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你见过由60个人同舞一条龙吗?你见过长达数百米的巨龙吗? 记者2月19日在贺州220千伏万道线抢修工地上,就看到这样一条“巨龙”:时而翻山越岭,时而淌水而过,有时看不到龙头,有时见不着龙尾。  相似文献   

2.
正台湾师范大学曾仕强教授用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准确凝练、生动形象地阐释了《易经》的丰富思想内涵。一五一十讲解,听完一遍,再听仍有启发,真是百听不厌。曾教授说:"有人认为《易经》是百经之首,我觉得还不准确,应该是百经之始。这样广大精微的一本书,很多人会觉得很难读、难记、难懂、难应用。其实整部《易经》只讲了上止正三个字。"所谓"上",是指一个人一生要不断上进,始终如一地追求自己的人生  相似文献   

3.
太原汽配商会会长陈强说,商会是为理想而战,所以会越做越好。怎样才能做好呢?他说,把别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去做。当他们萌生了干一番事业的想法时,有人跟陈强说,你会失败的。但是这个世界上很少有什么事情是开始做时就可以确保百之百成功。而多数事情,在开始前,都会有人和你说会失败的。  相似文献   

4.
你见过由60个人同舞一条龙吗?你见过长达数百米的巨龙吗?   记者2月19日在贺州220千伏万道线抢修工地上,就看到这样一条“巨龙“:时而翻山越岭,时而淌水而过,有时看不到龙头,有时见不着龙尾.   这条“龙“,正是修复220千伏万道线急需的跨越青山的导线.……  相似文献   

5.
仔细数了一遍,时下书店中关于经营管理的书籍莫不是洋洋洒洒大卷大宗,买回来确实有汗牛充栋的气派。但买是一回事,读却没有那么简单,好多条件一涌而上:要安静的空间,要充足的时间,要闲淡的心情,最好还有一双不知疲倦的慧眼。这样下来,速食年代最奢侈的事情就是读书了。心情和态  相似文献   

6.
你见过集体婚礼,但你见过集体追悼会吗?7月的某天上午,史玉柱就发了这样一条微博:"刘永好、马云、冯仑、茅永红、郑跃文、张征宇和我,在重庆集体研究决定,举办一个集体追悼会,每人给自己致悼词。结束过去,开始未来。  相似文献   

7.
前言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有这样一些人:看上去很平凡,就像我们身边的空气一样,你甚至感觉不到他的存在。但是,若是拨开这层素朴的外衣,你会发现,原来自己翻开的是一本装帧简朴的书,而里面的内容是如此地令人百读不倦。  相似文献   

8.
对于登上过世界舞台,获奖无数的卡宾先生而言,他见过自己,也见过天地,现在正在见众生的路上行走。未来,确定的和不确定的事情一样多,卡宾诞生的枫树街没有枫树,而卡宾焕发的梦想也没有终点。在时尚的万花筒里,你将迷失还是找到强大真我?卡宾给出了答案。  相似文献   

9.
牛方 《中国纺织》2014,(4):125-125
中国有句家喻户晓的谚语叫“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用来形容某人勇气可嘉。现在.吃螃蟹已经是一件不足为奇的事情了.但是如果有人告诉你可以将螃蟹壳制成纺织品.穿在身上,用在生活中,你会相信吗?  相似文献   

10.
书品与人品     
俗话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读书也是这样,啥人读啥书,爱读他才读。雷锋同志生前就特别喜欢读英雄模范人物的书。他在日记中写下读书心得:“《黄继光》这本书,我不止看过一遍……我每当看完一遍,就增加一分强大的力量,受到的教育也一次比一次深刻。”雷锋与黄继光,虽然各自的事迹不同,但作  相似文献   

11.
Bob  Frisch  胡宇飞 《董事会》2009,(1):98-98,100,101
你是否经历过这样的情景:公司决策层正在详细讨论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但尽管他们耗费了很多时间,付出了很大努力,却仍无法达成共识。随之而来就是这样一个不愉快的时刻,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了CEO,等待CEO一锤定音。然而当CEO做出选择后,很少有人喜欢这个决策,虽然没人明说,但很多人都心存不满。  相似文献   

