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佚名 《大陆桥视野》2005,(10):26-26
实际上,日照和连云港是“冤家”,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小题目。据说,同位于淮海经济区的“兄弟城市”,鲁南对江苏实施的“一对一”的“盯防战术”,“捉对”的“冤家”分别是:济宁、枣庄对徐州,临沂对新沂(徐州市下属的一个经济相对发达的县级市),临沂、日照对连云港;策略当然是:产品打过去,投资(项目)抢过来。2003年上半年,山东省就为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城市锁定了学习和追赶的目标。济南——南京,青岛——苏州,烟台——无锡,龙口——昆山,文登——张家港,荣成——江阴等。徐州地处四省交界,是淮海经济区的一个中心城市。2004年,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实现了GDP超千亿、财政收入超百亿的“双超”目标,经济社会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但是,在徐州实现“双超”的同时,与徐州毗邻的山东济宁等市也实现了“双超”,在一些经济指标上互有前后,与徐州在淮海经济区形成了竞争的态势。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电信有限公司徐州分公司隶属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骨干通信运营企业。近年来,徐州电信紧紧围绕“量质并重,提速增效;改创并举,提位争先”的工作思路,走上了一条超常规、跨越式的大发展之路。在2001年9月实现固定电话突破100万部的历史性跨越后,于2004年9月又创造了固定电话突破200万部的历史新辉煌,市政府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并立碑纪念。  相似文献   

3.
《大陆桥视野》2006,(1):I0011-I0012
江苏省电信有限公司徐州分公司隶属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骨干通信运营企业。近年来.徐州电信紧紧围绕“量质并重,提速增效,改创并举,提位争先”的工作思路.走上了一条超常规.跨越式的大发展之路。在2001年9月实现固定电话突破100万部的历史性跨越后.于2004年9月又创造了固定电话突破200万部的历史新辉煌市政府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并立碑纪念。  相似文献   

4.
太仓市目前已获得国家生态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长寿之乡、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并成功创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入选全国生态文明试点城市,跻身于中国县域经济领跑者行列,连续位居中国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十强之列.国家权威部门认定,太仓是中国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这片江海绿洲正彰显魅力而被世界日益关注.  相似文献   

5.
《大陆桥视野》2006,(1):I0017-I0017
中国联通有限公司徐州分公司经历了8年的风风雨雨,不断地在改革中求发展.在创新中求超越.营造了一个有竞争、有创新、有激情、有诚信的良好企业文化氛围,公司始终以为客户提供周到的综合电信服务、为企业打造优质的通信软环境、为“数字徐州”增添强劲动力为己任.  相似文献   

6.
《江南论坛》2011,(6):F0004-F0004
桐乡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县(市),已连续12次荣获“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称号,2010年在全国百强县中排名第24位:入选“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和“中国十大市场强市”.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全国文化模范市、全国体育先进市;  相似文献   

7.
张宁生 《经济前沿》2002,(9):U008-U009
四川省八次党代会要求成都把实力做强、功能做优、形象做美、品味做高。都 江堰市作为天府源头,优美的生态是最大的特色和最大财富,也是历史与未来、 人与自然、经济与文化、社会与环境的关键结合部和最佳切入点。作为中国优秀 旅游城市、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首届人居环境范例城市和国家级生态示范 区,面对入世新形势,都江堰市委把省八次党代会精神与实际相结合,决心构造“生态大产业”平台,以生态强实力、靠生态谋发展,用生态提品位,奋力推进 新跨越。  相似文献   

8.
余斌 《经济月刊》2013,(12):128-130
湖南省浏阳市隶属省会长沙,地处华中大三角经济腹地和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长沙东线经济走廊主要板块。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一个国家级再制造示范基地,一个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一个湖南省级家具产业园,一个长沙市级文化产业园,浏阳市借此成为全国最具区域带动力百强中小城市、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城市。并享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科技进步示范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城市、全国生态示范县(市)、湖南省文明城市等美誉。  相似文献   

9.
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经济建设分析——以徐州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概念,分析了徐州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的生态经济问题,即:生态经济系统紊乱;经济发展没有生态化,过多依赖自然资源;产业结构序次较低,生态产业发展薄弱;社会问题较多;城市吸引力下降等。探讨了徐州利用生态经济建设实现成功转型的首要问题是进行体制改革,重中之重是打造生态经济系统,还包括构建生态经济产业结构、消化和转移就业、改善生态软环境、增强城市吸引力等。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08—2019年中国内地283个地级市平衡面板数据,以2015年分批实施的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广义双重差分法评估大数据发展对城市创新能力的驱动作用,得到如下结论:①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政策对城市创新能力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②从空间溢出效应看,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有利于加速知识与信息技术跨区转移、流动以及扩散,培育创新增长极,对相邻区域、经济联系较紧密区域产生较强的创新示范效应;③从中介效应看,优化要素配置、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大众创业创新是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提升城市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④从异质性看,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对中西部城市、高行政等级城市和网络基础设施不足城市的创新驱动效应更强,表明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有利于填补区域间“数字鸿沟”,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大陆桥视野》:徐州在陇海兰新沿线的新一轮经济大发展中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李荣启:徐州位于江苏省西北部,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也是江苏省重点建设的四个特大城市和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之一,具有区位条件优越、交通网络发达、物产资源丰富、产业体系健全、文化积淀深厚、生态优美宜居和投资环境良好等  相似文献   

