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3 毫秒
1.
尽管《反垄断法》自2008年起实施自今已近两年。梳理起这两年围绕着《反垄断法》是是非非的议论,笔者更希望它能得到相对宽松的环境:允许和宽容其执法者“善意试错”过程中的瑕疵。当然,如果能爆快完善反垄断豁免制度,那就善莫大焉了。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的实践证明,反垄断执法机构在规制经营者竞争行为、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等方面均有着重要的地位。我国《反垄断法》于2007年8月30日通过,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执法四年多来,许多学者强调我国的反垄断法执法机构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认为我国反垄断法执法机构缺乏统一性、权威性等。本文在于分析自《反垄断法》实施以来,反垄断执法机构实施反垄断法的优势与取得的进步,这些方面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3.
在《反垄断法》制定之时,就有意见认为,该法关于反行政垄断的内容规定不够,是《反垄断法》的一个重大缺陷。自《反垄断法》2008年正式生效之后,又出现不少批评意见,认为《反垄断法》执行不力,是没有牙齿的老虎。但近期以来,连续发生的两起针对药品和互联网的价格反垄断执法案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一起是针对民营企业非法控制抗高血压药复  相似文献   

4.
《反垄断法》(草案)从酝酿到出台,历时13年,终于尘埃落定。2007年8月30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反垄断法》(草案),将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反垄断法》主要规定了禁止垄断协议,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和控制经营者集中这三大基本原则,还包括禁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等内容,旨在反对垄  相似文献   

5.
近日,困家发展改革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围反垄断法》,制定并公布了《反价格垄断规定》和《反价格垄断行政执法程序规定》,两个《规定》自2011年2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地产评估》2008,(5):6-10
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八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07年8月30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7.
视点     
宏观·政策反垄断法终于出台经过13年的准备和等待,《反垄断法》最近终获通过,并将从明年8月1日起施行。界定垄断的三种行为《反垄断法》明确规定了垄断的三种行为:①垄断协议:指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决定或者其他协同行为。②  相似文献   

8.
自2008年8月1日至今,《反垄断法》在实施过程中产生了一些问题,暴露了一些不足,这些问题与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法律本身的不完善,对如何进一步完善与发展《反垄断法》提出了要求,文章仅借"民间反垄断第一案"来论述反垄断法的概念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有“经济宪法”之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以下简称《反垄断法》),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后,已于2008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反垄断法》旨在保护公平竞争,明令禁止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排除或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滥用知识产权或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等垄断市场行为,它的实施对于依法保护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地位、构建公平公正的行业规则与竞争环境,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反垄断法起草工作几经反复,终于破茧而出。6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草案)》,决定进一步修改后,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这标志着中国反垄断法已经结束起草阶段,即将进入最高权力机关审议阶段。自1994年5月“反垄断法起草小组”正式成立开始,《反垄断法》历经十二年的孕育与苦苦的摸索,从起草部门之争到立法内容之争,充分折击出利益分化大背景下各利益集团的立法博弈。“《反垄断法》迟迟不能出台,说到底是人为的原因,”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教授,中国经济法研究会副会长王晓晔如是说。北京大学经济法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盛杰民教授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关键是《反垄断法》的出台将会触及方方面面的利益。这才是它出台最大的阻力。”《反垄断法》被喻为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宪法”,目前全球有近90个国家(地区)颁布和实施了《反垄断法》。但是,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不是由自由竞争逐步发展为经济型垄断的,而是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业性垄断走向竞争性的市场经济,《反垄断法》立法在中国遇到了一些特殊而艰难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我国最近几年的外资并购行为浪潮不断。可口可乐公司并购汇源案是我国《反垄断法》颁布以来第一起商务部否决外资并购的案例,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案的经过、商务部对《反垄断法》的运用进行分析,回应舆论的热点,说明此次并购案的意义,进而使读者能够理性看待中国外资收购与中国《反垄断法》。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反垄断法》实施两年来,既产生了及时有效保护竞争和维护正常市场竞争秩序的积极效应,也存在"经济宪法"地位是否凸显、执法效应偏离反垄断法目标、私益保护乏力的论争。结合应然效应和美国等主要国家《反垄断法》的实践,科学理性地评估我国《反垄断法》的实施效应,建议在WTO核心原则框架下实现《反垄断法》实施的良好效应。  相似文献   