12.
有这样一位厂长,虽已年近花甲,却积极组织实施工厂五年规划:扩建厂房,购置设备,培训职工,选派有为的中青年技术人员出国学习、考察。有人规劝他:“你还能干几年,何必干这种栽树不收果的事?”厂长回道:“十什么都有个连续性,工厂发展也不例外,身为厂长,怎能只顾眼前,不考虑企业的后路?”他这些举措的实施为企业增添了后劲,自然博得了全厂广大职工的颂扬。也有这样一位厂长,他的“后路”观是:“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为给自己挣个好名声,在任职期间不惜终止工厂长远发展规划,尽干些短期可以见效的事情:拼设备、比速度、…  相似文献   

13.
如清查一遍人的头发,每根都要用放大镜观察。有人这样感叹。更如参加一次大会战,没有硝烟却胜似硝烟。也有人这样比喻。感叹的是数据清理数目之繁多,比喻的是数据清理工作之艰巨。  相似文献   

14.
奢读史铁生     
读史铁生的书是一件奢侈的事情。铁生的书读不快,快了则趣味全失,于是急性子或是心中有事便读不得。可又不同于“无聊才读书”,无聊时似乎也不适合读铁生,失意或如厕时也同样。总之,你不能抱着什么目的去读它,比如想看一个好故事,或者学一点知识。这样读估计会失望。可事理和感悟,这些铁生的书里又的确都有。这样说便有点玄,但是事实。铁生最有名的作品是《我与地坛》。我有时想,如果现代散文也来个一百“最”什么排名,这篇《我与地坛》应该是排在前面的。文字到这个份上,一定不是技巧了,而是真性情啊!铁生的笔下有一种对人生想…  相似文献   

15.
任飞 《中国电业》2011,(11):4-4
不是每次闯红灯都会发生交通事故,工作中也不是每次不戴安全帽不穿工作衣就会发生事故,可能你会觉得这种事情太小了,不值一提,生活和工作中每天都可能会发生这样类似的事情,不需要小题大做,如果你是这样认为的,那么你已经有点麻木了!  相似文献   

16.
一本好的书籍往往是可以读上多遍的,读者会根据不同阶段的实践经历和心智体验,生发出很多新的理解和感悟。最近,笔者在重读《细节决定成败》一书时,就忽然联想起了这样两件事:  相似文献   

17.
战略其实就是关于集中的艺术。这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十年前,我在彼得·德鲁克先生的帮助下创办了今天中国的“彼得·德鲁克管理学院”。有一次我去见他,在讨论了学院的发展计划之后,他对我说:“你看上去很疲劳,我发现你总是同时在做好几件不同的事情,而且每件事都亲力亲为。这样下去,可能是每件事做得不错,  相似文献   

18.
无论出于什么目的,捧起书就好,这叫"开卷有益"。书要多读,因为"读书万卷始通神"。书还要精读,因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朱熹讲:"读书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大;大嚼大咽,终不知味。"但这两者加起来,确实不易。万卷书,三天精读一卷,也要读80年。何况人既要工作,还要生活,一天如能挤出个把小时看书,就已经很奢侈了。  相似文献   

19.
好久没这么感动了,好久没这样一家人聚在一起认认真真看电视、读报纸了。到6月7日晚上止,关于任长霞的电视报道我已看了8遍, 《人民日报》的长篇通讯读了3遍,网上的新闻和专题不知浏览了多少次。中央电视台第一次播出任长霞的事迹就深深地感染了我,近来反反复复地看,反反复复地读,每看一次,每读一次。都会受到教育,都会一次又一次地感动不已。尽管看了许多,读了许多,以后的电视肯定我还会看,而且还会找来更多的报纸仔仔细细地研读。  相似文献   

20.
建军,昨天我又梦见你了,梦见了一个无声的世界,梦见你在浇花,只是脸上没有笑容。天气一天天地变冷了,我就这样在给你的一封封信中、在回忆中度过了一天又一天。当年,你为了抢进度,为了在下班前再多割一刀煤,明明看到顶板有裂缝,可你还是蛮干……事故无情地将你高大结实的身体埋在了井下。你走后的多少个日日夜夜,我捧着照片一遍遍呼唤着你的名字,我多么希望这是一场噩梦,醒来后依然是美好的早晨;我多么希望这是你的一次普通的生病,病好后你又安然无恙地站在我的面前;我多么希望这是你的一次远行,离别的思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