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有些乡镇硬性规定干部创收,创收的途径之一是“挖税”。 挖税就是在自己辖区以外征收不属于自己征收的零散税。这无疑是扰乱国家金融秩序的事,但为了解决“吃饭”问题,部分乡镇还或明或暗地竞相制定优惠政策,即返还 30%左右的“回扣”鼓励干部找“客户”拉税源。乡干部为了完成创收并稳住“客户”长期合作,就把“回扣”全部或部分让给“客户”。有的干部甚至在税票上作所谓技术处理,将国税变通为地税征收,在大大降低了税率的基础上,自己再吃 30%的回扣,造成国家税收严重流失。这种挖税行为就好比是为了给自己碗里多盛点东西,而…  相似文献   

2.
七十年代后,乡镇中活跃着一支不是国家正式干部的干部队伍,由于他们具有“来自农民”、“不正式”、“有战斗力”的特征,于是,人们戏称他们是当代的“土八路”。  时下,乡镇机构改革在即,土八路很可能要“打行李走人”。在为他们把酒饯行之际,留下片言只字,好赖土八路来政界也走过一趟。  这里不书“欢调”,也不谱“悲歌”,就土八路的来龙去脉,来一个“实话实说”。一府两制  无论是“大跃进”后的乡改社(人民公社),还是八十年代改革中的社改乡,乡和社都是国家基层政权。这里既有国家干部——五湖四海的“铁饭碗”;又有…  相似文献   

3.
近日参加县上召开的乡镇长会,笔者听到所有乡镇长都反映所在乡镇站所事业干部工资无法保障,事业干部吃饭已成问题。不少事业干部莫说按档案工资发,就是乡财政每月200元人头经费都拖了几个月未有着落。由于干部自身基本生活已无保障,他们每日还在为生计发愁担忧,所以部分站所近乎瘫痪,多数干部已谈不上工作,更谈不上恪尽职守为人民好好服务了。有个镇还发生了乡干部饿晕倒的事。  相似文献   

4.
红月亮 《乡镇论坛》2008,(34):27-28
现在,在农村,与乡镇、村组干部交谈,常常听到他们发出这样的慨叹——手中没有“强硬”权力,遭遇权力“尴尬”:征收社会抚养费,部分村民不交钱;修公路征地,部分村民不出地,一户钉子户影响一条路;收取“一事一议”自筹资金,部分村民同样不愿出钱。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整体推进,许许多多基层干部深感农村工作越来越难做,并用“无奈”二字加以概括。症结何在?●政策上缺乏连续稳定性,体制不顺,机构膨胀.乡镇干部提拔晋升机会减少,工作安于现状,“上好班守好摊”。拿四川省为例,乡镇管辖区不合理,小的乡面积10多平方公里、近60个村,既不利于乡镇对村社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也不利于方便群众办事;行政管理不到位。普遍存在管理对象增多,范围扩大的问题,管理者受时间、精力限制,管理上常常是根不到边,纵不到底,干部教育、工作指导难以到位。县级部门不断向下延伸,乡镇…  相似文献   

6.
按照中国的行政干部级别划分,乡(镇)干部属级别最低的干部,也是最基层的干部,因而人们常说,乡(镇)干部级别低,待遇差,最辛苦。然而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还有一级没有级别、不是干部的干部———村干部,实际上他们才是群众心目中的基层干部。他们不拿国家俸禄,却干着党和政府的各项基层工作;虽不像国家干部那样每天按时上下班,但起早贪黑地工作是常事;上级政府的各项工作,最后大都是落实到村这一级干部来完成;理论上讲实行的是村民自治,实际上村两委(村党支部和村民委)上要对乡(镇)党委、政府负责,完成各项行政工作和…  相似文献   

7.
目前,不少乡镇还活跃着一批“编外干部”。所谓“编外干部”就是那些本身不是行政干部,但是却长期在乡镇从事行政工作的人员。这些编外干部大多是从乡镇教育和直属单位里借调或借用的,其工资及有关待遇由原单位发放。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这种“编外干部”现象非常普遍.在一个乡镇少则2-3人,多的达到10余人。他们在乡镇工作的时间,长则十年八年,短则一年半载。“编外干部”的大量存在,在乡镇基层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一是扰乱了正常的工作秩序。乡镇在借调、借用人员时,一般都是选用各单位的业务骨干、由于乡镇财政、税务、工商、…  相似文献   

8.
刘文 《乡镇论坛》2014,(28):21-21
据媒体报道,今年安徽省宣城市针对乡镇干部出台了最严“课程表”。规定工作日期间,乡镇每晚安排一定数量干部住乡,其中领导班子成员不少于2人,党政“一把手”每周不少于3晚。制度的出台究竟成效如何?对无故不住乡的干部,一年内达一次的通报批评;达二次的,诫勉谈话;三次以上的,年度考核直接定为不称职,并予组织处理。  相似文献   

9.
农业特产税的征收范围是在林果、水产等生产项目之内。但是,笔者在农村采访时了解到,山东成武县的部分乡镇或村,为了减少工作环节,他们很少深入村户进行调查摸底,去丈量每户农业特产的生产面积,而是在一年一度的提留征收中按人口或耕地分摊。这样一来,拥有农业特产多的户没有多纳税,少的户也跟着没少纳,失去了征收特产税的意义,且人为地增加了部分群众的经济负担。眼下,填写、落实《农民负担卡》工作即将开始,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对该项工作的督导,并希望有农业特产征收任务的乡镇或村的干部,真正扑下身子,多深入村户、地块,多…  相似文献   

