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文章采用鸡蛋价格的周度批发和零售数据,从成本、替代品两个维度探讨鸡蛋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和非对称传导特征。[方法]通过滚动回归的方式探讨非对称传导特征的动态变化,并进一步探讨了鸡蛋批零价格之间的相互影响和非对称传导特点。[结果]成本、替代品价格变动对与鸡蛋批零价格具有正向影响和非对称特征,但在静态的线性回归模型中并不明显。鸡蛋批发价格受成本价格变动的影响更大,而零售价格受替代品价格变动的影响更大。在动态的滚动回归模型下,成本、替代品价格对鸡蛋价格波动具有十分明显的时变非对称特征,但这种非对称传导特征并不一致。鸡蛋批发价格早期对零售价格具有正向的非对称传导,但近年来趋向于对称传导。鸡蛋零售价格对批发价格总体具有负向的非对称传导特征,零售价格下降对批发价格的影响更大。[结论]需要建立蛋鸡产业成本—价格监测预警系统,充分发挥产业技术平台、行业协会、学会等研究机构在生产决策中的指导作用。不断完善鸡蛋供应链建设,增强调控与监管政策的灵活性与创新性。  相似文献   

2.
我国大麦价格波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大麦价格剧烈波动会直接影响大麦种植户的生产积极性和大麦产业的平稳发展,研究大麦价格波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提升大麦产业链相关主体识别和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促进大麦产业的健康发展。[方法]文章先采用HP滤波法和ARCH类模型分析了2011年4月至2017年2月我国大麦价格波动特征,然后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我国大麦价格波动影响因素。[结果]我国大麦价格波动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样本期内总体上呈现逐渐下降趋势;我国大麦价格具有显著的波动集聚性,我国大麦价格具有显著的不对称性;在该文选择的影响因素中,大麦进口量和国际大麦价格是影响我国大麦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结论]该文提出必须保障并提高国内大麦合理产能、完善大麦价格监测预警体系、加强国内大麦进口企业整合和推动大麦进口来源多元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肉鸡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究我国肉鸡市场价格变化规律,减少价格波动对肉鸡业发展的影响,本文选取2001年1月至2013年7月白羽肉鸡、黄羽肉鸡月度价格为研究对象,分析我国白羽肉鸡、黄羽肉鸡价格波动特点和周期性变化,并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解析白羽肉鸡、黄羽肉鸡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3年,我国白羽肉鸡、黄羽肉鸡价格季节性波动明显,波动周期约为2年,城乡居民收入是影响肉鸡消费的主要原因,禽病、饲料价格、猪肉等替代品价格是影响肉鸡市场价格波动的其他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白银市作为甘肃省全季节蔬菜生产的重要生产地,蔬菜价格波动与当地居民生活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文章从白银市蔬菜价格波动现状出发,研究3种主要蔬菜的波动特征,同时运用VAR模型,通过平稳性检验、协整分析、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影响白银市蔬菜价格波动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三种蔬菜月度价格波动规律呈现"U"型结构,具体表现为"一峰一谷"季节性波动特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蔬菜产量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是影响白银市蔬菜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同时提出稳定白银市蔬菜价格波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人民币升值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利用2005年7月至2008年12月的月度数据,通过VAR模型实证分析发现:人民币升值对居民食品消费价格存在相对持久的抑制效应,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和农产品价格的冲击在12个月后基本消失;影响渠道主要是人民币升值→居民食品消费价格→农产品价格→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以需求拉动型为主,供给推动力相对较弱;居民食品消费价格波动中,人民币汇率波动的解释力度最高达22.8%;农产品价格波动中,居民食品消费价格的解释力度最高达68.3%;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波动中,居民食品消费价格解释力度最高为57.4%,农产品价格的解释力度最高为53%。  相似文献   

6.
[目的]马铃薯生产是整个产业链的中枢环节,产量的波动对马铃薯产业上下游均有直接影响,对我国马铃薯产量时间序列和时空影响因子进行分析,深入了解我国马铃薯产量波动规律和时空主导因素,有利于指导我国马铃薯产业平稳发展。[方法]文章采用经验模态分解模型(EMD)对1982—2018年我国马铃薯总产、单产和面积变化以及不同区域马铃薯产量变化进行分解,对不同时序数据分解后长短周期分量进行波动一致性分析,确定我国马铃薯产量长短周期变化时空主导因子。[结果](1) 1982年以来,我国马铃薯总产量整体呈上升趋势,长短波动周期约分别为7年和4年,我国马铃薯生产按时间序列可分为低位缓增期、快速突破期、阶段顶部期、平稳上升期和高位稳定期5个阶段。(2)在时间尺度上,我国马铃薯单产是总产量短周期波动的主控因子,单产和面积分别是1982—2003年和2004—2018年马铃薯产量长周期波动的主控因子。(3)空间尺度而言,北方一作区是我国马铃薯长短周期波动的共同主控区域,西南混作区和中原二作区分别是我国马铃薯长、短周期波动的主控区域。(4)根据我国马铃薯产量分解后分量图形可以预测,在短周期下我国马铃薯产量即将进入下降通道,应该提前做好我国马铃薯总产量下降的战略准备工作,并且通过对短周期波动主控区合理引导种植,避免我国马铃薯总产量短期内出现较大幅度波动。[结论]我国马铃薯总产量主要存在长短两种不同时间尺度的周期性波动,单产和面积对总产量长短周期波动的主导作用不同,北方一作区对总产量长短周期波动均具有主导作用,西南混作区在2008年以前对总产量长周期波动的主导作用明显,而中原二作区是总产量短周期波动的主控区域。  相似文献   

7.
