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对京沪两地360名饭店员工的问卷调查,本文对饭店员工主观幸福感、情绪智力、情绪劳动策略和离职倾向之间的关系进了实证研究,重点考察了情绪劳动策略在情绪智力和离职倾向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主观幸福感在情绪劳动策略和离职倾向之间的调节作用.本研究的主要结论:(1)情绪智力、情绪劳动策略、主观幸福感均与离职倾向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2)情绪劳动策略的表层行为、深层行为在情绪智力对离职倾向的影响中起到了完全的中介作用.(3)情绪劳动策略的表层行为对离职倾向具有极其显著的正向影响,但主观幸福感在其中没有调节作用;深层行为和自然调节策略本身并不能直接负向影响离职倾向,这两种策略通过主观幸福感的调节作用而对离职倾向产生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2.
工作满意对情绪劳动策略影响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满意的员工会倾向采用什么情绪劳动策略?满意氛围是会显著加强或削弱员工情绪劳动策略对情绪耗竭的作用?文章试图去回答这两个问题。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某市一家国有大型企业五县市的42个营业厅和呼叫中心进行调查,在412份有效问卷的基础上,采用SPSS、Amos和HLM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工作满意对情绪劳动策略有显著影响,具体为:对表面行为存在显著负向影响;对深度行为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对中性调节存在显著正向影响。(2)情绪劳动策略对情绪耗竭有显著影响,具体为:表面行为对情绪耗竭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深度行为对情绪耗竭存在显著负向影响;中性调节对情绪耗竭存在显著负向影响。(3)满意氛围对情绪劳动策略与情绪耗竭之间的关系存在显著的微弱调节作用,具体为:满意氛围加强表面行为对情绪耗竭的正向作用;满意氛围对深度行为与情绪耗竭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满意氛围削弱中性调节对情绪耗竭的负向作用。最后文章认为:在这家国有大型企业中的42个服务团队,让员工快乐的工作不失为一个好策略。  相似文献   

3.
综合运用社会交换理论、资源保存理论与情绪管理相关理论,以职业承诺为调节变量,探讨感知组织支持对自我效能感及表层扮演与深层扮演两种情绪劳动策略的作用机制.通过对224份南京地区服务员样本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感知组织支持对深层扮演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自我效能感在感知组织支持与深层扮演之间起中介作用;职业承诺越高,感知组织支持对自我效能感的正向影响越强,进而对深层扮演产生更大的正面效应.研究成果深化对情绪劳动策略选择问题的认识,并为服务员情绪管理实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资源保存理论探索服务员工情绪劳动对服务创新的影响机制。本文采用来自36个团队的259名服务员工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员工深层扮演正向影响服务创新,情绪衰竭在表层扮演和深层扮演影响服务创新过程中均发挥了中介作用。此外,团队服务氛围增强了深层扮演与情绪衰竭的负向关系以及深层扮演通过情绪衰竭影响服务创新过程的间接关系。服务型组织有必要通过情绪管理培训、塑造积极的团队服务氛围等措施降低员工情绪衰竭,从而提高服务创新水平。  相似文献   

5.
