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乡村旅游创业机会识别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学儒  杨萍 《旅游学刊》2017,(2):89-103
乡村旅游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创业者识别和开发创业机会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前提,但现有研究对此问题鲜有关注.机会识别是创业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其社会资本、先前经验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的认知过程.文章基于乡村旅游创业者调查数据,对社会资本、先前经验与创业机会识别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社会资本的网络规模和网络资源、先前经验中的创业经验、行业经验和职能经验等要素对创业机会识别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业警觉性起部分中介作用.创业者所嵌入的网络规模越大,在相关部门任职和正在创业的亲友资源越多,能够识别的创业机会就越多;拥有较多先前创业经验、行业经验、职能经验,能显著提高其识别创业机会的可能性.而创业警觉性对上述影响机制起到了显著的中介作用,即社会资本和先前经验不仅直接影响创业者的创业机会识别,还通过促进认知层面创业警觉性的提高,间接地对创业机会识别产生作用.基于此,本文提出创业者个体和政府部门两个方面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乡村振兴背景下,旅游创业在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文章聚焦乡村旅游创业情境,基于嵌入性视角,以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5个乡村旅游创业典型地区为案例地,综合运用问卷法与访谈法,深入探讨嵌入性对旅游创业绩效的影响以及婚配情况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嵌入性通过旅游创业能力对创业绩效产生正向影响,旅游创业能力在嵌入性与旅游创业绩效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婚姻正向调节创业能力对创业绩效的影响,与无配偶的创业者相比,有配偶的创业者能够更有效地将创业能力转化为创业绩效;此外,婚姻的调节作用在创业能力的不同维度上存在差异,婚姻有助于提升机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战略能力和承诺能力对创业绩效的影响。该研究揭示了“成家”与“立业”之间的内在关联,为促进农民创业和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针对性的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3.
乡村旅游经营实体创业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李星群 《旅游学刊》2008,23(1):19-25
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开办小型经营实体是社区参与的最主要形式,其健康发展直接影响到乡村旅游开发目标的实现.通过在广西乡村旅游地区对乡村旅游经营者创业影响因素的实地调查,经T检验和因子分析,得出乡村旅游经营实体创业受增加经济收入、自我实现、家庭生活需要、兴趣爱好、外部支持和投资风险的综合影响,并且随创业者个体差异、实体差异在多方面表现出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4.
田喜洲  谢晋宇 《旅游学刊》2011,26(10):63-68
文章以旅游行业创业者为研究对象,首先使用质性研究方法(深度访谈与焦点小组讨论)归纳创业者胜任素质项目,构建旅游行业创业者胜任素质特征模型,然后通过定量方法(探索性因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对模型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旅游行业创业者胜任素质由4个维度构成,即社会资本、心理资本、人力资本与经济资本,4个维度具有区分效度与聚合效度,且社会资本与心理资本的影响作用最大。据此,文章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乡村旅游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乡村旅游开发的组织机制问题越发引人关注,女性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女性村官对乡村旅游开发的决策作用日渐显著。因此,乡村旅游开发中女性村官参与行为影响机理研究对于深入研究乡村旅游开发组织机制问题,促进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文章在改进计划行为理论(TPB)模型基础上构建乡村旅游开发女性村官参与行为意向影响框架,以282位湖南女性村官的调查问卷为数据来源,应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女性村官参与乡村旅游开发行为意向的影响机理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女性村官对于借助旅游开发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参与行为意向较高;(2)主观规范、行为控制认知以及参政特征3个变量对乡村旅游开发中女性村官参与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影响系数分别为0.406、0.258和0.250,其中,主观规范影响最大;(3)女性村官参与旅游开发的行为态度对行为意向没有直接影响,而是通过参政特征变量间接影响行为意向;行为态度的中介作用变得更为复杂,这与已有计划行为研究不同。  相似文献   

6.
