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百万浙商走天下,“无浙不成市”,这一现象被人们誉为“浙江现象”,以至有专家以此为课题加以研究,全国各地的参观学习者更是慕名纷至学习取经。浙江人何以在改革开放大潮中能始终保持“弄潮儿在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傲视同侪的王者风范?解读其成长、发展轨迹,也就揭开了浙江富豪问题少的面纱,其中所彰显和折射出的现象和精神,足以令国人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2.
百万浙商走天下,“无浙不成市”,这一现象被人们誉为“浙江现象”,以至有专家以此为课题加以研究,全国各地的参观学习者更是慕名纷至学习取经。浙江人何以在改革开放大潮中能始终保持“弄潮儿在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傲视同侪的王者风范?解读其成长、发展轨迹,也就揭开了浙江富豪问题少的面纱,其中所彰显和折射出的现象和精神,足以令国人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3.
百万浙商走天下,“无浙不成市”,这一现象被人们誉为“浙江现象”,以至有专家以此为课题加以研究,全国各地的参观学习者更是慕名纷至学习取经。浙江人何以在改革开放大潮中能始终保持“弄潮儿在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傲视同侪的王者风范?解读其成长、发展轨迹,也就揭开了浙江富豪问题少的面纱,其中所彰显和折射出的现象和精神,足以令国人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4.
作为资源小省的浙江近年来经济发展十分迅速,2003年全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200亿元,比2002年增长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18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431元,财政总收入146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9%、7.8%和15%。无论是经济总量、人均收入和增长速度在全国各省市、区中均已位居前列,且发展势头仍然十分强劲。令人瞩目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已被称为“浙江现象”,不少地方党政领导到浙江考察学习、洽谈区域合作,许多专家学者也开展对“浙江现象”多角度的探讨。“浙江现象”概括地说有“快、实、活、匀”四个特点,即发展速度快;发展基础扎实,…  相似文献   

5.
《浙江工商》2010,(3):4-5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走在了全国前列,形成“浙江现象”。今年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浙江现象”和浙江代表委员成为各方高度关注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在改革开放年代,浙江是一块生机勃发和充满创新的土地。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温州模式的崛起到90年代“浙江现象”的形成,浙江经济的改革实践、发展特色和增长活力一直备受世人关注。近年来,全围各地来浙江调查研究、参观访问、学习取经的各界人十络绎不绝。人们一谈起浙江,就会自然想到日益活跃的个体私营经济和民间投资,星罗棋布的中小企业和集群  相似文献   

7.
透视浙江“民工荒”现象,我们不难看到其产生的深层原因,它对浙江的劳动力市场、浙江经济运行格局和中小企业“在劳动力无限供给下的低工资高竞争力”发展模式产生的影响。当前浙江全面性的“民工荒”不会持续出现,但是客观形势的胡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8.
<正>落实“四个不摘”“八个不变”“八个衔接”的要求,打造一批可借鉴、可推广的示范样板,为新疆地区推进乡村振兴增添浙江元素、贡献浙江力量、展现浙江担当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和“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据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第八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决策部署,浙江省援疆指挥部专门成立工作机构,联合阿克苏地区和兵团第一师研究出台实施意见,以“六优六强六提升”为抓手,落实“四个不摘”“八个不变”“八个衔接”的要求,助力当地防止返贫致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打造一批可借鉴、可推广的示范样板,为当地推进乡村振兴增添浙江元素、贡献浙江力量、展现浙江担当。  相似文献   

9.
从一个角度看“浙江现象”从124亿元到6030亿元,浙江创造了改革开放过程中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独领风骚,90年代长江三角洲势如破竹。浙江不被计划经济旧体制所束缚,而是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大胆探索,在  相似文献   

10.
“浙江现象”的再解秘——加里·贝克尔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浙江现象”在全国崭露头角,对“浙江现象”的理论探讨也不断升温。有意思的是,本期所组的两篇文章都突出了人的因素,都谈及了贝克尔的人力资本,二者竟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遥相呼应。  相似文献   

11.
“浙江现象“、“浙江模式“、“浙江经验“和“浙江精神“是浙江人民改革开放30年来的伟大创举,是浙江人民创业创新、科学发展的实践成果和理论成果。认真研究“浙江现象“、深入探讨“浙江模式“、全面总结“浙江经验“、大力弘扬“浙江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作为“浙江现象”的主要标志和“浙江模式”的核心内容,浙江产业集群的发展,生动展示了制度变迁对于地方产业演化升级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严士凡 《浙江经济》2002,(20):60-61
浙江经济发展的成就,近年来越来越引人瞩目,吸引了人们对“浙江现象”和“浙江发展模式”的探讨。浙江模式成为了一种浙江经济发展中的制度资源,作为浙江经济发展的信誉资产,对于其他地方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以“轻、小、集、加”为特色的浙江工业迅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相对而言,国有工业发展不快,经济效益不高,在整个工业中的比重不断下降。虽然这一现象在全国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对浙江来说,是到了正视和解决这一问题的  相似文献   

15.
浙江外贸大省的崛起是中国贸易大国“奇迹”的一个缩影。回望浙江外贸制度变迁60年的历史,认真研究“浙江外贸现象”,深入探寻“浙江外贸轨迹”,全面总结“浙江外贸经验”,可以从浙江外贸大省崛起的背后得到开启“中国贸易大国之谜”的钥匙  相似文献   

16.
江成器 《杭州研究》2005,(1):12-13,20
2001年和2004年,浙江大学经济系史晋川、金祥荣等学者编著的浙江模式实证研究丛书——《台州现象研究》和《温州模式研究》,在浙江、在全国引起强烈的反响,“台州现象”、“温州模式”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样板,成为学术界和政界的热门话题。前不久,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在浙江大学作了主题为“和谐创业”的精彩演讲,第一次提出了杭州“和谐创业”模式。笔者认为,这一新的提法,  相似文献   

17.
张慧敏 《魅力中国》2010,(34):238-238
复习备考阶段,一些同学往往会有这样的感觉:学习很用功,但效果不明显,甚至以往学过的知识也变得模糊不清了。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高原现象”,它主要是由学习方法的惰性和学习过程中的身心疲劳等因素引起的。其典型表现为:学习方法机械,掌握知识不系统、浅层化;缺乏计划性,学习过程欠科学;效率低下,心理疲劳。怎样克服“高原现象”呢?  相似文献   

18.
过去的2001年,浙江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经济主要指标在全国保持领先,“浙江现象”引人关注。在这一年即将结束的时候,《浙江经济》杂志社组织策划了“2001浙江经济十件大事”评选活动,整个活动邀请了省内经济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的十位经济专家参与,对一年来浙江经济生活中有重大影响的热点事件进行盘点和发布。  相似文献   

19.
浙江外贸增速迅猛,长期存在贸易顺差,其发展轨迹具有地域性和集群性的特点。究其原因,浙江外贸在制度安排、市场主体、交易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等方面有其独特之处,“浙江外贸现象”是民营企业追逐利润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20.
事件回眸     
《浙江经济》2006,(1):63-63
浙江着力破解“新动力模糊期”;“诸暨现象”凸现教育公平竞争格局;浙江率先把金融不良资产处置导入地方产权交易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