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基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盈余管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公司治理结构是影响盈余管理的重要因素。我国上市公司“一股独大,股权分裂,国有股产权缺位,内部人控制”失衡治理结构不但无法有效约束盈余管理,反而激励盈余管理产生,是导致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资本市场动机特殊现象的根源。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一些上市公司存在的盈余管理行为,在资本市场上造成了较严重的影响,损害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本文按照上市公司所处不同时期,对其盈余管理的动机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3.
尽管盈余管理形式上表现为企业会计过程中的一种技术规范,但本质上都是管理者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利用会计准则的弹性与股东展开博弈的过程,盈余管理产生的前提条件是博弈关系。本文运用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系统分析了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效用和动机,就如何加强对盈余管理的控制以消除其带来的负面效应提出了若干治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伟  许敏 《经济师》2005,(4):159-160
文章回顾了上世纪 80年代以来国内外对盈余管理的一些认识和研究 ,指出盈余管理不同于利润操纵和会计造假 ,而是一种合规行为。从盈余管理产生的动机出发 ,提出盈余管理的不可避免性和治理的必要性。阐述了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并给出了盈余管理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5.
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主要有:追求利润最大化、节约税收和管理者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与积极影响相比,盈余管理更多地为企业和投资者带来了消极影响.为了引导企业进行正确的盈余管理,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加快会计法律制度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企业内部控制;通过改变审计委托人来调整盈余管理的博弈方,以强化审计监督.  相似文献   

6.
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主要有:追求利润最大化、节约税收和管理者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与积极影响相比,盈余管理更多地为企业和投资者带来了消极影响。为了引导企业进行正确的盈余管理,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加快会计法律制度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企业内部控制;通过改变审计委托人来调整盈余管理的博弈方,以强化审计监督。  相似文献   

7.
何存花 《生产力研究》2006,(2):238-239,245
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应当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要给经理人以充分的自由去管理好企业,股东不能对其做过多的干预;二是保证经理人从股东的利益出发,运用这些自由去管理企业,即经理人能够得到有效的激励和监督。前者给经理人创造了盈余管理的条件;后者在压缩经理人盈余管理空间的同时,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激发了经理人盈余管理的动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后一个问题的解决是通过内、外两部分治理结构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8.
文章分析了我国企业盈余管理的动机及方法,探讨了企业盈余管理在金融信息时代的新分类,总结分析了盈余管理的影响,在最后提出了对盈余管理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宋宏丹 《经济师》2010,(9):174-175
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信息不仅会影响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决策,还会影响到个体间财富的分配以及企业间的资源分配等,因此在种种利益驱使之下,企业产生了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文章主要从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出发,研究企业通过收入确认而进行的盈余管理方法,使政府、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更好的了解会计信息。  相似文献   

10.
在国外 ,盈余管理(EarningsManagement)已有近20年的研究历史 ,但在我国才刚刚起步 ,盈余管理行为不利于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会造成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会计信息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证 ,这将导致大量短期行为和虚假会计信息的出现 ,使所有者的利益受到严重的损害 ,影响公司的健康发展。基于此 ,本文通过分析公司治理结构中产生盈余管理行为的原因 ,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1公司治理中产生盈余管理行为的原因1 1大股东控制公司治理结构是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共同组成的一种相互制约的机制。全体股东组成股东大会 ,选举产生董事会 …  相似文献   

11.
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研发支出采取有条件资本化模式。分析了盈余管理对研发支出资本化金额的影响,发现研发支出资本化不仅受到盈余管理动机的影响,还受到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仅在高盈余管理程度公司中,盈余管理动机才显著影响研发支出资本化金额。进而研究了盈余管理对研发支出资本化市场定价的影响,并提出市场会依据企业整体盈余管理程度来判断研发支出资本化所传递的未来盈利信号的真实性。研究结果证实,在不考虑盈余管理程度的情况下,市场无法对研发支出资本化定价;在区分盈余管理程度后,低盈余管理程度公司的研发支出资本化具有正的定价,高盈余管理程度公司的研发支出资本化具有负的定价。  相似文献   

