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大军 《科技和产业》2024,24(4):275-279
为提高机场航班放行正常率,对离场航班时刻进行了智能优化方法研究。考虑进场航班时刻不变、离场容量和航班时刻调整范围受限等约束,构建了以全局时间调整偏差总量最小为目标的离场航班时刻优化模型;为提高优化效率,将遗传算法的交叉概率改进为自适应交叉概率;设计了一种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离场航班时刻优化方法。以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全天运行455起降架次为例,对航班时刻进行优化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优化的航班时刻相较于原航班时刻,航班平均延误时间降低12.8%;离场航班平均延误时间降低22.3%;离场航班延误架次减少了42.8%;航班放行正常率提高了12%。采用基于自适应交叉概率的遗传算法可有效降低了航班延误和提高航班放行正常率。  相似文献   

2.
为促进珠三角机场群民用航空运输经济的快速发展,应对航班增量需求,为民航有关决策部门提供较为具体的航班增量安排建议,建立动态可靠的珠三角空域仿真模型具有重要意义。构建了珠三角机场群现行空域仿真模型,设计了不同仿真场景,以广州白云机场为例,通过数据对比,分析了广州白云机场航班延误时间及走廊口流量分布。根据仿真结果,给出了具体航班增量建议。  相似文献   

3.
毕重伟  王瑾 《东北之窗》2014,(22):10-11
正从10月26日起,大连国际机场开始执行新的冬春季航班时刻。新航季计划航班量每周2232架次,保持平稳增长态势。换季后,国内航线1980架次/周、国际及地区航线252架次/周;计划通航城市83个,其中国内城市68个、国际及地区城市15个。据了解,与去年冬春季相比,新增通航城市10个,其中国际及地区新增韩国清州和中国澳门,国内新增齐齐哈尔、南阳、天水、运城、常州、西宁、珠海、遵义8个通航城市。  相似文献   

4.
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系统实现了多个机场之间,以及空管、航空公司、机场三方之间航班运行信息的快速有效同步共享,实现多方协调放行,有效缩短航班延误时间。该系统部署于全区域甚至全国各个节点,各使用单位的技术维护力量高低不一,如何快速收集各地系统日志、如何提高系统日志处理效率、如何远程定位解决问题是系统后期运行维护的关键,这也已经成为空中管理信息化部门关注的重要问题。文章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ELK技术的空中交通流量管理日志系统。实验表明,该系统具备配置方式灵活、便于扩容、实时采集、检索性能高效、可视化等优点,能有效地提高空中流量管理系统的运维效率。  相似文献   

5.
于靓  云龙  张达图 《东北之窗》2013,(12):57-57
为满足大连机场容量和运行效率的发展需求,提高大连民航整体保障能力,2012年伊始,大连机场对各家航空公司进行实地调研,经过协商分析和相关单位的一致认可和支持,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提出了建设大连机场航班运行协同决策系统。大连机场通过采用先进的航班运行协同保障理念——协同决策机  相似文献   

6.
为了量化航班流在空域内时空分布的不均衡程度,通过将广义的均衡性评价工具泰尔指数和基尼系数应用在民航领域的方法研究量化航班流分布的不均衡程度的方法.定义泰尔空间分布不均衡度、基尼空间分布不均衡度、泰尔时间分布不均衡度和基尼时间分布不均衡度4个指标,通过这4个指标来评价航班流的空间分布不均衡程度和时间分布不均衡程度.以国内某飞行情报区为例,计算空域内每个时间片段的泰尔空间分布不均衡度和基尼空间分布不均衡度,计算这两个指标的相关系数为0.9734,结果表明两个指标具有极高相关,判断两种方法得出的评价结果是一致的,并且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计算该飞行情报区内每个扇区的泰尔时间分布不均衡度和基尼时间分布不均衡度,得到这两个指标的相关系数为0.8101,结果表明这两个指标高度相关,且两种方法的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研究证明可以利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来评价航班流时空分布的不均衡程度.  相似文献   

7.
文章针对民航空域成本系统中所包含的大量不确定和模糊因素,应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决策的基本理论,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系统评价指标,对现行民航空域成本系统进行分析及用户满意度评估,并给出具有理论指导和实际意义的评价结论.  相似文献   

8.
王雪  柳雪 《科技和产业》2023,23(16):134-140
搭建和完善干支线航空网络是构建现代民航运输体系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而理想的航空公司合作收益分配方案是促进航空干支线联运的前提条件。以分别运营干线和支线航班的两家航空公司为研究对象,根据国内支线航空发展现状和市场特点,构建了合作和不合作情况下的收益函数,并以“格尔木-西宁-成都”联运为例进行算例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基于Shapley值法提出的改进收益分配方案,两家航空公司最终收益分配额较合作之前都有所提高。与合作初始收益分配方案相比,改进后的分配方案考虑了边际贡献以外的其他影响收益分配的重要因素,并可通过调整其权重来优化分配结果。采用效率降低的敏感性分析验证了优化后的收益分配模型更加公平合理,为解决航空干支线联运收益分配问题提供了更稳定的方案。  相似文献   

