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杨平  王利民 《嘉兴学院学报》2010,22(2):17-22,33
朱茂晭的词多为咏物、闺情、登临和酬答之作.这些词分别倾诉了他在故国覆亡之际的深痛悲慨.摹写了他隐居后闲逸放浪的生活,抒发了客游南北时的羁旅之愁、思乡之情.其词属于婉丽流逸的词人之词,而非醇雅敦厚的学人之词,整体上显示出一种清疏秀逸、自然明畅的本色美,词风与其侄朱彝尊主盟的浙西词派异趣.  相似文献   

2.
晚清丹徒籍词人赵彦俞年届六十始在蒋春霖鼓励下尝试作词,七十一岁时成稿《瘦鹤轩词》. 因身历太平天国兵燹,又深受淮海词派词风影响,其咏物、记游、凭吊、送别、题词五类题材词作,皆饱含慨叹身世的满腔愁绪和婉约幽怨. 其在艺术风格上,善用传统意象,情景高度交融;感情基调沉郁,富有幽怨之美;擅化宋人成句,词笔清秀挺拔.  相似文献   

3.
清代顺康时期的浙江嘉善,词坛鼎盛,名家崛起,丁裔沆、孙蝓是活跃于这一时期嘉善词坛的两位重要词人。《全清词·顺康卷》第12册收丁裔沆词3首,丁氏《香湖草堂集》存其作81首,可补《全清词·顺康卷》之遗。《全清词·顺康卷补编》第3册收孙蚧词7首,其中“瑞鹤仙”“水龙吟”两首系宋人辛弃疾、陈亮之作,今证其误。  相似文献   

4.
浙西词派形成并兴盛于康熙初期,词风清新醇雅、温润平和、怨而不怒,这种特色又使词回归到了本体上,显示出词体不同于诗、曲的特有美色。其迅速发展繁荣的根本原因是理论主张符合了当时方方面面的需要。随着清王朝的巩固,清初血雨腥风的屠杀和刻骨铭心的家国之恨逐渐淡化,浙西词派早期词人的退出,至康熙后期、雍正、乾隆前期,"浙西词派"更成大势,影响扩至整个江南地区,虽然宗奉浙西词派的人多,地域也更为扩大,但总的说来,它的理论和创作特色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成就不如前期。浙西词派所倡导的理论特别是为词"尊体"的理论,十分符合词的艺术特色,但是,重视了词的艺术,又易导致词在内容上的薄弱。虽然浙西词人众多,但仍以嘉兴词人为主。  相似文献   

5.
在李清照现存词作中,其写愁的词篇历来被认为最能体现其词的思想深度和艺术成就。然而,女词人的思想情感并不只是愁,本文即针对易安词来论述女词人所描述的乐,并从女词人的早期成长环境、她的第一次婚姻状况、词体本身的性质、以及北宋时期的社会环境这些主要影响因素来探讨李清照词中“乐”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婉约派代表词人秦观,其词以清丽婉约,辞情相称流传于世.其用典博采众长,运用自然,并非刻意为之,故能语如己出,无斧凿之痕.又能推陈出新,融入个人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并注重典事运用与词整体性的完美融合,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貌.  相似文献   

7.
黄州时期是东坡乐府的高峰期,佳作的繁盛期,在此期间东坡乐府表现为风格的嬗变,即从“豪放”之风到众风呈现。其豪放的怀古词、旷达的言志词、清雅的咏物词、婉约的言情词、清新的农村词,为词坛吹来了一股大气纵横的清爽之风,从而开创了词坛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文章分析了柳永对宋词内容题材的开拓,认为柳永对宋词内容题材的开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都市繁华的全面反映,新的人生价值取向,对歌妓和市井女性思想感情的表现,表现羁旅行役之感,以词咏物。  相似文献   

9.
柳永对宋词内容题材的开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都市繁华的全面反映,新的人生价值取向,对歌妓和市井女性思想感情的表现,表现羁旅行役之感,以词咏物。  相似文献   

10.
高观国的咏怀词,主要是与他人之间的酬唱的应酬之作和直接咏怀之作。酬唱之作反映了南宋文人在精神生活领域里对人生的诗意消遣,对友人的真挚情谊;直接抒怀之作,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愁苦和惆怅,对时事的诸多无奈。  相似文献   

11.
理性主义决策观——决策应当依赖于人的理性、理性的决策优于非理性的决策——是应当为我们所坚持。理性主义决策观与非理性主义决策观贯穿于人类历史。我们应当倡导理性主义决策观,它有利于个人的成功、组织的成长,同时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根据经济责任审计的有关规定,分析了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词汇的意义是在具体的心理活动内容与方式形态里产生的,因此研究词汇必然要从翻译心理的角度去做深入剖析。从翻译心理的角度来研究词汇习得过程是词汇学的必然,弄懂词汇的心理表征及其可变性、词汇心理表征与心理词汇,以及词汇心理表征与翻译心理的关系,必将对词汇习得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校图书馆馆员继续教育势在必行。高校图书馆的继续教育缺乏整体规划,忽视专业发展。高校图书馆继续教育的发展趋势;确立接受继续教育的观念;继续教育的目标;继续教育的内容;继续教育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公共政策在以功利主义为基础的实用主义哲学价值观的影响下,强调理性,在研究方法上则偏向于基于事实基础的理性实证方法,在技术和手段的层面上充实并完善着公共政策。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研究的范式似乎脱离了现实,已经很难适应实际生活中的政策需要,人们把目光转向了另一种价值判断,即公平正义论,它强调的则是道德伦理和规范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狭义上的协调博弈一般是指不对称支付型协调博弈,它有多个可帕累托排序的纳什均衡.本文提炼了协调博弈的一般模型,梳理了猎鹿博弈、弱链博弈等经典的协调博弈类型,总结了协调问题的本质特征,重点关注了协调中风险占优和支付占优选择的实验研究,考察了实验研究中利他偏好、沟通、博弈成本、领导权、激励以及学习和适应性动态等实现支付占优均衡的途径,展望了协调博弈实验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运用了行为金融学方面的相关理论,对储户面临银行系统性风险进行了分析,认为行为主体的非理性行为能够加剧危机的扩散.因此,要从宏观及微观两方面消除存款人对银行的猜疑及不信任.  相似文献   

18.
坚持科学发展观是保证县域经济全面、可持续、协调发展的至关重要指导思想。文章构建了一个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安徽省县域经济进行了实证分析和评价,提出了安徽省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人本管理认识误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和企业界都对以人为本的管理哲学盐分重视,但无论在理论研究上或是管理实践,对人本管理的认识都存在着一些误区.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些误区的探讨,澄清对人本管理的认识,以期推动人本管理在实践中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管理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变革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但是,管理也可能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变革也可能将企业引入误途。要使企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好对管理的变革和对变革的管理。组织的生机来自于对管理的变革,组织变革的效益来自于对变革的管理。变革的管理要重视“5W1H”的设计、实施与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