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往单一媒体一统全国的局面已经满足不了品牌传播的要求。有这样一种说法,央视做品牌,区域做销售,毫无疑问,品牌选择峡期目曼放,利用央视的高品牌价值及高覆盖率,能快速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打响品牌的知名度,使消费者迅速认识品牌。  相似文献   

2.
目前,对于国内很多的电视媒体来说,电视剧依然是保证收视率、提高广告收入的主要来源。从经济效益上来讲,电视剧可以解决燃眉之急;但从媒体的长远利益来看,成功的自创性电视栏目才是打造电视媒体品牌、保持长久竞争力的不二法门。纵观国内外的知名电视媒体,我们发现:精心打造自创性品牌栏目成为他们走向媒体品牌成功的必经之路。这些优秀的自办栏目不仅给频道带来丰厚的经济利益;在社会上也造成强烈的反响,使媒体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急剧提升。  相似文献   

3.
整合品牌传播策略在自媒体时代被赋予了更加深刻的意义,尤其是直播行业的盛行,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云交流技术与受众高度互动,将整合品牌传播特色性策略运用到实际当中。文章通过分析自媒体时代整合品牌传播发展过程中,互联网思维多元化、传播形式多样化、信息传播碎片化、用户投放精准化等特点。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打造内容为王优势、整合资源降低成本、倡导社群经济和粉丝经济,解决当前存在的创意缺失、产品文化脱节、场景化传播能力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沈丽娟  雷蕾  张文静 《华商》2008,(15):34-34
近年来,在中国的新闻传播市场上媒体集团的不断涌现和迅速发展成为了一大关注点。它使得媒体的跨区域竞争得以实现,整个市场更为开阔。本文立足于从区域传播角度分析,结合目前一些成功的媒体集团,探讨当前中国媒体集团的发展现状以及其可能实施的发展策略,实现子媒体的优化配置,打造区域品牌。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媒体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数字化变革。从传统电视时代到后电视时代,广告主要加大利用数字视频媒体,并且要学会采取通过数字化视频媒体去整合传统电视媒体的策略,将不同媒体的优势发挥出来,让同样的信息在不同的平台上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展现,最终实现线上和线下相互联动的无缝化组合式传播,这才是精准影响中国主流消费人群新的数字化传播王道。  相似文献   

6.
通过公益活动引发全社会对公益事业的关注,从而有力提升媒介的社会公信力和品牌影响力,是电视媒体品牌建设内容和路径创新的成功策略。电视公益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媒体的舆论引导水平和服务大局的能力,而且使电视媒体的喉舌功能实现新的突破,在全社会最广泛人群中获得极大的认可和赞誉。由此,四川卫视延续2008年抗震救灾宣传报道的宏大气势,  相似文献   

7.
杨佳航 《中国市场》2023,(16):136-139
文章对新消费趋势下咖啡品牌的传播现状进行概括和分析,从产品迭代、消费概念和传播渠道三方面总结了当前国内咖啡品牌的传播特点,阐明了在面对新时代消费趋势的变局时,咖啡企业通过明确数字营销的一体化传播以及社群流量的裂变式传播的两大核心优势,抓紧培养品牌的自传播力,能更好地在品牌数字经济环境中生存和竞争。以品牌自传播力策略所包含的品牌共鸣、品牌心智、品牌故事、品牌场景的四种模式,分别精准对应社群传播、情绪传播、内容传播、空间传播的四个自传播力建设,试图总结和探究新消费语境下咖啡品牌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研究视角聚焦于电视媒体的背书效应,以中央电视台为例,力图通过分析消费者品牌偏好与媒介偏好之间的关系,探讨新营销传播图景之下传统大众媒体在广告主品牌传播活动中的角色与价值,以期为广告主更好地控制品牌信息、提高传播效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如何提高媒体组合的成本效益,是媒体投资的关键,更是决定传播成败的基石。而精选优秀卫视,优化投资效果则是必有之路。众所周知,广告传播的目的是在促进销售与创建品牌上,在现实市场和潜在市场上获得传播优势,然而传播优势如何建立?除了构建与市场策略匹配的媒体策略,我们必须在提高传播效益、降低传播成本上下功夫,这样才能够制定与实施高成本效益的媒体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不论在哪个平台上进行营销,基本功不可以忽略——消费者洞察。具体到社交媒体上,要求营销人首先了解消费者在这个平台上做什么,明白他们为什么愿意与品牌互动及分享。从消费者需求和行为习惯出发,制定的营销活动才能吸引他们顺理成章、自然而然的参与。同时要掌握技术的可行性,因为在活动执行中,技术的失败有可能导致传播并不流畅、分享不易、参与门槛过高等问题。社交媒体的魅力在于它是一个多功能平台,它可以是发布新闻的媒体,可以是与消费者交流互动的平台,甚至也可以是销售的窗口……营销所影响的各个消费者接触环节,从建立知名度到消费者询问、比较、喜欢、购买、推荐,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实现。  相似文献   

11.
营销者说电视媒体是不会没落的。当我们有热点品牌营销项目时,电视是原点,网络是放大器;当我们没有项目时,电视媒体起到知名度覆盖与声量维持的作用,而数字媒体,是与消费者做持续的沟通与互动。2014年,立白集团品牌建设有两方面重点:一方面,整体形象向中高端、年轻化的方向突破,另一方面,一些子品牌在品牌差异化方面也做出一些成绩。  相似文献   

