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对分承包管理工作的内涵和外延都得到了丰富和扩展,分承包管理已成为企业经营活动的一项重要工作。分承包管理不仅包含生产过程的劳务分包和专业分包,还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采购及代加工。结合建设工程劳务分包和专业分包的实际,深入探讨如何加强分承包管理,以提高企业经营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2.
国有建筑施工企业改制要结合行业内业务关系,形成以总承包为龙头,以专业承包为主体,以劳务分包为依托,总承包与分包分工协作,互为补充的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3.
施工企业和劳务企业明确各自的发展方向,在前者的管理和带动下,帮助劳务分包企业工作顺利开展。建筑劳务企业与施工企业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施工企业给劳务分包业务,劳务分包为施工企业完成工作。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依存的。保障工程质量、进度和成本,并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是施工企业和劳务企业共同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建筑施工劳务分包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阶段与施工劳务相关的问题如施工质量、安全、劳务权益保护等还普遍存在,施工劳务需要得到有效地管理和规范。施工劳务分包是组织施工劳务的主要方式。在确定施工劳务分包机制时必须考虑两个核心问题即施工劳务组织和施工劳务交易。施工劳务组织应该禁止采用零散用工的方式,施工企业直接雇佣的所有劳务应该由施工企业负责管理并对他们的作业承担直接责任。成建制的劳务企业和施工企业之间的交易应该在有形劳务分包市场上进行,具体交易形式应该以交易合同备案制为主。  相似文献   

5.
金融危机呼啸而至,一时之间,施工企业资金压力增大,人工费用支付滞后,导致一些实力不强的劳务派遣、劳务分包企业走向倒闭、破产;部分施工企业在劳务用工上,放松资质准入审查标准,更多地关注劳务价格;还有的企业开始直接组织劳务施工队伍,以减轻资金上的压力。这就使得施工企业在劳务用工方面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既有规范的劳务分包和劳务派遣用工,又有不规范的劳务分包用工,还有直接的雇用关系。  相似文献   

6.
架子队管理的优势何在?实施难点何在?架子队模式下的社会劳务资源如何协调?架子队内部承包机制如何构建?水电项目如何践行架子队管理?专业分包、劳务分包一直是被广大建筑施工企业广泛采用的一种用工方式,这种用工方式由于调集了广泛的社会资源,使企业施工能力获得了迅速提升。然而,由于我国市场体制不完善、企业管理能力滞后等因素的影响,分包管理一开始就打上了"不规范"的烙印,经  相似文献   

7.
"为何合同约定的价格不能被执行?其自身管理及我们的分包管理中的哪些问题导致了最终的退场?在后续项目中对于此类退场"风险源"该如何规避?劳务分包退场事件各阶段回顾主劳务分包招标、议标、定标阶段。2011年1月10日,某项目展开主劳务分包招标工作,共计五家长期合作分包单位参与投标。2011年2月18日招标工作完成,经过六轮询标议标,最终确定上海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作为某项目主劳务分包中标单位。  相似文献   

8.
2001年,建设部将建筑业企业划分为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三个序列,引导全行业建立起与市场经济和WTO规则相适应的“金字塔”型总分包体系。而劳务分包企业是“金字塔”结构的基础,因此大力扶持、发展劳务企业成为建筑企业逐步由粗放式经营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和企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跻身国际市场,参与世界竞争,是施工企业壮大自我、拓展生存空间的渠道。但在同外商打交道时如何才能保护自身利益是企业领导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一位参加了黄河小浪底工程的技术管理人员,总结亲身的实践与体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合同就是法律在劳务分包中,承包商与分包...  相似文献   

10.
当前,从全国范围劳务分包市场管理、农民工身份管理还处在探索阶段,对这项工作的推行和完善,对于劳务企业的培育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天津市劳务分包市场管理的工作实践,与各位共同探讨如何规范劳务分包市场,推行农民工身份实名制管理。  相似文献   

11.
防患于未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工企业劳务用工管理模式 目前,施工企业劳务用工管理模式大概有以下几种: 工程分包。即直接将工程分包给有相应资质的外协施工队伍,当然前提是工程分包需经建设方同意和分包方具有相应资质。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各地电力工程投资建设进入"快车道",电力生产工程进行劳务分包的模式已步入常态。在劳务分包工程(以下简称"分包工程")中,安全生产管理一直是薄弱环节,一些公司对劳务分包单位资质审查不严格、现场监督管理不到位、安全技术措施不规范等问题,都为工程的安全生产埋下隐患。  相似文献   

13.
我国建筑市场经过近30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以施工总承包为龙头、以专业施工为骨干、以劳务作业为依托的企业组织结构形式。由于工程建设加速开发,给施工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发展机遇,各大型施工企业承揽的任务仅仅依靠自身的劳动力和机械设备已不可能完成,需要依托外部施工力量采取工程分包、工序分包或劳务分包形式来完成。为提高分包队伍的管理工作,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总体要把握6个关键点:  相似文献   

14.
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起,随着经济市场的开放,大中型建筑企业开始实行管理层与劳务层分离。从本世纪初起,大批企业实现对第三层次中小企业关闭、归并和改制,革故鼎新建立新的行政建制,构建以工程总承包企业为龙头,专业承包企业为骨干,劳务分包企业为基础的新格局。那么,对主干大中型建筑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分包管理层与操作层,该  相似文献   

15.
劳务成本在建筑业全部成本中占有较大比重,劳务成本的进项税额抵扣情况,直接影响了建筑企业“营改增”后的实际税负.“营改增”后,劳务用工模式、结算方式、供应商选择、发票管理等方面都将对企业产生较大影响. 劳务用工模式的影响 目前建筑企业劳务用工模式主要有专业分包、劳务分包、劳务派遣、架子队、个人挂靠分包等.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的劳务分包企业门槛低,劳务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大多数队伍都未经过正规的专业技术培训,实际建筑市场上还大量充斥着以包工头带领劳务队伍进行施工项目分包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电力施工企业在现有人力资源状况下,要扩大规模,安全优质地完成工程施工,必须加强与劳务分包单位的协作。如何规范劳务分包管理,是电力施工企业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8.
由原来借助清包施工队资金实力,打造劳务公司初期资本积累,转为组建劳务公司项目部,整合与配置原有企业自有项目上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班组进驻直接分包。  相似文献   

19.
建筑劳务分包市场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随着经济的增长正在迅猛发展,建筑市场中产生的矛盾也日渐明显,尤其是在劳务分包市场中,这些矛盾制约着建筑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仅以天津市在建筑劳务分包市场管理方面取得的经验为例,分析建筑劳务分包市场管理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建设部公布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办法》,将从今年4月1日起施行。新的管理办法对工程款和民工劳务费的支付问题格外关注,特别明确:分包工程发包人和分包工程承包人要依法签订分包合同,并按照合同履行约定的义务;分包合同必须明确约定支付工程款和劳务工资的时间、结算方式以及保证按期支付的相应措施,确保工程款和劳务工资的支付。笔者认为,此举无疑是建筑民工讨要工资的新“靠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