13.
有着“经济宪法”之称的《反垄断法》,在规制反竞争行为,维护市场经济正常有序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从1994年开始成立《反垄断法》起草小组以来,至今已经过去了12年。2006年,全国人大将《反垄断法》列入立法计划,目前已经完成起草工作。按照进度,预计6月中下旬《反垄断法》草案将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次审议。日前,《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特约请中国《反垄断法》审查修改专家小组的四位专家,就本法律的一些重要问题,从他们各自的角度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自实施以来,引起了学术界与实务界的广泛关注。我国反垄断法的第二大支柱是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反垄断法并不禁止企业具有市场支配地位,而是禁止企业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来限制竞争、排挤竞争的行为。本文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若干条款作简要的分析,为下一步《反垄断法》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发展路向做铺垫。  相似文献   

15.
我国《反垄断法》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以来,在保护市场公平竞争,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方面的重要作用日益显著。在我国职业体育已经产业化的背景之下,中国足球职业联赛也理应纳入《反垄断法》的调整范围,并受其制约。然而,由于受到历史因素和体制因素等影响,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领导部门--中国足球协会的强势角色和权利集中的体制设置并不尽合理,进而导致垄断现象的产生,严重阻碍了足球市场的有效竞争。中国足球协会的角色和职权亟待转变。  相似文献   

16.
中国商务部2009年3月18日正式宣布,根据中国《反垄断法》,禁止可口可乐收购汇源。这是《反垄断法》自2008年8月1日实施以来首个未获得通过的案例。一桩原本被广泛看好的跨境“姻缘”,在经历了将近200天的考验之后,最终落得个缘分散尽,不欢而散。一起跨境并购案,以反垄断的名义否决,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  相似文献   

17.
2007年8月,《反垄断法》通过,明确规定了垄断的三种行为: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商务部从可口可乐市场集中度,市场控制力,市场份额,市场准入等方面进行了审查,鉴于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可能影响市场竞争,根据《反垄断法》第二十八条,禁止此项集中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案是我国《反垄断法》实施以来首个遭否决的案件,也是《反垄断法》发挥其域外效力的典型例子,对我国《反垄断法》的适用和发展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名共和国反垄断法》(以下简称《反垄断法》)自2008年8月1日施行以来,有关反垄断的民事诉讼自已增多,大量涌现,包括前段时间引起广泛关注的360与腾讯之间的诉讼,以及之前的唐山人人诉百度竞价排名的案件等等。日益增多的反垄断民事诉讼有利于推动反垄断法的实施,其与反垄断执法机构的执法工作共同致力于维护市场秩序,保护竞争自由,符合反垄断法的宗旨。但由于反垄断法案件专业性较强,相关问题也随之出现,其中原告资格的确定就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之一。原告是启动民事诉讼的钥匙,是解决相关反垄断民事纠纷的起点,因此本文试对反垄断民事诉讼原告资格的确定进行初步论述。  相似文献   

19.
我国《反垄断法》中禁止的垄断协议包括了协议、决定和其他协同行为三种并列形式。明示的协议、决定行为很容易被发现、被证明,而默示的其他协同行为的证明问题将会面临着方方面面的困难。工商部门可以在借鉴国内外反垄断执法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我国《反垄断法》中"其他协同行为"的定义及特征,综合运用排除和推定规则等架构起其他协同行为案件的证明方法,把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形成完整有效的证据链,依法查处我国《反垄断法》规制的其他协同行为。  相似文献   

20.
垄断企业的出现对市场充分竞争产生了影响,故我国《反垄断法》2008年8月1日的出台便成为必然。对《反垄断法》中关于垄断行为的处理方式进行思考,涉及到垄断的基本内容、国外主要国家及地区反垄断法的特点及我国垄断行为的状态。由于各国具体情况不同,其反垄断法存在很大差异,根据我国市场经济的实际制定出的反垄断法,具有较强的本土性,但也存在问题。鉴于此,应防止和制裁行政垄断、应明确规定反垄断法的域外效力;不应限制企业的垄断结构、不应笼统限制企业的垄断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