《企业经济》2019,(12):96-102
基于资源保持理论并结合工作需求-资源模型,本研究探讨了工作需求和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影响员工幸福感的具体路径,以及工作-家庭冲突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工作需求能够正向影响情绪耗竭、负向影响工作满意度;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能够负向影响情绪耗竭、正向影响工作满意度;工作-家庭冲突完全中介工作需求和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部分中介工作需求与情绪耗竭之间的关系;工作-家庭冲突部分中介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和情绪耗竭、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因此,企业应关注员工的家庭需求,避免过高的工作需求,并给予员工家庭方面的支持,以帮助其平衡好工作和家庭并提升幸福感。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对服务行业350名员工的调查数据,探讨劳动关系氛围对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机理,并验证其是否通过情绪劳动的中介作用对创新行为产生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劳资双赢氛围和员工参与氛围与表层行为和深层行为都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劳资对立氛围与员工的深层行为有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员工的表层行为并未发现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劳资双赢氛围与员工参与氛围对创新行为都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劳资对立氛围与创新行为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通过中介效应检验,深层行为在劳动关系氛围与创新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表层行为在劳动关系氛围与创新行为的关系中不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企业经济》2016,(2):158-162
员工离职与企业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然而情绪管理是影响员工离职倾向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对组织情绪管理内涵进行界定,通过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实证研究方法对组织情绪管理和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分析了其对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研究表明:组织情绪管理的三个纬度分别对工作满意度起到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对离职倾向起到显著的负向影响作用;工作满意度的四个纬度分别对离职倾向起到显著的负向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四个纬度在组织情绪管理对离职倾向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非工作时间利用电子通讯工具进行工作沟通已成为组织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是随之而来的消极影响可能与组织的初心背道而驰。基于资源保存理论,探讨了非工作时间电子沟通对员工时间侵占行为的影响,以及情绪耗竭和自我牺牲型领导在其中的作用。通过对383名员工数据进行层次回归分析,研究发现:非工作时间电子沟通对员工时间侵占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情绪耗竭在两者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自我牺牲型领导负向调节了情绪耗竭对员工时间侵占行为的正向影响,并弱化了情绪耗竭在非工作时间电子沟通与员工时间侵占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本研究丰富了非工作时间电子沟通对员工行为的影响效应研究,同时为企业减少员工时间侵占行为提供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9.
组织政治氛围是员工离职倾向的重要前因变量,但现有文献还未对这种关系及作用机制进行系统研究。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引入员工沉默作为中介变量,以政治技能作为调节变量,构建被调节的中介模型,探讨组织政治氛围对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机制。通过线性回归、Bootstrap等方法对328份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组织政治氛围正向影响员工离职倾向,员工沉默在该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政治技能负向调节组织政治氛围与员工沉默之间的关系,政治技能负向调节了员工沉默在组织政治氛围与离职倾向之间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0.
李永泉 《企业导报》2013,(6):201-201
情绪劳动指员工在工作中表现出来令组织满意的情绪状态。本文从情绪劳动对员工满意度影响的角度出发,通过文献研究以及理论推导,得出结论:表层情绪劳动与员工工作满意度负相关,而深层的情绪劳动与员工工作满意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郝赋  闫晓飞  杨艳  辛洁  苏景宽 《价值工程》2015,(22):137-140
