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小企业是支撑县域经济的重要力量,骨干企业是县级财政的支柱,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后劲和希望所在。今年以来,昌乐县从全县范围内筛选10个企业作为重点骨干企业集中培植,确定了奋战3—5年,在全县发展起一批支撑力强的大集团、影响力强的大产品、带动力强的大项目...  相似文献   

2.
《唐山经济》2006,(4):21-22
近年来,遵化市始终把项目建设放在经济发展的首位,坚持“大中小项目一起抓,一二三产业一起上”,通过做大做强项目这个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促使该市完成了由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市的转变。中冶集团、上海阳晨、上海复星、上海宝钢、上海华篷、广东宏远等一大批知名企业慕名到遵化市投资兴业,成为项目建设主战场的生力军。从2002年至2005年,遵化市连续四年名列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分别位居77、76、61、55位,位次逐年提升。依托项目建设的有力支撑,该市又响亮地提出了跻身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和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双百强”,把遵化建设成经济、政治、化、社会全面发展的中等城市。综观遵化近年的发展,可以说咬定项目不放松发挥了关键作用,该市抓项目的做法给人以三点启示。  相似文献   

3.
林刚  蒙涓 《特区经济》2006,210(7):279-280
文章针对目前西部县域经济发展落后,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的现象,结合环境保护中的循环经济理论,提出将循环经济理论运用于西部生态旅游县域的建设之中。并通过分析“恭城模式”,指出建设循环型生态旅游县域是解决西部地区现有问题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4.
广西是农业大省,县域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在县域的发展十分落后。大力发展县域工业,提高工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加大工业对县域财政收入的贡献率,是壮大广西县域经济的源动力。广西县域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思路是:强化“工业强县、工业强市”观念,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创新机制,加快县域企业转机建制;以开放为突破口,积极招商引资,内引外联;建好县域工业区,引导产业集聚;实行“三化”联动,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壮大县域经济”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指导精神、平安县委、县政府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富民强县,全面建设小康”这个总目标,开拓进取,提出了“抓大工业,大抓工业,全力抓工业”的思路,牢固树立“工业强县”的指导思想,切实强化了工业强县的主导地位,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壮大。目前,全县工业经济区有上滩工业区、大寨子工业区、三合工业区、互助路工业区等,有工业企业22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1家。经过多年发展,现形成了以硅铁、碳化硅为主的冶炼业,全县现有硅铁企业3家,年生产能力18000吨,碳化硅企业3家,年生产能力13000吨;以砖瓦、水泥构件为主的建材工业,年生产能力1.12亿块;以水电开发为主的电力工业,现有小水电站2座,装机容量43.50千瓦,年发电量2600万度。截止2004年底,全县共完成工业总产值6.71亿元(现价),增长23.6%,逐步形成了铁合金、碳化硅(微硅)等特色产品,为平安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增添了后劲。  相似文献   

6.
曹阳 《辽宁经济》2009,(11):22-22
近年来,铁岭县在招商引资工作中牢固树立全县“一盘棋”思想,坚持资源共享、园区共建,大力开展“飞地”招商,举全县之力集中向沈铁工业走廊先导区摆放项目,成功地打破了地域界限,增加了合理布局的空间,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产业的聚集功能和规模效应,进一步优化了资源配置,发挥环境经济,初步形成了产业向骨干企业集中,企业向园区集中,园区向城镇集中的县域工业格局,从而加速铁岭县工业园区的形成,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目前,铁岭县工业园区共引进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152个,  相似文献   

