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地籍测绘是土地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它是通过对土地进行一系列测量、计算和调查,确定宗地的位置、面积、数量、利用现状、权属等地籍要素,并将这些要素汇总记录以方便土地的利用和管理的过程。本文介绍了地籍测绘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并对其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通过对宗地统一编码分析,研究旧宗地代码向新宗地代码无损转换的方法。研究方法:理论分析与实例验证相结合。研究结果:(1)宗地统一编码过程中,应使用相同的范围作为城镇地籍调查、村庄地籍调查和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地籍区和地籍子区的范围;(2)对城镇地籍调查、村庄地籍调查中的调查区与街坊组合代码进行压缩,可实现新旧宗地代码的无损转换;(3)江苏省仪征市的转换实践表明该方法可行。研究结论:所有权宗地与使用权宗地新旧代码无损转换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被誉为祖国“镍都”的甘肃省金昌市,以城市地籍信息系统建设为重点,不断夯实土地管理基础工作。该市从1999年开始,积极筹备资金,依靠自己的技术力量,开展了市区地籍信息系统建设,完成了市区建成区18平方公里、409宗地初始地籍调查和17平方公里、613宗地区域变更地籍测量,完成了11000地籍图130幅,1500地籍图16幅,整理输出7个街道42个小区1225宗地的宗地界址成果,输出市区土地分类面积、分类街道土地分类面积汇总等成果资料,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数字化图形数据库,建立了市区数图一体化地籍信息化管理系统,为甘肃城市地籍信息系统建设起到了较好的…  相似文献   

4.
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已接近尾声,它主要是为了查清城乡每一块土地的具体情况,实现土地的信息化、网络化管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本文以兰州市七里河区为例,结合城镇地籍调查工作的实际情况,对于工作中存在的如定义宗地及图斑、定位空地上的界址点、外业自检精度要求等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地籍调查规程等相关要求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措施,以便为后续的城镇地籍调查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地籍调查是依照国家规定的法律程序,在土地登记申请的基础上,通过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查清每一宗土地的权属、界线、面积、用途和位置等情况,形成地籍调查的数据、图件等调查资料,为土地注册登记、核发证书作好技术准备。因此,地籍调查是土地登记的前期基础性工作,其资料成果经土地登记后,即具有法律效力。由于地籍调查开展的区域不同,内容和精度要求不一样,所以它可分为城镇地籍调查和农村地籍调查。我国农村地籍调查是结合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进行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除调查土地类型、面积、利用状况外,按规定还要查清各级行政区…  相似文献   

6.
张忠立 《中国土地》2012,(10):55-56
在土地登记的理论和实践中,宗地是基础概念.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与它相关的概念在各级国土部门普遍使用,但由于缺乏统一定义,在实践中各地有细微的差异,这不利于建立全国统一规范的物权登记体系,应当予以规范解决. 宗地 在《土地登记办法》2008年2月1日施行之前,关于宗地的概念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城镇地籍调查》以及有关地籍调查的书籍中将"宗地"定义为土地权属界址线所封闭包围的地块.根据这一定义,宗地只是平面概念.  相似文献   

7.
三维地籍形态分析与数据表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目的:建立三维地籍模型,描述三维地籍产权体并兼容二维地籍宗地,实现不同维度土地权属的统一管理和登记。研究方法:结合中国城市发展的实例和地籍管理需求,分析三维地籍基本形态,比较各类三维空间数据模型。研究结果:提出适应三维地籍管理功能需求的三维地籍空间数据模型及其相应的数据自动组织方法和思路。研究结论:三维地籍通过地理空间坐标这个“基因”来管理不动产,为土地和房产的统一登记提供了统一的技术框架,是对现行不动产管理技术的升级和超越。  相似文献   

8.
农村集体土地产权调查中地块编号方法的实践与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对目前土地产权调查和地籍测量中地块编号方法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农村土地产权调查中地块编号方法的实践应用,提出一套符合现代地籍管理需要,便于现代数字测绘和地籍数据库建设和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的地块编号的方法。该方法共计10个级别21位数字。用该方法表达层次清晰,涵盖了丰富的地块信息,其缺点是位数较长,不便于操作,亦未考虑宗地的时间因素,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的用地地块,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都会不同程度与规划用途产生差异,如何把握规划的实施程度是土地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方法]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通过对网络大数据可以真实地反映城市地块的真实使用状况。研究采用OSM(Open Street Map),对研究区进行城市地块的划分,形成街区尺度的城市地块。采用POI(Point of Interest)数据,建立了POI分类与城市用地分类的映射关系,计算了不同类型的POI数据的频数密度和类型比例,形成基于POI的城市地块用地类型识别方法,对研究区的城市地块进行土地利用现状识别。识别结果与第二次土地调查分类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方法的可行性。[结果]从泸州市的实证结果看,基于POI数据的城市地块识别结果与基于地籍数据的城市地块识别结果存在很大的差别。地籍数据主要是表针城市地块中不同实体的土地利用状况,两种数据采集的标准和表达的意义都不同,因此造成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性。[结论]研究认为,POI点有准确的空间位置信息和丰富的属性信息,主要是表征城市地块中不同实体的真实使用状况,可以较准确地判定快速发展的城市进程中的城市用地类型,能较为真实反映城市地块的现实使用状况,但也要注意POI数据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规范了城乡土地调查的数学基础和数据库建设标准,形成了城镇地籍数据库与农村地籍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分析城乡一体化地籍管理系统实现的技术基础,提出系统建设的技术路线,论述工作流程和方法,研究系统建设的关键技术,最后得出通过设置城镇范围内数据的打开和关闭功能建立城乡一体化地籍管理系统的方法是当前形势下比较理想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中GIS应用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土地管理信息化是利用计算机应用技术实现土地管理数据的数字化、业务管理过程的计算机化、系统之间和数据传送的网络化。土地管理信』良化的内容主要是建立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土地信息系统的建设离不开GIS技术。土地管理局成立后,在完成基础工作的同时获得了大量的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其中,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城镇地籍调查获得的数据已成为土地管理的两大基础数据。覆盖全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以县为基本调查单元,这项调查采用的基本比例尺农区为1:1万、牧区1:2.5万,编制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县(市)级为1:5万、地…  相似文献   

