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国个人征信体系建设初见端倪,个人征信体系的模式选择应研析和借鉴国外私营征信模式和公共征信模式的经验。国外较为成熟的私营征信模式数据来源广泛,并通过合同协议的方式取得,征信产品较丰富,付费使用,采取市场化运作;公共征信模式数据来源较窄,主要通过法律的强制性规定获取,免费使用,不进行市场化运作。两种模式的选择取决于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信用水平、法律背景以及征信理念等。我国构建个人征信体系过程中,仍要立足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并结合我国继续深化改革、释放改革红利的需要,逐步发展和完善,应在地区试点的经验基础上,逐步推广,并采取公共征信模式,在条件完善时再向私营征信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2.
完善的征信体系是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信用缺失问题的重要举措。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较为成熟的征信体系,尤以美国最为发达。总结美国征信体系的征信法律体系健全、征信监管框架完备、运作机制市场化、信用评分模型先进等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提出我国征信体系的发展模式:坚持公共征信模式,依托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构建完备的征信业监管框架,采用使用方付费的征信付费方式,采取适度垄断的发展方式并引入竞争机制。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公共个人征信体系和私营个人征信体系两种模式的分析和比较,认为以公共征信系统为主体、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辅之以私营个人征信系统,是我国个人征信体系发展模式的现实选择。同时,强调法制建设对于个人征信体系的重要性和放开信用消费机构;隹入限制对个人征信体系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的征信产品仍以信用报告为主,征信产品的供求并未完全市场化运作,这与该类产品性质有很大的关系。从论证征信产品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出发,进而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其价格决定,并探讨我国征信行业未来发展模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公共征信建设主要在国家与地方两个层面展开,中国人民银行和商务部实质上构成了国家层面公共征信建设的主体,各省区市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依托开展了区域性公共征信建设。这使得我国公共征信形成条块分割与局部垄断共存的碎片化局面,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共征信发展的空间。今后,应通过信用立法、制定相关政策等,解决我国公共征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借鉴西方经验 健全我国社会征信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征信体系是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和核心。国外征信体系包括以美、英为代表的民营征信管理体系,以法、德为代表的公共征信管理体系和以日本为代表的会员制征信管理体系。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健全的征信机构网络和有效竞争的市场格局、强烈的信用意识和完善的监督管理及行业自律是国外征信体系发展的保障。借鉴西方国家征信体系发展的做法和经验,结合近年来我国征信业的发展现状,从法律法规、征信数据库、行业协会、政府职能、征信业发展模式、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征信人才、征信市场需求等方面采取措施,促进我国社会征信体系的完善,是我国征信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征信业管理条例》的出台、经济金融发展和信息科技进步为我国征信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我国征信业有其现实的基础和特点,综合比较国外征信业的发展模式,我国征信业应采取适度监管下的公共征信机构和社会征信机构并存,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征信业采取的是以市场化为主的发展模式,这与日本的征信发展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有相似之处。分析日本征信市场发展的特点,认为我国应加快征信法律法规建设,鼓励发展市场化运作的民营征信机构,激活金融机构对于征信业的潜在需求,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与带动作用等,以促进我国征信行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分析商务诚信存在的主要问题、破解原理、征信难点,以及国际上主要的征信模式和我国征信市场现状,提出应建立以公共信用信息服务为基础,以金融业统一征信平台、行业信用信息交换平台和第三方专业征信服务为主体,以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征信体系,形成不同征信机构各司其职、相互补充、互为支撑的商务征信市场格局。  相似文献   

10.
台湾征信业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台湾征信业随着台湾经济的现代化进程而跌宕起伏,从1931年至今已有80年历史。在公共征信与私营征信机构的差异定位、征信市场监管、征信产品设计与开发以及推进征信业国际化等方面,台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于大陆征信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信用、征信、信贷征信这三个概念,在内涵上层层递进,为构建社会信用体系提供了逻辑思路和着眼点。完善、高效的信用体系,应该是包括法律法规、道德规范、信用服务、政府监管和信息系统建设在内的综合性系统工程。为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一方面应以信贷征信带动整个征信行业发展:由人民银行主导统筹公共征信与商业征信发展;以人民银行为主体推动建立征信监管体系;以人民银行信息数据库为基础完善征信数据库。另一方面,需要以征信发展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征信立法进程,加强征信宣传教育,培育征信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2.
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借鉴国际个人征信制度的发展历程,着重研究个人信用信息的征集、使用与信息主体权益的保护问题,并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出建立健全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个人征信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征信体系建设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降低信用风险,净化社会信用环境。近年来,我国征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征信业的发展才刚刚起步,还存在极大的提升空间。针对现阶段我国征信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法规建设滞后、信息垄断严重、征信机构公信力不高等问题,提出我国征信法规体系建设、征信机构的专业化建设以及征信的管理体系建设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村征信制度的建立、健全与完善事关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大局,而完善的农户信用信息共享机制是农村征信制度建立的基础。信息共享过程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共享激励的问题,而共享主体福利水平的提高可以看作是共享实现的条件之一。通过采用多目标规划模型、效用函数等理论证明:共享后各主体的福利确实得到了改进,信用信息资源实现了最优配置。针对湖北省省情,应通过尽快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政府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协调机制,坚持公共运营与市场化两条腿走路,加快制定征信行业技术标准,改善农户的福利水平,实现农户信用信息的共享。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征信体系发展中存在着征信立法滞后、政府对征信业的行业管理处于无序状态、征信资料权威性和系统性不强、信用数据条块分割、征信数据库管理落后等问题。今后,应借鉴国外经验,加快对征信业的立法进程,做好征信宣传工作,打造守信政府,做好征信数据库建设相关工作,推进信用评级市场培育和发展等,以推进我国征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6.
为调和个人信用信息主体与征信者之间的利益冲突,我国宜保护主体权益并予以限制。通过比较分析美欧制度和我国现行法可知,后者存在着保护对象与方式等缺陷。对此我国应按照产权规则确立个人信用信息权制度,采取积极手段完整地保护主体的人格尊严自由及经济利益;而立法者为限制权利应做出区分式的制度安排,以具体满足征信所代表的公共利益与交易者私益,并回应不同利益诉求下征信者与信息主体之间力量对比差异导致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7.
我国征信制度不完善成为制约消费信贷发展的极大障碍,主要表现在:个人信用信息封锁、个人信用评估指标体系不完善、个人信用中介机构运作不规范等。比较和借鉴发达国家个人征信制度的模式特点和有益经验,提出我国应选择以政府和央行为主导、以会员制为核心、以股份有限公司为主体的个人征信制度模式,以及加快个人信用数据库建设、促进个人信用中介机构发展、健全征信法律等现实策略。  相似文献   

18.
根据当前我国农村征信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分析我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面临的困境,认为应建立全国统一的农户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加快农村征信服务体系建设相关法规制度的出台,提高农户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应用成效,以构建我国新农村征信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