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吴思柳  田发 《科技和产业》2022,22(2):191-195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型金融模式在市场经济中异军突起,逐渐成为国内经济增长热点。长三角地区是经济发展活跃度、开放程度最高以及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从经济基础、互联网环境、金融市场等3个维度,选取16个二级指标构建地区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标体系,通过SPSS软件对长三角地区26个城市2010—2019年数据进行因子分析从而计算出各市互联网金融发展状况综合指数,同时对各类城市发展差异程度展开分析。结果显示,长三角地区互联网金融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城市发展速度之间差异明显,呈分化现象。  相似文献   

2.
胡招新 《中国经贸》2010,(22):65-65
浙江省金融研究院8月完成的《浙江省“十二五”金融业发展规划研究》提出,打造“中小企业金融中心”和“民间投资管理中心”。根据报告,浙江将围绕“双中心”目标,在空间布局上以杭州、宁波、温州为核心,建立3个功能互补的金融集聚区和辐射区。但相比其他城市,杭州更容易依托上海的金融环境,建设成为长三角南翼最重要的区域金融中心。  相似文献   

3.
打破“以邻为壑”,探究协同治理模式成为长三角城市群战略性选择。文章从区域协调发展、创新产业共建、基础设施服务、生态环境共保和高水平协同开放五个方面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综合测度长三角一体化水平,分析2012—2020年长三角各城市一体化水平差异与动态演进特征,并构建三方演化博弈模型,揭露长三角城市协同治理内在机理。研究发现:长三角东部城市一体化水平显著高于西部城市;长三角一体化水平较高城市主要集中在早期加入长三角城市群的城市;长三角一体化水平总体差异主要源于省域间差异;长三角城市协同治理模式趋向于常态化参与一体化发展,政府奖励并不是越高越好。  相似文献   

4.
箴妍 《宁波通讯》2009,(6):11-12
地方金融创新是提高区域金融业竞争能力的重要环节,是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和学习借鉴国际先进城市发展经验的客观需要。近年来,宁波金融业快速发展,2008年末本外币存款余额达6353.6亿元,居长三角16城市第5位;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资产不良率居全国同类城市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5.
1982年“以上海为中心建立长三角经济圈”设想提出时。长三角仅指上海、南京、宁波、苏州、杭州。到1986年建立的“上海经济区办公室”和“五省一市省、市长联席会议”制度,把长三角一下子扩大到了五省一市。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长三角是指由江、浙、沪15个城市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的城市行政区域面积总和。2003年8月,浙江省台州市被正式接纳为第16个城市。2006年初,长三角城镇群规划已悄悄地新纳入温州、盐城、连云港、芜湖、马鞍山、合肥、铜陵7个城市,长三角的扩容再次提速。如今,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申办成功,又为入围长三角增添了无限的遐想和动力。  相似文献   

6.
年初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了今后一段时间我国金融改革发展的方向、任务,随后国家加快了金融改革步伐,设立温州金融改革试验区、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扩大。作为经济发展先行地区,宁波要抓住这一金融改革发展的历史机遇,围绕打造长三角南翼区域金融中心的目标,加快金融改革创新和金融业转型升级,推动金融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服务宁波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2007年杭州市与长三角城市群在经济运行中的主要指标对比和首位度分析,从杭州在长三角16城市经济发展中的竞争优势、提高杭州城市竞争力需关注的问题和长三角经济发展对杭州的启示三个方面的分析,提出杭州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对策建议,以不断提升杭州的城市竞争力水平。  相似文献   

8.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经济快速发展的保障与支撑。作为浙江省会和长三角重要中心城市,杭州应努力建设成为长三角南翼金融中心、上海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使杭州成为长三角南翼乃至东南部地区重要的金融机构集聚、金融资本集散、产融资本结合中心和辐射源。  相似文献   