目的:探讨医护人员情绪劳动、工作倦怠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文章通过对西安市某三甲医院302名医护人员做调查;结果:1情绪劳动与工作倦怠显著相关,且对工作倦怠有一定的预测作用;2社会支持与工作倦怠呈负相关;3来自工作领域内的支持对情绪劳动和工作倦怠起调节作用、而家庭支持则未在情绪劳动与工作倦怠之间产生调节作用;结论:对于医护人员而言,情绪劳动影响工作倦怠,而组织支持在其间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员工非伦理行为广泛存在于各类组织中,并可能对组织及其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危害.本研究基于自我控制资源理论视角探讨员工非伦理行为的发生机制,有助于拓展员工非伦理行为的前因理论研究,并可为管理实践提供指导.通过对403名员工的实证调查研究发现:员工角色超载可能会导致非伦理行为的增加;角色超载对非伦理行为的这种正向影响可能通过情绪耗竭的中介传递;组织支持在角色超载对非伦理行为的影响过程中起调节作用,呈现一定的缓冲效应.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新生代员工为研究对象,旨在研究工作场所乐趣对员工离职意愿的影响,分析了组织嵌入在工作场所乐趣和员工离职关系中的中介作用.通过对310名新生代员工进行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工作场所乐趣对员工离职意愿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即新生代员工在工作场所中所感知到的乐趣程度越高,他们想要离开组织的意愿越低;同时研究发现组织嵌入在工作场所乐趣与员工离职意愿之间起到完全中介的作用,提高新生代员工的工作场所乐趣,有利于增加员工对组织的嵌入程度,进而降低员工离职意愿.基于实证结果,提出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科技企业员工创造力的激发与实现过程中,情绪等软性环境变量是关键性的前置影响因素,在不同行业具有差异性影响效应.本文通过对电子通讯、先进机械制造等科技企业的问卷调研,并运用Bootstrapping和Sobel等方法分析发现:在电子通讯、机械制造、化工食品、软件服务行业企业中,组织情绪能力对研发员工创新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外部互动在组织情绪能力与研发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间扮演部分中介角色.其中,在化工食品业企业中,组织情绪能力通过影响决策参与作用于研发员工创新行为;在机械制造业企业中,组织情绪能力通过影响外部互动作用于研发员工创新行为.本研究有助于弥补国际上关于组织层次情绪能力研究的不足,深化了我们对科技企业组织情绪能力拓展至创新管理实践行业差异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组织留人还是主管留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究竟是组织留人还是主管留人?现有的研究结果相互矛盾。文章通过对员工效忠组织、效忠主管和离职意愿的调查,并运用层次回归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效忠组织对离职意愿的影响要大于效忠主管对离职意愿的影响;而且,效忠组织在效忠主管与离职意愿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效忠主管对员工离职意愿的影响是透过效忠组织起作用的。  相似文献   

16.
基于情感事件理论,本文考察威权领导对下属反生产工作行为的双中介影响机制以及边界条件。通过对488名员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专权领导显著正向预测下属的组织指向反生产工作行为,负性情绪和自尊在专权领导和下属反生产行为中起中介作用; 尚严领导显著负向预测下属的组织指向反生产工作行为,且下属基于组织自尊中介了尚严领导和反生产行为关系;员工传统性在负性情绪与反生产行为间调节效应显著。本文试图厘清不同维度威权领导对员工反生产行为的作用机制及边界条件,以及拓展威权领导与反生产工作行为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7.
起源于丰田的精益生产已成为制造业的主流生产方式,大大提高了组织绩效和组织竞争力。然而,精益生产究竟会给员工的工作生活带来何种影响,学者观点尚有分歧。本文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出发,划分精益生产的工作要求和工作资源,并采用潜变量调节效应模型的无约束估计法,探讨精益生产对员工社会-心理学层面的影响;结果显示,精益工作要求会引发员工情绪耗竭,且在特定的工作要求下,工作资源支持能够削弱工作要求对情绪耗竭的影响;精益工作资源则使员工表现出高水平的工作投入,且当工作要求较高时,工作资源与工作投入的正向关系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8.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了青年员工志愿行为产生的被调节的中介作用模型,通过对386名企业青年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就当前我国企业青年员工亲社会价值取向和志愿行为以及企业组织支持的内在关联进行了实证研究.层级回归结果表明青年员工的亲社会价值取向可以显著预测其志愿行为,志愿意愿在该影响过程中起到显著的中介效应;同时,组织支持的两个维度(情感性支持和工具性支持)在志愿意愿与志愿行为间起到调节作用;亲社会价值取向通过志愿意愿影响志愿行为的中介效应受到组织支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对广西桂林市生产制造企业167名员工进行调查,研究工作嵌入、组织支持感及离职倾向之间的关系后发现,工作嵌入对组织支持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工作嵌入、组织支持感对离职倾向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且组织支持感在工作嵌入与离职倾向的关系中发挥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新生代员工组织政治知觉为前因变量、以心理契约破裂为中介变量,研究其离职倾向.首先,通过文献回顾和理论推导构建了组织政治知觉、心理契约破裂、领导一成员交换关系对新生代员工离职倾向发生影响的理论模型.然后基于对483名新生代员工的问卷调查,考察了组织政治知觉对新生代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并检验了领导一成员交换关系的调节效应以及心理契约破裂的中介效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新生代员工组织政治知觉和心理契约破裂显著影响离职倾向,心理契约破裂在组织政治知觉和离职倾向中起部分中介作用.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在组织政治知觉和心理契约破裂、心理契约破裂和离职倾向中均起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