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2012年美日欧起诉中国限制稀土出口案是2009年中国原材料案的演化升级,深入剖析这场资源争夺升级战的背景、WTO法上稀土限制措施的地位以及中国政府针对稀土案的抗辩依据,对于维护我国国际贸易利益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WTO一审裁定中国对稀土等出口限制措施与WTO规则相抵触,这是继“原材料案”之后,中国在资源保护政策领域的又一次失利,美国等则可谓通过争端解决机制“一石击二鸟”。本案中,原被告围绕中国稀土出口限制措施的事实、法律实体和法律程序展开了激烈博弈;与此同时,裁判者内部对于相关法律问题的理解也开始出现分歧。本文对这起法律争议进行了评析,指出对中国而言,经历了WTO一系列败诉案例之后,对于自然资源出口的规制逻辑更应着眼于可持续发展和国际规则,以确保法律、政策和措施的合规性。  相似文献   

3.
<正>日内瓦时间3月26日,世界贸易组织公布了美国、欧盟、日本诉中国稀土、钨、钼相关产品出口管理措施案专家组报告。商务部条约法律司负责人就此发表谈话表示,专家组认可中方对稀土、钨、钼采取的综合性资源与环境保护措施,驳回了欧盟关于申请钼出口配额企业的"出口实绩"要求歧视外国企业的主张,中方对此表示赞赏。对于专家组裁定中方涉案产品的出口关税、出口配额,以及出口配额管理和分配措施不符  相似文献   

4.
稀土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应用日益广泛,我国稀土产业发展需要资源战略、生态战略、科技战略、人才战略和国际战略的共同支撑。围绕稀土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本着"动态调整"、"输出与储备双管齐下"的基本思路,着力构建集"储备政策、环保政策、财税政策、产业政策、贸易政策"为一体的、促进稀土产业有序竞争、推动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政策体系,从而使我国稀土资源优势上升为全产业链的国际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5.
2010年以来,中国对稀土元素产品的出口限制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虽然稀土出口限制措施与2009年中国有关限制若干原材料出口措施案中的涉诉措施有类似之处,实质均是中国与其他WTO成员方之间对关键资源的攻守博弈,但在具体形式上又有发展。本文将结合WTO规则及其最新的争端解决实践,深入探究其实质与发展,试图提出应对措施,以期能更好地对这一潜在贸易争端做好充分准备,进而维护中国的正当利益。  相似文献   

6.
论文从稀土产品出口技术内涵的角度,深化认识了中国稀土产品出口竞争力及其变化趋势,指出:中国稀土产品出口规模一直较大,出口产品结构一直处于调整状态,出口产品的技术内涵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中国稀土产业的最主要问题不在于结构不够优化,而在于高附加值产品技术含量较低;中国稀土产品"Rodrik悖论"不显著。要进一步促进稀土产业的良性发展,必须在促进稀土产业结构升级和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的同时提高各大类稀土产品的技术内涵,并与发达国家积极开展合作,在世界范围内调配资源,"请进来"的同时也要"走出去"。  相似文献   

7.
"刘涌案"和"袁宝璟案"的审理凸显了法律的公平和正义等价值;两案审判的曲折过程反映的是我国司法工作没有得到实质意义上的独立,人们的法律信仰依然存在缺失.保障司法独立,强化人们的法律信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8.
稀土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应用日益广泛,我国稀土产业发展需要资源战略、生态战略、科技战略、人才战略和国际战略的共同支撑.围绕稀土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本着“动态调整”、“输出与储备双管齐下”的基本思路,着力构建集“储备政策、环保政策、财税政策、产业政策、贸易政策”为一体的、促进稀土产业有序竞争、推动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政策体系,从而使我国稀土资源优势上升为全产业链的国际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9.
对赌协议即估值调整机制,是境外私募投资者常用的投资工具。随着我国金融及资本市场的发展,对赌协议在私募股权领域的运用日益频繁。由于我国法律对此无明文规定,对赌协议的效力长期存在不确定性。最高人民法院对"中国PE对赌第一案"——"海富案"的对赌协议效力之认定,为对赌协议在私募股权领域的应用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不仅肯定了投资方与目标公司股东之间对赌协议的有效性,也为对赌协议当事人防范对赌风险,提供了法律指向。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中国与155个国家1995年~2009年间的进口数据,以引力模型分析中非贸易特征。在模型中引入两个与中国对外贸易紧密相关的制度变量——是否承认"一个中国"和是否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来考察政治因素对于中非贸易的影响,并将非洲国家分为资源丰富国、沿海资源贫乏国和内陆资源贫乏国三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于资源丰富国具有显著的过度进口倾向,而对于沿海资源贫乏国和内陆资源贫乏国存在不同程度的进口不足。这一结论可以为中国政府旨在改进中非贸易而提出的"扩大中非贸易规模并优化贸易结构"提供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产和储备国,占全球稀土出口50%以上的市场份额.但由于定价权的缺失,我国稀土出口对国际价格影响微弱,总量上的"大国"优势并未转化为现实的贸易利得,呈现出"福利恶化型增长".总量看,稀土国际进出口市场均存在明显的寡头垄断性,但进口方微观市场影响力的强大使国际稀土处于买方市场状态.因此,我国应注重稀...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HS-6位数级微观贸易数据与帕式指数,测度了1993~2014年间中日稀土产品价格贸易条件,并实证检验了决定中日稀土产品价格贸易条件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显示:第一,中日稀土产品总体价格贸易条件在总体上趋于恶化;中低端产品价格贸易条件波动较大,且总体上改善;高端产品价格贸易条件持续恶化。第二,中日稀土产品出口量、经济规模对三组价格贸易条件都有负面影响;劳动生产率、汇率对三组价格贸易条件都有促进作用;出口产品结构对总体价格贸易条件、中低端产品价格贸易条件有负面影响,对高端产品价格贸易条件有正面影响。第三,在出口管制手段违反国际规则而被禁用的情况下,中国通过环境税、资源税等国内规制手段继续控制稀土产品的出口量,引导企业完善定价机制,并继续提高稀土产品技术水平,减少对日本高技术稀土产品的依赖,有利于促进中国稀土产品价格的合理回归,增加贸易利得。  相似文献   

