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对于创业板市场的有效运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我国创业板市场的特点,分析了我国创业板市场信息披露的主要内容及其可能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创业板市场信息披露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2.
陈姗 《现代商业》2012,(30):42-44
我国创业板市场的设立,一方面可以促进高新技术和高成长性企业的发展,解决其融资难的问题,一方面由于其宽松的上市条件,导致其风险较高和监管较难。为了使创业板的风险能够更好的得到控制,使得投资者的利益得到保障,很有必要对创业板上市公司进行行之有效的监管。而创业板上市公司监管的重点又在于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因为投资者一般是从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中获得其需要的投资决策信息。因此,本文从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监管的特点着手,结合目前监管存在的问题,旨在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监管建议,改善监管措施,提高监管效率,促进创业板市场的规范化运作和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在市场中的地位逐步提升。创业板市场属于二板市场,辅助尚未成功上市的中小企业或新型企业融资发展。然而我国出现创业板市场时间还未超过十年,还有很多问题尚待商榷。创业板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披露情况不真实,披露时效性差,信息披露缺乏前瞻性,披露信息不全面,缺乏专门的法律法规与监管制度等问题,使得投资者的投资风险也随之加大。为保障投资者的利益,提出了如实、及时披露会计信息,建立信息披露预测制度,增加披露内容等解决对策,促进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们国家股票发行向注册制发展的趋势不断临近,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的制度必须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才能够支持注册制的稳步实施。在我国当前国情背景下,我国应借鉴国外已采用注册制信息披露监管的经验,从完善信息披露及处罚制度,改善相关法规,维护投资者的权益等方面加强对信息披露的监管。  相似文献   

5.
创业板作为次于主板市场的二级市场,在扶持科技型、创新型中小企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作用显著,但它在我国是一个新兴的资本市场,其信息披露制度尚不完善。本文根据近三年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考核结果,发现各指标的变化趋势与近两年我国修订创业板上市公司相关信息披露制度关系密切,并对近两年相关信息披露制度的修订进行了列示和分析,在总结目前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完善创业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创业板作为次于主板市场的二级市场,在扶持科技型、创新型中小企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作用显著,但它在我国是一个新兴的资本市场,其信息披露制度尚不完善。本文根据近三年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考核结果,发现各指标的变化趋势与近两年我国修订创业板上市公司相关信息披露制度关系密切,并对近两年相关信息披露制度的修订进行了列示和分析,在总结目前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完善创业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相对于主板而言,创业板是为创新型、高成长性的中小企业而设计的融资市场.由于高成长性与高风险性的特点,为充分保障投资人的利益,维护证券市场的稳定,创业板信息披露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介绍并分析比较中外主要创业板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对完善我国创业板信息披露制度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8.
企业环境成本信息披露制度的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企业环境成本信息披露是企业向政府环保监管部门和投资者等利益相关方报告其履行生态环境保护等社会责任情况的主要形式。我国企业环境成本信息披露存在制度不完善、实用性不强等问题。参考国际先进的环境成本信息披露制度,借鉴其先进的法律体系建设与实践等方面的成功经验,结合国情,从企业环境成本信息披露的制度建设、监管机制和推广实践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有利于完善我国企业环境成本信息披露制度。  相似文献   

9.
蒋经纬 《商》2012,(9):126+119
本文在对当前创业板市场监督体系的建设及运行中存在的缺陷从监管框架不健全等角度进行了分析以后,对如何完善创业板市场监督体系的建设和运行从完善监管框架、培育企业家精神、革新监管思路和健全信息披露机制等角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试论完善我国创业板保荐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江涛 《现代商业》2011,(32):28-29
创业板保荐制度是支持中国创业板市场健康、高速发展的保障。保荐制度引入的时间并不长,它作为风险监管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发挥着特有的监管职能。目前针对中国创业板的保荐制度存在的信息披露、保荐人职责缺失等造成风险失控的问题,文章从保荐制度的风险监管的设计理念出发,提出完善中国保荐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周锐 《价格月刊》2020,(2):38-44
作为东亚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中日韩三国服务贸易的发展一直备受关注。日本服务贸易的竞争力水平是中日韩三国中最强的,其次是中国,最后是韩国。中国具有竞争力的行业主要是建筑、电信、计算机和信息以及其他商业服务,韩国具有竞争力的行业主要是旅游和建筑服务,日本具有竞争力的行业主要是运输、建筑、专业权利和特许服务以及政府服务。进一步对中日韩服务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外商直接投资、货物贸易出口额和服务贸易开放水平与中日韩服务贸易竞争力水平都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服务贸易开放度水平对中日韩服务贸易竞争力水平的影响最大,外商直接投资对中日韩服务贸易竞争力水平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Japan, South Korea and China are the three juggernauts of the East Asian economy. In gross domestic product terms, China is the world’s second largest economy, Japan the third and South Korea the eleventh. Also, Japan and South Korea are the only two of the OECD’s prestigious Development Assistance Committee members from Asia, providing a large combined annual budget to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the only two Asian countries of the seven-member 50–20 Club with members with a population of 50 million or more and a per capita GDP of US$20,000 or more. Many studies have offered explanations of this Asian economic and corporate success, although few have attempted to explain the leadership styles in these three countries. Globalization has also changed these economies enormously, leading to the possible convergence with universalism forces and commensurate globalization of their leadership styles. This collection, therefore, presents some of the most recent findings of leadership studies on Japan, South Korea and China in light of this.  相似文献   

