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马尔库塞是西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20世纪50年代后,他致力于综合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思想,实现二者的“结合”。他吸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里关于“爱欲”本能的基本观点,将其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中关于剩余价值、异化劳动、人类解放等思想相结合。一方面,马尔库塞试图对弗洛伊德的理论进行修改和补充:他拓宽了弗洛伊德的“爱欲”涵义,使其不再局限于“性欲”的范围;他修改了弗洛伊德认为爱欲与文明相互对立的观点,提出了爱欲与文明共同协调发展的未来社会发展蓝图。另一方面,马尔库塞试图对马克思的思想进行“修正”:他引入“额外压抑”概念来修正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他用所谓的“爱欲解放”论来改造马克思的“人类解放”学说。马尔库塞的思想,对我们今天正确认识西方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很大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作为过时的、不应再“坚持”的“传统马克思主义”、用当代马克思主义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否定“传统马克思主义”、制造“传统马克思主义”与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割裂与对立的理论观点,提出不同意见。指出邓小平理论等当代马克思主义,是坚持与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成果。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是一脉相承的源与流的关系,是继承、坚持与发展的关系。不能用“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方法,否定马列主义与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都应系统地深入地掌握,都不能照搬照套,但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主导,不能以西方经济学为主导。更不能用西方经济学挤压和取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相似文献   

3.
尝试运用辩证逻辑观点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解读经济学理论:把马克思的《资本论》逻辑看作一个参照系;邓小平的“两重性逻辑”;汲取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合理思想;应用正一反一合辩证三段式解读经济学思想史以及例示微观经济学的辩证解读。  相似文献   

4.
麦格雷戈的“X理论-Y理论”是西方管理哲学演进的一个转折,在西方人的特性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评价了它在管理哲学方面的理论贡献和局限,并应用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5.
韩锡玲 《全国商情》2012,(17):91-92
针对当今西方学者先后提出的"民主和平论"和"文明冲突论"等观点,《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和当代战争》一书进行了有力回击。葛东升结合当今时代特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战争观,从而对上述西方流行理论进行了强力反驳,为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发展做出了贡献。当然,作者不进行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理论研究就进行理论创新的做法似乎还有商榷空间。而通过梳理出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理论发展脉络,将其与西方某些学者战争观进行比较后,再结合当今时代特征进行深化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做法是否过时也不失为一种较好的研究视角和思路。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05方案”思想政治理论新课程体系的变动.着重针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的特点,认为为确保新课程体系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在“概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领导意识与帝王意识、教材观点与学术观点、理论讲授与个案分析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评价标准与孔子最早提出的德性修养论的“知、情、意、行”评价标准相互吻合、相得益彰.具体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重“知”、养“情”、坚“意”、持“行”,以利于广泛宣传和深入推动,使马克思主义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  相似文献   

8.
近三十年来,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呈现出两种融合范式,一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由古典向新古典演化,二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异端经济学的融合,同时,也普遍具有三个显著特征,即研究的主题转换了、研究的领域扩大了、研究者之间的联系加强了。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学派主要有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生态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的马克思经济学等。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创新主要表现在对最近数十年中在西方经济学界发展起来的新的分析工具和新的研究方法的自觉应用,以及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9.
佚名 《大众商务》2005,(4X):23-25
差不多每一个外出打工的人,都有过“站”火车的经历——面对“站票”,人们要么自认倒霉,要么怨天尤人,要么咒骂铁道部门。然而,广东东莞一位叫郑芝兰的打工嫂,在尝过一次挨站之苦后,却从中发现了商机,靠出售小凳子闯出了一条谋生之路,既使站客免受挨站之苦,自己又着实赚了一把。  相似文献   

10.
文章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三位代表人物卢卡奇、葛兰西和马尔库塞主要著作中的人本主义思想进行了发掘和诠释,辩证分析了其人本主义思想的独特魅力和明显缺陷.将其与马克思的"人"的学说进行了比较研究.其主旨是为正确认知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一"一切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一个有益的参照.  相似文献   

