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9 毫秒
1.
研究目的——探讨地价与房价的因果关系。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法和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结果——在中短期,地价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变动过程,不受房价的影响,而房价却受到地价的显著影响;从长期来看,房价对地价的影响开始增强,但总不及地价对房价的影响,地价一直占主导地位。研究结论——在调控房价时,应先稳定地价。房地产价格调控需要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革除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二是调整土地政策,增加土地供应量;三是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四是打击房地产投机。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探讨地价与房价的因果关系。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法和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结果——在中短期,地价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变动过程,不受房价的影响,而房价却受到地价的显著影响;从长期来看,房价对地价的影响开始增强,但总不及地价对房价的影响,地价一直占主导地位。研究结论——在调控房价时,应先稳定地价。房地产价格调控需要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革除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二是调整土地政策,增加土地供应量;三是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四是打击房地产投机。  相似文献   

3.
房价、 地价与通货膨胀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整的重要关注点,对它们之间长期与短期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本文采用中国2005-2014年房价、 地价与通货膨胀季度数据,通过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研究表明:长期而言,房价、 地价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正向的均衡关系,但房价和地价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作用并不明显;房价与地价之间存在互相影响的关系,但房价上升导致地价上升是二者关系的主要方面,房价高企主要不是由于地价上升导致的.  相似文献   

4.
国外住房合作社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住房舍作社作为解决低收入者住房问题的社会团体组织,在国外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鉴于住房合作社在解决低收入者住房方面的重要作用,国外的住房合作社在发展的过程中普遍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当前我国各大城市房价扶摇直上的背景下,我们应该借鉴国外发展住房合作社的经验,发展我国的住房合作社,使城市中的低收入者实现居者有其屋.  相似文献   

5.
中国城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虽然住宅价格是由住宅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决定的,但从长期来看,住宅价格应该与城市居民家庭的住房支付能力相适应.评价住房支付能力的指标有房价收入比(PIR)和住房可支付性指数(HAI),房价收入比用于判读住房价格是否合理,而住房可支付性指数能够反映家庭购买住房的还贷能力.论文通过计算2004年我国34个主要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和住房可支付性指数,对我国城市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进行了城市排序.参照国外相关指标的评价标准,论文采用Pareto累计图的评价方法,得出了我国当前房价收入比和住房可支付性指数的分布区间.论文的研究成果既可作为政府调控城市住宅市场发展的依据,也可作为居民投资置业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房价与地价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争议较大的热点,理论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是成本论,从供给角度来看,地价决定房价;一种是需求论,从需求角度来看,地价上涨是由于房屋需求增加。本文基于长三角地区较有代表的四座城市数据对此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前有一种盛行的说法,即高房价是由高地价造成的,高地价导致了高房价,老百姓只好望房兴叹,居住环境得不到改善,从而造成资金积压与土地资源浪费.本文从房价的构成、地价所占比重、房价上升的原因及加强地价管理等几方面着手来探讨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房价与地价:理论、实证和政策分析   总被引:55,自引:0,他引:55  
本文采用四象限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等分析方法,从理论、实证和政策等方面对中国房价与地价关系以及市场结构和政府供地方式的转变对二者关系的影响进行系统、深入地研究,并对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理顺地价和房价形成机制等提出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短期内房价决定地价,长期内二者相互影响。与协议出让方式相比,土地招拍挂出让通过促进土地市场的买方竞争、降低房地产增量市场的垄断性,在显化土地价格的同时,降低了地价对房价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9.
房价与地价关系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房价与地价的关系,都是一个极为敏感的话题。争论各方有一个共识,即都认为房价太高了。分歧在于,是房价拉高了地价,还是地价推高了房价?  相似文献   