12.
地籍管理信息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地籍信息系统的作用地籍是指反映土地的位置(地界、地号)、数量、质量、权属和用途(地类)等基本状况的簿册,也可称为土地的户籍。地籍管理是国家为取得有关地籍资料和为全面研究土地权属、自然和经济状况而采取的以地籍调查(测量)、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土地评...  相似文献   

13.
"支撑管理、服务社会"是新形势下地籍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淄博市国土资源局紧密结合实际,着眼管理与服务,以宗地统一代码为引领,加强数据库建设,运用信息化技术,创新地籍管理新模式,构建城乡一体化地籍管理系统,实现了土地  相似文献   

14.
完善我国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系统是我国土地管理重要工作之一。这将有助于加强农村土地管理、盘活农村土地、推动土地制度改革、实现土地集约化利用。此项工作涉及多个部门与单位,工作量庞大。其主要工作包括:确定宗地面积界限、面积、权利主体、地籍数据数据库建库、申请的审批、归档。以广州市花都区为例,通过调查该区域的基础农村地籍资料的完整程度,分析各个乡镇街道的土地情况,回顾整个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的工作流程,总结2012—2013年全国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到"经济社"一级工作中采用的新方式、新特点。  相似文献   

15.
克服困难不等不靠搞好地籍调查──大厂回族自治县完成地籍调查工作的调查报告周国田地籍调查是实现城乡地政统一管理的前提,是土地管理基础工程之一。开展地籍调查工作,加强日常地籍管理,对全部土地管理工作影响极大。一、问题提出就目前县级土地管理部门而言,能否完...  相似文献   

16.
变更图斑编号应注意的问题郭宏伟王子奇(吉林省桦甸市土地局)为了保持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简称“土地详查”)成果的现势性,需要对土地详查结束以来土地的地类、权属等变化,及时进行变更登记,我们在执行国家土地管理局颁发的《日常地籍管理办法(农村部分)》中,发现...  相似文献   

17.
地籍管理全覆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籍管理在土地管理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实现地籍管理全覆盖势在必行。通过阐述地籍管理全覆盖的含义,从地籍管理的业务出发,分别论述了我国地籍管理在土地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土地分等定级、地籍管理信息化中全覆盖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从空间、时间、技术、法律法规等来理解和实现地籍管理全覆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天津市于2007年下半年开展了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在原土地详查的基础上,由集体土地所有权人提出土地登记申请,经宗地相关权利主体对宗地界址进行确认、地籍管理部门组织实地测绘界址点和制作宗地图后,为集体土地所有权人登记发证。此次登记发证后,全市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率达到91.8%,发证率达到87.8%。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不少突出问题,需要分析解决。  相似文献   

19.
正什么是土地确权土地确权的定义: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和他项权利的确认、确定,简称确权。是依照法律、政策的规定确定某一范围内的土地(或称一宗地)的所有权、使用权的隶属关系和他项权利的内容。每宗地的土地权属要经过土地登记申请、地籍调查、核属审核、登记注册、颁发土地证书等土地登记程序,才能得到最后的确认和确定。(以前土地没证,宅基地有县里发的证,这次是中央发证,从法律上确定关系,也就是说以前农村没土地的,以后基本也不太可能有。)  相似文献   

20.
咨询台     
土地调查的三种形式新《土地管理法》规定“国家建立土地调查制度”,要求县级以上土地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土地调查。请问土地调查的内容和具体形式有哪些?青海读者高寒高寒同志:实行土地调查制度十分必要。土地调查是根据需要在一定范围和时间内,为查清土地的数量、质量、分布、利用和权属状况而采取的一项技术的、行政的和法律的措施。土地调查根据调查内容不同分为三种形式,即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权属调查(地籍调查)和土地条件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按照土地利用方式进行分类后,为查清各类用地数量(面积)、分布及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