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报销制度的满意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Logistic模型测评了新农合医疗费报销制度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发现新农合医疗费报销制度满意度与新农合报销比例、报销手续呈显著正相关,与是否参加其他健康保险、当年家庭医疗费开销、个人期望筹资金额呈显著负相关,且这五类因素对新农合医疗费报销制度满意度的影响程度依次递减.调查显示,63.1%的参合者对新农合医疗费报销制度表示满意,远低于同期调查中对新农合医疗制度总体90.3%的满意度水平.  相似文献   

2.
以问卷调查所得的370份调查资料为基础,运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基于农民就医环境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整体评价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疗技术水平、药品价格、服务态度、报销方便程度、药品种类和报销比例等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整体评价有显著影响,而就医的方便程度和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床位的紧张程度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整体评价没有有显著影响。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整体评价较为集中,在较好和一般之间,偏向一般。新农合在医疗技术水平、药品价格、服务态度、报销方便程度、药品种类和报销比例等方面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新农合作为中国政府近期的一项重大的民生举措,对改善亿万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障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而了解农民对新型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满意程度和存在的要求无疑是确保新农合制度能够长期持续运行的关键所在。本文基于对兴宁市问卷调查数据建立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满意度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个人缴费金额、报销手续和定点医院条件是影响农民对新农合满意度的三个最主要因素。本文的政策启示是:在维持个人缴费金额的前提下,通过改善医疗条件、提高服务质量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参合农民的满意度,并达到政府、医疗单位和农民三赢的局面,从而使得新农合能够持续稳定地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2003年出台以来,给农民带来了医疗保障的效果,但存在不少的问题,导致没能达到这种互助共济的保障制度的预期。本文归纳了新农合制度存在的问题,农民的满意度以及新农合国际经验研究等方面的情况。总结我国新农合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及为其今后的发展做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问卷调查和入户访谈,在实证基础上对江苏省农民对新农合的认知度、信任度和满意度进行了考证,得出以下结论,江苏省参合农民对新农合的满意度较高,但认知度低、信任稀缺和监管薄弱,应加强信息供给,提高农民的认知度,优化治理结构,充实监督制衡力量,重建农民的信任机制,以推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一直致力于健全中国农民的医疗保险制度.2003年新农合的推出至2006年的全面推广,使我国农民的医疗使用整体水平有显著提高,但是新农合的利用是否公平,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民对于医疗服务的利用是否有差距,本文将使用两种方法对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民的医疗服务利用水平进行对比,看出其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7.
宋杨  朱敏 《中国市场》2014,(45):94-101
自辽宁省沈阳市建立新农合制度以来,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初步探索出一条以新农合为基础,全力解决特困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有效途径,取得了政府得民心、农民得实惠、卫生事业得发展的显著成效。从新农合参合率影响因素的视角,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业人口因素,地方财政支持和卫生服务能力等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具有可行性的优化方案,对沈阳市新农合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新农合制度中补偿制度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受益面和受益程度以及农民参与的积极性。探讨了影响参合农民住院补偿的因素,并对进一步提高参合农民住院补偿水平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同样也是农村人口最多的国家。农业的发展对于正处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中国来说已经成为了全民关注的问题,同样农民的健康,医疗保障也成为了我们十分重视的问题。2003年以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制度在我国推广以来,受到了各学界的广泛关注,截至目前,新农合的推广已经有十余年之久,通过这些年的试点与完善,新农合取得了有效的发展与一定的成就。但是我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各地的经济发展,并不一致,新农合虽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是在很多的问题上并不能使新农合持续发展下去,不适应当前形式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文章结合当前新农合在推行和运行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民就医存在的问题,借助国内外医疗保障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完善我国新农合的医疗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崔彩艳 《中国市场》2014,(51):219-220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政府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新农合基本达到了全面覆盖。农民加入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将提高其个人以及家庭的抗大病风险能力。但是其中新农合资金的筹集一直是阻碍新农合制度建设的最大问题。资金的短缺,也不利于新农合的持续发展。因此地方政府应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的实际家庭收入,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筹资标准。  相似文献   

