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我国的国有大院、大型工程公司,必须面对这样的问题一一规模“大”不等于实力“强”,目前做得“好一不等于能做得“久”。只有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才能使得国有大院、大型工程公司做到“大而强”、“好而久一。[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聚川 《经济改革》2009,(8):35-35
最近,不时有“雷人”、“雷言”见诸报端。贪污1亿多元的陈同海也算其中之一,他曾说:“作为共和国的长子,我们不垄断谁垄断?”这句话乍听不觉得很震耳,可仔细琢磨,其实比“代表谁说话”的质问“雷”多了,因为他实际上就等于说“我不贪腐谁贪腐?”可谓一语道破了某些官员的通病:长子权的优越感和公权力的傲慢。  相似文献   

3.
蔺丰奇  李燕飞 《经济论坛》2002,(18):13-13,5
一、WTO背景下政府角色的合理定位政府在管理模式和方式上,必须与时俱进,必须转变传统的“大而全”的政府角色认识。一方面,必须明确政府能力是有限的,社会事务繁杂,政府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对所有事务进行一揽子管理,其权限必须是有限的,其管理手段也要遵从一定的规律。从政治权力运作的角度来理解,就是指从“全能政府”向“小政府”的转变。另一方面,政府必须是高效的。“小政府”不等于不要政府,不等于无政府,而是要求小而精,要求政府在其职能范围内必须具备很高的能力。要按照世贸组织的规则,转变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改…  相似文献   

4.
政府职能转换中四个“不等于”一、搞市场经济不等于取消计划。负有计划职能的政府综合性管理机构和专业性管理机构,需要的是改变传统单一的管理方式,强化宏观调控能力,弱化微观具体的管理办法。靠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规范和调节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健康运行。二...  相似文献   

5.
价格放开不等于撒手不管伍先权物价是经济问题,同时也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的政治问题。有的人把“物价放开”误认为“撒手不管”,把“市场调节”误认为“随便定价”,消极地对待物价改革。然而.市场并非万能,我国的“价格放开”也并不等于“撒手不管”,国家还对价改进行...  相似文献   

6.
《经济参考报》日前发表曾卫锋的文章,分析当前党政官员中较为普遍的“攻博”(攻读在职研究生学位)现象。文章说,官员“攻博”现象是我国用人制度“知识化”转型的一种结果。总的来说,官员“攻博”要比其他人“攻博”容易得多,因为官员现时或将来总是会掌握着一定的权力  相似文献   

7.
吴敬琏 《商周刊》2011,(4):63-63
中国经济最近30年来取得的进步可从三方面说明:第一是中国经济以每年近10%的速度高速增长,第二是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第三是减贫取得的成效。按世界银行的标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贫困人口减少了3.5亿,人类发展指数也有很大提高。但“减贫”不等于“灭贫”,更不等于民众已经富裕。事实上“民穷”依然是最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不知不觉之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经成功地改变了阿根廷人对经济学的认识。每当该组织的某位官员或阿根廷本地的某个经济学家谈起“结构调整”这个词时,他们的阿根廷听众马上就会联想到“勒紧自己的裤腰带”,并开始琢磨这回需要紧到什么程度。 很明显,他们的脑子里完全缺乏把“结构调整”与财政收益和商业利润挂钩这根弦。这并不是因为什么共产主义的渗透或冷战后时代政治的影响,也不反映左派或工联主义思想在社会思潮中占了上风。事实上,问题主要出在语言本身。 在从英语翻译到西班牙语时,“结构调整”往往被简化为“调整”,而西班牙文中“调整”一词还有另一重意思,就是“扎紧”。因此,在当政府官员提及某个新出台的“调整方案”时,普通老百姓们就会  相似文献   