提升家庭生计恢复能力是促进乡村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本研究将文化适应力纳入家庭生计恢复力分析框架和测度指标体系,选取云南大理两个典型乡村旅游地为案例,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家庭生计恢复力水平及其内在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受文化自信度、政策知晓度和文化拥有度等因素影响,乡村旅游地家庭生计恢复力在缓冲能力、文化适应力、自组织能力和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2)储蓄能力、政策知晓度和文化自信度是导致案例地生计恢复力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3)注重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并采取多元生计策略的乡村旅游地家庭,通常表现出更强的生计恢复能力。本研究分析了文化适应力对完善生计恢复力理论和家庭生计恢复能力提升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据此建议通过文化恢复、旅游精准治理和生计策略优化等措施提升乡村旅游地家庭生计恢复力。  相似文献   

7.
我国乡村旅游创业实践日渐丰富,但多数创业活动呈现出了“模仿性”而非“创新性”。文章以广东新会茶坑村为例进行追踪研究,基于嵌入性理论探讨了乡村旅游地模仿创业与创新创业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关系嵌入深度与广度共同影响创业模式选择,创业者在低度嵌入的关系网络中倾向于创新创业,而在中度、高度嵌入的关系网络中倾向于模仿创业。此外,在乡村旅游情境下,对于不同创业动机、不同创业资源禀赋的创业者,关系嵌入对其创业模式选择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其中,风险规避与试错发挥着重要作用。关系嵌入、创业动机和创业资源禀赋三者之间的交互影响是模仿创业与创新创业形成的深层机制。文章的主要发现丰富了乡村旅游情境下的创业理论体系,对促进我国乡村旅游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乡村旅游产业进化对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和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价值。文章借鉴经济进化论和现代资源观理论,通过自上而下的理论演绎构建乡村旅游产业进化过程模式;采用文本分析法与定性比较分析法,分析影响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产业进化的资源要素,探索产业进化组态路径。基于广西龙脊梯田景区61家旅游企业研究发现:(1)在多种组织资源持续交互作用下,乡村旅游产业呈现“自由演化-市场选择-实现进化”的螺旋式进化趋势;(2)组织学习能力、人力资本、技术创新、知识联盟、正式制度、创业环境6要素构成5条组态路径,推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产业进化;(3)组织学习能力是所有组态路径的核心要素,知识联盟对初始资源劣势型乡村旅游小企业不可或缺,合理配置资源是进化的关键。研究结论揭示了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产业进化的复杂因果本质,具有积极的实践借鉴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9.
乡村旅游创业动机的性别差异研究——以台湾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有关乡村旅游经营者创业动机的研究主要局限于拉力创业动机和不同性别创业者拉力创业动机研究。旅游研究学者提出应该对乡村旅游经营者动机进行更为理论化和系统的研究,并对乡村旅游经营动机的性别差异做进一步的探讨。该研究以台湾地区为例,比较性别差异下中小型乡村旅游经营者的创业动机模式。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乡村旅游经营者拉力创业动机包括善用农业资源、社交、更换工作与政府政策鼓励等4个因子;推力创业动机则包括工作压力、自我压力与生活压力等3个因子。后续的多元方差分析(MANOVA)结果表明,女性的拉力创业动机明显高于男性,而男性的推力创业动机则明显高于女性。研究表明,女性从事乡村旅游产业经营主要是为了追求理想的生活方式与获得利益,而男性从事乡村旅游产业经营主要是因为对过去生活不满意。  相似文献   

10.
提出乡村旅游准入的目的在于使乡村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准入条件主要涉及资源禀赋、支持条件和负面清单三大部分的10个主要因素。文章运用解释结构模型(ISM)探索了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逻辑及其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层级和作用机制,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提高乡村旅游发展资格获准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WOS数据库中1971—2022年的6014篇乡村旅游相关文献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中CSSCI来源期刊1999—2022年的2079篇乡村旅游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利用Citespace和Histcite软件,从发文量及阶段特征、发文地域分布特征、核心文献及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等方面入手,对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梳理。分析结果表明:(1)从发文量分布情况看,国内外的研究阶段大体一致,可以划分为起步、发展、深化三个阶段。(2)从研究力量看,发文量最多的国家是中国,但是在乡村旅游研究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仍较弱。(3)从研究热点与主题看,国内外都注重研究乡村旅游对乡村地区发展的贡献和影响,更加关注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国内乡村旅游主题研究更具政策导向性,现实问题的解决主导性更为明显;国外乡村旅游主题研究的范围则更广泛。  相似文献   

12.