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国内传导路径及其非对称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国内传导路径及其非对称性特征。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对农产品产业链各环节间的价格传导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国内传导路径中,上中游传导和中下游传导作用程度、时滞、方向均存在不对称。脉冲响应的分析结果显示,价格传导的短期效果与长期影响的运动方向以及作用力的发展趋势的不一致是造成不对称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揭示我国鸡饲料市场价格的波动特征和规律。[方法]选用HP滤波、ARCH类模型,运用2001—2016年我国蛋鸡和肉鸡饲料月度市场价格统计数据,分析我国蛋鸡和肉鸡配合饲料市场价格的波动特征和规律。[结果](1)肉鸡饲料价格整体高于蛋鸡饲料价格,但两种饲料价格波动走势相似,总体波动呈“W”型,都经历4个阶段,大致分别呈“V”“U”“/”和倒“U”型,两种饲料价格波动率序列均具有明显的“右偏、尖峰、厚尾”特征,且都不服从正态分布;(2)两种饲料价格均存在显著的ARCH效应,且两者价格波动率具有明显的集聚效应,持续性特征比较明显,价格冲击对两者价格波动的影响持续时间长;两种饲料市场均不存在“高风险高回报”特征;两者价格波动具有显著的非对称性,且价格上涨信息引发的波动比价格下跌信息引发的波动要大。[结论]我国蛋鸡和肉鸡配合饲料市场价格的波动特征和规律相似且一致。  相似文献   

9.
[目的]确定农村集体商服用地、工业用地价格的影响因素,为科学评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地价、构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全国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试点之一的江西省余江县179个交易案例,运用特征价格模型分析农村集体商服用地、工业用地价格的影响因素及各类因素的贡献率。[结果](1)农村集体商服用地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乡镇财政收入、人均纯收入、到客运站距离、到国道的距离、教育设施;农村集体工业用地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依次为人均纯收入、人均农村居民点面积、到客运站的距离、到国道的距离。(2)社会经济因素、区位交通因素和公共设施因素对集体商服用地价格的贡献度分别为69. 0%、20. 4%和10. 6%;社会经济因素和区位交通因素对集体工业用地价格的贡献度分别为52. 8%和47. 2%。[结论]总体上与国有城镇建设用地价格存在共性规律,但存在部分因素与国有建设用地价格规律存在差异,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估价不宜完全套用城镇建设用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我国鸡蛋价格变动特点及规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我国蛋鸡产业养殖规模和鸡蛋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但产业整体发展水平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小规模养殖占主体的生产方式下鸡蛋价格频繁出现大幅度波动,往往对生产和消费造成较大冲击。本文主要通过深入分析我国鸡蛋价格长期变动趋势、周期性波动规律以及价格变动影响因素,为推动我国蛋鸡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频繁,特别是短期内小宗农产品价格波动剧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生产秩序和物价稳定.基于2010年1月至2014年4月小麦、玉米和大豆价格的月度数据,采用VAR模型实证分析了农产品期货价格和货币供给的增长在影响农产品价格波动方面的差异性,并提出稳定农产品价格异常波动的相关策略及方法.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研究中国城市住房价格短期波动的决定因素,分析均衡因素之外的房价变化自相关和均值回复特点。研究方法:面板误差修正模型。研究结果:沿海和内陆城市房价变化均有回复到均衡价值倾向,但沿海城市的房价变化具有显著自相关特点。研究结论:中国沿海和内陆城市房价波动特点存在明显差异,沿海城市收入高、人口密度大、建设成本增长快等因素促使了房价变化强自相关。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目前国内关于粮食价格、食品价格对CPI的影响机制的研究.选取2001年7月至2012年12月的月度数据,通过VAR进行了粮食冲击效应分析,采用Johansen检验进行了三者因果的验证,合理解释了食品价格和粮食价格、CPI三者之间的影响关系.结论:在研究的时间段中,粮食价格和食品价格的增长都会引起物价水平的增长;物价水平的上涨也会影响到粮食价格.但是,物价水平对食品价格、粮食价格对食品价格的变化却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马铃薯是粮菜兼用作物,马铃薯对国家粮食安全和山地丘陵地区乡村特色产业构建具有重要支撑作用。文章通过马铃薯产业国际对比分析,明确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方法]该文从产业结构、生产成本、市场价格、贸易、消费等多角度,运用比较分析法,采用2010—2018年统计数据,对我国与世界其他大国马铃薯产业进行定量比较分析。