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期初存货分离已征税款和对动用存货部分的税款按季抵扣是增值税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严格加以控管才能使增值税链条正常运转,为公平税负提供前提保证。一、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期初存货分离已征税款的必要性1、分离期初存货已征税款是一项原则性很强的工作。增值税改革的核心是将价内税改为价外税,实行已征税款的抵扣办法,在企业销售收入中也不再包含增值税,所以在一般纳税人的1994年期初存货中也不能包含增值税,那么就必须进行期初存货的税款分离。分离税款的正确与否,一是关系到企业成本和经济效益的核算,如分离的已征税款多了就要降低存货  相似文献   

2.
增值税是流转税中的一个主要税种,也是这次税制改革的重点。1994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在征税范围、税率、计税依据和纳税时间等方面较旧税制有了较大的改革。通过审计发现,新旧增值税税制衔接过程中存有不少同题,部分单位借新旧税制衔接之际,纳税避多就少、漏缴税款情况突出。审计时应加强对以下几点的审查。1.审查"已征税款"的真实性、合规性。这里所说的"已征税款"是指1994年年初应税项目的存货中已支付的按规定计算应予抵消销项税额的期初进项税额。审计时,要紧密联系"待摊费用——期初进项税额"和  相似文献   

3.
关于外商投资企业期初库存已征税款的处理问题,国家税务总局经研究通知如下:(1)外商投资企业生产出口产品所涉及的1994年期初库存所含的已征税款(下称“已征税款”)不得抵押,应计人产品成本处理。外商投资企业生产拍产品既有内销,又有出口的,应单独核算出口产品的已征税款;不能单独核算或划分不清的,按内销产品和出口产品销售额的比例划分确定。(2)外商投资企业由于改征增值税、消费税而多缴纳的税款需给予退还的,其多缴纳的税款数额先抵扣已征税款.抵扣完以后,多缴纳的税款部分再根据国税发(1994)115号《国家税务总局关…  相似文献   

4.
企业多报多计期初存货已征税款的主要手法张培文目前,一些企业钻税收征管部门审核动用期初库存不严的空子,多报多分离期初存货已征税款,再多报动用年初库存额,达到偷漏或缓交增值税款、为小团体谋私利的目的。审计中发现,企业多报多计94年初存货中的已征税款情况较...  相似文献   

5.
存货抵扣应交增值税审计刘俊民一九九四年全国推行增值税后,实行增值税的企业,期初存货中含有的已征增值税抵扣销项增值税,是增值税计缴征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关系到国家与企业利益分配关系。因此加强对企业等纳税人一九九四年初存货抵扣应交增值税审计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6.
一、商业零售企业期初存货已征税款不宜直接冲减存货,而应调增进销差价。原因有二:第一,零售企业的存货一般是按售价核算的,而已征税款的调整对象是存货的实际成本。二者性质不同,无法调整。例:某企业期初库存商品100件,单位售价500元,存货金额50,000元,进销差价15,000元。期初存货已征税款=(50,000-15,000)×14% =4900元(因期初存货是在实行新的增值税率前购进的税率按14%计算)如直接调减存货,会计分录为:借:待摊费用——期初进项税 4900贷:库存商品 4900调整后存货金额=50,000-4900=45100元  相似文献   

7.
企业留抵税款的帐务处理胡建春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当期销项税金小于进项税金的差额,就是留抵税款。留抵税款可以结转下期抵扣,并最终在以后纳税期内抵扣完毕,纳税人转为小规模纳税人时,留抵税款不能结转下期抵扣税款,应转回相应成本科目中。纳税人发生停业等,留抵税款...  相似文献   

8.
增值税以增值额为课税对象,以销售额或营业额为计税依据,同时实行税款抵扣的计税方式。作为流转税,增值税是以全部流转额为计税销售额,在性质上属于间接税,其作用在于广泛征集财政收入,而不是调节收入差距。增值税的计税方法是以每一生产经营环节上发生的货物或劳务的销售额为计税依据,然后按规定税率计算出货物或劳务的整体税负,同时通过税款抵扣方式将外购项目在以前环节已纳的税  相似文献   

9.
增值税是以商品销售额和应税劳务营业额为计税依据,运用税款抵扣原则征收的一种流转税。它是在原按照经营收入额全额课征流转税的基础上,经过改革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增值税于1954年在法国率先实行。增值税采取的是税款抵扣制,准许从应纳税额中扣除已纳税部分的税款。对于企业来说,只就销售额中本企业新增的没有征过税的部分纳税,因而与按销售额全额征税比较,不会出现已纳税的销售额再按销售全额征税所发生的重复纳税问题。对于产品而言,该产品的总税负等于各个环节税负之和。税率确定以后,税负不会因纳税环节多少和生产环节的变化产生税负轻重不同的问题。因此,增值税  相似文献   

10.
由于内部销售收入与存货项目的相互抵销,会使得合并报袁中"存货"项目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产生一项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依据所得税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在合并报表中,应确认此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费用的影响金额,在具体确认时需考虑同一会计年度内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发生"与"转回"相抵后的最终结果,综合确定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的借贷方向.  相似文献   