农业文化遗产地农户生计旅游转型与空间地理位置存在关联,旅游环境下区位条件已成为农户生计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遵循顺序解说型设计,该研究采用逻辑回归评估区位条件对生计旅游转型的影响,并通过质性分析探究区位条件对生计发展的作用机理,结果发现:(1)旅游视角下农户生计分化类型在空间上存在一定的分布规律,生计旅游化程度随农户与景区距离的增加而下降,农户区位对生计旅游化转型具有显著影响;(2)既靠近景区又靠近公路的住宅具有旅游经营优势,优势区位助推农户发展形成旅游经营生计,且住宅区位已呈现资本化,成为旅游经营生计中需要投入的资本要素;(3)住宅区位资本形成源于农户住宅的功能转换及外部辐射增值,游客在空间上的集聚及扩散决定了住宅位置的消费市场可达性,形成住宅区位的资本交换与极差地租;(4)景区对邻近社区具有农地、人力资源依赖性,邻近社区投入资源并参与景区旅游生产,社区农户为此获得旅游发展的制度性红利,旅游参与机会及发展福利伴随制度安排的演进而变化。研究有助于认识区位条件对农户生计的影响,对把控旅游地生计资本结构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旅游小企业的创业机会识别研究——桂林阳朔西街案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小企业由于其生活方式动机而区别于其他行业企业,现有的创业机会识别模型的解释力度有待进一步验证.文章通过对阳朔西街36家旅游小企业创业者的半结构性访谈资料的质性编码,发现旅游小企业的创业机会识别经历了机会感知、识别和创造三个过程,机会评价贯穿于机会识别过程的始终.环境因素是旅游小企业创业机会识别的动力源泉,先前知识经验及社会网络的影响突出.创业动机不同,机会识别过程的考虑因素也有所不同.生活方式型创业者注重自身兴趣爱好及经验知识的运用,追求精神回报;维持生计型创业者属于市场追随者;商业型创业者注重投资回报率,会进行一定的分析考察.但是,旅游小企业创业者的机会识别过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过程,它更大程度上是基于创业者个人及亲戚朋友的知识经验进行的思想分析.  相似文献   

14.
农户参与乡村旅游经营活动的意愿及从业角色选择是农户基于利益最大化做出的理性经济决策行为,了解脱贫地区农户的乡村旅游从业角色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是新时期巩固旅游扶贫成果,促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精准助力乡村振兴分类推进的重要议题。以贵州省茶园村为例,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从农户微观视角进行实证分析,发现:(1)81.98%的农户希望参与乡村旅游经营活动,村域旅游资源禀赋、旅游能人带动和家庭经济实力是影响农户参与意愿的关键因素。(2)农户从业角色选择意愿强烈程度依次为农家乐经营者(41.75%)>被雇佣者(35.71%)>其他配套产业生产者(20.88%)>经营投资者(4.95%);(3)各从业角色选择意愿的影响因素差异显著,其中,资源禀赋是农家乐经营和其他配套产业从业角色选择的先决条件;家庭经济实力是农家乐经营和景区投资等经营角色选择的重要驱动力;乡村旅游服务岗位从业选择存在明显的就业路径依赖特性;而能人带动的作用出现分化,一方面对带动农户选择旅游服务就业具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因竞争关系,对农户开展农家乐经营意愿具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游客乡村旅游质量感知是指游客在乡村旅游产品消费过程中形成的对质量属性表现的综合评价。本文选择新疆昌吉州杜氏农民为实证研究对象,以游客感知理论为基础,通过访谈和游客问卷调查获得第一手数据资料,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运用数学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验证了新疆城郊型乡村农庄旅游质量的游客感知主要表现在外部综合形象、核心吸引资源、接待服务态度与质量、农庄旅游基础设施4个层面。游客的收入水平、家庭所在地及性别条件对感知水平有影响。通过中西部乡村旅游六要素的游客感知质量的对比研究,发现经济发展状况及乡村旅游开发形式对乡村旅游质量感知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乡村旅游协同治理绩效为研究对象,基于协同治理以及网络治理绩效等相关研究,从网络特征、行动者属性、外部环境三个方面提出了融合性、关系强度、资源、意愿、社会资本、信息技术、政策这7个前因变量以及乡村旅游协同治理绩效这1个结果变量,同时采用定性比较分析法对7个前因变量和1个结果变量进行组态分析。