9.
空中交通流量的增加导致终端区空域的管制工作负荷增加、航空器冲突频发,原有的传统进近程序已不能适应民航业的快速发展.点融合系统(PMS)作为一种新型的进场程序,成为优化空域结构、减轻管制负荷和提升终端区运行效率的新技术.分析PMS的分类运行模式,对比国内外点融合系统内的关键参数,结合该技术在国内的应用案例,讨论PMS相比传统进近程序的应用优势,为点融合技术在国内的推广助力.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加有效地缓解航班流量激增导致的航班频繁延误现象,我国部分机场在原有CDM系统的基础上引进了A-CDM系统。首先介绍了机场协同决策系统(A-CDM)的概念以及产生背景;然后在明确区分了CDM与A-CDM这两种运行概念的基础上,详细说明了国内A-CDM自定义的关键事件节点;最后通过A-CDM在“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和“昆明长水国际机场”的实际应用情况及取得成效的总结,得出了A-CDM的应用有效地缓解了航班延误并使各参与单位事半功倍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国际资本的“逃往质量”现象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各种类型的金融危机频繁发生 ,使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 ,国际资本纷纷表现出“逃往质量”现象 ,这种现象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不断恶化而愈发表现的更突出。本文首先分析了近年来国际资本“逃往质量”现象的表现 ,进一步探讨其对新兴市场和对我国的影响 ,  相似文献   

12.
王小萌  牟奇锋  周瑾 《科技和产业》2023,23(18):151-155
随着民航业的迅速发展,航班延误问题日趋严重。准确计算航班延误成本是延误治理的前提。从运输服务主、客体角度出发,基于ATA成本分析法构建单个航班延误成本量化模型,重点对取消成本进行研究,提出航班取消成本计算方法。以一个航班实际运行数据为例,按照该模型计算并比较延误等待和取消航班两种策略下的延误成本。结果表明,长时间延误下的等待成本比取消成本更高,可以为相关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枢纽机场航班延误恢复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快速恢复枢纽机场航班积压,减少枢纽机场的大面积航班延误。在航空和高速铁路联合运输的思想上延伸,以恢复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建立枢纽机场大面积航班延误恢复模型,确定短途航班的取消、延误或航班被高速铁路运输替代,实时恢复航班。利用MATLAB对上海虹桥国际机场航班延误数据求解,结果显示高速铁路替代模式相对航班地面延迟、航班取消等方案使恢复成本降低15%,节省恢复时间30min,验证模型恢复枢纽机场大面积航班延误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14.
孙宏  刘欣 《科技和产业》2021,21(8):235-237
航迹矢量是描述航空器运动状态的一个重要参数,在导航计算、空中交通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航空器经纬度坐标推算航迹矢量是一种基本方法,MATLAB中提供的计算公式将地球视为球体导致计算精度不高.提出一种基于经纬度的航迹矢量算法,并利用塞斯纳172R机型的飞参数据机型验算.结果表明该算法精度较高、算法计算简便,可以用于航空器监视、领航作业和空中交通管理服务中.  相似文献   

15.
航空安全是民航发展的生命线,飞行安全风险研究是飞行安全分析的重要内容,飞行安全风险影响因素的研究是飞行安全风险研究的重要基础。为研究民航飞行安全风险影响因素,在构建飞行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决策式实验分析法和解释结构模型联合法(decision-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interpretative structural modeling method, DEMATEL-ISM)的算法构建飞行安全风险影响因素模型,对因素的属性、重要度、作用机理等进行深入分析,建立系统性的多级递阶结构模型。最后通过算例编程仿真实现,对结果深入分析与研究,探讨其实际应用价值,证明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该方法可以为飞行安全风险管理提供决策帮助和理论指导,有助于提升飞行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针对机场临时关闭或飞机停场等造成航班计划扰动的情形,为减少航空公司恢复成本,同时考虑延迟航班、取消航班、替换飞机及摆渡飞机4种策略对飞机路线进行恢复与调整.对经典离散时空网络进行改进,增加摆渡边和替换边,建立以航空公司恢复飞机路线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的数学模型,采用CPLEX优化软件求解,对比不同恢复方案的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在航班扰动情形下,同时采取4种恢复策略的方案最优,模型可在有限时间内为航空公司提供较优的恢复方案,具有一定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用BP神经网络对非线性系统的函数所具有的以任意精度逼近的良好特性,设计了具有成都-北京航线特点的、低成本的航班收入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仿真表明,在该航班收入预测上应用BP网络预测方法不仅可行,而且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8.
张迪  孙宏  张培文 《科技和产业》2023,23(7):230-234
针对国内小型航空公司生产运行中的单基地线性航线结构特点,首次把飞行员疲劳问题与机组排班问题相结合,以周航班计划为基础,对传统机组排班指派模型进一步改进创新,研究基于疲劳度均衡的飞行机组排班指派模型。一是对机组飞行疲劳进行量化,确定飞行员疲劳程度计算模型;二是构建基于疲劳度均衡的机组排班指派模型;三是采取遗传算法求解;四是以现有航空公司的航班计划进行实例研究,并与原排班中当天飞行员的疲劳程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证明,飞行员的疲劳程度得到了大量改善,且每名飞行员的疲劳程度与当天疲劳度均值的差异较小,飞行员的疲劳程度较稳定,故基于疲劳度均衡的机组指派模型研究是真实且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江柯  段炼 《科技和产业》2022,22(3):279-284
随着航空业的快速发展,气象因素对航空运输的影响日益凸显,其中,大雾天气是威胁航行安全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大雾天气造成中低空能见度明显下降,对航空飞行特别是飞机起飞、降落阶段危害最为严重,由此引起飞行事故和航班延误、返航备降等问题。因此,对于雾的研究及其对飞行安全影响的机理等方面,是国内外航空飞行及相关领域关注的主要内容,相关成果丰富。针对这一问题,研阅了大量研究成果和文献,概述了雾的气候特征和主要分类,分析了目前雾的主要监测手段和预报预警方法等现状,并阐述了雾对飞行的影响。旨在通过对这些成果的梳理、总结和凝练,为后续更深入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参考,以期能更精准监测雾、更精确预报雾,提高空域的使用率和飞行效率,减轻雾对航空飞行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