11.
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备的各种资产。具体包括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外购半成品、产成品、商品等。其占用资金的多少对企业的生产经营、销售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存货中外购部分所占比重是否合理更是直接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首要问题。所以如何加强存货中外购部分的管理,使其能以较少的资金占用为企业带来较高的效益是企业存货管理的核心。  相似文献   

12.
税务筹划人购销货物提供或支付的运输劳务,是采取自营运输还是外购运输劳务,在税务筹划上有两种不同的税务筹划方案可供选择。企业(增值税一般税务筹划人)购销货物支付的运费,根据增值税法的有关规定,可凭运费发票依据7%的税率抵扣进项税;如果企业购销货物自营运输,其外购的燃料、修理配件及支付的修理费,可凭增值税专用发票按17%的税率抵扣进项税;由此可见自营运输与支付运输劳务的在计算抵扣进项税方面是不同的。增值税一般税务筹划人销售货物提供运输劳务收取的运费收入应计入销售额缴纳增值税;如果分设独立税务筹划的运输机构,  相似文献   

13.
新《增值税暂行条例》删除了旧《增值税暂行条例》中固定资产不能抵扣进项税额的规定。在外购固定资产时:按专用发票上记载的可抵扣增值税的进项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照专用发票上记载的应计入固定资产价值的金额,借记"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等科目;按应付或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银行存款"、"长期应付款"等科  相似文献   

14.
企业存货发生非常损失,所含进项税,按着现行税法规定,属于不得抵扣进项税,必须从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中的进项税转出。但是,有一种情况,笔者认为特殊,应特别处理。某商业企业94年期初存货中,有一部分是被生产企业淘汰且已停止生产数年的解放牌汽车配件及130型汽车配件,由于车型淘汰,其所储零配件自然报废。在95年5月份清仓查库时,被发现清理出来,提出报损。此存货已征税额,该企业已于94年未按照国税发(1994)060号文件《国家税务局关于实行增值税的企业期初存货已征税额的处理意见的通知》从存货所在的会计科目转入“待摊…  相似文献   

15.
企业存货在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时,需要通过"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核算,而对于库存商品需要通过"产品成本差异"科目核算;对于从事商业零售业务的企业,库存商品一般采用售价金额核算法,售价与进价的差额需要通过"商品进销差价"科目核算。本文建议把"材料成本差异"科目、"产品成本差异"科目、"商品进销差价"科目统一调整为"存货成本差异"科目,用来核算各种企业存货成本差异。  相似文献   

16.
1994年初起,企业实行新的增值税征管办法,其特点之一是“价外计税,公平税负”。规定对九四年期初存货已征税款要从存货实际采购成本中分离出来,单独记帐.挂帐待扣,同时对企业九四年一月一日后收到九四年一月一日前购入货物的发票.在九四年二月一日前报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后作为期初存货计算已征税款。  相似文献   

17.
我国增值税、消费税和资源税暂行条例中均有税金发生时不允许进行抵扣、待达到税法规定条件时才允许抵扣的规定。对这部分待抵扣税金的会计处理,目前实务工作中主要有两种办法:一是记入"待摊费用--待抵扣××税"科目,一是记入"应交税金--待抵扣××税"科目。笔者认为这两种处理办法均存在不足: 1、记入"待摊费用--待抵扣××税"科目,与待摊费用的定义不相符合。例如,某商业企业于2003年12月15日购进商品一批,  相似文献   

18.
论2009年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增值税的三种类型所谓增值税,即生产经营者销售货物时,向消费者或使用单位收取的销项税金与购进货物时支付的进项税金之差。我国从2009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了新的增值税征收办法,扩大了征税范围,改原来的“价内税”为“价外税”,统一实行了购进扣税法,并实行凭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税款抵扣进项税额,将纳税人划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税率分为两档。根据企业对购置固定资产所含的税金抵扣方法的不同,将增值税分为生产型增值税、收入型增值税、消费型增值税。消费型增值税,在计算增值额时,允许将购置的所有投入物包括固定资产的已纳税额一次性全部扣除,即以一定纳税期间内纳税人的商品销售收入减去其耗用的外购商品和劳务的金额,再减去当期外购固定资产金额后的余额作为计税依据。从宏观国民经济的角度而言,增值税的计税依据相当于社会消费资料,因此,这种增值税类型称为消费型增值税。生产型增值税,在计算增值额时,不允许将购进的固定资产所含的进项税额进行抵扣,而以纳税人的销售收入减去其耗用的外购商品和劳务的余额作为计税依据。从宏观国民经济的角度而言,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因此称其为生产型增值税。中国在2008年12月31日前增值税引用的是生产型增...  相似文献   

19.
宋永和 《会计之友》2005,(9A):46-46
增值税不予抵扣的情形有六种,本文针对外购货物在运输途中发生短缺、毁损和存货在财产清查中出现盘亏、毁损的情况,探讨有关不予抵扣增值税的会计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20.
增值税不予抵扣的情形有六种,本文针对外购货物在运输途中发生短缺、毁损和存货在财产清查中出现盘亏、毁损的情况,探讨有关不予抵扣增值税的会计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