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反倾销应诉和诉讼中应引起重视的几项条款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以往的反倾销应诉和诉讼中,WTO反倾销协议中的“承诺”条款、地区产业作为国内产业条款、公共利益条款、市场经济待遇的个案处理以及实质阻碍损害等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使我们在反倾销调查中经常陷入被动。通过对这几个问题展开讨论,以期对我国企业的反倾销应诉和诉讼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我国已连续多年成为国外反倾销的主要对象和最大受害国,但很多出口企业在遭到反倾销时不敢应诉或应诉不力。会计信息和资料是出口企业应诉反倾销调查的重要举证材料,及时提供准确、可靠、完整的会计信息和资料作为强有力的抗辩证据,是应诉企业赢得胜诉、维护正当权益的关键。本文从反倾销基本内涵出发,深入分析了会计信息对反倾销应诉的支持作用,以及我国出口企业在这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应诉反倾销的会计维权对策。  相似文献   

3.
企业应诉反倾销会计支撑体系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缺乏有效的会计信息支持是出口企业在应诉反倾销时胜诉率低的重要原因.如能构建基于应诉反倾销的会计支撑体系,则可增强企业应诉能力和应诉信心,从而提高企业应诉反倾销的成功率,最大限度地维护企业权益.本文试从应诉反倾销预警、成本核算管理、内部审计三个方面入手,对中国企业应诉反倾销会计支撑体系结构进行研究,并论述了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4.
论反倾销应诉的基金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针对中国企业的反倾销愈演愈烈,如果纯粹按市场化方式操作,反倾销应诉过程中存在市场失灵。有鉴于此,本文提出了规避市场失灵的应诉基金模式,重点分析了确定应诉基金规模的依据、管理应诉基金的方法、企业利用应诉基金应对反倾销的策略以及应诉基金的功能和局限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出口企业反倾销胜诉的会计障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应对国外反倾销方面,我国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反倾销应诉率低,约在50%~70%之间:二是胜诉率低,不足30%。应诉不力很重要的原因是缺少反倾销会计信息支持系统,在时间非常紧迫的情况下,企业或相关产业的现行会计信息系统很难提供反倾销调查所需要的会计、财务及相关方面的信息资料。因此,我国企业反倾销存在着严重的会计障碍。  相似文献   

6.
王爱东  齐建民 《经济师》2002,(12):61-62
国外企业对我国企业的反倾销诉讼已经给我国的有关企业造成了损失 ,我国加入WTO后应充分利用WTO的有关规则 ,从完善我国出口企业制度建设、努力争取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健全应诉机制、寻求多方支持、认真研究WTO《反倾销协议》、尽量在当地设厂生产等方面做好反倾销的应诉工作。  相似文献   

7.
成本会计核算方法的比较研究:基于反倾销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倾销目前已经成为各国的贸易保护手段之一,企业在遭受到反倾销指控时,应积极进行应诉。而会计成本核算资料的细致准确与否是应诉反倾销中会计工作的关键。文章从企业应诉反倾销的角度出发,对反倾销法中要求的成本会计核算和我国的成本会计核算进行了比较,并提出了两者协调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反倾销应诉能力不强是造成我国企业面对国外反倾销诉讼应诉率一直不高和胜诉率偏低的根本原因。本文从财务的视角,探讨了为应对国外反倾销诉讼企业应当具备的能力以及提高这种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出口产品屡遭国外反倾销指控,而出口企业在面临国外的反倾销指控时,往往因应诉不力或根本不应诉,被国外裁以高额反倾销税而使出口市场面临非常严峻的考验。本文就此现象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阐述了我国屡遭国外反倾销指控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国外对华反倾销现象也越来越严重,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对我国企业反倾销应诉带来了短期内无法克服的困难.为此,文章提出了编制双重财务报表的会计准则协调方案,通过该方案的实施,能同时满足企业日常管理的信息需求及反倾销应诉的特殊信息需求,从而提高企业的应诉率和胜诉率.  相似文献   

