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4 毫秒
1.
开放式创新作为一种新型创新模式,为隐性知识获取提供通道,对提升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理论分析及对中原经济区高新技术企业的实证研究,得到如下发现:内向型开放式创新对技能型隐性知识获取有正向影响,外向型开放式创新对认知型隐性知识获取有正向影响;技能型和认知型隐性知识获取对突破性创新能力均有正向影响;技能型隐性知识获取在内向型开放式创新和突破性创新能力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认知型隐性知识获取在外向型开放式创新和突破性创新能力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开放式创新作为一种新型创新模式,为隐性知识获取提供通道,对提升企业突破性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理论分析及对中原经济区高新技术企业的实证研究,得到如下发现:内向型开放式创新对技能型隐性知识获取有正向影响,外向型开放式创新对认知型隐性知识获取有正向影响;技能型和认知型隐性知识获取对突破性创新能力均有正向影响;技能型隐性知识获取在内向型开放式创新和突破性创新能力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认知型隐性知识获取在外向型开放式创新和突破性创新能力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开放式创新视角,以231家企业作为样本,实证检验虚拟组织网络规模、网络结构通过知识资源获取路径对合作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网络规模对显性知识资源获取、合作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网络中心性对显性知识资源获取、隐性知识资源获取与合作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网络规模对隐性知识资源获取的影响不显著;显性知识资源获取在网络规模与合作创新绩效关系中发挥完全中介效应;隐性知识资源获取在网络中心性与合作创新绩效关系中发挥完全中介效应。结论可为丰富和完善虚拟组织持续创新理论及创新绩效理论奠定重要基础,具有实践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以孵化网络为背景,研究在孵企业如何在网络资源共享环境下有效获取资源,并通过网络化嵌入积累关系社会资本,提升创新绩效。构建了资源获取、关系社会资本与创新绩效关系的理论模型,以天津市206家在孵企业为样本,采用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对理论假设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在孵企业资源获取对创新效果和创新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孵企业资源获取对关系社会资本的信任和承诺维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孵企业关系社会资本中信任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承诺对创新绩效无显著影响;关系社会资本在资源获取和创新绩效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孵化网络为背景,研究在孵企业如何在网络资源共享环境下有效获取资源,并通过网络化嵌入积累关系社会资本,提升创新绩效。构建了资源获取、关系社会资本与创新绩效关系的理论模型,以天津市206家在孵企业为样本,采用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对理论假设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在孵企业资源获取对创新效果和创新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孵企业资源获取对关系社会资本的信任和承诺维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孵企业关系社会资本中信任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承诺对创新绩效无显著影响;关系社会资本在资源获取和创新绩效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团队知识冲突对企业突破性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日趋复杂和不确定的环境,进行突破性创新是企业的必然选择,而团队在企业突破性创新活动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在回顾团队异质性、团队冲突和团队社会资本对创新绩效影响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团队知识冲突对企业突破性创新绩效影响的概念模型,并从理论上分析了这一过程中组织学习的中介效应和社会资本的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7.
从知识视角出发,通过文献研究提出相关理论假设,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智力资本对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绩效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智力资本的3个关键因素对企业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绩效具有显著影响,而智力资本的不同维度对突破性创新具有不同的驱动作用。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关系资本3个因素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绩效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其中关系资本对突破性创新影响最大。研究结论可为企业有效实施智力资本积累,进而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战略提供决策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通过116个知识创新团队中93名领导和776名知识员工配对问卷调查,构建跨层次中介模型、跨层次调节中介模型,探析多层次导向的心理资本对知识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跨层次分析结果表明,个体心理资本与团队心理资本均对知识员工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心理契约在个体心理资本与创新绩效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但在团队心理资本与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并不明显;团队社会资本不仅能够增强个体心理资本对心理契约的认知能力,而且还可以调节心理契约在个体心理资本与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知识管理视角,考察企业家导向对后发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探究外部知识获取的中介作用和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通过对251家后发企业的样本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发现:①创新性、先动性及风险承担性正向影响后发企业创新绩效;②外部知识获取在企业家导向与后发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具有中介作用;③吸收能力不仅正向调节外部知识获取与后发企业创新绩效关系,还能提升外部知识获取的中介作用。该研究结论进一步深化了对企业家导向与后发企业创新绩效关系的认识,并对后发企业创新实践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从知识转移视角提出核心企业不同治理机制对模块化网络创新绩效影响的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结合268家以模块化方式运行的样本企业调研数据,运用层次回归分析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核心企业规则治理机制、合同治理机制和关系治理机制对模块化网络创新绩效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规则治理机制的影响最为显著;显性知识转移在规则治理机制、合同治理机制与模块化网络创新绩效之间发挥完全中介作用;隐性知识转移在关系治理机制与模块化网络创新绩效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可为核心企业更好地管理和运用模块化创新网络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构建了“知识连接—知识交互—创新绩效”概念模型,采取问卷调查法研究外部知识源连接、开放式创新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①知识连接多样性与知识连接深度对渐进性创新绩效、突破性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知识连接多样性对两类创新绩效的影响均高于知识连接深度;②内向型创新、外向型创新对于企业获取渐进性创新绩效及突破性创新绩效具有促进作用;③企业通过内向型创新能够将知识连接多样性、知识连接深度的价值转化为渐进性创新绩效及突破性创新绩效,而通过外向型创新能够将知识连接多样性、知识连接深度的价值转化为突破性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12.