11.
对于如何处理“两个转变”的关系问题,我国学术界有两种不同的看法。第一种观点认为,“两个转变”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不可偏废。因此,持这种观点的同志主张“两个转变”必须配套实施,同时进行。第二种观点认为,我国的体制改革已经历了17年的历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应放在第二位,而把增长方式的转变放在第一位,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推进。因此,持这种观点的同志离开体制的转变而孤立地研究增长方式的转变。笔者认为第一种观点正确地认识到了“两个转变”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这是十分重要的。然而仅仅认识到这一点还很…  相似文献   

12.
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对马克思价值理论研究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坚持理论创新的原则,从现实的经济生活出发,并按照马克思经济理论自身发展的逻辑,将这一理论不断地向前推进,因而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我们应该认真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经济理论,努力学习他们在科学研究上不迷信、不崇拜偶像和敢于标新立异、推陈出新的理论创新精神,以弥补我们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对会计目标理论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光明  王钦 《新智慧》2004,(11A):12-14
一、西方会计目标理论综述。1.西方会计目标理论体系中的两大学派。早期会计理论研究在方法上采用归纳法,多以描述会计是什么为主,因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会计目标可称为“描述性目标”。其产生的比较成熟的观点是早期的受托责任观,它是经管责任学派思想的最初形式。20世纪70年代前后,演绎法深得西方会计学界的推崇,出现了以说明会计应当是什么的理论,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会计目标可称为“规范性目标”。它期望通过会计目标的界定,明确会计应当提供什么样的信息,以期改进会计程序和结构,这就是决策有用学派的会计思想。  相似文献   

14.
意义理论是现代西方语言哲学研究的中心问题。“意义用法论”是影响较大的一个观点,被誉为“现代哲学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日常语言学派的代表人物奥期斯汀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把语言和使用者的关系纳入“意义”之中。塞尔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认为语方理论是行为理论的一部分,提出意向性理论,揭示了意义的能动、积极的一面。语用学研究在意义用法论和言语行为理论的基础上,从微观层面扩展到宏观层面,将语言在使用中涉及到的各种主客观因素都纳入其研究范围。人们开始在整个社会活动的大背景中来考察语言的意义,并将其看作是一个动态环境中的动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思潮是伴随着世界全球化,尤其是经济全球化而在西方兴起的一股强劲的思想潮流。近年来,全球化问题研究成为一个热点,一门显学,其涉及面非常宽泛,非常复杂。全球化问题研究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现实问题。不同学派学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观点,丰富和发展着全球化理论。本重点分析了全球化思潮兴起的背景与定义、主要流派和观点,对不同观点作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16.
兰州试验:第三方政府绩效评价新探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政府绩效评价作为一种科学管理手段,在我国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被外界称作“兰州试验”的第三方政府绩效评价活动,演示了地方政府绩效评价由内部评价转向外部评价.由重经济指标评价转向执政能力、服务质量等综合性指标评价。本文基于“兰州试验”的第三方政府绩效评价的观点.借鉴西方国家政府绩效评价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目标,探讨我国政府绩效评价未来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7.
葛兰西是20世纪最富独创性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之一。“市民社会”概念是葛兰西哲学体系中的一个核心的范畴。他从文化层面上阐释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方式开创了研究市民社会的新路径。或许在对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与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比较中,能达到对葛兰西市民社会思想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8.
信仰教育是当前思想理论教育的迫切任务;正确坚定的信仰是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抓好学风建设,引导他们在真正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思考实际问题,进行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人性”问题,自古以来就是哲学史上争论不休的问题,本文不准备讨论关于人性问题的一般哲学观点,而是从西方管理哲学的角度来谈人性问题。西方管理学说中曾先后提出了四种与管理有关的人性假设,即“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和“复杂人”的假设。这四种假设表明了西方管理界对于人性看法的一个演变历程。我们应该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我们的企业管理有一定的启发意义。“经济人”又称“实利人”,它的假设从一种享乐主义的哲学观点出发,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私利。人都…  相似文献   

20.
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 ,批判地加以继承和吸收 ,“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 ,一切立足于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服务于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 ,只有这样 ,才能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