[结果](1)2018年我国马铃薯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生产规模世界第一,产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体,加工业占比仅为30.00%,仅为欧美的1/3左右;(2) 2015年我国马铃薯生产成本0.95元/kg,2018年我国马铃薯田间价格为1.30元/kg,与欧美基本持平,2011—2015年平均资本利润率32.12%,略高于欧美发达地区,但2018年马铃薯单产19.72t/hm~2,仅为欧美的1/2左右,土地产出率为2.55万元/hm~2,仅为欧美发达地区的1/2;(3)2018年马铃薯出口稳定增长,以附加值较低的鲜薯为主,国际市场占有率2.04%;(4) 2018年马铃薯人均消费量43.62kg,不及俄罗斯的1/2,消费增长潜力较大,且亚洲马铃薯以鲜薯菜用消费为主,欧美地区以马铃薯加工品消费为主,俄罗斯将马铃薯作为主食消费。[结论]应从品种资源引进、马铃薯品种选育、标准薯田建设、国际马铃薯市场开拓和加大马铃薯产业扶持力度等方面着手,促进我国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生猪价格的省际空间溢出效应,并通过各省域间价格联动效应探究我国生猪价格体系的传导机制,对治理我国生猪产业区域不均衡发展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文章建立空间杜宾模型探索生猪价格的空间传导特性,引入溢出效应分解分析替代品价格、成本要素对省域生猪价格的冲击效应,并运用广义预测误差分解测定省际生猪价格关联水平及方向。结果 (1)我国生猪价格波动具有显著空间相关性和异质性,其空间集聚特征随时间推移愈发显著,产业布局呈现“高—高南部簇拥,低—低东向西扩”的空间演变特征。(2)省内替代品价格、成本要素对生猪价格波动的影响显著但作用力度有限,省际溢出效应是生猪价格发生空间传导的主导因素。(3)鸡肉价格与省内、省外的生猪价格存在密切正向关联;牛肉价格波动推动本省生猪价格同步波动;豆粕价格波动对本省或邻省生猪价格均起到正向推动作用;玉米价格变化引起本省或邻省生猪价格的负向变化。(4)辽宁、河北、吉林、河南等省的正向净关联度较大,属于波动“主导者”或“发动者”;上海、广西、重庆等省市的负净关联度较大,隶属价格波动的“接收者”;江苏、湖南、福建等省市的关联度和全国平均关联度持平,在价格波动传导体系中属于波动“中介者”。结论 有关部门应针对不同省域在生猪价格传导体系中所发挥职能的不同,分级管控生猪价格,同时促进地方畜牧业经济发展,不断优化我国生猪养殖产业区域布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随着中国粮食进口不断增加,国内外市场联系越来越紧密。2020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快速上涨,对国内粮食市场产生一定影响,分析国际市场价格上涨的原因和影响对确保国内粮食供应稳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文章分析了2019年以来小麦、大米、玉米、大豆4种粮食产品的国内外价格走势,从供需状况、贸易政策、气候变化等因素分析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原因,并探讨了国际价格对国内价格的影响。结果 当前全球主要粮食品种供应充足,库存仍处于较高水平,此轮国际粮食价格上涨主要是受到美国等发达国家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疫情后全球消费逐步回暖的影响;但国际市场价格上涨对中国市场的影响总体有限,国内小麦、大米、玉米价格上涨的主因是国内消费回暖和生猪产能恢复带动的饲用需求快速增长,油用大豆受国际市场的影响较大。结论 为稳定国内粮食市场,避免国际市场的冲击,中国要进一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强化科技支撑,加强粮食储备管理,健全政策支持体系,并引导居民建立科学的消费观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柑橘产区价格处于价格链前端,既对果农收入产生直接影响又直接作用于销区价格,对柑橘全产业链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探究主产区柑橘价格的空间关联效应,对明晰柑橘价格的空间传递机制,降低柑橘价格异常波动风险和保障果农收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文章采用1999—2018年主产区柑橘价格数据,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主产区柑橘价格的空间关联关系进行了分析,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刻画、解构了我国主产区柑橘价格空间关联网络。[结果](1)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我国6个柑橘主产区存在14条价格空间关联关系,具有显著的空间关联效应。(2)主产区柑橘价格空间关联网络密度为0.433 3,关联度为1,等级度为0.692 3,效率为0.7,网络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互惠性。(3)主产区柑橘价格存在明显的空间传递,各主产区的传导地位和作用不同。湖北与其他主产省份关联最多,在网络中扮演着“中心行动者”的角色;湖南、江西和广东在网络中扮演着“边缘行动者”的角色,对网络边缘地区柑橘价格存在较大影响;湖北、重庆、广东在网络中扮演了“中介行动者”的角色,在价格信息传递过程中起到“桥梁”作用。[结论]各主产区地方政府应针对自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