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对中国城市化发展水平滞后论的质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归纳总结了对中国城市化发展水平的不同意见 ,对占主流的“滞后发展”的观点进行了分析评价 ,指出其存在方法论的缺陷。作者认为中国的城市化发展水平 ,是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与结构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 ,是与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结构相适应的 ;中国的城市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呈现出与其他国家有别的特征 ,是我国的经济结构和城市发展中的结构出现偏差的结果 ;促进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应该从经济结构和城市结构的改善着手。  相似文献   

2.
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研究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论文试图从中国建国以来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吻合度或偏离度 ,来论述中国的城市化水平是否适应中国经济的发展 ;通过国际比较 ,论述中国城市化水平的国际差距 ;剖析中国城市化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原因 ;分析中国城市化策略的得与失 ,分析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不协调所形成的经济社会发展障碍 ;从而 ,进一步论述遏制城市化的工业化道路是否可行 ,特别是作为长远的战略性策略是否可行。此外 ,文章还就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作一定的理论探讨。在此基础上 ,研究加快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我国区域间城市化水平不平衡的测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基尼系数和库兹涅茨倒U型假说的基本原理,构建了城市化基尼系数和城市化库兹涅茨倒u型假说,对我国区域间城市化水平的不平衡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区域间城市化水平较为不平衡,城市化水平由东部向西部地区递减.并发现我国城市化水平不平衡程度的变化满足城市化库兹涅茨倒u型假说:在经济发展之初,城市化水平不平衡程度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拉大;经济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城市化水平不平衡程度随经济发展而缩小;我目目前处于城市化水平不平衡程度不断缩小的阶段,但是其缩小速度越来越慢.  相似文献   

4.
新疆城市化水平还处于较低发展层次。二元经济转化缓慢,虽然新疆城市密度低,但单个城市人口密度大,工业发展未能吸纳更多的乡村人口转入城市,工业化没有起到推动城市发展扩张的作用,城市化滞后也影响了工业化。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动态评价,从动态分布情况看,新疆地区各城市经济区域的差异十分明显。在城市发展战略上,新疆城市化的发展应当采取非均衡发展模式,扩大城市规模,提升城市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5.
中国省区城市化水平差异原因分析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0  
在界定城市化内涵的基础上,重新测算了不同年份中国省区城市化的实际水平.构建较为全面的区域城市化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遴选出不同时期影响省区城市化水平差异的最主要因子.研究显示:(1)中国省区城市化水平分异是自然条件、经济与社会发展以及技术进步等综合作用的结果;(2)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区域综合经济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社会投资、社会销售、居民消费以及邮电通讯能力等,一直是推动省区城市化水平差异的最主要动力因素;(3)由于历史基础以及不同时期政府政策取向不同,不同时期影响省区城市化水平差异的最主要因素很不相同.  相似文献   

6.
利用1996-2011年间全国31个省份城市建成区的面积数据,揭示了城市建成区扩张的时空特征,并运用计量分析方法探讨了城市建成区扩张的动因。研究发现,我国省际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张幅度存在明显的梯度分布,且扩张速度表现出明显的时段差异;城市建成区扩张受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显著影响,各省份城市建成区面积、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化水平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对各省份城市建成区扩张的作用存在差别,城市化水平对城市建成区扩张的影响大于经济发展对建成区扩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综述城市化动力机制研究进展和比较区域城市化水平差异的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影响区域城市化发展的指标体系进行定量研究。研究表明:伴随经济的高速增长,城市化动力的多元化发展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东部地区呈现全面开花、服务转向特征;中部地区呈现以工业化为主导特征;西部地区则呈现与农业发展关联性较高特征。最后,针对城市化动力的地带差异特征,对各地区未来城市化发展策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服务业发展与城市化推进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衡量和判断其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目前,江苏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城市化加速期、经济转型关键期,大力发展服务业成为推动经济结构升级和城市化进程刻不容缓的任务。抓住城市化这一发展机遇,促进服务业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对于促进江苏省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江苏城市化与服务业协同  相似文献   