9.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最具竞争力的地区之一,但与经济发达国家的地区相比,竞争力水平却较为低下。在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凸显的背景下,长三角地区要保持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金融业的发展状况至关重要。本文基于金融发展的相关理论,对长三角地区金融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运用理论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考察金融发展对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提出促进长三角地区金融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其其格 《北方经济》2012,(13):90-92
随着经济一体化与金融全球化的日益发展,我国人均收入水平和购买能力不断提高,人们对金融的需求越来越多,与银行打交道的次数、密度、深度也逐步增加,由原来只把余钱存入银行发展到与银行咨询办理与“财富”有关业务。由此,银行个人业务必将朝多元化、深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11.
魏玻  耿亮 《科技和产业》2023,23(10):253-259
长三角地区绿色发展对于加快中国现代化新征程至关重要。基于新发展格局视角,从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绿色生态三个维度构建长三角地区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选取13个城市2011—2020年的数据,运用熵权TOPSIS法测度绿色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索城市绿色发展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自相关模型探究耦合协调度的动态演进特征。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绿色发展水平整体上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存在地区差异;绿色发展耦合协调度呈现波动增长,“东部>西部”的阶梯状分布,低水平城市占比减少,中水平与高水平城市占比增加的演进趋势,具有明显正向空间集聚特征。据此,从环境污染、低碳理念、生态文明的角度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宁波经济丛刊》2005,(3):F002-F002
根据交通部今年初制定的有关规划纲要,长三角地区将规划建设上海、南京、杭州、宁波、温州、徐州和连云港共7个国家级综合运输枢纽。规划称,这7个国家级综合运输枢纽,“以直辖市、省会城市、区域中心城市为依托,拥有主要港口、国家铁路和公路运输场站等基础设施,客货流量大、集散作用强、辐射范围广”。其中,上海、南京、宁波、温州、  相似文献   

13.
刘莉云  肖文 《浙江经济》2013,(21):32-33
长三角各地区可以凭借各自的差异化优势,结合长三角地区金融一体化发展背景,依托台资企业聚集的优势,从业务战略合作和股权合作、贷款技术合作三个方面与台湾银行业开展小微金融合作  相似文献   

14.
张苗荧 《浙江经济》2010,(19):42-44
长三角区域规划的颁布,意味着温州已经进入“长三角”与“海西”的发展体系。温州沿海产业带建设可以创建新型城市化与新型工业化“双轮驱动”的新平台,破解温州发展尴尬处境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增长的三极之一长三角即将迈出扩容步伐. 2006年3月22日,长三角城镇群规划专家组成员、伦敦经济学院区域规划学博士沈玉芳透露说,目前纳入长三角城镇群规划的城市已达23个.除原先长三角16市外,新增加的城市有浙江的温州,江苏的盐城、连云港,安徽的芜湖、马鞍山、合肥、铜陵.  相似文献   

16.
《港口经济》2011,(4):21-21
温州港集团与上港集团、宁波港股份有限公司于今年2月在温州签订合资合作框架协议,三个沿海港口结盟共同经营温州港七里港区一期,投资建设七里港区二期。数据显示,温州当地年外贸生成货量约60万标箱、进出口额达120亿美元,但通过温州港出运的不到1/10。为此,温州港正在实施“跳出瓯江,建设深水大港”转型发展战略,温州港要依托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进一步融人长三角,对接海西经济区,通过搭建港航合作平台来实现共赢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方勇军 《浙江经济》2012,(12):12-13
"两海两改"国家战略,为温州转型发展提供了巨大契机。要坚持克难攻坚,通过下放审批权限、强化考绩考核、健全领导挂钩等,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发展软环境近两年来,温州发展环境条件有所改善,特别是"两海两改"国家战略,为温州转型发展提供了巨大契机。一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温州被定位为联接海西经济区和长三角经济区的枢纽城市,温州到台湾直航只要50多分钟,区位条件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8.
王敏 《现代乡镇》2012,(8):48-50
《珠三角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已于日前获批,并将于近期公布,据SMEIF记者了解,这是继温州后获批的第二个金改试验区方案,涉及城市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  相似文献   

19.
本文沿用长三角主体16个城市作为长三角经济圈的参照,分析宁波在其中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以探讨宁波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0.
《上海经济》2009,(6):78-78
长三角地区,作为国内经济总量规模最大的经济版块,其经济发展势头一直是全国区域经济的一大亮点,在全球经济危机的蔓延的背景下,外向型经济为主的长三角地区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增长潜力,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我们选取长三角区域16个主要城市,提取经济总量、财政、居民收入与物价等八大经济指标,多方面衡量长三角城市2009年第一季度经济发展势头,并与2008年第一季度的主要经济指标进行对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