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融危机引发全球大规模产业整合为中国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创造了良机。通过对后危机时代中国企业走出去进行SWOT分析,从提高企业国际化经营质量和水平、打造自主国际生产体系、积极开展中小型企业集群式对外直接投资以及进一步完善政策和金融支持体系等方面,提出加快推进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发展的对策建言。  相似文献   

2.
企业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出正确的区位选择,这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的国际布局和经营成败.当前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问题常常被忽视,导致对外投资利润较低甚至失败.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现状和特点,其次运用引力模型对区位选择问题进行实证研究,最后结合实证研究结果对我国企业对外投资区位选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不断增强和“走出去”战略的逐步实施,中国已是世界上对外直接投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全球第五大对外直接投资大国,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内资企业的快速发展以及金融危机带来的新机遇,我国将会进一步加快对外直接投资的步伐,这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到了一个新阶段后必然出现的趋势.本文应用最新的经济统计数据,就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政策方面对外直接投资进行分析,以此分析判断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所处的发展阶段及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4.
蒋冠宏 《金融研究》2015,426(12):81-96
随着“走出去”战略实施,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大量增加。本文利用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数据,实证检验了企业异质性和对外投资决策的相互关系。除验证了企业生产率越高越有可能对外投资的传统理论外,本文还发现了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特征。具体表现如下:第一,与投资中低收入国家相比,投资高收入国家的企业生产率不一定高;第二,越有效率的企业不一定进行市场寻求型投资,但越有可能进行技术研发类投资;第三,对外投资的国有企业可能不比其它类型的对外投资企业生产率更高;第四,如果目的国是中低收入国家,投资目的国越多企业生产率不一定越高。因此通过本文的微观数据检验,深化了对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王宇  杨定华  罗涛 《时代金融》2008,(4):103-104
本文以对外直接投资概述开头,运用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所具有的竞争优劣势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此外论文对目前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扩大,面临的投资风险明显增多。由于近年来国际政治和经济形势更加动荡,传统风险与非传统风险相互交织,加大了企业跨国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文章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行模式进行了分析,对企业投资治理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提供防范策略。  相似文献   

7.
通过梳理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五个阶段,即艰难探索、尝试发展、调整发展、快速发展和全面发展的历程及其政策演变发现:动因变迁深刻影响区位与行业变迁、制度创新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特有的驱动因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必将成功应对“逆全球化”挑战。同时,根据实践历程与理论探讨构建了对外直接投资政策体系结构图并进行分析,认为我国应加强对外直接投资法律体系建设、强化对外直接投资扶持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对外投资、提高国有企业对外投资绩效、增强政府与企业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潮流,对外直接投资正日益成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基本途径,同时也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极为活跃的力量.不仅中国经济的发展要看中小企业的发展,而且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也取决于中小企业在海外投资的发展状况.虽然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从事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才刚刚开始,而且大规模"走出去"的时机仍不成熟,但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潜力却很大. 区位选择是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时首先要做出的决策,它直接影响到企业优势的发挥、影响到企业的整个国际生产布局.然而从我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状况来看,很多中小企业在对外投资中往往忽视区位选择的问题,最终导致无法获得预期的利润,甚至使得投资失败.本文在总结了对外直接投资有关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发展历程、现状和问题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多角度分析,并对今后我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提出了一些建议,从而对我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投资区位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是一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的主要方式。本文采用1982-2008年期间的数据,运用协整、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实证检验中国的出口、进口、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长期因果关系。分析结果表明,进口、出口分别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变化的原因,外商直接投资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0.
舒悦 《中国外资》2012,(12):29-30
"走出去"成为我国的国家战略。我们必须在借鉴西方比较成熟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基础上,联系中国的实际情况,来构建我们自己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我们利用并学习国外理论主要有两种思路:发掘经济发展水平与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和寻求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自身特点和比较优势。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基础是国际产业级差与产业梯度转移。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对国际收支、国际贸易、就业、产业结构、资源利用等方面都有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王书杰 《中国外资》2010,(12):18-18,20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的高速发展,中国企业的整体实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具备了对我直接投资的条件。本文从充分性和必要性两个方面分析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所具有的条件,并对政府和企业如何在新形势下促进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提出政策提议。  相似文献   

12.
一、境外企业现状及管理特点1、"走出去"步伐加快,呈现出以中央企业为主、投资地区分布不均衡、行业分布广泛等特点。商务部《2009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对外直接投资连续八年保持了增长势头,年均增长速度达到54%。截至2009年末,有1.2万家境内投资者在全球177个国家、地区设立境外直接投资企业1.3万家,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2457.5亿美元,境外企业资产总额超过1万亿美元。对外投资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中央企业是海外投资的主力军,2009年度,对外直接投资382亿美元,占对外投资总额的67.6%。二是地  相似文献   

13.
对外直接投资是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主要内容。在新的国际经济格局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和存量不断创新高的同时,企业对外投资的行业选择上又凸显一些问题,利用有关对外投资的产业选择的理论,正确地选择投资产业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对外直接投资是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主要内容。在新的国际经济格局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和存量不断创新高的同时,企业对外投资的行业选择上又凸显一些问题,利用有关对外投资的产业选择的理论,正确地选择投资产业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走出去”成为我国的国家战略.我们必须在借鉴西方比较成熟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基础上,联系中国的实际情况,来构建我们自己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我们利用并学习国外理论主要有两种思路:发掘经济发展水平与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和寻求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自身特点和比较优势.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基础是国际产业级差与产业梯度转移.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对国际收支、国际贸易、就业、产业结构、资源利用等方面都有重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的不断增强和“走出去”战略的逐步实施,中国已成为新兴的对外直接投资来源地。2005年我国非金融类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达到122.6亿美元,年底存量达到572亿美元,相当于中国1985年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437倍,1990年的22倍。2006年我国非金融类企业对外直接投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中国"走出去"战略的深入推进,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蓬勃发展,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但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频频受挫,对外投资中的不利因素也逐步凸显,对外投资受到政治风险等多重因素的挑战。本文选取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视角,结合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实际,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中主要的政治风险进行了科学的分类,并对每一类政治风险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规避措施,以期能够改善我国企业今后海外投资的环境,提升投资质量。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产品优势论是针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提出的新理论,这对于中国跨国直接投资面临的政治、经济、文化、差异及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后如何巩固和扩大市场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使每个企业都必然要面对国际化问题,因而国际化战略已成为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是伴随中国改革开放逐步展开的,近年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增长迅速,截至2006年底,中国5000多家境内投资主体共在全球172个国家(地区)设立境外直接投资企业近万家,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906.3亿美元。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不断增多,但针对我国的跨国经营实践并未形成较清晰完整的理论解释.本文针对我国企业的实际对外直接投资案例,结合主流FDI理论,进一步梳理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状况,并总结了针对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