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沪深300股指期货的无套利区间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顺  肖波 《时代金融》2008,(8):27-29
在股指期货的推出日益临近之际,本文研究了股指期货的期现套利策略。首先对无套利区间的计量模型加以确定,然后通过沪深300指数期货仿真交易的数据来分析套利机会,最后以此来分析我国正式推出股指期货后可能出现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股指期货是一种发展迅速的金融衍生产品,我国也于2010年推出了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因此股指期货合约的定价是其最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本文吸收和借鉴了国外的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了股指期货的定价问题,包括股指期货的定价模型、股指期货无套利定价的实例分析、股指期货存在无套利区间的原因、影响我国股指期货定价的其它因素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3.
依据无套利原理,考察存在市场摩擦条件下股指期货定价模型,并将其应用于我国股指期货市场,构建沪深300股指期货套利模型。该套利模型考虑了现实中存在的交易成本、借贷利差等市场摩擦因素对套利机会的影响,从而在实务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我国于2010年4月16日正式推出沪深300股指期货,股指期货推出后,沪深300股指期货指数和沪深300现货指数都出现较大波动,随之股指期货套利成为投资者获利或者是规避风险的投资方法之一.而期现套利是应用比较广泛的.  相似文献   

5.
我国已经推出沪深300股指期货,开始了沪深300指数合约的交易,作为股指期货三大交易类别的股指期货套利交易在股指期货交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以各大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股指期货市场交易主体的关注热点之一.因此,研究沪深300指数股指期货套利交易策略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对股指期货的跨期套利模型进行研究,利用模拟期货市场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给投资者提供一些股指期货跨期套利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股指期货在我国的上市时间还比较短,在交易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定价不当的问题,进而产生套利机会.本文在考虑部分市场摩擦的情况下,来探究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中是否存在套利机会.  相似文献   

7.
股指期货和ETF基金是我国资本市场现有交易品种,投资者分别通过股指期货或ETF可进行套利交易。股指期货的特点是高杠杆性;ETF的特点是价值稳定﹑流动性高。本文通过对上证50ETF和沪深300股指期货历史交易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两者都是非平稳时间序列数据,因此利用协整检验,发现二者具有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进而构建协整模型,证明沪深300股指期货与上证50ETF基金可以进行复合套利,并得出二者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8.
股指期货和ETF基金是我国资本市场现有交易品种,投资者分别通过股指期货或ETF可进行套利交易。股指期货的特点是高杠杆性;ETF的特点是价值稳定﹑流动性高。本文通过对上证50ETF和沪深300股指期货历史交易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两者都是非平稳时间序列数据,因此利用协整检验,发现二者具有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进而构建协整模型,证明沪深300股指期货与上证50ETF基金可以进行复合套利,并得出二者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9.
在不同发展阶段,股指期货市场所提供的套利机会各不相同。为实证研究我国股指期货和现货的价格联系机制以及市场的有效性,本文利用沪深300股指期货的5分钟高频交易数据和与其紧密相关的ETF基金组合构筑套利模型。在综合测算交易成本的基础上发现,我国股指期货与现货价格之间的正向套利机会已不如前期显著,股指期货市场的有效性得到提高。套利者需要注意中国资本市场十分复杂,虽然正向套利机会趋于减少,但不排除反向套利机会的大量增加。  相似文献   

10.
沪深300股指期货的上市为股指期货跨期套利研究的实证分析提供了真实的数据基础。本文在对期货套利的概念和种类进行介绍的基础上,构建股指期货跨期套利模型,最后,以沪深300股指期货真实交易数据为基础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目前,国内股指期货市场存在较多的跨期套利机会,市场有效性缺失,并对此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股指期货定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存在借贷利差、交易成本、保证金要求等不完美市场环境,主要研究了股指期货的定价方法。通过构建一个正向套利组合和一个反向套利组合,分别得到了不完美市场中股指期货理论价格的无套利上界和下界,即无套利区间。该结论对于确定股指期货投资机会以及套利机会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沪深300股指期货定价误差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持有成本模型、无套利定价原理以及回归分析,分别对日交易数据、日内5分钟数据对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的定价误差及影响定价误差幅度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的价格在大多数时间是偏高的,在考虑套利成本的情况下,股指期货的定价在大多数时间是有效率的,但是在股票市场大幅波动的时段,股指期货的定价在存在较大幅度的定价误差。从影响股指期货定价误差幅度的因素来看,距到期日越远定价误差越大,现货指数波动越剧烈定价误差越大,股指期货持仓量对定价误差没有显著影响,加息对定价误差的影响跟加息日期有关。  相似文献   

