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制度配置状态:制度耦合、制度冲突与制度真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志强 《经济师》2002,(4):33-34
制度配置问题是进行制度研究时应当关注的重要内容。研究制度配置的目的在于使各种制度安排之间相互协调 ,增强制度系统的有序性以充分发挥制度系统的功能。文章旨在研究制度中存在的制度耦合、制度冲突和制度真空三种状况 ,分析使制度系统功能提高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人力资本配置及其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本配置制度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其整体功能的发挥依赖于各项基本制度安排的完善与发展。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在系统阐述人力资本配置制度的涵义、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的人力资本配置制度应主要从配置的政策法规、市场配置制度、配置的价值观念等基本制度安排入手,进行相应的创新,进而推动整个人力资本配置制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企业家是生产力的第一组织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只有通过企业家才能实现。中国经济在二十我年改革之后,市场经济体制难以建立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一个企业家市场化配置制度。因此,尽快建立企业家市场化配置制度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契约配置和制度配置的路径存在重要差异。契约配置路径包括私人交易演进型、政府之间与社会团体之间交易演进型和政府、社会团体与私人之间交易演进型等路径。制度配置路径包括契约演进型、需求型、供给型和引进型等路径。契约配置和制度配置路径比较的经济学意义表现在二者均具有稀缺性,在经济资源配置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并存在路径依赖关系,促进二者的耦合性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5.
人才资源配置合理与否以及配置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配置制度的选择.人才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是人才资源实现劳动权利的最优方式、按劳分配的最佳途径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条件下的必然选择.应充分发挥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供求机制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同时进行制度创新,完善人才资源有效配置.  相似文献   

6.
卢圣泉  卢君 《经济问题》2008,(11):56-58
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需要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其中,建立人力资本个人所有的产权制度是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的基本前提;形成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法制保障体系是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根本保证;完善竞争开放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是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制度的主要载体;确立多层次、广覆盖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农村土地产权配置市场化与制度改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作为不动产资源,土地流转是通过产权让渡来实现的。当前我国农村土地产权配置市场化尚处于初始发育阶段,表现为集体土地产权治理结构不完善、土地产权交易范围狭窄、交易价格行政色彩浓厚以及交易服务组织发育滞后等。应当按照产权市场配置的制度条件和要求,遵循“集体土地股份化、土地产权物权化、产权交易规范化”的思路,推进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8.
张璇 《技术经济》2015,34(4):101-106
用资本配置效率表征股票市场制度有效性。使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从行业和地区视角,对中国实行发行核准制度期间股票市场的资本配置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股票市场的资本配置效率较低,资本配置功能的实现程度较低,股票市场制度低效。指出:中国股票市场的制度变迁应由"政府主导"转变为"市场主导"、加大违规处罚力度、培育理性而成熟的投资者,从而更好地实现股票市场制度功能、提升制度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建立人力资本理性配置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模型,得出结论:低人力资本者和高人力资本者都可能成为价值侵蚀者.只有个体将知识和人力次本更多地配置到价值创造的生产性领域时,才能在降低增长成本而实现个人财富"理性增长"基础上实现整个社会经济的"和谐增长".本文的政策含义是:粗放型经济增长的根源在于"掠夺性激励制度"激发了人的"掠夺性侵蚀行为",如何纠正激励性制度偏差,降低价值侵蚀行为效率是实现成本节约基础上长期经济增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经济增长是经济学研究的中心内容之一。从根本上看对经济增长的因素持“一元论”的观点都是不全面的。文章首先讨论诺思的经济增长模型及其缺陷,然后在假定技术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讨论制度配置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主要讨论“产权制度与市场制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金融制度变迁与企业风险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凤荣 《当代财经》2000,(11):48-53
本文从微观角度切往,力图通过对金融制度变迁的粗线条描述,尤其是借助于两种金融制度风险配置特征的比较分析,阐释一个基本观点:企业风险有必要也有可能借助于一定的金融制度安排来解决,但不能仅仅依赖金融制度安排。沿着这一逻辑线索,依次论证以下命题:首先,金融制度的变迁从根本上是内生的,而特定的金融制度安有一定的外生性;其次,经由银行体系的间接融资方式与经由资本市场的融资方式,各有利弊,都存在风险,第三,目  相似文献   