10.
从今年开始,陕西省将全面取消农业税,这对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无疑是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举措。乡镇财政所处在农村工作的最前沿,过去,财税干部长年奔波于山岭农户间,费尽周折征收农业税,占据了主要的工作精力。现在农业税取消了,部分乡财干部感到茫然,一些乡镇领导也觉得乡镇财政干部无事可做了。其实,农业税取消后,乡镇财政所工作任务不是减轻了,而是更重了。现就略阳县取消农业税后如何搞好乡镇财政工作提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见证者话语     
“农民有80%的愿望乡镇根本就无法满足,乡镇的工作有80%不为农民所欢迎.有80%的干部和农民的积极性得不到调动,更为严重的是.乡镇干部的工资都得不到保障,怎么能够真正地帮助农民服务农民呢?”我和作者陈文胜先生一样,也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祖祖辈辈都是朴实的农民。父母兄弟都在农村,特别是作为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农民。  相似文献   

12.
请关心乡镇干部的健康编辑同志:最近,在农村工作调查,发现某乡政府机关在编干部28人,有半数以上的患有各种疾病。其中1人在家修养,3人住院治疗,其余的大都是药丸随身带。到其他乡镇了解,也有类似情况。乡镇干部长年工作在农村最基层,工作任务繁重,吃不好,睡...  相似文献   

13.
由一两个乡干部包一个村,所包村的各项任务。指标的完成情况同包村干部的政治、经济利益相挂钩.我们称之为“乡干包村制”。调查表明,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乡干部包村制已远远适应不了当前农村工作的要求,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已有碍于农村工作的开展,其主要弊病是:l、在职责分工上该专不能专。乡镇机关是由众多的“线”构成的“块”。目前,乡镇机关干部编制,平均50人,除了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两办”人员不在线上外,其余40多人均在“线”上,诸如组织、宣传、纪检、共青团、妇联、信访、统战、民政、司法、计生、房建、文教、科技…  相似文献   

14.
广西来宾市兴宾区201名“选拔生”命运多舛。10年前,他们作为优秀大中专生被选拔到基层挂职,并纳入干部管理,工作两三年后,在有编制的情况下,可择优录用到政府机关工作,甚至被提拔为乡镇领导。10年后,他们面临被解聘辞退。  相似文献   

15.
还是“实在”一点好前段时间,我在参加乡镇科级干部年度工作考核中感到:对反映比较好的乡镇科级干部有一个共同的评价,即“实在”。其一是说话实在。有啥说啥,直接了当,通俗易懂,不拐弯抹角“绕弯弯”,也不油腔滑调、高谈阔论,不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其二是办事实在...  相似文献   

16.
红月亮 《乡镇论坛》2008,(22):25-26
现在,一些镇村干部把计划生育工作的主旨搞“歪”了:干部抓计划生育工作的目的不是控制超生、减少和消除非法生育,而是把它当作经济工作在抓,当作争收创收、增加本级财政收入和解决计生干部福利待遇的事情在突击。罚款、交钱,征收社会抚养费完全成了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抓手。超生了就交钱,交钱就“可以”超生。计生干部不是把工作重心放在如何预防和减少非法生育,而是放在“你生孩子就交钱,你交了钱就了事”这纯粹为多征收社会抚养费而征收社会抚养费上。  相似文献   

17.
从2005年开始,湖北省试点推进以“乡财县管”为主要内容的乡镇财政管理方式改革。截至2007年底.湖北省99个没立乡镇财政的县(市、区、中有71个推行了“乡财县管”,其比重为71.72%;其中实行“乡财县管”的乡镇数为787个,占全省1172个乡镇数的66.15%。其他县(市、区)拟全部推行此项改革。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农村村提留、乡统筹及农业税的征收难度越来越大,乡镇人民政府申请人民法院执行税费征收案件大幅度上升。许多乡镇把申请法院执行作为解决收费难的“救身符”,以申请执行,转移责任而后快。笔者以为,农村税费征收案件的执行,事关法律的威严、农村的稳定、农民的切身利益,过多地强制执行势必影响农村党群干群关系,影响农村各项工作的持久开展。无论是乡镇政府还是人民法院,对税费征收案件的执行都要持慎重态度,很好地把握一个度。 收费难的成因要具体分析   农村收费难不是一县一乡的个别现象,而是全国各地普遍存在的…  相似文献   

19.
化解“催粮催款”难题的方法谢晓鸣近几年来,苏北部分乡镇的一些农户拖欠拒交乡、村提留款以及粮油定购任务的问题显得较为突出。每到夏秋两季过后,乡镇干部为此都要投入很大的精力,村组干部更是感到左右为难,他们往往要磨破嘴、跑断腿做农户工作,硬着头皮催其上交,...  相似文献   

20.
也谈“理解万岁”石代友没有当过乡镇干部的人,无法想象乡镇干部的难处与苦楚。他们工作在最基层,直接同广大人民群众打交道,虽说是执行公务,落实国策,但所承担的难度之大,所感受的委屈之多,局外人是绝难相信的。笔者身为一名乡干部,想结合自己的具体经历谈一谈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