13.
股指期货通常分为投机、套期保值、套利三种交易方式。我们希望能通过对三种交易方式的分析,为您玩转股指期货提供些许帮助。股指期货的原理看似简单,看涨时买进、看跌时卖出是股指期货交易获利的最简单表述。实际上,股指期货的实际操作存在着诸多变数和多种实战技巧。股指期货通常分为投机、套期保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我国沪深股指期货指数的实际变动情况并通过对股指期货的功能、定价以及套利策略的分析,确定可影响股指期货套利的成本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股指期货套利交易的无风险套利区间。本文对股指期货风险控制不仅仅从定性方面进行讨论,还进行定量的研究。利用不同的计量方法分析交易的策略,则更具有实践意义。借助从2010年4月19日到2014年3月10日公布的沪深300股指数据,具体证实本文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股指期货推出对现货市场价格影响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构建一个由策略交易者、趋势跟随者、流动性提供者以及套利者组成的多期多市场决策模型,分析在股指期货推出时间给定的条件下,推出前后大盘价格的变动。我们发现,股指期货的引入对股票现货市场的短期效应受市场跟风行为的强弱,即羊群效应大小的影响。当跟风程度较弱时,股指在期货推出前短期下跌,推出后继续下跌;而当跟风程度较强时,股指在期货推出前短期上涨,推出后则下跌。由于国内投资者具有很强的跟风倾向,该模型预测股指期货在推出前短期内将抬高大盘,推出后则压低大盘。另外,股指期货的推出也可能降低市场的波动性。  相似文献   

16.
全球股指期货与期权市场的发展动向及启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全球股指期货及期权场内交易发展态势及动向分析,指出全球股指期货及期权呈现出交易量稳居各类产品之首、交易高度集中于几家交易所的几种产品、中国概念股指备受关注、创新步伐不断加快等四大趋势,启示我们适时推出股指期货,研究股指期权,不但可以拓展期货市场发展空间,推动境内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建立完善的股指市场体系,而且是股票类衍生品创新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2004年全球股指期货/期权的品种结构,在此基础上展望了中国大陆未来可开发的A股指数期货/期权产品序列,并且还提出了中国大陆可开发的异地股指期货/期权产品序列。  相似文献   

18.
石路 《时代金融》2013,(15):240-241
本文利用嘉实沪深300ETF和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来复制沪深300指数现货,进而构建沪深300无风险套利上边界和下边界,通过IF1304主力合约的走势来发现市场中存在套利机会。与国外股指期货双边套利不同,虽然融资融券业务融券业务于2013年2月28号开始运行,但标的仅限于80只股票,可见中国股指期货仍只存在单边套利,随着市场上更多机构投资者加入到股指期货投资,市场的有效性会进一步加强。通过对所选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市场仍存在套利机会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
沪深300股指期货的上市为股指期货跨期套利研究的实证分析提供了真实的数据基础.本文在对期货套利的概念和种类进行介绍的基础上,构建股指期货跨期套利模型,最后,以沪深300股指期货真实交易数据为基础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目前,国内股指期货市场存在较多的跨期套利机会,市场有效性缺失,并对此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凌小雅  郑畅  蔡中舜 《时代金融》2015,(8):127-128,132
本文在对2014年到期的14支封闭式基金与沪深300指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别选取6-14支封闭式基金构成3个投资组合。在一定的假定条件下,利用高折价率的封闭式基金配合股指期货进行套利的原理,选取52周的实际数据,对基金组合与股指期货的期现套利进行实证分析,证明高折价的封闭式基金与股指期货进行期现套利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