12.
彭明唱 《大陆桥视野》2011,(14):94-95,98
经济全球化和都市圈经济发展给城市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城市竞争力已成为国家或区域竞争力的关键。笔者通过对江苏省徐州市城市竞争力状态进行考察和分析,提出提升徐州城市竞争力的几点思路。  相似文献   

13.
京沪高铁的开通从深度和广度上对徐州旅游经济产生深远影响:京沪高铁开通优化了徐州的客源市场和旅游空间的格局,增加了旅游产品供给的多样性,扩大了徐州旅游市场的需求;徐州接待国内外旅游者规模有限,影响处于初级阶段;徐州接待国内外旅游者人数收入增长率均居榜首。本文在分析影响的基础上相应提出三点建议对策:发挥本地特色的同时加强与周边城市的竞争与合作,合理开发利用徐州旅游资源满足不断变化的旅游市场需求,加强与京沪沿线城市的资源整合提高人文形象打造多元化的旅游城市。  相似文献   

14.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针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徐州的能源消费现状要求发展循环经济。徐州地处苏北,经济并不发达,其经济产出与能源消耗比也较低。改革开放以来,徐州用比苏南地区高得多的能源消耗水平支撑了GDP翻两番的目标。据徐州能源研究所测算,要获得同样的产出,徐州的能源消耗要比苏州地区高一倍以上。到2010年,要再实现GDP翻两番,即使按能源再翻一番…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徐州经济开发区创建于1992年7月,区划面积 152.8平方公里,已开发22平方公里,拥有企业1000余家,是徐州市重点建设的综合工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中心。目前是江苏北部经济规模最大的省级开发区。  相似文献   

16.
从2004年新亚欧大陆桥区域经济合作闰际研讨会(乌鲁木齐)倡导沿桥城市旅游合作,到2005年9月“创建新亚欧大陆桥同际旅游带《连云港宣言》”,再到“新丝绸之路沿桥城市旅游合作(徐州)备忘录”,构筑的沿桥旅游合作的“激情燃烧岁月”已经快两年了,无疑,对于加快发展沿桥旅游经济将发挥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可是,如何先易后难使沿桥区域旅游经济快速发展起来,使沿桥城市的旅游合作由低层次快速向高层次发展,成为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如何把《连云港宣言》、《徐州备忘录》和市场经济,特别是旅游经济的市场运作有机结合,搞好发展沿桥旅游经济的基础性工作,成为当务之急,急待破题。  相似文献   

17.
<正>南京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城市。1992年12月,被国家9个权威部门评为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第五名,以及城市投资硬环境“40优”之一。南京没有因此而满足。而是认真分析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现在选择上海市进行对比,在机制转换、市场建设、运行质量、外向型经济等方面进行一些分析,以供参考。 与“50强”第一名上海市相比,南京经济发展还存在着明显不足  相似文献   

18.
新的国际形势,新的全球化经济策略促生出新的工业布局调整的变化.本文以江苏徐州为例,分析徐州工业布局的优缺点,提出新的调整方法,旨在促进与徐州类似的类中心城市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城市竞争力的实质是城市对资源和市场占有的能力,具体表现为资金、资源、人才、服务对象、服务领域等围绕利益最大化原则在空间上的聚集与扩散强度。就此而言,提高城市竞争力决不能就城市论城市,必须把城市放在多维外部空间中去准确定位,并寻找发展的外部动力。从徐州所处的方位去考察,徐州的外部空间依次是江苏东陇海产业带、徐州都市圈、  相似文献   

20.
一提到温州,人们自然而然就会将其与“中国鞋都”、“中国电器之都”、“中国服装名城”等国家级“金名片”挂起钩来。多年来,温州市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努力实现从“数量经济”向“品牌经济”转变,从“品牌大市”向“品牌强市”转变,走出了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品牌发展路子。目前,温州市已拥有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产业品牌,品牌己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亮点。市委、市政府把打造品牌作为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中之重,深入实施品牌战略,大力推进产业品牌建设,以品牌去赢得声誉,赢得市场,赢得竞争力,已成为全国先进制造业的重要生产基地和知名品牌最多的城市之一,使其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抢占制高点,实现新跨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