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009年对于中国外贸企业来说,是艰难的一年,挣扎的一年,危机四伏的一年。风卷全球的经济危机,打乱了中国出口企业的稳步增长的步伐,甚至危及了生存。在2009年全年,中国外贸降幅达18%,而在之前的10年里,中国外贸一直以不低于20%的年增长率高速增长。由大步向前,骤然滑落到大幅后退,形势对外贸企业的生存压力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2.
中国加入WTO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随着中国外贸交易量的增多,中国受到的反倾销的数量也越多。为了保护本国企业,也为了改变在外贸交易中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1997年中国实施了第一起对外反倾销调查。本文以2009年中国对美国进口的肉鸡产品实施“双反”措施案件为例,主要分析案件中存在的四点争议,并结合相关企业经历给出了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3.
中国加入WTO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随着中国外贸交易量的增多,中国受到的反倾销的数量也越多。为了保护本国企业,也为了改变在外贸交易中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1997年中国实施了第一起对外反倾销调查。本文以2009年中国对美国进口的肉鸡产品实施"双反"措施案件为例,主要分析案件中存在的四点争议,并结合相关企业经历给出了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4.
1外贸创新高2010年前10个月中国出口和进口规模就已分别超过2009年的全年水平。商务部预计,2010年全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将达2.9万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较2009年,2010年我国外贸增幅将达到31.5%,大大超过全球11.4%的平均水平。中国已经跃升为世界第一大商品出口国和世界第二大商品进口国。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2008年中国对外贸易地理方向、贸易结构、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外贸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等多方面的回顾及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外贸的影响分析,对2009年中国外贸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对外贸易》2009,(1):16-40
别无选择,我们只能把希望寄托在2009年。虽然,2009年中国经济及外贸面临着可能比2008年还要深重的困难,以及诸如:GDP增长能否保8%、外储下滑会否持续,人民币“向左”还是“向右”、“外贸冰点”会否融化、世界经济能否复苏、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幽灵是否会再现……一系列悬念。如何在扩大内需的同时,稳定出口增长,2009年的中国外贸正面临着历史抉择。  相似文献   

7.
2010年中国外贸进出口200强新鲜出炉。将2008、2009与2010这三年的外贸数据比对,可以清晰看到,在全球经济遭遇危机的时候,中国  相似文献   

8.
2008年中国对外贸易在世界金融危机不断蔓延,人民币继续升值,出口企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国内工业下行压力明显加大,国际国内不确定性因素逐渐增多的环境下,全年仍然实现较快增长,进出口结构进一步改善,质量进一步提高,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迈出新步伐.预计全年中国商品进出口总额将达到2.6万亿美元,增长20%左右.2008年中国外贸运行的状况如何?还存在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2009年中国外贸将会呈现怎样的走势?  相似文献   

9.
资讯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09年秋季)》发布商务部10月30日发布《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09年秋季)》,回顾了2009年前三季度中国外贸运行情况。由于世界经济大幅  相似文献   

10.
近期,海关总署发布2009年全年外贸数据:2009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为22072.7亿美元,同比下降13.9%,其中出口12016.7亿美元。此前,德国方面公布截至去年11月底的贸易数字显示,中国已超越德国,成为全球最大出口国。中国外贸完成了危机后的惊人一跃,成为全球第一出口大国后中国战略又该如何选择?  相似文献   

11.
尽管外需仍然疲软,但2011年中国进出口总值仍然创下新高,进出口200强的上榜门槛也"水涨船高"。加工贸易企业的不断内迁使得2011年中国外贸版图发生了巨大改变,中西部地区将成为  相似文献   

12.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商品进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采用贸易引力模型,结合混合回归分析与横截面分析两种方法,对1992年至2004年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对中国商品进出口、出口、进口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混合回归结果表明,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对中国商品进出口、出口、进口的增长均存在长期且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且这种促进作用存在时滞。横截面分析结果表明,每年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对于中国商品进出口、出口、进口的促进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是波动的,但从总趋势来看,这种促进作用在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我国原木进口和木质林产品出口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原木进口与木质林产品出口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同时木质林产品出口与原木进口之间存在单项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据此,本文认为短期内减少对进口原木的消耗是我国木材产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而从长期来看实现我国木材产业的资源基础转换才是解决对进口木材依赖的根本途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我国木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选取2000-2010年我国进出口的月度数据,运用多参数平滑方法,分析了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定量分析显示全球经济危机使我国2009年和2010年对外出口规模减少额超过10000亿美元,进口规模减少额超过6000亿美元,影响十分巨大,危机开始时对一般贸易的影响超过对进出口的整体影响。随着我国政府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逐渐显现,世界经济逐步回暖,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逐渐减少。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危机使得我国对欧盟进出口的影响超过了对美国进出口的影响;对欧美地区出口的影响超过进口的影响;对我国不同地区进出口的影响是从东到西影响强度逐步减弱,对外开放程度越高的地区受到的影响越显著,能够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产品或行业受到全球经济危机负面影响的程度较小。  相似文献   

15.
俄入世之后     
田丰 《中国海关》2012,(6):72+19-72
中国在加工程度较复杂商品上的比较优势在强化,俄罗斯在特定动植物产品和矿产品上的比较优势在强化,两国贸易互补性在提高。  相似文献   

16.
2010年玩具出口增势有望延续,但增速可能出现波动。  相似文献   

17.
Last year,the volume of China's auto trade reached US$66.878 bil- lion,of which imports accounted for US$25.982 billion,a year-on- year increase of 24.45 percent;while ex- ports totaled US$40.896 billion,growing by 45.31 percent.The China Association of Automobile Manufacturers(CAAM) predicts that the number of autos sold in 2008 will break the 1 million barrier for the first time in history,representing an increase of about 20 percent.  相似文献   

18.
FDI对我国价格贸易条件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1985~2006年的统计数据,建立了包含价格贸易条件、初级产品进口额、工业制成品出口额、贸易顺差和外资企业出口占我国出口总额的比重这5个变量的协整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对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价格贸易条件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工业制成品出口是导致价格贸易条件恶化的重要原因,而初级产品进口对改善价格贸易条件有正效应,但正效应目前还不显著,FDI对改善我国的价格贸易条件有显著的正效应。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改善我国价格贸易条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From January to June,the total imports and exports of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s were US(S)55.2 billion,up by 31.6%year-on-year.Among them,the exports accounted for US(S)21.94 billion,up by21.9% year-on-year; the imports accounted for US(S)33.26 billions,up by38.9% year-on-year.The trade deficit was US(S)11.31 billion,expanding 90.5%year-on-year.  相似文献   

20.
我国出口贸易已迈入恢复发展之际,借助多方推手共同作用的化肥行业已迎来新的转机。2009年下半年,化肥行业出口形势已经止住下跌势头,企稳回调。国家刚刚颁布的2010年关税实施方案下调了化肥行业淡季出口关税,为该行业未来出口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