7.
发展县域经济。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小康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鹿泉市依托资源、区位、交通等优势,狠抓项目投人,县域经济得到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文化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湖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抓手,是重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湖北适时推出“一县一品”的文化品牌创建活动,不仅有利于推动全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而且有利于促进县域经济的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9.
邓泽宏  何应龙 《改革与战略》2009,25(12):204-207
文章从企业利益相关者关系协调、企业与自然环境关系协调、企业与社会关系协调等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实证探讨了企业社会责任与县域社会和谐之间的关联关系,验证了理论假设,结果表明县域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有利于促进县域经济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0.
生产活动纵向分离,企业以网络的形式参与竞争,企业网络成为企业成长的重要环境,网络效应对于企业的成长具有提升作用。西部欠发达地区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县域经济发展滞后是一个重要原因,这又具体体现为企业竞争力不足,企业网络能够通过推动企业成长来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在此过程中,重点在于产业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对于新野来说,要实现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发挥比较优势.围绕支柱产业和特色经济,大上项目、上大项目,增强县域经济的竞争力和后发优势.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广饶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新型工业化提升为核心战略,着力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持之以恒培育主导产业、壮大优势产业、发展产业集群,带动了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体工作中。坚持以产业集群化为主攻方向,以增加高效投入为主要动力,推进传统工业发展模式向统筹抓大项目、大企业和产业链、  相似文献   

13.
张懿笃 《发展》2006,(7):9-10
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其根本目的是促进各项工作落实。就政府机关而言,就是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增强县域经济的发展活力。项目是发展的载体,因此经济社会的发展最终要落脚到具体的项目建设上。今年以来,甘肃省临洮县结合县情实际,把先进性教育同项目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抓好项目,大力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林武民 《广西经济》2014,(12):56-58
正2014年8月29日,中国老年学学会在桂林举行授牌仪式,授予恭城瑶族自治县"中国长寿之乡"称号,恭城成为新标准实施之后认证的第10个"中国长寿之乡"。"中国长寿之乡"是一张含金量很高的综合性社会名片,是一笔宝贵的无形资产,对于提升恭城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为推动恭城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恭城将紧紧抓住这一机遇,整合当地资源,实行科学规划,围绕"生态环境良好、产业发展相融、养生文化独特、服务设施完善"的目标,优化产业发展布局,  相似文献   

15.
2004年,滦南县将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着眼于“富民”和“强县”两大目标,以项目建设、特色农业、体制创新和环境优化为突破口,努力拓宽县域经济发展空间,构建县域经济发展新平台,实现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性跨越。2004年,全县计划完成国民生产总值106.12亿元,全  相似文献   

16.
县域经济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点,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石和支撑,是地方经济腾飞的基础和保证。浙江经济发展快的重要成功经验之一就是县域经济发展快,城乡发展差距小,各县区形成了既有较大规模、较强实力,又有鲜明块状特色的区域经济。如何做大县域经济规模、提升县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众人瞩目的长沙县自1996年元旦搬迁至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来,借新县城建设这个良机,积极招商引资,取得明显成效。到1997年底,全县已发展外商投资企业62家,合同利用外资2.1亿美元,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累计签订投资项目合同268个,协议土地资金18亿元,已兴建中外大中型企业44家,1997年区内L业总产值实现51.6亿元,利税6.2亿元。这些都为长沙县域经济实现良性循环和快速增长提供了有利条件。一、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县域经济结构趋向合理。长沙县域经济结构经历了三次大的调整变化,由以农业为主的粮猪型经济,到乡镇企业占半壁江山…  相似文献   

18.
卫中旗 《特区经济》2012,(6):281-283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已成为全国各地"十二五"时期面临的紧迫任务和重要课题。在当前我国经济面临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大项目带动是实现县域经济超常规跨越发展的有效途径。大项目带动以梯度转移为依据,以发挥比较优势为条件,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要在对县域发展环境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把产业发展定位、优化区域投资环境、完善产业园区、科学选择项目、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做大做强民营经济和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等结合起来,系统推进。  相似文献   

19.
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在工业,后劲、潜能也在工业,而加快工业发展,必须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只有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才能为企业发展奠定基础,不断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的主体,是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宁津民营经济起步早、群体大、发展快,工商业户超过1万处,规模以上企业300多家。是全省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县。伴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和企业的发展壮大,一些民营企业管理粗放的问题逐步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