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起良 《经济》2011,(3):34-35
2010年度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和税务审计工作已经开始。自2008年实施的新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合理的工资、薪金可予以据实扣除,这意味着取消了对内资企业按计税工资进行税前扣除的歧视性规定,同时避免了对于职工工资薪金这部分所得的同一所得性质的重复课税,这也是新企业所得税法最大的亮点。通过2008、  相似文献   

2.
《经济师》2015,(10)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据实扣除。在实际业务当中,企业及税务机关对据实扣除具有不同的理解,给企业所得税的征收造成了一定的混乱。文章分析了不同情况下,如何理解企业的工资薪金支出的据实扣除。工资薪金支出的扣除,既不是单纯的权责发生制,也不是单纯的收付实现制。  相似文献   

3.
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的费用扣除标准的确定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并且涉及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过程.本文主要阐述了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的费用扣除标准的概念及研究目的、意义,论证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费用扣除标准存在的缺陷,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调整我国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费用扣除标准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慧 《时代经贸》2010,(24):228-229
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的费用扣除标准的确定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并且涉及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过程。本文主要阐述了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的费用扣除标准的概念及研究目的、意义,论证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费用扣除标准存在的缺陷,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调整我国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费用扣除标准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从社会保障税的制度设计要求来看,我国所得税在制度设计和政策上存在着不完善与不规范之处。1·企业所得税。对社会保障税税制要素设计的重要影响是企业计税工资制度。工资、薪金是企业在经营中发生的支出,按照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真实性、相关性等原则,企业在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可以将实际支付的工资在税前全额扣除。但是1994年税制改革时,为了控制企业过多地发放工资而减少税收收入,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了对工资、薪金支出实行限额扣除,这是根据我国当时国情制定的一项过渡性措施,但这项规定目前已对我国企业所得税制度的完善以及社会保…  相似文献   

6.
李长生  张桓 《经济师》2010,(1):111-112
文章对新企业所得税前扣除项目进行了解读,并对有关工资薪金、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企业间管理费、准备金以及其他相关内容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曾庆涛 《经济论坛》2010,(5):178-179
时至今日,个人所得费用扣除标准仍然是大家关心和讨论的焦点。工资、薪金的费用扣除标准要受哪些因素的制约呢?本文主要研究了我国现行的工资、薪金扣除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理想的工资、薪金费用扣除标准所应当考虑的因素,然后分析了我国当前工资、薪金费用扣除方面的现实制约因素,最后提出了关于工资、薪金的费用扣除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刘树艺 《当代经济》2010,(12):118-119
工薪所得免征额,就是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在对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计税时,首先要依法减除一定的额度,这个额度即为工资薪金免征额.为什么在个人所得税中的工资薪金所得项目中要规定免征额,其理论依据究竟为何,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力价值理论"、宪法关于"公民生存权保障"基本规定、税法中关于"最低生活费不课税"的原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李冠军 《经济师》2012,(7):177-178
个人所得税法修订后个人所得税增加了不含税级距、调整了免征额、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年终奖延用了旧的规定。设置不含税级距就是考虑实际中发放税后工资的情形,与含税级距的主要区别就在于是否包含应纳所得税额;速算扣除数在同一个级距是一个常数,不随工资薪金的变化而变化;年终奖在税率确定、速算扣除数减除要严格按照税法规定进行计缴个人所得税,理论上的纳税筹划,不具有太大的实际操作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刘树艺 《时代经贸》2010,(16):182-182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关于工资薪金所得免征额规定,存在着免征额偏低、以个人为扣除单位不合理、扣除项目和标准不明确,难以体现生计需求、全国实施统一的免征额不能综合考虑各地的生活水平、居民收入和基本生活支出水平的差异性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既不能体现税收公平原则,也给税法的适用带来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关于工资薪金所得免征额规定,存在着免征额偏低、以个人为扣除单位不合理、扣除项目和标准不明确,难以体现生计需求、全国实施统一的免征顿不能综合考虑各地的生活水平、居民收入和基本生活支出水平的差异性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既不能体现税收公平原则,也给税法的适用带来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2.
刘玉伟 《时代经贸》2010,(18):199-199
一、全年一次性奖金的个人所得税计算 国家税务总局在《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中规定:从2005年1月1日起,对个人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一次性奖金包括年终加薪、实行年薪制和绩效工资办法的单位根据考核情况兑现的年薪和绩效工资,雇员取得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它各种名目奖金,包括: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在计征时,将雇员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纳税人,该计税办法只允许采用一次。  相似文献   

13.
从提高费用扣除额看个人所得税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颖 《经济论坛》2006,(19):89-90
从2006年1月1日起,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对工资薪金的费用扣除额进行了调整,由原来的800元提高到1600元。这一新的费用扣除标准是在综合考虑城镇居民实际生活支出水平、税收政策效应以及国家财政承受能力等因素基础上提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工薪所得扣除标准偏低的问题,保护中低收入者的利益。但其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目标,是否能够达到公众满意程度,还需要进行实证性分析。一、新的费用扣除额标准说明了什么对所有开征个人所得税的国家来说,其个人所得税制度中都有税前费用扣除的规定,就其性质来看,一般可以分为个人免税扣除、成本费用扣除和家…  相似文献   

14.
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一般而言,工资越高,需要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就越多。因此对个人所得税的筹划对每个人的自身利益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所得税税收筹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红湘 《经济师》2010,(1):247-248
文章通过对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筹划,从而使得纳税人工资、薪金全部所得的税负水平达到最小化,为纳税人带来实惠。  相似文献   

16.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中首次对职工薪酬的定义和内涵进行了系统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对工资薪金支出的税前扣除又重新作了内外资企业统一的规定,从而导致会计准则和税收法规关于职工薪酬部分的差异进一步加大,本文在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对二者今后的发展与融合展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1、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上调为2000元 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自3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条例规定,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从每月1600元提高到每月2000元。这一调整,既贯彻落实了公平税负、合理负担的原则,也体现了照顾中低收入者的政策意图。  相似文献   

18.
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并于2007年在上市公司中正式实施。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中首次对职工薪酬的定义和内涵进行了系统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对工资薪金支出的税前扣除又重新作了内外资企业统一的规定,因而导致会计准则和税收法规关于职工薪酬部分的差异进一步加大,本文对此进行了总结分析,探讨了二者相同点与差异性。  相似文献   

19.
对企业计提的固定资产减产准备,会计制度及固定资产准则规定可计入当期损益,在计算当期利润总额时扣除,但税法规定,企业所得税前允许扣除的项目,原则上必须遵循真实发生的据实扣除原则,除国家税收规定外,企业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等规定提取的任何形式的准备金(包括资产准备,风险准备等)不得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相似文献   

20.
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两年多来,在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和为企业发展提供更为公平平等的竞争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同时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在实施过程中同样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本文从非法人分支机构所得税征管中存在的问题和企业的工资薪金如何扣除方面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