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霍连明 《价值工程》2010,29(4):99-100
简要介绍了分形理论的原理,运用分形理论,借助于罗特卡公式分析安徽省城市体系规模分布的分形特征,发现安徽省城市体系规模分布符合位序—规模率,存在城市体系规模分布过于均衡及首位城市、大城市规模过小的问题。提出建立安徽省沿江环湖城市群规模体系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计算1997—2007年山东省城市体系的首位指数及城市规模分形分布的分维数,讨论了山东省城市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特点:山东省城市体系等级结构满足位序—规模分布规律,城市规模分布的均衡程度较高,首位城市的垄断作用不很突出,中小城市比较发育。在山东省城市体系动态变化过程中,等级规模结构变化相对缓慢又不稳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城市体系发展的相应建议:强化特大城市的作用,重点发展作为区域中心的地级市,积极发展县级市,培育小城市。  相似文献   

3.
高速铁路通过提高城市可达性影响城市人口增长。1997-2011年,在铁路提速的影响下,城市可这性每提高1%,可引起城市人口增长0.67%。到2020年,全国高速铁路网建成后,将对城市化格局产生多方面的影响,表现在:城市人口向高速铁路沿线城市集聚,尤其是向高速铁路密集区域的城市集聚;城市人口向城市群集聚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城市群之间的人口增长速度具有差异性;包括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巨型城市在内的城市等级一规模结构将呈橄榄形发展;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将呈现出小城市特大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巨型城市的格局。  相似文献   

4.
当前,京津冀地区的城市群还存在结构性缺陷,体现在城市规模结构不合理,京津两城独大,其他城市难以匹敌,限制了资源要素梯次流动;同时,两个超大城市集中在城市群北部,南部缺乏特大城市带动,发展落后.石家庄作为省会和冀中南最大城市,着力提升其战略地位,对弥补京津冀城市群空间结构短板,带动冀中南地区转型升级、快速发展,进而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东北三省城市群特征的基础上,利用齐普夫(G K Zipf)规模分布模型,分析了东北三省城市群城市规模分布的分形结构。研究发现,东北三省城市群存在首位城市垄断性不强、轴线特征不明显、后段县级城市规模偏小、首位城市垄断性变化趋势不明显等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促进东北三省城市群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的成渝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92-2012年城市夜间灯光数据,运用城市位序规模法则、加权标准差椭圆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等方法,对成渝城市群空间结构及其变动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成渝城市群城市体系呈现明显的双核首位特征,规模分布随时间逐渐由非均衡向均衡状态演变;考察期间,重庆市域城市重心向东北方向移动、四川省域城市重心向西北方向偏移,整个成渝城市体系的重心向北偏移;城市增长在长轴方向上有所收敛,而在短轴方向上有所发散,即城市体系沿西北——东南方向的增长更为显著;整个城市体系空间展布的范围有所增加,城市分布密集程度呈现下降趋势。成渝城市群空间形态演进经历了从都市区到都市圈再到城市群的阶段性变化特征。在优化城市群要素结构的基础上,要强化城市群内部互联互通以及与外部空间的相互联系,并加强川渝合作,促进空间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7.
在世界城市化发展的初期、中期阶段,大城市数量和规模以更高速度增长的大城市化规律是普遍存在的。而在城市化中、后期这一规律不再发挥作用,中小城市成为城市化发展的有生力量。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就全世界而言,大城市人口比重将于2019年停止增长,特大城市人口比重则于2046年停止增长,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衰落。在城市化发展的中、后期阶段,在区域化规律的作用下,空间距离较近的城市被大城市和特大、超大城市所扩散的辐射力带动,形成连绵发展的城市群或城市带,并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相似文献   