12.
旅游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制度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面对加入WTO,如何充分和有效地建立旅游人力资源配置机制,培养合格的旅游人才,支撑和实现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作者进行了制度经济学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基于制度环境视角,文章分析了亲缘关系在家族控制权配置中的作用和功效。研究结果表明:(1)制度环境越不完善,家族业主越倾向于采用基于亲缘关系的控制权配置模式,即将关键岗位控制权配置给有亲缘关系的代理人而非完全掌握在职业经理人手中;(2)相对于完全配置给职业经理人,亲缘关系导向的控制权配置模式更有利于家族企业绩效的提升,尤其在制度环境不完善的情况下,其提升企业绩效的效果更加明显。文章的研究结论表明,关键岗位的控制权配置不仅要关注亲缘关系的作用和功效,还要关注外部制度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建立完善合理的水权制度对于优化水资源配置,高效利用、节约保护和科学管理水资源,是一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战略任务。目前黑龙江省水资源分配体制至今仍沿用指令计划经济配置模式,水权界定不明确,水浪费严重,配置不合理。本文对黑龙江省水资源管理制度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借鉴国内外水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提出了完善黑龙江省水权制度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王强  王健  车维汉 《财经研究》2015,(12):107-117
导致要素配置扭曲的原因很多,而制度原因也是不可忽视的.从中国和其他转型国家的经验来看,市场化改革对转型国家的要素配置效率具有异质性影响.文章从适宜制度理论的视角来分析一国的制度偏离对其要素配置效率的影响,并利用53个国家1995-2012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一国的制度偏离显著降低了要素配置效率,但随着要素配置效率的降低,制度偏离的边际效应递减;如果制度偏离降低一个单位,要素配置效率的提高大约会使TFP增长7.5%.对中国经济改革的分析表明:中国的制度偏离对其要素配置效率的影响在21世纪初发生了转折,之后中国的制度偏离有了一定幅度的增加;中国要素市场的市场化进程滞后于适宜制度,并且制度偏离不断增大,对要素配置效率产生了双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加快市场化改革、降低制度偏离可以提高中国的要素配置效率,为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依次分析我国政府行为、市场化进程和资本市场发展特征对公司终极控制权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私有性质终极控制股东为保护私有产权向政府寻租,为降低市场交易费用和资源转移等多重动机选择集团化、股权集中的终极控制权安排;国有性质终极控制股东为执行国有资产管理变革制度和缓解地方政府公共治理压力也会选择股权集中的金字塔结构.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初期所形成的重筹资和上市公司独立性不足特征也使终极控制股东的上述动机通过上市公司更加容易实现.所以,特定终极控制权配置结构与特定制度环境下的终极控制股东利益模式相互强化,治理大股东控制和利益侵占则需要多种制度因素的协同变革.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微观经济主体对高级人才的需求的不断增加和中国目前僵化的人才管理体制的矛盾也日渐凸显,极大的阻碍了中国体制改革的进程。从高级人才配置的现状入手,用理论和实证的方法,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目前中国高级人才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制度改革的和构建高级人才服务外包市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业水资源配置制度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而且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大部分地区存在不同程度的用水短缺问题,与此同时,我国还是一个水资源浪费严重的国家,全国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大约为0.4,这意味着有60%的水被浪费掉。要想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农业水资源的利用率,就要从农业水资源配置制度这个根本问题入手。  相似文献   

19.
绿色经济制度体系--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本质上说,发展循环经济就是在生产、流通、消费、分配的每一个环节实现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实际上就是废弃物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基于此,本文以界定废弃物是资源为前提,从微观经济学角度,通过探讨废弃物资源有效配置机制,透析当今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制度根源,寻求实现废弃物资源有效配置即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切入点——绿色经济制度体系,以期为循环经济的发展奠定经济学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转型经济中融资制度绩效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宗新 《财经研究》2002,28(8):13-20
经过20多年经济体制改革,我国基本实现了传统财政供给型融资制度向现代市场型融资制度的有力切换。然而,在经济转轨过程中,经济体制的转换与融资制度的发展之间产生的矛盾与摩擦,造成金融资源逆配置,融资制度的内在效率相对低下,这必然对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产生一定的制约和阻滞,导致中国现实经济增长率低于潜在经济增长率。由于金融资源逆配置的根源是融资制度本身存在的三重内在缺陷,即结构性缺陷、体制性缺陷和功能性缺陷,因而提高融资制度绩效、克服融资制度缺陷的根本路径就在于中国融资制度的市场化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