13.
中朝韩经贸关系纵深发展的战略进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锐  徐文吉 《国际经贸探索》2006,22(4):49-52,79
随着东北亚地区经济联系的日益紧密,域内国家间的相互依存度明显提高.东北亚经济合作划时代的契机是域内国家签订自由贸易协定,从而平行地促进产业分工.中朝韩三国经贸合作规模的提升和发展速度的提高,可以推动一度因日本态度消极而搁浅的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设,并将成为东北亚经济合作发展的催化剂.中朝经贸发展的能动力在于中国建设性的参与朝鲜的经济革新发展,而中韩经贸发展的增长点则在于加速建立自由贸易区.  相似文献   

14.
中日韩区域贸易潜力分析——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角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考察中日韩区域内贸易现状的基础上,利用贸易引力模型对其贸易流量的影响因素以及进一步合作的潜力进行研究。研究显示,人均收入水平、距离因素对出口贸易量影响最大,同时,中日韩之间贸易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中国对韩国、日本对韩国、韩国对日本的出口潜力极大。  相似文献   

15.
2011年7月1日欧盟韩国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实施。该协定成为各自经济体与贸易伙伴签署的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该协定既是双边密切经济关系的需要,也是各自实施FTA战略的结果。欧盟韩国自由贸易协定是迄今为止在全球范围很全面的贸易自由化协定,开放深度和广度远远超过世界贸易组织。欧盟韩国自由贸易协定的出现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韩国目前在中日韩三国各自实施FTA战略上占据了有利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邓军 《财贸经济》2011,(3):61-66,137
本文利用空间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东亚10国(地区)之间的生产分割现象,发现各国(地区)制造业的发展存在明显的正向空间相互依存关系。但同时,不同国家(地区)的空间依存关系存在异质性,其中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日本的制造业发展对中国内地制造业的发展影响较大;另一方面,中国内地制造业的发展对韩国、日本、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的制造业影响也很大。这个发现有助于解释最近20年东亚各经济体的协同发展,并且这也说明所谓中国内地成为"世界工厂"的同时抢走了周边其他国家(地区)制造业的"中国威胁论"是不成立的;恰恰相反,生产分割导致的国际生产分工有效地促进了东亚各国(地区)制造业的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东北亚地区水产品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媛 《国际贸易问题》2007,292(4):65-70
本文通过对中国、日本、韩国、俄罗斯和蒙古共5个东北亚①国家的活鱼、鲜冷鱼、冻鱼、鱼片及鱼肉、熏鱼及盐腌鱼、甲壳动物和软体动物②共7种水产品的相对贸易优势指数进行了测算,并进一步通过OBC指数法判断了5国间水产品贸易的互补性与竞争性。研究发现,中国的活鱼、鲜冷鱼等6种水产品、韩国的软体动物以及蒙古的冻鱼等3种水产品是具有贸易竞争优势的水产品。5国间水产品贸易呈现的特点是互补性大于竞争性。具体而言,中日、中蒙、中韩,俄蒙、日俄、蒙韩之间呈现互补性,其中中韩、俄蒙之间的互补性很强,中日次之,中蒙、蒙韩之间互补性最弱。同时俄罗斯对我国水产品贸易逐渐形成竞争。文章继而对形成上述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析,并就我国如何在东北亚水产品市场利用与其他国家的贸易互补性提升竞争力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不同市场经济类型国家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洪涛 《商业研究》2005,(10):151-153
着重分析和比较美、日、德等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东南亚和韩国等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东欧和俄罗斯等转轨经济国家的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模式,并指出其各自特点及形成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选择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应该遵循的一些原则及其目标模式。  相似文献   

19.
王阳 《价格月刊》2012,(1):84-87,94
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出发,对日本和韩国纺织服装产业在升级过程中采用的升级路径进行了比较分析表明,当一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陷入“低端锁定”时,可以采用两国所实施的升级路径,以求得向全球价值链高端附加值较高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Since 1990s, various countries in the world have been focus- ing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key ports, leading to a fiercercompetition between ports. For example, in East Asia, South Korea and Japan are rivaling for the international shipping center in Northeast Asia. Taking Busan Port and Gwangyang Port as the central por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