8.
当今社会,工业化促进城市化,形成特大城市、大城市、城市群的各种规模和不同类型的城市体系,形成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良性循环。在全球范围内,特大城市和城市群已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构建大城市群已成为国家间经济竞争的重要内容之一。城市体系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和社会体系。城市是现代工业社会的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9.
陈梦筱 《企业活力》2015,(2):144-149
城市形态和产业空间布局表现出明显的联动关系。城市形态研究视角从历史、市镇规划、功能结构向空间形态转换,城市形态具有多样化及层次性。产业布局理论经历了从区位论、市场论、产业聚集到新经济地理理论的发展。产业布局模式经历了从均值、增长极、点轴、网络布局到梯度开发模式的演化。城市形态和产业空间布局互相促进优化发展。河南已形成以中原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城镇体系,城市形态主体区中原城市群产业成梯度分布,产业与城市互动发展取得成效;但是河南城市形态、城市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有待继续优化,城市发育不足,产业层次低,辐射带动功能有待提高。河南未来的城市形态和产业空间布局要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构建以中原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放射状、网络化城镇空间格局;强化城镇产业就业支撑,提升城市公共服务功能,推动体制机制创新,通过产城融合促进河南城市和产业的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产城融合"是地区人口、产业与城市空间协调发展的集中体现。以2000-2014年中原城市群地级城市的人口、产业、空间发展数据为基础,通过综合指标体系构建以揭示城市人口—产业—空间三者之间协调发展的空间格局及变化态势。结果显示,2000-2014年中原城市群人口—产业—城市空间综合发展水平呈现出波动变化,但整体波动范围相对较小。人口、产业、空间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人口发展高水平地区集中于中原城市群西部和南部,产业发展高水平地区分布在中原城市群东北—西南轴线左上方,空间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地区多分布在河南、河北部分城市。耦合协调分析发现,中原城市群耦合协调度明显低于长三角城市群,且协调程度相对较高的城市空间分布态势逐渐由中原城市群东北—西南轴线左上方向西北—东南轴线左下方转移。改变中原城市群低水平协调发展状态,应以产促城,发挥区域人口规模优势,优化人口空间布局和资源配置,加强区际联系,推动城市产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价值工程》2017,(27):205-206
职业能力评估是残疾人就业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残疾人职业选择及就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残疾人提供职业评估,有助于准确了解残疾人的兴趣、特长和不足,为残疾人提供个性化的职业指导,提高就业成功率。本文分析了残疾人职业能力评估的内容、意义和应用现状,并根据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地基不均匀沉降引发的建筑物偏斜及基础开裂,是岩土工程界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文章从不同基础受力特点、结构受力等角度对沉降进行了分析,揭示了独立基础产生偏斜的的原因,为基础纠偏设计和施工提供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一、科学地界定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各国在经济发展中有各自的特点,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各不相同.因此,不应该简单地通过应用某一种政策主张,来解决一国经济发展中的问题,而应实事求是地分析一国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适当的政策组合,有针对性地解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广州工业文化遗产保护方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广州在中国近现代工业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梳理广州工业遗产的固有脉络,找出现阶段研究的要义和难点,坚定传承历史文化的立场,实施保护利用双赢的方略,对维护城市个性特色、提升城市价值品位很有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制约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自营物流、市场交易成本,物流企业规模,信息技术和人才等方面,分析了制约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适应高技术战争需要,加快我军装备物流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大的军事物流体系已经成为高技术战争强有力的支撑。军事物流的能力和水平,已经成为决定战争进程和结果的关键性制约因素。本文从高技术战争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出发,提出了高技术战争对军事物流的需求;基于对美军军事物流的分析,对装备物流的基本内涵、装备物流建设的发展战略和需要重视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财政部于2006年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体系,从颁布的时间看,我国迄今为止发布过的会计准则体系均是在国际会计准则作修订之后发布的,可以认为,我国的准则是在充分考虑了我国国情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本文以存货这一有代表性的准则为切入点,将我国新旧存货准则及IAS2作比较分析,试从我国存货准则的变化及与IAS2的差异来探讨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趋势及规律。  相似文献   

18.
模拟计算毒气扩散事故后果,可以为事故应急处理提供依据。文章就有毒物质泄漏及扩散模型进行了探讨,并建立了有毒物质在空气中扩散危害性的查询系统。  相似文献   

19.
杨立峰  李政 《价值工程》2006,25(12):106-109
企业成长的源泉始终是企业成长理论研究的主题,近年来研究更加深入。本文回顾与分析了企业成长理论关于成长动力的研究,认为资源、能力、及知识是企业成长的动力与源泉,提出了企业应不断吸收、转换、创造知识,促进企业成长。  相似文献   

20.
建立并完善董事会是规范法人治理结构的核心内容。已改制企业在董事会建设中存在着董事结构不合理、董事作用难发挥、治理责任不清晰、缺乏必要的办事机构和议事规则等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最根本途径是塑造真正的多元投资主体。从更深层次看 ,更需要树立公司治理上的法治思想、提高董事的内在素质并真正设计出合理的董事会运行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