13.
2012年3月,美国、欧盟与日本将中国稀土出口限制措施诉诸WTO争端解决机制。“原材料案”的裁决已经从总体上否认了中国援引GATT1994第20条的权利,考虑到该裁决对以后案件具有一定劝导力的客观事实,中国政府应从安全例外视角深入研究稀土出口限制措施,并在坚持援引一般例外条款的同时,将援引安全例外条款作为抗辩重点,以期有效应对稀土争端,进而维护正当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文化贸易发展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进程的加快,文化贸易变得日益重要。制约中国文化贸易发展的因素主要表现在观念定位落后、缺乏主体、政府扶持对外文化贸易的相关政策不到位以及运作机制上的制约。保持经济时持续健康发展是一国文化发达的基础,借鉴和创新是一国文化资源丰厚的保证,转变观念是发展文化贸易的前提,建立完整的国家文化产业政策和法律体系是发展文化贸易的制度环境,同时要按国际文化市场的需求对国内的文化产品进行精加工,引进国外先进的营销手段和营销方式。  相似文献   

15.
采用HS?6位数级微观贸易数据,计算2001—2012年中国稀土产品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并进一步分析相对出口规制程度、相对产量与出口增长二元边际之间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中国稀土产品出口规制政策对稀土产品出口增长的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都有促进作用,其中对集约边际的影响更大;而相对产量对二元边际有负面影响。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随着稀土产品出口规制政策的逐步弱化,应加强对稀土产业的生产规制,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的转变;并积极开拓新的出口市场,促进稀土产业的良性扩张。  相似文献   

16.
世界组织与其前身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相比,进一步致力于关税与非关税贸易壁垒的拆除,更为有效地推动了全球贸易自由化与国际贸易法律的贯彻和执行。世贸组织威信的源泉则主要来自其内部强有力的争端解决机制。但香蕉案却了暴露了这一机制本身在执行环节中存在严重缺陷,亟需加以修正。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在世界稀土市场上占据较高份额,却并不能掌握稀土定价权。究其原因,中国稀土行业仍存在集中度低、产业链短、开采方式落后、缺乏管理等问题,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国际压力与挑战。实施资源战略储备、推动行业整合、加强监督管理、开展国际合作等途径,有助于稀土行业走上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夏伟 《大众商务》2010,(8):45-45
融通基金原基金经理张野"老鼠仓"案曝光以来,基金"老鼠仓"再次成为社会热议论题之一,2008年出台的《基金管理公司公平交易制度指导意见》对此问题做出了相关的制度约束,《刑法修正案(七)》也将"老鼠仓"作为内幕交易的一种对其进行法律规制。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对融通基金原基金经理张野"老鼠仓"一案进行分析,阐释基金"老鼠仓"所涉及的几个主要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9.
法律原则是法律规范的主要类型之一,是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主要的判断标准为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及其合理性分析。本文主要通过"周口平坟案"入手,来剖析政府行政行为在合法性与合理性判断标准下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杨佳袭警案"和"周老虎案"是2008年中国轰动一时的两件大案.法律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辩护权的意义就是为了更准确的查明案件的真相和尊重他们的权利,和司法体系相比,被告人是处于相对弱势的群体中,而当下法律体系存在的对被告人委托辩护权利的侵犯的事实,使众人对司法体系中的一些制度产生质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