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发行“宝岛债”是两岸经贸融合的进一步发展,既有助于为台湾地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投资选择,也为大陆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渠道,有利于两岸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被视为两岸金融合作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2.
海峡两岸货币清算机制启动以后,在台湾地区发行的人民币计价债券被称为"宝岛债"。自2013年2月台湾相关主管部门开放人民币清算业务至2014年8月,台湾地区共发行21档"宝岛债",总金额164亿元人民币,但较之当前岛内人民币资金池规模仍有较大反差,滞台人民币资金运用范围亟待拓展。本文借鉴香港人民币债券市场发展的成功经验,分析台湾人民币债券市场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契机,并对其后续发展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3.
"宝岛债"是海峡两岸货币清算机制启动以后在台湾地区发行的人民币计价债券。宝岛债的出现有助于扩大台湾地区人民币离岸市场,使得台湾地区开放人民币业务以来快速累积的人民币资金池再添回流渠道,从而推动人民币"走出去"。本文介绍当前台湾地区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发展状况及特点,分析台湾地区人民币债券市场发展困境及前景,并对其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吴秀波 《国际融资》2016,(11):56-61
木兰债与熊猫债、点心债相比存在明显差异,首支木兰债的成功发行给境内投资者带来较好的投资机会。木兰债的成功发行有利于IMF提升SDR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木兰债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意义深远,短期内有利于人民币币值的稳定,长期来看则有利于扩大人民币的国际影响。木兰债在中国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毋庸讳言,木兰债尚存在着定价估值问题以及流动性不足等诸多不足,木兰债的“枝繁叶茂”尚需更多努力。  相似文献   

5.
2月6日,作为大陆商业银行在台湾设立的首家经营性分支机构,中国银行台北分行正式提供人民币清算行服务,为参加行开立人民币账户、办理人民币清算及结算、提供人民币购售及人民币拆借等服务。台湾地区跨境人民币业务实际运行,不仅意味着两岸货币清算合作取得积极进展,更是中行深耕“全球化”战略的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6.
《银行家》2006,(11)
相对于大陆而言,台湾金融业的开放来得更早一些,台湾金融业应对全球化的理念和路径值得大陆同仁借鉴;追求共同繁荣的夙愿也使得海峡两岸金融业在全球化背景下以“交流与合作”为媒,携手寻求富有深远意义的发展契机。《银行家杂志社》以论坛的形式助力两岸金融业的“共赢”的帷幕刚刚拉开,本期所载的文章显然也只是冰山一角。本刊将不懈努力,为两岸金融业的交流、合作和共同发展奉献更多力作。  相似文献   

7.
《保险研究》2011,(7):I0032-I0032
香港保险商投资内地人民币债券未获放行,更面临台资保险公司越洋“抢食”本地人债。台湾“金管会”拟于短期内放宽台湾保险商,投资香港红筹、国企股及人债。代表保险业的立法会议员陈健波表示,期望内地债券市场可尽快开放予香港保险公司。  相似文献   

8.
进入2008年以来,两岸的局势开始悄然发生变化,尤其是3月份台湾大选结果令台湾政治变天之后,两岸交流日益频繁近期台湾方面更是宣布开放大陆赴台湾,台湾央行似乎有意开放在台定点兑换人民币。而随着两岸局势的春暖花开,局限一隅多年的台湾各个行业进军中国大陆市场可望雨过天晴。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亚洲金融危机以后,近年来人民币日益为周边国家所接受,成为流通中硬通货。尤其港、澳回归之后,与祖国内地经济的不断融合,以及台湾经济与大陆关系的日益密切,以“两岸四地”为依托推进人民币区域化,将成为东亚货币合作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10.
王爱华 《福建税务》2001,(11):29-30
经过多年改革,大陆和台湾现行税收结构各具特色。本拟从两岸特有租税、两岸共有税种两个方面比较分析其异同,总结台湾可借鉴的成功经验,从而为完善大陆税收结构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福建金融》2014,(7):4-9
在两岸货币清算的基本框架下,台湾地区人民币跨境结算量迅速增长,人民币存款规模不断扩大,但台湾人民币结算量占跨境人民币结算总量的比重仍偏低,与迅速增长的人民币存款市场反差较大,沉淀在台湾的人民币资金运用范围仍有待拓展。本文分析了对台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和台湾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特点、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明晰台湾人民币离岸市场定位,在福建试点建立两岸人民币资金循环流动机制,在海西区域试点开展新台币汇率直接挂牌,鼓励两岸金融机构跨境互设机构,进一步明确台湾个人以人民币资金来大陆直接投资的政策规定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自2011年以来,国务院及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诸多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利好政策.其中“支持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发行专项用于小型微型企业贷款的金融债”,正成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地方法人金融机构“2012年新宠儿”. 今年2月10日,民生银行继去年发行500亿元人民币金融债后,再获准发行今年第一期300亿元金融债,期限为5年;2月17日,招商银行发布公告,已收到银监会和人民银行关于同意公司发行金融债券的核准,批准其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不超过200亿元人民币金融债券,所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发放小微企业贷款;同日,中信银行也发出公告,将发债500亿元,包括200亿元次级债及300亿元金融债:与此同时,还有一批城市商业银行也在厉兵秣马筹备发行.  相似文献   