11.
邓烈兴 《时代经贸》2012,(16):101-101,103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对国际反倾销游戏规则十分陌生,而国内反倾销立法又不完善,因此国外反倾销的达摩克利斯剑频频高悬在我国企业头上,给我国对外贸易造成很大损失。本文试图从法律角度分析我国相关出口产业频频遭受以欧盟、美国为首的WTO成员国反倾销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为我国出口企业加强对外反倾销应诉工作,完善国内相关法律制度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12.
吴越 《经济论坛》2009,(18):115-117
自中国首次遭遇反倾销调查以来,便成为国际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之一。出现这一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在应诉过程中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不能满足调查机构的要求。鉴于会计信息在应诉反倾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本文试图从会计学的角度出发,论述我国现行会计理论与实务对反倾销应诉的影响,拓展了现行会计在会计职能、会计核算等方面的内涵,提出了作为主体的企业和作为外部力量的会计事务所应对反倾销的会计策略。  相似文献   

13.
应对国外反倾销与加强国内反倾销,虽有联系,但是两个不同范围的工作目标、任务,受不同国家法律的制约。本文将我国应对国外企业反倾销与我国内企业反倾销严格分开,探析了我国应诉的现状与应诉法规的存在问题,探讨了我国《反倾销条例》的成功与不足。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分析了会计准则差异对反倾销应诉的影响,进而重点分析了中国在企业反倾销应诉中存在的会计问题,即反倾销应诉中相关会计资料准备不足,现有会计资料通用性差,缺少反倾销会计信息平台,相关专业人才匮乏,并提出了中国企业反倾销应诉中的会计支持对策。  相似文献   

15.
李静毅 《时代经贸》2007,5(7Z):49-49
当前,国外对我国出口反倾销指控日趋增多,我国出口商品是国外反倾销的“众矢之的”,成为近年来国际反倾销案件最大的受害者,出口产品受到一些国际组织和国家反倾销指控高居全球之首,而且投诉的国家也由美国、欧共体等发达国家扩展到巴西、阿根廷、土耳其等发展中国家。经过多年来的努力,我国出口反倾销应诉率得到明显提高,应诉结果好转。  相似文献   

16.
随着市场不断扩大和贸易量的持续增加,中美两国反倾销摩擦问题也日见突出。面对美国设置的大量反倾销壁垒,我国企业总体应诉情况有所好转,但还存在多数案件应诉失利、微观层次上多数企业还不愿意应诉等问题。为保证出口贸易顺利进行,我国企业必须克服现有的问题,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坚决抗辩,打赢这场倾销与反倾销攻坚战。  相似文献   

17.
肖旭 《经济师》2005,(8):169-170
在新一轮世界贸易摩擦大潮的冲击下,我国已成为世界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文章从新的视角分析了我国企业在面对国外企业反倾销时应诉不成功的原因,认为有四大瓶颈制约了我国企业应诉成功:即“非市场经济地位”待遇、立体反倾销机制没有建立、具有国际素质的行业协会的缺乏和不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企业对外战略。在此基础上,从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等层面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姜雪梅  邴凯 《经济纵横》2004,(11):52-54
我国是世界上出口产品受到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面对严峻的反倾销形势,国内企业积极应诉并力争在应诉中胜诉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张艳  李莉震 《经济管理》2006,(14):60-64
反倾销作为一种行政裁决处罚措施,其特征是程序性强,处理周期长,在反倾销行政主管当局做出终裁后,还有可能进一步进入司法复审程序。就我国的受调查企业而言,在一系列应诉程序中,通常会涉及到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争取“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事实上,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困扰我国企业出口的瓶颈,面对严峻的被提起反倾销的形势,本文拟就我国企业应诉时如何争取“市场经济地位”,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中国在世界经济和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作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大国和贸易大国,中国已经取代了日本成为世界反倾销运动中最大的目标.本文阐述了中国企业应诉反倾销的必要性,论述了中国企业应诉国外反倾销的现状,对中国企业应诉国外反倾销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应诉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