9.
张建春 《新经济》2010,(6):24-25
“中国社会正进入一个高风险阶段。财富分配不公、官员腐败、人们基本需求得不到保障,以及政府无力解决所有这些问题,共同造成了一种不和谐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0.
“为官不为”问题已成为阻碍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一大障碍,如何引导官员适度有为甚为迫切。客观地说,过去官员的政治企业家身份是传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也是当前雾霾蔓延的幕后推手之一。然而,官员过于积极的表现导致了雾霾,但现在随着晋升体制的变迁却又撒手不管,从一个极端到了另一个极端。督查与问责、环境资产审计和终身追责固然是引导官员治理雾霾的重要手段,但是如何引导官员“想干”、“敢干”、“会干”,适度有为,主动改革创新,才是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简要回顾合作社宗旨演变的基础上,指出了合作社宗旨面临的挑战,主张重新认识合作社性质,包括“合作社服务是一种创造价值的劳动”、“为社员服务不等于为农服务”、“合作社组织的商业化行为与其服务宗旨并不完全对立”和“合作社变革不等于变异”,同时,还从加强经营管理入手。就更好地体现合作社宗旨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很多地方官员都情不自禁地用各种收费来限制汽车的消费。买一辆轿车,办好一切手续和牌照,收费最少的地区也要一万多,收费多的要十几万元,甚至超过购车款。老百姓一般也认为这种收费是可以理解的。“现在道路差嘛,他有钱买轿车,就让他多负担点修路的钱嘛!”而国家也不可能从国家预算中把公路建设、城市交通都包下来,不允许地方根据本地情况收费来补充道路建设资金。  相似文献   

13.
《商周刊》2013,(25):18-19
近年来,在老百姓对政府的不满意因素中,官员腐败一直居高不下。其中“餐桌上的腐败”(大吃大喝)、“马路上的腐败”(公车私用)和“摆在大街上的腐败”(名下拥有多套房产)三大腐败被广大民众所不满。不久前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探索实行官邸制”。虽只有寥寥数字却引发各界高度关注,有观点认为,官邸制将成为遏制官员腐败的利器;也有人担心,实施之后反而会成为变相福利。官邸制,这一在国外实施多年的官员住房制度,究竟如何在中国落地生根?实行官邸制有何益处?官邸制能否扼制以权谋房?  相似文献   

14.
不能怪老百姓●阿敏每到一地,只要你肯于到普通百姓常去的酒馆面摊儿坐坐,就有可能听到有关当地前任或现任执政官员的奇闻轶事。其内容基本上都于官员“不利”。这些轶事同某些“顺口溜”一样,艺术性相当高,只不过因为涉及的地域性太强,不像“顺口溜”那样适宜传播罢...  相似文献   

15.
每年回老家,和地方官员聊天时,他们经常问笔者一个问题:你是经济学博士,能不能讲讲我们怎么搞好本地经济?一开始,我们对这个问题感觉有点措手不及,因为并不十分了解每个地方的实情。后来,我们就介绍一些经济发展的基本原理,但是不同工作环境的官员对此又感到意犹未尽。这可真的是一个非常重要但又非常难以回答的大问题。首先,在一般意义上地方官员会如何发展经济?其次,不同层级的地方官员发展经济的方式有什么不同?再次,不同地区的地方官员发展经济的方式又有什么不同?我们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思考和讨论之后,决定在这里写下我们的初步想法。  相似文献   

16.
孙宇晖 《经济纵横》1995,(12):42-44
市场经济条件下“两只手”的结合孙宇晖1992年初,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段论述明确地揭示了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计划与市场...  相似文献   

17.
李若建 《开放时代》2010,(9):98-118
“大跃进”时期的县级官员在整个国家的行政结构中处于一个夹层位置,一方面其命运取决于上级的好恶,另一方面对下级和民众的权力基本不受到制约,因此他们从理性的角度发出,只能对上惟命是从,但是他们中的一些人,对民众所遭到的痛苦,表现出良知的一面。有一部分县级官员为上级的错误和自己的过失承受了惩处,不过最根本的原因是行政体制所造成的,在一定程度上说,县级官员也是行政体制问题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18.
王婧 《时代经贸》2014,(2):219-219
当前,绿色经济发展中的最大障碍就来自干政府官员的“激励不相容”问题。因此必须加快创新政府自我激励机制,创新完善绿色政绩考核体系。一方面要设计合理的激励机制,使政府与百姓激励相容,切实发挥政府官员发展绿色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必须采用有效的约束措施,提高“非绿色发展”的风险和成本。  相似文献   

19.
何谓官员“不作为”?通俗地讲叫“占着茅坑不拉屎”。  相似文献   

20.
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了“两个翻一番”的目标要求,如何实现两个翻一番特别是第二个翻一番已成为焦点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近10年来的数据进行比较,研究了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变化;然后分析了收入分配在实现两个翻一番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只有居民的收入提高了,才能顺利实现我国2020年的奋斗目标;最后,本文提出了提高居民收入的若干着力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