11.
“新农合”制度对于提高农民健康保障水平,减轻农民负担。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前,“新农合”制度还存在着筹资水平低,住院费用补助率低、受益面窄,对特殊群体的补偿比例不尽合理以及对大病补偿不足等问题。农民发生重大疾病,个人负担仍然很重,治不起病的现象仍然存在。推进“新农合”建设,需要在制度上不断完善。针对不同群体。采取相应的政策,运步增加资金投入,提高医疗费用补助率,扩大受益面,以维护参舍农民的合法权益,促进“新农合”制度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新形势下完善农村合作经营体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一项战略任务,完善农村合作经营体制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湖北农村专业合作经营组织主要有能人带动、部门领办、龙头企业、农民自发和社区消费五种类型,农村合作经营组织的成长举步为艰,思想认识不足,法律地位缺失,外部环境不佳,内部机制不完善等因素阻碍了进一步发展。只有强化思想认识,推动立法进程,落实扶持政策,加强合作组织自身管理,才能在新形势下完善农村合作经营体制,以加快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3.
以湖北省711个农户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对影响农民满意度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对被调查地区的农民进行满意度评价。研究表明:影响农民满意度的因素主要有经济收入、惠农政策、教育投入、教育水平、医疗水平、交通状况和干部作风等;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以及有无孩子上学的农民在满意度上差异不显著,但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收入来源、不同家庭人口的农民在满意度上差异明显;农民满意度总体水平偏低,但农民对惠农政策、教育水平和医疗水平表现出较高的满意度,而对经济收入、交通状况和干部作风表现出较低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文章提出理论假设,构建Ordered Logit模型,基于收入分配公平满意度问卷调查数据,对资本异质性与收入分配公平满意度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人力资本对分配公平满意度有显著的影响。其中,居民受教育年限越长、健康状况和职业技能越好,其分配公平满意度越高;与城镇居民、男性相比,农村居民、女性受教育年限越长,其分配公平满意度越高。(2)物质资本对分配公平满意度有显著的影响。其中,住房拥有完全产权的居民,其分配公平满意度显著高于住房无完全产权的居民。(3)政治资本对分配公平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职务等级越高,居民分配公平满意度越高;党派成员、乡村干部的分配公平满意度显著高于非党派成员和普通农民。(4)社会资本对分配公平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在外就餐频率越高,对同事与朋友的信任程度越高,居民的分配公平满意度越高;组织成员的分配公平满意度显著高于非组织成员。此外,相对收入、社会保险对分配公平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一研究结果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5.
对武陵山区农村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农村生态农业经济,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武陵山区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具有政策、区位和资源等优势,但在农村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方面却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农民的环保意识淡薄,农村环境污染和农业资源减退等等。因此,必须转换农民的落后观念,并依据武陵山区农村的实际情况,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加快农村生态旅游观光和生态家园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保持与发展现代农业相适应的人力资本水平,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从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一个悖论出发,通过对现代农业发展困境的分析,认为设计一套符合新型农民培育的制度对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目前,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现阶段农民人力资本积累的最主要形式,而培育新型农民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点和切入点。  相似文献   

17.
摘要:农业产业集群对农村城镇化建设有重大的促进作用,它为农村城镇化建设提供产业支撑,同时它有利于为新型城镇培育新型农民。但是,由于历史的、现实的各方面原因,目前,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仍存在农业产业集群层次低、农民文化科技水平低、发展资金严重短缺等问题。今后应该采取制定科学的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创造利于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环境、积极筹集资金、加强科技创新等措施加快城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By collecting a nationwide sample, the model of employee voluntary turnover in China is explored. There are three conclusions: 1. there exist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any two variables including salary, job involvement, interpersonal support, job satisfaction,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nd turnover intention; 2. job involvement, interpersonal support and salary predict significantly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nd interpersonal support and salary predicted significant job satisfaction; 3. job satisfaction can predict significantly turnover inten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