12.
自魁奈提出"纯产品"学说以来,经济学家对剩余认识的分歧一直难以弥合,这是由他们对剩余研究的目的决定的,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研究剩余的来源或源泉都是为了给剩余的归属即剩余的占有找到更"合理"的出路,与剩余的真正来源无关.由他们所戴的理论有色眼镜所决定,经济学家把剩余的来源分为劳动说、创新说、不确定性说和监督说.劳动说体现的是社会公平正义,创新说注重的是激励,不确定性说强调了企业家的责任,监督说意在减少偷懒.只要我们不怀任何偏见,这些不同的学说就会为解决目前的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矛盾提供有效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以往对于员工创新行为的研究大多基于组织行为学个体激励视角,从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展开。从社会心理学印象管理动机出发,将其分为获得型和防御型,分别探究其对创新行为的不同作用机制。结果发现:①获得型印象管理动机对创新行为具有促进作用,防御型印象管理动机对创新行为具有阻碍作用;②获得型/防御型印象管理动机对创新行为的促进/阻碍作用通过角色认同的中介机制形成;③领导积极/消极反馈增强了获得型/防御型印象管理动机对角色认同的促进/阻碍作用。研究成果不仅从社会心理学视角探索了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新路径,丰富与拓展了中国情境下个体创新行为理论体系,同时还拓展了印象管理动机在组织管理领域的应用,诠释了已有研究存在的分歧。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examines host governments' motivation for restricting ownership shares of multinational firms (MNFs) i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projects. An MNF with a productivity advantage is willing to invest in a host country. The host government wants to capture the MNF's surplus yet cannot observe it due to the MNF's private information about its firm-specific advantage. In contrast, a joint venture (JV) partner might observe this surplus depending on its ownership share. The host government can alleviate its informational constraints by using ownership restrictions to force a JV. This calls into question the wisdom of calls for ‘liberalizing’ FDI flows by the wholesale elimination of domestic JV requirements. We show that the optimal mechanism involves ownership restrictions that decrease as the size of the MNF's firm-specific advantage increases.  相似文献   

15.
严太华  李迎梅 《经济问题》2008,(11):100-102
从经济、制度、技术和国际层面分析了我国出现流动性过剩的原因,以及这种流动性过剩所带来的潜在风险;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应对不断深化的流动性过剩的措施:提高风险定价能力,拓展新的贷款业务、尝试与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合作,开展混业经营以及加快金融创新,增强商业银行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6.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已成为影响河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针对“十一五”期间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河北省的路径选择是: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建立统筹城乡就业的管理体制;加快城镇化进程;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  相似文献   

17.
以2007—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零盈余、上期盈余和分析师预测盈余对真实盈余管理动机进行刻画识别,检验公司在真实盈余管理动机下削减R&D支出对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与其它动机相比,真实盈余管理动机下的R&D削减会导致未来三期更低的创新产出、创新质量及创新效率。进一步,扩大盈余管理识别范围、使用全样本进行双重差分、替换被解释变量分别检验后,结果依然稳健。  相似文献   

18.
为了将稀缺的资本配置到优秀上市公司中,避免恶意融资,中国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的配股融资行为进行了限制并直接诱发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因此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虚增报告盈余以达到“配股资格线”的可能性,这是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政策诱因。我们应采取一系列措施抑制大股东的盈余管理行为,如完善对中小股东权益的法律保护,完善股权结构,加强审计力度和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程度等。  相似文献   

19.
采用案例研究法,以绿大地的存货减值准备计提为出发点,试图找出绿大地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证据,进而挖掘出其盈余管理的手段与动机。研究结果表明:绿大地通过资产减值准备"经常性损益"项目与"非经常性损益"之间"分类转移"的方式实施盈余管理,主要动机在于为第二年扭亏为盈做准备,避免被ST,以满足资本市场的监管要求。  相似文献   

20.
周杨  王征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15):154-156
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逐步向知识型企业转变,组织治理问题和知识型员工激励问题成为新一轮研究热点。科研型组织具有高专用性人力资本、低权力距离、平衡性心理契约和高成就动机的特点,使得科研型组织的管理和激励存在很强的复杂性。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分析科研型组织员工的禀赋特征,从科研型组织员工心理状态出发,选取高成就动机的激励理论模型,以进入权作为主要激励因素,总结出一套适合于科研型组织治理的权变激励机制,为高新企业的治理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