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现行财政体制和土地制度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地方财政土地出让金偏好得以形成,但这种财政收入方式带来了巨大的财政风险和社会风险,破坏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建议从完善财政体制和土地出让制度两个方向来逐步降低地方财政土地出让金偏好,规避风险。  相似文献   

2.
土地财政的形成有体制、机制的原因,近年来以土地出让金收入为主的土地财政快速增长,隐藏了很大的风险,亟须通过改革摆脱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通过综合配套改革使地方政府获得持续的税收进行公共财政运作。  相似文献   

3.
地方财政收入过度依赖土地财政,虽然在短期内刺激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却透支了城市的未来,在不断推高房价的同时,也使地方财政运行存在一定的风险。近年来,我国各级财政收入的较快增长及城市建设的蓬勃发展,主要依赖于土地出让收入的不断增长,"土地财政"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一个突出的新问题。本文通过对天水土地出让金收入情况及对当地财政收入的研究,认为地方财政收入过度依赖土地财政,虽然在短期内刺激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却透支了城市的未来,在不断推高房价的同时,也使地方财政运行存在一定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市场化的不断加深,土地出让金收入成为地方财政的重要资金来源,在解决地方财力不足、缓解地方财政支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对延边州的调查表明,土地出让金收入在征收、使用和管理等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为此本文针对延边州土地出让金收入的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土地出让金收入成为地方财政的重要资金来源,在解决地方财力不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对延边州的调查表明,土地出让金收入在征收、使用和管理等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  相似文献   

6.
从根本上解决土地财政问题,必须改变单纯依靠土地出让金和房地产交易环节税收为主要收入的地方财政现状,物业税或是最好的途径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土地出让金已成为地方政府收入的一个主要来源。然而,近两年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中国的"土地财政依赖"模式已经难以持续,"土地财政"模型面临重要拐点。"土地财政"的转型已成为我国财政体制改革一个绕不开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各地城镇化脚步的加快,土地出让金成为地方财政的主要来源.本文从国土资源部门的业务出发,就土地出让金管理提出几点做法,做一些管理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随着各地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土地出让金成为地方财政的重要资金来源。造成了地方政府运用各种手段扩大土地出售面积换取收入的短期行为,增加了财政收入的不稳定因素。本文以青海省互助县为例,就土地出让金收支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土地出让金制度的形成和执行是地方政府推动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具有不容置否的正面效应.客观、科学地判断土地出让金在我国特定经济阶段和条件下的作用、机理及其规律,对于目前的理论研究和制定土地出让金制度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从晋中市2000-2012年土地出让金基本情况入手,深入分析土地出让金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过对土地出让金制度利弊判断,从而谋求合理推动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无论是采取增量出售还是存量征税方式,土地收益始终都是各国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因此,地方政府获取土地收益的手段、方式及获取后用途的制度建设至关重要。土地财政是指地方政府利用土地委托所有者和公共管理者的双重身份参与土地收益的分配,通俗说就是以地生财。土地财政主要包含两部分。一是土地资产收益,在我国,政府出让的只是土地使用权,而非土地所有权,因此,获得的土地出让金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地租。二是与土地有关的税收,如房产税、物业税、财产税等等。因此,土地财政既包括土地出让获得的收益,也包括土地上的不动产带来的税收,其根本目的是为地方政府的建设性支出融资。  相似文献   

12.
正近期,财政部驻安徽专员办在对安徽省X市所属XX区开展财政税收会计政策执行情况检查时发现,为招商引资,基层政府变相返还土地出让金现象突出,造成地方政府财力流失,扰乱市场经济秩序,亟待规范和完善。一、土地出让金使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具体包括四方面:一是土地出让金返还率高。2012-2013年,该园区土地出让金返还金额占土地出让成交总价的87.33%。二是土地出让金返还名目多。其中以企业基础设施建设费的名目向全部缴纳土地出让金的企业返还,占  相似文献   

13.
刘群 《西南金融》2012,(5):70-72
近年来随着地区经济发展,各地土地出让金收入增长迅速,这在增强财政可支配财力的同时也使财政收入存在风险隐患。本文对乐山市近5年来土地出让金收支情况进行分析,探寻其管理方面的薄弱环节,就加强管理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进行的基础设施和公益项目建设,其项目资本金主要来源于地方财政注入及土地资产变现等,而在危机之下,地方财政收入下滑速度超预期、土地出让金收入大幅萎缩、1998年扩张性政策投资形成的负债目前正进入偿债高峰等因素,都使得地方可支配的财力大幅下滑,项目资本金投入能力严重不足,造成大量项目无法上马开工。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地方政府建设资金缺口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我国地方政府逐步形成了以土地财政为支撑、以地方融资平台为核心的融资体系。本文基于我国土地财政的形成原因及现状,分析了土地财政与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关联机制,阐述了过分依赖土地财政可能引发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在过去的13年间,土地出让金总额累计近20万亿元。部分地区土地出让金占据地方财政"半壁江山",有些省份土地出让收入总额甚至超过税收收入。但基层干部透露,具体收了多少,怎么用的,只有部门一把手和具体经办人说得清楚。由此产生了侵占挪用、做高成本、体外循环等多种乱象。巨额的土地出让金成为一笔"糊涂账",成为腐败的温床,肯定是不可接受的。全国将首次针对土地出让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地方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土地管理制度的不断建立健全,土地正在逐步升值,土地出让金征收也随之大幅度增长。虽然地方政府为加强土地出让金管理出台了有关政策规定,促进了土地的保值增值,有效防止了土地出让金的流失,但目前土地出让金制度尚不完善,土地出让金收益分配机制欠缺合理性,欠缴问题尚未彻底解决,土地出让金在城市建设、企业改制、社会保障和农  相似文献   

18.
郭文婧 《时代金融》2014,(11):54-55
在过去的13年间,土地出让金总额累计近20万亿元。部分地区土地出让金占据地方财政“半壁江山”,有些省份土地出让收入总额甚至超过税收收入。但基层干部透露,具体收了多少,怎么用的,只有部门一把手和具体经办人说得清楚。由此产生了侵占挪用、做高成本、体外循环等多种乱象。  相似文献   

19.
从协议出让到“招拍挂”制度的实施,从土地出让金的体外循环到全额纳入地方预算管理,我国土地出让金制度经历了一种强制性的制度变迁。随着国有土地政策的改革完善和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土地出让金收入快速增长,已经成为地方政府进行土地开发和城市建设的主要财力来源和地方公共财政管理的重要内容。土地出让金管理的渐进式改革路径适应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邵茜  邹旭 《中国证券期货》2012,(10):114-115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以地方政府为主导和城市外延扩张为特点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在这个过程中,土地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土地财政"的基本格局逐渐形成。然而,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模式在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积累了大量的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导致社会矛盾激化,影响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和谐社会建设。本文以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面临的财政困境为背景,通过分析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行为,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