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旨在从相对价格变动、要素的跨国流动以及技术的发展与传播三个渠道分析全球化与一国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我国对外开放的具体情况,判断全球化对我国收入差距的影响。作者认为全球化与我国收入差距之间存在着一个倒U型的函数关系,我国目前处于收入差距加大阶段,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对教育和研发的投资,改善本国的制度环境,让我国经济尽快越过倒U型曲线的拐点,使对外开放产生收入均等化的效应。  相似文献   

2.
在现阶段,中国的收入差距主要表现为城镇居民、地区之间、不同行业和城乡居民之间。由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涵盖了全社会所有成员,存在时间最长;行业间的收入差又集中在城市不同行业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归并到城镇居民收入之中;中国城市人口高度集中在东部地区,农村人口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地区差距实际上也就主要表现为城乡收入差。因此,研究中国现阶段的收入差距最主要的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3.
基于江苏省1978~2009年经济增长率与收入差距面板数据,探讨了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的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关系是否存在一致性问题。对江苏省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率数据经平滑处理后,运用江苏省、苏北、苏南通过面板协整分析,结果表明苏北地区的经济增长率与收入差距存在正相关的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但是苏南地区的经济增长率与收入差距存在负相关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4.
<正>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着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已引起各方的高度重视。收入差距一般表现为城乡收入差距、地区收入差距和行业收入差距三种,行业收入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前两种收入差距,而行政垄断行业又是推高行业收入差距的主因,这是我们必须重视和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着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已引起各方的高度重视。收入差距一般表现为城乡收入差距、地区收入差距和行业收入差距三种,行业收入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前两种收入差距.而行政垄断行业又是推高行业收入差距的主因。这是我们必须重视和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对外开放与中国29省市间收入差距:1985~2007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1985~2007年期间的省际数据,针对对外开放与地区间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影响地区间收入差距的3个因素中,出口差距的作用最大,进口差距的作用其次,外资差距的作用最小;出口差距对地区间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持久的"正向"促进作用,出口差距对收入差距的贡献率最大,贡献率在20%~64.2%之间;进口差距对地区间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持久的"反向"促进作用,进口差距对出口差距的贡献率基本保持在5%~8%之间;外资差距对地区间收入差距具有微小的"反向"促进作用,外资差距对收入差距的贡献率一直小于2%。因此,中国政府要想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就要高度重视缩小地区间出口差距。  相似文献   

7.
徐燕 《改革与战略》2012,28(10):30-33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是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尤其表现在总体收入、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成为当前我国政府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控制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是我国在经济发展时必须要重视的问题,对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具有长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防止收入差距扩大的若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个人收入差距偏大 ,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明显。为了防止收入差距扩大 ,应采取如下措施 :高度重视“三农”问题 ;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 ;打破行业垄断 ;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教育政策和劳动力流动政策 ;完善工资分配制度 ;坚决取缔非法收入 ;加强税收调节 ;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随之而来的收入分配差距也日益明显,不仅体现在城乡、区域之间,而且在行业之间收入差距也有扩大趋势,特别是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在加大.信卫平(2004)分析指出,1992-2002年是我国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时期,各行业收入差距开始明显拉大,同时在垄断行业内部也存在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1998~2006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对FDI对制造业工资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FDI有利于缩小我国制造业行业间工资收入差距;FDI缩小制造业行业间工资收入差距的原因在于其能够更多地拉升制造业中低收入行业的相对工资,该作用在东部地区要大于中西部地区;FDI能提高制造业的相对工资,但这种作用在不同地区是有差别的。因此,FDI虽然缩小了制造业行业间的工资收入差距,但是客观上扩大了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之间制造业的工资收入差距。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最后提出了一些缩小制造业行业间收入差距和地区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This study examines changes in Chinese urban income distribution from 1987 to 1996 and 1996 to 2004 using nationwide household data and investigates the causes of these changes. The Firpo, Fortin, and Lemieux (2007, 2009) method based on unconditional quantile regressions is used to decompose changes in income distribution and income inequality measures, such as variance and a 10:90 ratio. The decomposition results show that wage structure effects, such as a widening gender earnings gap, increases in returns to college education, and increases in earnings differentials between industries, company ownership types, and regions, have been the major contributors to the overall increases in income inequality. It was also found that at different points on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e.g., the lower or upper half), the contributing factors that increase income inequality are different.  相似文献   