9.
中国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偏离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衡量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几个典型模型 ,度量中国人口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偏离度 ,剖析中国城市化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原因 ,探讨了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不协调对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所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分析贵阳市城市化与经济发展间的协调性,结果表明贵阳市城市化水平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二者呈现不协调状况.在深入剖析了导致城市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基础上,提出推进贵阳城市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城市化水平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89-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设定了协整模型,分析了我国城市化水平与区域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结果显示,我国城市化水平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且两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在总体上,城市化水平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在不同区域间的差距较大,城市化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排序依次为:东部、中部、东北部、西部。因此,在加快城市化进程中做好户籍制度改革,将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城市化水平,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消除地区经济差距。  相似文献   

12.
立足于中国式行政主导城镇化发展内涵,借助2002~2012年分省份面板数据展开经验检验。研究发现,省份内部和省际对城镇化差异的贡献率已经稳定在50%左右;大一统的城镇化战略是差异形成的主因,作用机制和渠道已经趋于固化;先导性战略布局的作用显著,经验上证实了区域城镇化梯度差异及格局重塑存在路径依赖的立论成立。因此,为实现全国联动的城镇化发展目标,未来东部沿海高城镇化水平省份应当深度推进城镇化战略,中西部内陆低城镇化水平省份可以继续实施城市化战略。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1990年以来我国各省(区)人口城镇化水平和城镇化速度差异的基础上,按城镇化进程特征将各省(区)划分为四种类型.并采用面板数据分析1990年-2005年各类型省(区)的城镇化影响因素及其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各影响因素对不同类型省(区)的影响作用程度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非农就业比重对各类省(区)城镇化水平都有显著影响;对外贸易规模仅对城镇化水平高的两类省(区)的城镇化影响显著,但是推动作用比较小;教育水平对城镇化水平较低的两类省(区)城镇化进程的推动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4.
基于DEA的绿色经济增长核算:以中国地区工业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构建基于DEA的绿色经济增长核算模型,将考虑非期望产出的劳动生产率变化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技术进步和资本深化。中国地区工业的经验分析表明,与发展水平无关且省际差异大的技术无效率普遍存在;各省工业增长的首要源泉是资本深化,其次是技术进步主导的全要素生产率进步;各省工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差异主要源于资本深化差异,其次是技术效率变化差异主导的全要素生产率进步差异;如不考虑非期望产出,会低估资本深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高估技术进步的贡献,而技术效率变化的贡献可能被高估、低估或无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回顾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基础上,对四川省1978—2007年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时间数列进行了格兰杰因果关系验证等实证计量研究。结果显示,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省经济增长对城市化的作用相对较强,但是,城市化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是明显。有必要加快四川省城市化发展水平,在分析四川省城市化发展出现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加快四川省城市化的对策和办法。  相似文献   

16.
基于已有的研究理论和经验,采用VAR模型对江苏1980-2010年间人口城市化、经济增长及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江苏的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产业升级间有长期的累积循环效应,但效应较弱;人口城市化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对城市化的提携作用较小;经济增长能带来产业结构的明显提升,但产业结构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波动和滞后的;人口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互动性很弱,甚至两不相干。  相似文献   

17.
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物流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协整检验和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方法,利用中国各省1991~2007年物流发展水平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度数据,将31个省(市、自治区)按经济密集度不同分成三大类地区,并对其物流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三个区域的物流与经济增长均存在协整关系,发达的一类地区两个变量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而后两类地区两个变量仅存在单向的Granger原因。  相似文献   

18.
利用中国1987-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结合联立方程和分布滞后模型,考察了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发现: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促进作用在短期内存在;从累积效应来看,城市化对经济增长呈现显著的负面影响,同时经济增长对城市化也呈现显著的负面影响;从长期来看,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城市化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并未形成。  相似文献   

19.
《Economic Systems》2020,44(4):100780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role of economic governance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ublic spending, private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Vietnam at the provincial level. The study data consist of sixty-two Vietnamese provinces for the period 2006–2015. Some notable results are attained by applying a sequential (two-stage) estimation. First, the marginal benefits to economic growth of increased Vietnamese provincial government expenditures may be constrained because of the inefficiency of expenditures on education, business service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Second, public spending and private investment are found to be substitutes at the provincial level. Third, based on the Provincial Competitiveness Index (PCI) ranking, used as a proxy for provincial public governance in Vietnam, the significance of public governance can be observed. The study concludes that good governance, characterized by different attributes, such as lower informal charges, greater transparency, and unbiased policy,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improving the impact of government expenditure on economic growth in Vietnamese provinces, particularly through its interactions with private sector invest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