10.
持续上涨的房价成为社会关注的民生话题,也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切入点.有些人认为,房价居高不下,是由于实行招拍挂后地价太高,是地价高导致了房价高.只要降低地价,就可以把房价降下来.现实情况是不是这样,很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1.
黄佳  吴广谋 《价值工程》2007,26(7):132-135
在对房地产市场结构、运行模式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并阐述地价与房价之间的关系。为了清楚揭示这二者之间的关系,首先对“地价是否是房价的决定因素”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从市场角度出发,沿着市场→房价→地价这条主线,揭示在市场作用下受供求关系的影响房价不断攀升,而且有力推动地价上涨。接着,继续研究地价、房价的变动对房地产市场所产生的影响,揭示了当前地价、房价的上涨不但没有降低需求热度,反而使开发商和购房者的购买欲更旺,市场的供求差距进一步拉大,以此形成一个循环正反馈链。最后,针对房价上涨,对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协调行为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一、三类限房价政策 三类限房价政策涉及三种住宅产品,即限价房、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后两者统称为政策性住房。限价房没有一个统一完整的定义,但其正式提出源于“国六条”文件,是一个原则性调控政策,其中指出“土地供应应在限套型、限房价基础上,采取竞地价、竞房价的办法,以招标方式确定开发建设单位”。其中提到的“限套型、限房价”的普通商品住房,被称作“限价房”。  相似文献   

13.
房价地价的关系与稳定房地产价格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目前关于房价和地价关系的两种主要观点的基础上,对房价地价关系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进行论证,并从实证角度对地价占房价的比例以及房价大幅增长的成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平抑房地产价格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张颖 《企业导报》2012,(15):4-6
本文应用Granger检验的方法,对我国房价和地价的关系进行了相关研究。并通过2005~2010年间武汉市房地产季度价格指数和地价指数关系的检测,结果显示:短期内地价是由房价决定的,而长期范围内,这两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的。为了更好地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保障广大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我们认为:要尽量降低房价,一方面要加大土地的供给量;另一方面要尽量减少地价的上涨。  相似文献   

15.
北京“两限房”土地市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市“十一五”保障性住房及“两限”商品住房用地布局规划(2006年~2010年)》(以下简称《规划》)将“两限房”定义为:“限房价、限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以下简称“两限房”或“两限”商品住房)是指经城市人民政府批准,在限制套型比例、限定销售价格的基础上,以竞地价、竞房价的方式,  相似文献   

16.
地价与房价关系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72,自引:0,他引:72  
深入分析房价和地价的关系,才能弄清房价和地价的相互影响,才能判断地价是否过高。本文以经济学的角度从因果关系和数学关系两个方面探讨了地价与房价的关系,并根据分析的结果,为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中“地王”现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王”的产生既有土地供应、需求等基本层面的因素,也有分税制、招拍挂、土地国有等制度层面的因素,同时又受到国际国内经济运行大环境的影响.“地王”不仅会直接推高房价,还会提高房价上涨预期,形成地价房价相互抬高的恶性循环.“地王”增加了经济运行风险,不利于国民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为抑制“地王”产生,要坚决遏制投资投机性住房...  相似文献   

18.
中国房价与地价关系的多用途视角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先在保证土地与房产用途一致的基础上,选取中国1998年第1季度到2008年第3季度7组房价与地价指数,然后运用协整关系检验和Grangner因果关系检验技术分析每组房价与地价间的关系,并揭示这些关系在2002年7月1日土地招拍挂出让方式改革生效前后的变化.结论表明:①长期内房价与地价相互影响,且存在均衡机制;②短期内,从综合层面看,房价与地价两者互为因果,但从分阶段分用途看房价变动更多地决定地价变动;③土地出让方式改革对房价与地价关系影响并不大.  相似文献   

19.
李频 《上海房地》2011,(2):60-60
温家宝总理在去年末做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直播时说:“房价来讲有政府应该管理的部分,有市场应该管理的部分,总理应该管的主要是保障性住房,解决的主要是中低收入者的问题。”他同时表示,今年调控房价的措施落实得还不够好,今后将继续从两个方面加大力度,一是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二是要抑制投机,主要是利用信贷的杠杆,并且加强对土地的管理。  相似文献   

20.
李源 《中国新时代》2004,(12):40-41
陈淮(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房地产市场没有低迷,中长期看涨   房地产投资的走势说明宏观调控已见成效--观察宏观调控措施是否发挥作用,不能看某一时间段的经济数据,而应该看其在较长时间内的发展变化趋势;从动态上看,商品房空置面积并没有增加,而是呈下降趋势一一判断房地产是否出现泡沫,关键是看是否存在真实需求;现实的房价变动过程必然是有涨有跌、有起有落的--房地产价格本身呈自然上涨趋势,房价中长期趋势总是看涨,而现阶段房价下跌不一定就是好事;房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地价上涨和商品房档次明显提高当前房地产金融仍是银行的优质业务,而融资渠道多元化和证券化是化解房地产投资风险的根本举措.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