13.
《云南金融》2009,(10):57-57
2009年8月,受“莫拉克”台风影响,中国台湾遭受五十年来最严重的水灾,造成人员和财产的重大损失,特别是台湾中南部地区损失惨重。8月20日,招商银行通过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金葵花儿童成长专项基金”向台湾灾区捐款100万元人民币,用于救助灾区儿童和学校建设。招商银行表示,台湾、大陆,两岸一家亲,  相似文献   

14.
自1987年台胞来祖国大陆探亲旅游至投资带动贸易以来,两岸经贸发展迅速。据有关专家预测,大陆将成为台湾第一大出口市场,进口将超过韩、德,与日本并列第三;赴大陆投资亦将由台湾大企业集团取代中小企业。但时至今日,为之服务的两岸金融仍未建立直接往来关系,成了两岸经贸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5.
海峡两岸金融监管谅解备忘录(MOU)的签署,标志着两岸金融进入实质性合作阶段,为进一步深化两岸金融业交流与合作创造了积极条件,为台湾金融业的对外扩张提供了现实可能性,也有利于纾解大陆台商融资难问题,同时为两岸经贸往来的全面深化提供了必要的金融支撑。两岸金融业存在着强势互补性.在当前经济全球化、金融整合化的趋势下,福建应抓住MOU签署的机遇,增强紧迫感,充分利用已有的合作基础,加快对台金融合作“先行先试”步伐,增强金融服务海西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编读往来     
<正>台湾,不再遥远7月18日,大陆居民赴台旅游正式实施,两岸经贸交流和人员往来从此进入崭新时代。大陆和台湾从此将不再遥远。对台湾而言,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在为台湾旅游业注入新活力的同时,也为台湾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台湾经济藉此或将进入新一轮的增长周期。  相似文献   

17.
陈莹 《国际金融》2014,(2):36-42
随着两岸经贸联系的日益紧密,我国台湾地区(下称台湾)人民币存款规模的不断增长,以及人民币跨境使用的迫切需要,在台发行人民币债券成为海峡两岸各界关注的焦点。加快台湾人民币债券市场发展,不仅可以拓宽台湾人民币资金流通渠道,还可以使台湾在全球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上扮演一个关键角色,促进全球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形成梯次发展格局,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注^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8.
2009年8月10日,人头攒动的台北故宫博物院显得不同寻常,在众多的游人当中,海峡两岸的金融机构代表也在这里欢聚一堂。继“两岸三通”、“大陆居民赴台旅游”之后,海峡两岸交流深化的又一重要成果在这里隆重呈现:即日起,大陆银联卡在台湾的受理业务正式开通。  相似文献   

19.
“卡奴”现象是当前最热门的话题。因为卡债逼人,台湾岛内每月有40人自杀,更多的“卡奴”因债台高筑,陷入忧虑症的边缘。现在大陆正处于信用消费发展初期,我们身边的不少持卡人已于不知不觉之中成了“卡奴”。  相似文献   

20.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自贸区建设战略背景下,京津冀产业功能性转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增加、内外贸易规模扩大,为大陆与台资企业产业对接转型和投融资提供了有利契机.随着大陆人口红利的减少,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大陆已开始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过渡,向中高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转型,也就是产业转型升级,这时就会与台湾的产业发展产生冲突,产业替代被替代、追赶被追赶已成为两岸产业转型对接的明显特征.京津冀聚集着6900多家台商企业,产业分布大多是传统的制造业,台资企业如何与内陆兴盛的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接转型,不仅能够扩大对台经济贸易交流合作领域,而且还能够助推国家战略的有效实施,也有助于两岸产业对接和结构调整优化,惠及两岸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