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艳芬 《中国经贸》2012,(24):115-115
和谐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和劳动的使用者之间建立相互沟通、全面协调、依法治理、公平正义、和睦相处的劳动关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就要求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本着互惠互利、互谅互让的原则,公平、平等的建立劳动关系,并解决在劳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而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内容。一个单位是社会的一份子,也可以说整个社会的缩影,劳动关系是否和谐,直接关系到一个单位能否稳定发展、职工能否安心工作。因此,构建事业单位的和谐劳动关系.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建立和谐社会的诸多要素中,劳动关系的和谐成为整个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劳动关系不仅是企业问题,也是社会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研究劳动关系的协调发展,对于建立和谐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孙男 《辽宁经济》2010,(5):74-74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有和谐的企业,而创建和谐企业的关键则是劳动双方建立稳定、协调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本文对近年来有关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相关问题的研究进行综述,包括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影响因素、构建途径与评价标准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和谐劳动关系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协调劳动关系矛盾的迫切需要。是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的重要途径.是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内容。工会作为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劳动关系的参与者、协调者,要以建立稳定协调的劳动关系为着力点.切实维护职工的民主权益、劳动经济权益、合法权益和精神文化权益,在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体现。在介绍和谐劳动关系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必要性,探究了当前我国劳动关系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十二五"时期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路径选择,对实现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劳动关系是当代社会关系的核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工会是劳动关系矛盾的产物。是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必须正确把握劳动关系现状,着力寻求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途径,努力发挥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独特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7.
构建和谐稳定新型劳动关系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琳  王宇 《南方经济》2005,(11):13-15
本文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阐明了建立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缺失与断裂的原因。同时本文在宏观调控、劳动争议、多方协调、权益保障、薪酬保障、矛盾疏导、和谐文化、预警跟踪、立法维权和参与协调等机制的建立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8.
民营企业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渠道之一,其劳动关系目前是构成整个社会劳动关系的主体.本文通过分析河北省民营企业劳动关系现状,总结了河北省民营企业劳动关系建设方面存在的普遍问题,从建立和谐企业的角度给出民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9.
李刚 《北方经济》2006,(6):71-72
和谐的劳动关系不仅是企业发展的基础。而且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不仅要靠法律的约束.更主要的是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处理好劳资双方的关系。本文从经营管理层面分析了劳动关系的本质及其规律性.提出了多维度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的具体方法。旨在从理念上和实际操作层面对企业劳动关系的协调发展提出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胡磊 《改革与战略》2013,29(3):113-116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生成的内在逻辑是:思想理论基础是劳动和资本之间存在统一性、依存性与基于劳动力成本二重性的互利合作空间;物质基础是企业可持续发展;制度基础是公平的劳动力市场、公正的分配与管理制度、完善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动力机制是经济上的内源性动力与劳动伦理上的促进性动力.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可以建立“思想理论基础—物质基础—制度基础—劳动关系和谐度”的现代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1.
李刚 《北方经济》2006,(12):71-72
和谐的劳动关系不仅是企业发展的基础,而且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不仅要靠法律的约束,更主要的是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处理好劳资双方的关系.本文从经营管理层面分析了劳动关系的本质及其规律性,提出了多维度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的具体方法,旨在从理念上和实际操作层面对企业劳动关系的协调发展提出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侯亭延 《魅力中国》2011,(20):106-106,8
随着“十二五”的到来,私营经济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在私营企业中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对私营企业的命运和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在阐述目前我国私营企业劳动关系的新变化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十二五”对企业劳动关系的政策指向,论述了在我国私营企业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的可能性,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3.
和谐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企业作为社会的细胞,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这项战略性任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进这一任务完成,必须要协调好劳动关系,这是维护企业稳定与发展的基础和重要内容。中原油田钻井二公司在人才队伍和技术部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进行了有效尝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陈艳芳 《发展》2008,(12):69-69
劳动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和具体体现,是影响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开放潮》2005,(11):22-23
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内容,是各种社会关系中基本的、重要的关系。劳动关系的和谐程度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劳动关系是和谐还是对抗,是合作还是对立,是协调还是矛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6.
李楠 《魅力中国》2014,(17):12-12
劳动关系的和谐与否,直接关系到百姓能否安居乐业、经济社会是否繁荣发展。因此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对促进社会的发展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杜乐 《发展》2010,(3):73-74
一、怎样理解和谐劳动关系 无论什么单位,要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首先就要搞清楚什么是和谐的劳动关系。简单地说,所谓和谐的劳动关系,就是基于劳动的效果而言的(也可以有其它划分标准).可以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劳动者之间相互感觉比较满意。比如.工作效率很高,配合默契,感情比较融洽,相互有很高的认同。二是劳动者群体与整个单位相互之间感觉比较满意。比如,单位领导比较认可自己的劳动者,劳动者也比较认可自己的领导。  相似文献   

18.
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内容。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必须有完善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而现行的协调机制存在的问题影响了其作用的进一步发挥,亟待改革。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9.
施斌 《湖北经济管理》2008,(20):112-114
劳动关系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根本,构建与发展高校和谐劳动关系是高校科学发展的需要。《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明确了高校与教职工的聘用关系受劳动法律体系的规范与调整。开启了高校和谐劳动关系的新时代,也对政府有关部门、高校和工会组织等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面对影响高校和谐劳动关系的问题和多方面不利因素,必须切实转变传统观念,加大内外部改革力度,加强宏微观科学管理,建立健全各相关机制,推进高校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吴萍  张春华 《魅力中国》2013,(29):34-34
和谐劳动关系是企业和职工双方所建立的一种相互依存,各尽所能。平等协商,共同成长的良性互动关系;双方各司其职,共决利益,共保健康,共同成长。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并从拓展职工的民主渠道,规范企业的行为准则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