知识资本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绝大多数研究表明,知识资本对组织绩效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知识资本是否会通过一些中介变量对组织绩效产生影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还鲜有涉及。以我国268家企业为调查样本,实证检验了知识资本、动态能力与组织绩效间关系。研究证实了知识资本不仅会对组织绩效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还会通过动态能力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组织绩效。研究结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知识资本的相关理论,为广大企业管理者正确理解知识资本的内涵,运用知识资本提升动态能力,进而创造良好的组织绩效提供了理论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基于社会资本的视角,利用问卷调查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探究了从业者对专业实践社区的参与行为对其创新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实践社区的社会资本对从业者创新绩效的提高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智力资本和心理安全在关系资本和认知资本与创新绩效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而在结构资本与创新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与知识基础观,构建“企业社会资本—知识流耦合—知识共创—服务创新绩效”的链式中介模型,运用层次回归分析法对405份企业样本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结构性、认知性、关系性社会资本均对服务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影响程度依次减弱;知识流耦合、知识共创在企业社会资本与服务创新绩效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研究可进一步夯实创新网络、社会资本理论基础,揭示企业社会资本通过知识作用路径影响服务创新绩效的内在机制,为服务企业提高创新绩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基于社会资本和知识管理理论,探讨了在中国关系社会背景下社会资本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检验了知识获取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揭示了供应链管理中社会资本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以及知识获取在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基于供应链视角,从供应商、企业内部、客户3个方面对社会资本进行了探讨,并运用278家制造企业的调研数据,采用线性回归及调节效应检验方法对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内部社会资本和客户社会资本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获取对社会资本(供应商、企业内部、客户)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6.
杨德林  胡晓  冯亚 《技术经济》2017,36(4):53-62
借助社会资本理论,探究了与企业经营密切相关的互联网应用——信息获取与社交沟通如何通过社会资本积累对创业绩效产生影响。利用来自中国2432家创业企业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社会资本中的服务者联系对互联网应用的信息获取维度与创业绩效的关系起部分中介作用;社会资本中的参与者联系对互联网应用的社交沟通维度与创业绩效的关系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
供应链企业创新绩效依赖于企业间有效的知识分享,而社会资本作为来自于供应链关系的资源集合体,既可以促进供应链企业间的知识分享,又会提升创新绩效.本文构建了供应链社会资本、知识分享和创新绩效三方关系的理论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分享是企业创新绩效的重要影响要素,发现了社会资本和供应链企业创新绩效的正相关关系,尤其是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和认知维度对供应链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促进作用,并揭示了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分享在社会资本和供应链企业创新绩效间的重要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利用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四地市企业的203份调研问卷,提出了互惠性与自利性企业文化、知识获取与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假设模型,运用统计分析软件对模型假设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互惠性企业文化对企业短期创新绩效和长期创新绩效均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自利性企业文化对短期创新绩效有正向作用,而对长期创新绩效有负向作用;互惠性企业文化对知识获取具有正向影响,自利性企业文化对知识获取影响不显著;知识获取在互惠性企业文化与创新绩效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9.
从知识创造的视角,提出了组织即兴、隐性知识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假设。利用对山东省部分城市技术型新创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对理论假设进行验证。结果显示:组织即兴有利于产生"即兴化知识";隐性知识在组织即兴与创新绩效之间发挥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20.
基于协同创新网络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从知识流动视角深入剖析协同创新联盟双元粘性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引入知识隐藏和知识吸收能力两个调节变量,构建“联盟双元粘性-知识流动-创新绩效”理论模型框架。通过对166家协同创新联盟企业样本数据进行分层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硬技术粘性与软技术粘性对联盟企业创新绩效均产生正向影响,知识扩散和知识溢出在联盟粘性与创新绩效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知识隐藏与知识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部分通过知识流动的中介效应实现,知识隐藏直接或间接正向调节双元联盟粘性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知识吸收能力在知识扩散与创新绩效之间具有倒U型调节作用。基于上述结论,提出联盟企业应正确认识不同类型联盟粘性对创新绩效的影响,重视基于知识合理化隐藏的非正式契约构建,联盟合作后期适当增加网络节点、拓宽知识获取渠道,通过知识有序流动促使联盟稳定合作关系形成,从而带动创新绩效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