12.
我国收入分配的基本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肖江平 《特区经济》2010,(12):216-217
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有显著地影响,关乎到经济、社会的稳定,本文从收入分配的国家、居民、企业差距,城乡差距,行业差距和区域差距四个方面考察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分析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effect of trade openness and other variables on the demographic transition in China using the instrumental variables regression method based on provincial panel data for the period between 1981 and 2013.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rade openness is one of the determinants of China's demographic transition and has two distinct effects: (i) an income effect that accelerated the demographic transition by increasing per capita income; and (ii) a human capital effect that suppressed the demographic transition by reducing human capital accumulation. The effects of trade on demographic transition vary across different regions. This study identifies the important determinants of demographic transition in China's regions, and has rich policy implications for demographic transition and the upgrading of trade structure.  相似文献   

14.
毛日昇 《南方经济》2012,(7):103-116
本文利用中国1999-2007年441个四位码工业行业数据,考察外商直接投资在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通过直接影响劳动力市场供给方式和间接生产率外溢方式对中国内资行业的工资外溢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外商直接投资(FDI)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对中国内资行业工资在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都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外溢效应;(2)国有行业比重提高会显著促进FDI通过劳动力供给方式对内资行业产生工资外溢效应,但同样会显著阻碍FDI通过间接的生产率外溢方式对内资行业产生工资外溢效应;(3)FDI对内资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工资外溢效应显著高于资本密集型行业,FDI进入显著缩小了中国不同劳动生产率工业部门的工资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差距问题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生机,国民总体收入和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高,但与此同时,居民收入差距却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主要表现为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地区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行业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以及社会居民收入的两极分化趋势。造成目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表现在经济体制转轨及其渐进性、经济发展中的政策倾斜、分配领域中的政策缺位以及灰色收入的大量存在等。过大的收入差距将影响我国城乡和地区的统筹发展,挫伤广大劳动群众的积极性,甚至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应该从思想上正确认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进一步调节过高收入,惩治腐败和非法收入,努力提高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6.
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我国当前面临的社会主要矛盾之一,同时坚持"制度型开放"有助于增强地区间产业关联,带动欠发达地区相关产业发展,进而促进地区间的平衡发展。文章将"开放"和"协调"议题结合,以中国2002年《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的重新修订作为案例,研究外资准入政策对相邻城市间管制放松行业生产率差距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文章结论表明,外资准入政策显著减小了管制放松行业在相邻城市间的生产率差距。异质性检验发现,在中部和西部地区以及较低创新水平、盈利水平和外资进入程度行业的样本组,外资准入政策可以更显著地减小相邻城市间管制放松行业的生产率差距。作用机制检验发现,外资准入政策显著降低了相邻城市间管制放松行业的创新水平差距和盈利水平差距,上述变化是促使减小生产率差距的重要影响渠道。拓展性分析发现,贸易自由化加强了外资准入政策减小相邻城市间管制放松行业生产率差距的积极作用。地区之间的市场分割程度越高,外资准入政策减小管制放松行业生产率差距的作用反而越强。  相似文献   

17.
徐凯 《科技和产业》2024,24(10):60-64
共同富裕目标的核心是增加居民收入和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能增加劳动者的收入。劳动收入份额作为收入分配的一项重要指标,有利于改善初次分配不平等,缩小收入差距,进而促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利用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数据,运用固定效应、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人力资本对共同富裕的影响以及劳动收入份额在两者之间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能够促进共同富裕,且该结论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中介效应分析表明,劳动收入份额在人力资本对共同富裕的影响之间起到中介的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东部和经济规模大的地区,人力资本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张甜迪 《南方经济》2017,36(4):96-108
随着金融化程度的加深,金融行业对人力资本的要求要高于非金融行业,金融行业与非金融行业收入差距增大存在市场的合理解释,但金融行业具有顺周期性,加大了资产价格波动,食利了非金融行业的部分利润,存在着不合理收入。实证发现在金融化水平较高的地区,金融化扩大金融、非金融行业收入差距的作用更强,建议金融行业从中长期激励及顺周期拨备的角度进行薪资改革。  相似文献   

19.
董梅生  洪功翔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9):97-101
文章利用2007年852家上市公司年报数据,在扣除高管薪酬后计算了普通职工的收入,并采用了假设检验、多组均值比较等分析方法,考察了高管薪酬和普通职工收入及其差距的大小,并对其深层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金融保险行业高管薪酬和普通职工的收入都明显高于其他行业;虽然高管薪酬和普通职工的收入差距与行业、地域属性无关,但是远远高于2007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这说明高管薪酬和普通职工收入差距过大是普遍现象。  相似文献   

20.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与固定资产投资差距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时间序列分析,对1983—2007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与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差距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和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差距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和显著的短期动态调整机制。实证结果显示,需要充分重视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与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差距之间的有机联系,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主要可通过缩小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差距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