12.
李俊杰 《市场周刊》2001,(17):35-37
欧洲的一些名品牌,尤其是“以广告导向”为原则的时尚商品品牌,在品牌传播中,不依赖大众媒体广告而大获成功,这引起了国际营销界的关注。有人认为,这一现象的出现有两个原因:一是大众媒体费用昂贵;二是媒体的分众化导致每个媒体的覆盖面积缩小。另一种见解则认为,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品牌营销的必然趋势。建立品牌,是所有谋求长远发展的公司的共同选择,营销传播(IMC)带给人们更广阔的视野。在不断积累品种基本要素的事例传播过程中,设计、包装,广告,DM,SP、PR、Event充当各自不同的角色。换句话说,品牌传播是一台大戏,生、旦、净、丑、未、鼓乐、丝弦通力合作,才能出演一台好戏。营销人士认识到,品牌存在于消费心中。消费不仅通过视觉和听觉来认识品牌,更重要的是通过亲身体验来全方位地感受品牌。在这一点上,传统媒体广告并最有效的工具。消费对广告的解读能力日益增强,对广告越来越挑剔。因而厂商转向间接和隐蔽的传播方式。这也是不依赖大众媒体广告建立品牌的一种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成功营销》2012,(3):105-105
过去的一年中,英特尔通过积极并且强有力的广告活动、企业公民活动以及强大的社交媒体传播,继续提高自身知名度,并且积极地与消费者进行关于未来话题的沟通,这也帮助我们提升了品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基于消费者角度的品牌资产形成机理及其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建荣  郁文 《商业时代》2008,(11):22-24
从消费者角度来看,品牌资产就是品牌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增值。在多种内外因素刺激下,消费者经历复杂的品牌消费心理过程并产生品牌消费行动,从而形成品牌消费价值。品牌消费价值实质上就是消费者心目中的品牌资产。品牌资产可以用品牌知名度、认知度、美誉度、满意度和忠诚度等指标进行测量。品牌功能价值、情感价值与象征价值是消费者心目中真正体现品牌消费价值的品牌资产维度。  相似文献   

15.
石欣 《中国电子商务》2013,(23):265-267
随着现代商业以及大众传媒的不断发展,企业品牌的传播方式对企业形象,企业产品知名度便有着越来越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其影响甚至关乎到企业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如何选择适合品牌特征和商业信息传递的媒体做广告,是企业品牌传播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以企业品牌的传播方式与受众购买行为相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调查法和比较分析法等,运用消费心理学和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多重响应频率分析等统计方法,揭示企业品牌的传播方式与受众购买行为的相关性,有别于之前学界只注重从传者角度的调查,为企业如何依据品牌特性选择传播渠道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曾光  周军 《广告大观》2008,(6):58-60
少儿并没有品牌意识,他们的品牌选择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模仿。电视媒体作为少儿品牌投放的一个很好的平台,无形中对少儿品牌的消费对象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形成很好的广告效果,国内的少儿品牌市场仍然处于一片混沌的状态,这和中国本土品牌的营销理念和民族的消费文化心理都有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出中国人的消费观和生活观。  相似文献   

17.
这是赢家通吃的品牌时代,要打造真正的品牌赢家,不仅仅要建立品牌,更要建筑品牌。这是一个从0到1,再从1到无穷大的过程,以实现品牌的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在建筑品牌的过程中,广告的媒体传播无疑扮演着延续品牌的长期影响力,及提示消费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高速发展、手机等智能终端设备广泛普及的今天,社会化媒体成为传播信息、维系关系的重要工具,以社会化媒体为载体的品牌传播成效显著。经过多年发展,广西区域品牌也更大程度地被认识与认可,文章以社会化媒体为背景,总结出当前广西区域公用品牌存在传播渠道单一、缺乏社会化媒体专门人才、传播内容单调等不足,并针对人才培育、KOL营销、UGC营销等内容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探讨广西区域公用品牌应如何更好地发挥社会化媒体的作用进行品牌传播。  相似文献   

19.
唐勇菊 《广告大观》2006,(9S):93-95
不管你高兴与否,一夜情已经是越来越流行。对于这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命题,社会学心理学家研究它的目的是:一夜情产生的根源以及对个人、社会的影响。而品牌经营者研究一夜情,则是为了研究消费心理和行为模式对品牌传播的影响,进而在品牌传播中有的放矢,把小品牌做大,把大品牌做强。  相似文献   

20.
《品牌》2016,(6)
随着数字媒体时代的到来,传媒进入注意力稀缺时代,媒体传播到达率不仅与其传播内容有关,更与用户选择并相信哪种媒介品牌作为信息接收源有关,如何实现有效传播、优化传播策略以打造优质媒介品牌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议题。本文将以我国主流媒体微博媒介品牌传播典范——人民日报官微为例,分析其在微博平台上的媒介品牌传播及推广策略,主要从媒介环境、媒介定位及传播内容三方面展开分析,以个案研究、内容分析法和文献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引入CIS企业识别系统,分析总结在自媒体兴起、传播内容同质化以及用户属性多变的媒介环境下,人民日报官微在传播策略方面的成功经验和面临挑战,并提出对策,为我国主流媒体如何利用新媒体巩固、经营自身媒介品牌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