结果表明:第一,7个变量不能单独影响高乡村旅游协同治理绩效的产生;第二,共发现9条导致高乡村旅游协同治理绩效结果产生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森林是具有生态美学价值的旅游景观资源,森林乡村是乡村的重要类型,科学认识国家森林乡村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及乡村振兴目标的落实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国首批3 947个国家森林乡村为研究对象,借助数理统计方法与ArcGIS空间分析方法揭示国家森林乡村的空间分布特征,结合地理探测器技术探讨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 国家森林乡村在空间上呈典型的集聚型分布,总体分布不均衡,以胡焕庸线为明显分界,呈“东密西疏”的分布特征。(2) 国家森林乡村呈现“多核心集聚,连片分布”的特征,形成了太行山豫晋冀交接连片区、苏浙皖交接连片区及粤赣闽交接连片区3个辐射范围最广的高密度集中连片区。(3) 地形地貌、河流水系、森林资源禀赋、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及交通区位条件是影响国家森林乡村分布的主要因素,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国家森林乡村主要分布在平原丘陵地区、河网密布地区、森林覆盖率高的地区以及人口稠密、经济发展水平高、交通发达的地区。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江苏省657家星级乡村旅游地为研究样本,综合运用最邻近指数、核密度估计、缓冲区分析、地理探测器等多种空间分析与统计方法,探究江苏省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江苏省乡村旅游地呈集聚分布,在苏北地区呈单核心空间分布,在苏中、苏南地区连绵呈环状分布格局。(2)江苏省乡村旅游地具有“沿路傍水” “环城近景”的分布特征,100万城镇人口是乡村旅游地集聚发展的门槛,大城市周边更容易形成乡村旅游地聚集区。(3)单因子探测结果发现,江苏省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经济因素影响程度最高,其次是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4)双因子交互探测结果显示,经济、社会、自然因素间的交叉作用显著性突出,空气质量与第一产业是乡村旅游地发展的前提条件,交通运输是基础性保障因素,邻近拥有富裕客源的大城市是促使乡村旅游地集聚发展的根本原因。研究结果可为区域乡村旅游产业的布局优化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决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努力,共同推进;需要创新思路,延伸农业产业链。需要为农村的发展、农民的富裕,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去拓展我国旅游市场最广阔的空间。国家旅游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2006年全国旅游主题确定为“2006中国乡村游”,宣传口号为“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农业是个传统的大产业,旅游是个新兴的综合产业.省观光农业协会应运而生,是大农业、大旅游、大合作、大市场的集中体现。发展乡村旅游,能为农村创造新的商机,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发展乡村旅游,能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生活宽裕;发展乡村旅游,能给农村带来新的观念和新思维,促进乡风文明;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加强农村基础建设,促进村容整洁;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引入新的管理理念,促进农村管理民主。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观光农业协会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乡村绅士化已逐渐成为一个全球现象,但是现有研究多基于西方案例。文章运用质性研究方法,以四川成都明月村为案例,分析由艺术家迁居引起的乡村绅士化与旅游发展的相互作用,探究旅游如何影响乡村绅士化的进程与效应。研究发现:(1)艺术家的审美化改造提升了乡村房屋的符号价值和商品价值,也吸引了创业者绅士和投资者绅士,他们在乡村的生产和消费共同推动了乡村绅士化与乡村旅游的协同发展。(2)旅游发展使乡村绅士化的社会空间效应更加多样化,乡村旅游与乡村绅士化的协同发展和土地政策的限制,使得明月村没有发生大规模的人口置换和大尺度的人口迁移,并且给本地村民创造了参与旅游的机会。(3)研究也解释了为什么在中国情境下,即便村民被边缘化,但是乡村绅士化现象依然被本地村民和政府理解为一个正向的过程。因为与绅士化协同发展的乡村旅游产生了经济效益,为乡村振兴带来正面影响,遮蔽了绅士化带来的部分村民被边缘化的问题。该研究丰富了乡村绅士化的解释机制,有助于深入理解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绅士化的互动关系,为我国乡村振兴提供新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