成共识的质量价值观、质量精神、质量目标、质量道德、质量教育、质量形象等。质量价值观是企业质量文化的核心要素,也是企业全体员工对质量的共识,还是人们对质量的价值判断,更是企业兴衰的根本。质量精神是指在长期的质量经营活动中,由企业领导所倡导、由全体员工自觉实践而形成的代表员工信念、激发企业活力、推动企业生产经营的企业整体精神。质量精神可以激发员工强烈的质量意识和劳动者责任感…  相似文献   

12.
企业文化强调的是以人为本,突出人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强调在企业内建立起一种企业员工认同的价值观,以这种价值观形成企业精神,以企业精神为核心形成系列管理行为和活动。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管理中各种效用文化现象的总和,是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13.
公司发展所需的资源有许多,其中最重要的资源莫过于人力资源,如何让公司最宝贵的资源员工,能既忠于职业又忠于企业,能以主人翁的精神投入工作之中,本人认为可以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文化先行、制度为本是主人翁精神培育的灵魂主人翁精神的营造需要有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做支撑,文化建设如同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却离不开,好的文化如同天然的氧吧,在生活工作中我们会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工作的快乐。文化不是写出来的是公司通过领导的表率作用由内外延的具体表现。公司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个制度、一项规定、一种机制、一种氛围都是对员工主人翁精神的树立起到直接的影响。所以主人翁精神的营造是公司自上而下,由领导参与、员工认可、在制度引导下,员工发自内心遵守的一种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14.
所谓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管理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企业领导者主动倡导和精心培育并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和遵守,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企业精神、行为准则、传统习俗、员工文化素质以及蕴含与企业形象、企业制度、企业产品之中的某些物化精神的总和。它是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实践相融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企业文化对技术创新的驱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荣丙 《技术经济》2003,22(2):17-19
一、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整合 ,为技术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员工 (尤其是管理层 )所共同拥有的一系列基本一致的价值观念、经营方式、理想追求、情感意志和行为规范的综合反映 ,是维系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它是以价值观念为核心 ,激发员工责任心、创造性和积极性 ,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率。而企业精神是企业的灵魂 ,它包括创新精神、团队精神、科学精神、事业精神等。因此 ,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 ,以创新精神为核心 ,以科学精神为基础 ,以团队精神为标准 ,将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高度整合 ,使企业精神成为企业文化的基石 ,促…  相似文献   

16.
程明  陈辉  吕鸿江 《经济论坛》2003,(22):85-86
企业文化是一种从事经济活动的组织形成的组织文化,它所包含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意识形态和物质形态均为该组织成员所共同认可。企业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总和;狭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意识形态。本文从狭义的角度对企业文化进行探讨。企业文化是企业体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把治理结构、产权制度、管理制度看作企业体制中的“硬件”,那么企业文化就是“软件”。世界上许多成功的大企业、大机构在创建初期或在改革之前都把确立什么样的…  相似文献   

17.
柔性管理的特征及其实施的必然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柔性管理的涵义及其特征 所谓柔性管理,是指企业能较快地适应市场形势和消费者需求,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和营销方略的一种管理方式,是相对于刚性管理提出来的。泰勒制是刚性管理的典型。柔性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强调在尊重人的人格独立和个人尊严的前提下,努力塑造企业的共同价值观和文化精神,以提高企业对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从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企业组织的柔性化。它认为,企业的管理组织是随着企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和创新的。二是企业管理方式的柔性化。它认为企业  相似文献   

18.
张俊锋  史颂 《经济论坛》2003,(19):37-37
一、企业文化1.企业文化的概念及特征。企业文化属于亚文化范畴,是指企业职工在从事生产与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企业全体成员所共同接受的价值体系,包括理想、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信念体系等。它的外在表现为企业经营特征的不同;在企业内部则表现为一种内凝性与合力。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①相对稳定性。企业文化是经过长期企业员工行为活动而形成的一种潜移默化的理念,在一定时期内,不会因为少数员工的行为和企业的经营发展而改变。②潜在性。企业文化渗透于企业的各个职能活动当中。③继承性。企业文化首先要延续过去的价值观和信念…  相似文献   

19.
企业文化既是一种文化现象,又是一种经济现象.它是当今现代经济发展中的一种企业管理思潮.所谓企业文化,即企业借助于某种文化观念,历史传统,共同价值标准,道德规范和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因素,在一种企业精神的统下,增强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向心力、持久力、创业心等素质,将企业各种力量统一于既发展企业,又发展个人的共同方向上.  相似文献   

20.
企业应加强信用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信用文化,是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如何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理念的营造来增强企业诚信意识,已引起我国企业界越来越多人士的关注。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价值观、总体目标、道德规范、礼仪典范和物质实体的综合体现。它主要是指企业在从事商品经营活动中所共同具有的,外显于企业风貌、内渗于员工心灵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一种意识形态。美国著名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